李世民突然出手了,他這次針對的不是別人,目標直指太子李愔。


    事情為什麽會突然變成這樣呢?


    事情還要從褚遂良負責是審理李泰一案說起。


    褚遂良原本和長孫無忌是一夥的,跟魏王李泰是對頭。然而世事變遷,過去的對手,因為共同的利益,就變成了今日的盟友。


    自從長孫無忌走後,褚遂良遭到貶斥,他在朝中已經失去了依靠。


    這次因為李泰案件,褚遂良看到了重新出頭的機會。他已經看得很清楚,李世民是要保李泰。


    褚遂良決定抓住這個機會,因此,經過他審理以後,所有的罪責就推到了丁慎明和袁天罡的身上。


    他把審理結果向李世民匯報後,得到了李世民的首肯,也獲得了李世民的好感。


    正當他看到曙光的時候,那天早朝上,大臣們的反對,令他感覺到了危險。


    在這件事兒上,他發現自己已經得罪了太子為首的很多大臣。


    如果這次李泰倒下,他對李世民也就沒有了用處,李世民也就不會再重用他。同時,他因此得罪了太子和那些大臣,他的前途一片漆黑。


    褚遂良不甘心這樣的結果,他反複考慮了各種結果以後,決定繼續扶持魏王李泰。


    他首先找到了丁慎明和袁天罡,告訴了他們審理的結果。


    丁慎明和袁天罡聽說自己保李泰,竟然是這樣的結果,就準備翻供,要咬死李泰,大家一塊死。


    褚遂良告訴他們,如果是那樣,他們現在就得死,皇上是不會讓他們活著,來咬出李泰的。唯一的辦法,就是繼續保李泰,隻要能保住李泰,李泰無罪,他們才能夠被從輕發落。


    丁慎明這些天反複思考,自己究竟敗在了哪裏?飛鳥傳書是假的,那麽李凝兒冒充的道士,肯定也是假的。


    雖然後麵發生的天外飛仙和煉丹天火等情況,他解釋不了,但是現在想來,肯定也是假的。


    他和袁天罡以前獲得皇上信任,靠的就是裝神弄鬼,因此,要想拯救自己,還得從這上麵做文章。


    於是,丁慎明就想出了和飛鳥傳書類似的招數。


    在褚遂良的幫助下,暗中通知了丁慎明外麵的一個徒弟。於是,就有了吊死鬼出現在長安街頭的一幕。


    果然,李世民看到那副畫,就猶豫了。


    褚遂良已經和李泰商量了對李世民的說辭。


    那天李世民在北掖庭,審問完了丁慎明和袁天罡,心情十分不好。


    最近一段時間,他停止了服食含有重金屬的丹藥,經過了孫思邈的精心調理,他的精神和身體,都有很大的好轉。


    現在,他心中已經基本上明白了,所謂的太上老君和長生不老,都是子虛烏有。他盡管十分自戀,認為自己比秦始皇和漢武帝等人更加英明偉大,但是秦始皇和漢武帝的結局,他十分清楚。


    秦始皇和漢武帝,都十分熱衷於泰山封禪和求仙問道。他們都是皇帝,也就是天子,他們都做不到的事情,他李世民恐怕也做不到。


    他沉默了一會兒,就派人押來了李泰。


    他屏退了左右,和李泰單獨談話。


    李泰一見到李世民就說道:“父皇,兒臣冤枉。”


    李世民哼了一聲,說道:“瞧瞧你幹的事兒,你還冤枉什麽?”


    李泰說道:“父皇,你相信兒臣會謀害您嗎?”


    要說李泰會蓄意謀害李世民,李世民是不相信的。李泰沒有任何理由謀害自己,就算是他想利用自己,也不會謀害自己。


    李世民說道:“不說這個了,總之這件事情你是有責任的,很多大臣們都對你有看法,我和你母後做了很多工作,才保住了你。


    這樣吧,就把你的爵位降為郡王,到河東去赴任吧。”


    李世民以為李泰會感謝他,不料,李泰完全不買賬。


    李泰和褚遂良商量過了,已經找著了解決問題的突破口。


    李泰說道:“兒臣尊敬父皇,希望父皇能夠長生不老,在揭穿丁慎明和袁天罡之前,誰知道他們是假的?


    憑心而論,父皇您是不是也相信了他們呢?兒臣敢說,大部分人都會相信的。


    在處理皇甫端兒的事情上,兒臣承認有過錯。但是丁慎明有父皇的聖旨,他要求兒臣讓皇甫端兒進入煉丹房,而當時您又在閉關,兒臣怎麽辦?


    萬一真的因為兒臣不按照他說的辦,而影響了父皇您的修煉,怎麽辦?兒臣擔當得起嗎?


    從這個角度上來看,兒臣有什麽過錯?


    如果因為兒臣一心為父皇著想,就受到處罰,那麽以後誰還敢為父皇著想?


    父皇,兒臣知道您愛護兒臣,不想讓兒臣離開長安,但是您有難處,有壓力。


    兒臣就奇怪了,這大唐朝究竟誰是皇上?誰說了算?


    總之兒臣不服,如果這大唐的江山不是父皇您的,兒臣無話可說。”


    李泰的話引起了李世民的共鳴,


    早朝他受到太子等人的抵製,權威受到了質疑,顏麵盡失。他忽然有種大權旁落的感覺,這是他無論如何不能接受的。


    在以前,李世民英明神武,是能夠聽得進別人的意見,他之所以是明君,就是他有足夠的胸懷,因此,才會出現像魏征這樣的諍臣,才會有繁盛的貞觀之治。


    可是,和曆史上不同,現在的李世民,在李泰等人阿諛奉承下,經曆了求仙問道,他的思想狀態發生了變化,開始把自己的權威,看做高於一切,甚至國家的利益都可以放到次要的位置。


    聽完了李泰的話,李世民默不作聲,隨後離開了北掖庭。


    晚上,李世民來到了立政殿。


    長孫皇後聽說李泰還要折騰,十分擔憂。


    李世民看到長孫皇後的樣子,不禁一陣心疼。他覺得,觀音婢為了保住兒子,還要這樣憂心忡忡,他這個當父親的,就顯得有點窩囊。


    他忽然發現,太子的威望,在朝堂上有點兒太高了,以至於他這個皇上的權威受到了挑戰。這是他絕不能夠接受的。


    他琢磨了半天,決定扶持李泰,打壓太子的勢力,用李泰來製衡太子。隻有他們相互爭鬥,他這個皇上才能當得舒舒服服。


    於是,就有了早朝上的那一幕。


    李愔意識到了危險。46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淘寶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竹間飛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竹間飛舞並收藏淘寶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