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愔坦然的說道:“父皇,您對兒臣還不了解嗎?兒臣是個懶散之人,兒臣的最大心願,就是在您的英明領導下,做個富貴之人,混吃等死。
兒臣忽然有個想法——太子是儲君,是防備皇帝百年以後,來繼承大統的。
您要是能長生不老,那麽這個太子也就沒什麽用處。為了表示兒臣對父皇尋求長生不老的誠意,兒臣請求辭去太子之位。”
聽到太子李愔的話,李世民十分高興,說道:“你有這份心就行了,這個太子你還是好好的做下去吧。”
原本李世民對於太子就十分滿意,看到他現在的態度,便更加高興了。他打開抽屜,拿出一盒金丹,說道:“你是我的好兒子,我能長生不老,我希望也你能夠這樣,這些金丹就賜給你吧。”
在這一刻,李愔很感動,覺得李世民對他是真的不錯。
他沒有推辭,說道:“謝謝父皇了。不過,這金丹是您用來修煉的,兒臣要是拿走了,您還夠不夠用的?”
李世民說道:“無妨,清穀道長他們煉製丹藥的數量還是不少的,你就拿去吧。”
李愔說道:“那就謝謝父皇了。”
李世民說道:“你離開長安也很久了,去看看你母妃吧。”
從李世民的書房出來,李愔心中十分擔憂,他看到李世民看上去紅光滿麵,但是,他已經開始逐漸消瘦,這明顯的是那些丹藥的毒性開始發作了。
不過,李愔今天見到李世民的狀態,還不是那麽嚴重,心裏還是有些欣慰,一切也許還來得及挽迴。
李愔見了楊妃娘娘後,讓她請來了長孫皇後。
長孫皇後見到李愔,就十分擔憂地說道:“太子,你迴來就好了,你父皇的狀況現在很不好,要趕緊想法幫幫他。”
李愔說道:“母後,您別著急,我父皇還有什麽不尋常的狀況?”
長孫皇後說道:“昨晚你父皇到了我那兒,我發現他變得消瘦,而且記憶力也不太好了,還有那個(性能力),也不如從前了。”
李愔說道:“父皇服食的丹藥,我已經拿到,我會盡快檢驗出它的成分,再想出應對的辦法。”
長孫皇後對太子李愔十分信任,她相信他有辦法幫助李世民,化解目前的危局。
她輕咬嘴唇,沉思了片刻,果決地說道:“太子,這次解決了危機,一定要讓李泰遠離朝堂,如果可能的話,盡量保全他的性命。”
李愔說道:“母後,我盡量。請您盡可能的勸阻他,不要走到不可挽迴的地步。”
長孫皇後說道:“我會的,我一定會盡力阻止李泰的,你也要記住答應我的話。”
長孫皇後走後,蜀王李恪來了。
李恪現在真的已經放下了心結,下決心做一個富貴王爺,他執掌農業部和水利部,工作做得很紮實,已經成為了太子李愔的擁護者。
李恪擔憂地說道:“二弟,李泰最近很囂張,我感覺到他們似乎是在針對你,你一定要多加小心。”
李愔說道:“大哥,謝謝你。你放心吧,這件事情我已經想明白了,李泰他們的陰謀,是不會得逞的。”
李泰一夥人,借助道家的名義,獲得了李世民的寵幸,李恪實在想不出有什麽辦法對付他們,看到李愔胸有成竹的樣子,他心裏暗暗佩服。
李恪現在十分慶幸,他離開了爭奪太子之位的漩渦,他發現自己無論是胸襟氣度,還是智謀手段,他比不了李愔。無論卑鄙無恥,還是陰險毒辣,他都比不了李泰。再繼續爭鬥下去,他連自己怎麽死的都不知道。
李愔迴到東宮,剛到門口,就被眼前溫馨心一幕感動了。
現在已經是11月初了,地處西北的長安,天氣已經漸漸有些寒冷,太子妃們聽說李愔已經迴來了,一個個的打扮的花枝招展,盡可能的把自己最美的一麵展現出來。
她們上身的打扮,各有差異,但是下麵,無一例外的穿著短裙,絲襪和高跟鞋。
李愔欣喜的伸出雙臂,笑道:“寶貝兒們,夫君我迴來了。來親一個。”
接著,他按照順序,從契苾烏雲開始,逐個擁抱一下,親吻一下。
看到她們因為天氣寒冷,凍得微紅的小臉,李愔心疼的說道:“你們這些傻東西,這麽冷的天,真是辛苦你們了,快進去吧。”
李凝兒說道:“梁王哥哥,我們願意。”
其他的夫人們也一起說道:“對,我們願意。”
在太子妃們的簇擁下,他們一起來到了李愔的寢殿,興奮地訴說著離別後的思念之情。
整整一天,李愔什麽事情都沒做,就陪著女人們聊天兒。
到了晚上,就有些為難了,女人們都想陪著李愔,可是誰也不好意思開口。
契苾烏雲是太子正妃,第一個輪到她是理所當然的。可是她體諒姐妹們的心情,紅著臉說道:“老公,你來定吧。”
望著夫人們一張張嬌俏的臉龐,李愔心癢難耐,他笑道:“今天這樣,烏雲、海棠和凝兒上半夜。晴兒、采紗和水仙後半夜。”
夫人們個個麵紅耳赤,心裏又很期待。契苾烏雲笑道:“貪心鬼,要注意身體哦。”
清穀道人府。
李泰、清穀和袁天罡正在密謀。
李泰鬱悶的說道,兩位道長,咱們精心的策劃了這麽長時間,在父皇那裏挑撥了半天,可是太子他們,好像沒有中計,輕鬆的就化解了咱們的招數。”
袁天罡說道:“看來太子殿下,已經察覺了咱們計策。雖然表麵上看起來,大臣們表態在先,太子殿下後來才出現的。但是我認為,一定是太子殿下已經先迴到了長安,安排好了這一切,才出來露麵的。”
清穀笑道:“這有什麽,他們不是都支持皇上求取長生不老之術嗎?這是件好事兒啊,這充分肯定了咱們的地位。
他們是想借此避開咱們的打擊,咱們不妨將計就計,加大對他們的打擊力度。
咱們以前,是針對支持太子的魏征等那些大臣們的。這次咱們不妨,直接針對太子,把他逼到絕路上,逼著他跟皇上發生衝突。”
李泰問道:“道長有何高見?”
,
兒臣忽然有個想法——太子是儲君,是防備皇帝百年以後,來繼承大統的。
您要是能長生不老,那麽這個太子也就沒什麽用處。為了表示兒臣對父皇尋求長生不老的誠意,兒臣請求辭去太子之位。”
聽到太子李愔的話,李世民十分高興,說道:“你有這份心就行了,這個太子你還是好好的做下去吧。”
原本李世民對於太子就十分滿意,看到他現在的態度,便更加高興了。他打開抽屜,拿出一盒金丹,說道:“你是我的好兒子,我能長生不老,我希望也你能夠這樣,這些金丹就賜給你吧。”
在這一刻,李愔很感動,覺得李世民對他是真的不錯。
他沒有推辭,說道:“謝謝父皇了。不過,這金丹是您用來修煉的,兒臣要是拿走了,您還夠不夠用的?”
李世民說道:“無妨,清穀道長他們煉製丹藥的數量還是不少的,你就拿去吧。”
李愔說道:“那就謝謝父皇了。”
李世民說道:“你離開長安也很久了,去看看你母妃吧。”
從李世民的書房出來,李愔心中十分擔憂,他看到李世民看上去紅光滿麵,但是,他已經開始逐漸消瘦,這明顯的是那些丹藥的毒性開始發作了。
不過,李愔今天見到李世民的狀態,還不是那麽嚴重,心裏還是有些欣慰,一切也許還來得及挽迴。
李愔見了楊妃娘娘後,讓她請來了長孫皇後。
長孫皇後見到李愔,就十分擔憂地說道:“太子,你迴來就好了,你父皇的狀況現在很不好,要趕緊想法幫幫他。”
李愔說道:“母後,您別著急,我父皇還有什麽不尋常的狀況?”
長孫皇後說道:“昨晚你父皇到了我那兒,我發現他變得消瘦,而且記憶力也不太好了,還有那個(性能力),也不如從前了。”
李愔說道:“父皇服食的丹藥,我已經拿到,我會盡快檢驗出它的成分,再想出應對的辦法。”
長孫皇後對太子李愔十分信任,她相信他有辦法幫助李世民,化解目前的危局。
她輕咬嘴唇,沉思了片刻,果決地說道:“太子,這次解決了危機,一定要讓李泰遠離朝堂,如果可能的話,盡量保全他的性命。”
李愔說道:“母後,我盡量。請您盡可能的勸阻他,不要走到不可挽迴的地步。”
長孫皇後說道:“我會的,我一定會盡力阻止李泰的,你也要記住答應我的話。”
長孫皇後走後,蜀王李恪來了。
李恪現在真的已經放下了心結,下決心做一個富貴王爺,他執掌農業部和水利部,工作做得很紮實,已經成為了太子李愔的擁護者。
李恪擔憂地說道:“二弟,李泰最近很囂張,我感覺到他們似乎是在針對你,你一定要多加小心。”
李愔說道:“大哥,謝謝你。你放心吧,這件事情我已經想明白了,李泰他們的陰謀,是不會得逞的。”
李泰一夥人,借助道家的名義,獲得了李世民的寵幸,李恪實在想不出有什麽辦法對付他們,看到李愔胸有成竹的樣子,他心裏暗暗佩服。
李恪現在十分慶幸,他離開了爭奪太子之位的漩渦,他發現自己無論是胸襟氣度,還是智謀手段,他比不了李愔。無論卑鄙無恥,還是陰險毒辣,他都比不了李泰。再繼續爭鬥下去,他連自己怎麽死的都不知道。
李愔迴到東宮,剛到門口,就被眼前溫馨心一幕感動了。
現在已經是11月初了,地處西北的長安,天氣已經漸漸有些寒冷,太子妃們聽說李愔已經迴來了,一個個的打扮的花枝招展,盡可能的把自己最美的一麵展現出來。
她們上身的打扮,各有差異,但是下麵,無一例外的穿著短裙,絲襪和高跟鞋。
李愔欣喜的伸出雙臂,笑道:“寶貝兒們,夫君我迴來了。來親一個。”
接著,他按照順序,從契苾烏雲開始,逐個擁抱一下,親吻一下。
看到她們因為天氣寒冷,凍得微紅的小臉,李愔心疼的說道:“你們這些傻東西,這麽冷的天,真是辛苦你們了,快進去吧。”
李凝兒說道:“梁王哥哥,我們願意。”
其他的夫人們也一起說道:“對,我們願意。”
在太子妃們的簇擁下,他們一起來到了李愔的寢殿,興奮地訴說著離別後的思念之情。
整整一天,李愔什麽事情都沒做,就陪著女人們聊天兒。
到了晚上,就有些為難了,女人們都想陪著李愔,可是誰也不好意思開口。
契苾烏雲是太子正妃,第一個輪到她是理所當然的。可是她體諒姐妹們的心情,紅著臉說道:“老公,你來定吧。”
望著夫人們一張張嬌俏的臉龐,李愔心癢難耐,他笑道:“今天這樣,烏雲、海棠和凝兒上半夜。晴兒、采紗和水仙後半夜。”
夫人們個個麵紅耳赤,心裏又很期待。契苾烏雲笑道:“貪心鬼,要注意身體哦。”
清穀道人府。
李泰、清穀和袁天罡正在密謀。
李泰鬱悶的說道,兩位道長,咱們精心的策劃了這麽長時間,在父皇那裏挑撥了半天,可是太子他們,好像沒有中計,輕鬆的就化解了咱們的招數。”
袁天罡說道:“看來太子殿下,已經察覺了咱們計策。雖然表麵上看起來,大臣們表態在先,太子殿下後來才出現的。但是我認為,一定是太子殿下已經先迴到了長安,安排好了這一切,才出來露麵的。”
清穀笑道:“這有什麽,他們不是都支持皇上求取長生不老之術嗎?這是件好事兒啊,這充分肯定了咱們的地位。
他們是想借此避開咱們的打擊,咱們不妨將計就計,加大對他們的打擊力度。
咱們以前,是針對支持太子的魏征等那些大臣們的。這次咱們不妨,直接針對太子,把他逼到絕路上,逼著他跟皇上發生衝突。”
李泰問道:“道長有何高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