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在當地是個大戶人家,可是也是普通百姓,縣令大人可是尋常不會到他們這樣的百姓家裏來的。


    柳忠厚急忙出去迎接,卻發現薛仁貴也和縣令大人一起來了,他剛要斥責他,卻發現縣令大人對薛仁貴十分客氣。兩人說說笑笑地進來了。


    柳忠厚吩咐給縣令大人上茶,請縣令大人上座。不料,縣令大人對薛仁貴說道:“大人請。”


    薛仁貴客氣地說道:“還是大人先請。”


    縣令這才在上座位置坐下。


    柳忠厚看得兩眼發直,心道:“這個窮酸小子,什麽時候成了大人了?”


    縣令大人說道:“柳員外(朝廷正式官員叫員內,員外是對大戶人家的尊稱),恭喜你呀,貴胥如今已經是朝廷的正八品武官了。他還是梁王殿下身邊的人,今後,下官可要托福,請你們多多照應了。”


    不久,弄清楚了來龍去脈的柳忠厚,對薛仁貴完全變了一副嘴臉,賢胥長賢胥短地十分親熱。


    縣令大人聽說過薛仁貴的遭遇,心道:“柳忠厚這貨臉皮真厚,他不應該叫柳忠厚,應該叫柳真厚!”


    縣令大人走過後,柳忠厚親熱地對薛仁貴說道:“賢胥,你什麽時候去京城上任?你放心,你走後,繡娘我們會好好照顧的。”


    薛仁貴淡淡地說道:“不必了,梁王殿下讓我帶著繡娘一起上任,在京城裏已經賜給了我們府邸。”


    在進京的路上,繡娘說道:“夫君,梁王殿下對咱們恩重如山,你可要好好效忠殿下,不能忘本啊。”


    在長安城的時候,薛仁貴聽說了梁王殿下的很多英雄事跡。對梁王殿下十分欽佩。


    薛仁貴慨然應道:“夫人放心,我一定會效忠殿下的。”薛仁貴是大丈夫,他果然實現了自己的若言,一生效忠李愔。


    收繳武器的事情,進入了高潮。


    早朝,太極殿。


    今天,大殿上一派肅殺氣氛。


    房玄齡公布了收繳武器的結果:


    全國範圍內一共收繳各類武器985774件,抓獲私藏武器者19879人,過了贖買期限主動上繳武器者26554人。其中涉及官員841人。


    李世民最近的手段越來越嚴厲了。他根本就不征求大臣們的意見,直接進行了處置。


    他說道:“朝廷為了天下的安定,收繳民間的武器,並沒有強製執行。朕體恤他們,給了他們兩個月的期限,進行贖買。對他們已經仁至義盡了。


    可是,就有那麽些人,對於朕的好意不予感恩,對於朕的勸誡置若罔聞。他們想幹什麽?


    尤其令朕痛心的是,朝廷有些官員竟然也陰奉陽違,和地方豪強勢力相互勾結,置朝廷法令於不顧,公然為不法分子提供保護,甚至自己也親自私存武器。


    長平郡公張亮,跟隨朕多年,為朝廷立下了一定的功勳。朝廷也給與了他相應的榮譽和地位。他不僅擔任著兵部左侍郎,還是大唐的開國郡公,封妻蔭子,何等風光?!


    可是,他不思報效國家,暗中私蓄武士,就在長安城裏,竟然就暗藏了500名死士,暗藏的兵器更是達到3400件。他要幹什麽?這不就是公然謀反嗎?!


    朕給了他機會,可是他就是不肯迴頭。既然如此,朕也就不客氣了。


    張亮犯謀反罪,判處其腰斬於市。全家發配陰山都護府為奴,家產抄沒充公。


    私藏武器者,個人行為的,按照武器價值罰款20倍,判處勞役。有組織的行為者,情節嚴重的判處死刑。過了期限主動上交武器者,按照武器價值罰款10倍,並相應判處勞役。


    那些官員尤其可恨,拿著朝廷的俸祿,公然對抗朝廷,凡是涉案的官員,一律處以死刑,家屬沒籍為奴,家產充公。”


    說完,他瞪著眼睛問道:“眾位愛卿,朕處理的得如何?”


    麵對著如此血淋淋的現實,大臣們各個噤若寒蟬,哪裏還有人敢於反對?


    “臣等敬服!”眾人一起喊道。


    退朝以後,李世民心情極為舒暢,他一邊往書房走,一邊興奮地想發泄一下心中的暢快。


    這次收繳武器,李世民大獲全勝。他不僅收繳了民間的大批武器,特別是收繳了門閥氏族、地主豪強手中的大批武器,減少了他們造反的本錢。還順勢鏟除了不少的地主豪強以及他們的幫兇——涉案的官員。並且通過罰款,從經濟上也給了他們狠狠的一擊。


    可以說,通過收繳武器的行動,極大地削弱了氏族豪強的實力。


    他最興奮的還不是這些——這次收繳武器的行動,是因為一起械鬥引起的,就是一個突發事件。氏族豪強並沒有意識到這次打擊是針對他們而來的。


    因此,即使他們受到了打擊,也沒有人想到去進行有組織的抵抗。


    在整個大唐,隻有李世民和梁王李愔清楚自己行動的目標,他們就是要在不經意間,逐步消弱氏族豪強的實力。等到他們察覺的時候,為時已晚了。


    這就是溫水煮青蛙的方法。


    他迴到書房不久,梁王李愔進來了。


    李世民看到他進來,很高興地說道:“愔兒,事情進展的很順利,對於下一步行動,你有何建議?”


    李愔說道:“這次處置了一批官員,加上涉案人員牽連的家屬,朝廷中空缺出來了1400多名官員,這是一次在官吏隊伍中換血的好機會。我們可以借機全部換成忠於您的官吏。”


    李世民為難地說道:“我從哪裏找得到這麽多官吏呢?”


    李愔說道:“這個不難,一方麵,工業學校可以提供400名後備人員。”


    李世民聽到這裏,插嘴道:“這才400人,缺口太大了。”


    李愔笑道:“父皇,在大唐,哪裏忠於您的人最多呢?”


    李世民笑道:“你是說軍隊?”


    李愔說道:“對,這次就從軍隊中抽調一批略通文化基層軍官,這些人原本就忠實於您,每個人再給他們高升兩級,還怕他們不盡心效忠於您嗎?”


    李世民笑道:“好辦法,調出這批軍官,對於軍隊內部調整也是個促進。就這麽辦吧。”


    “父皇,這批軍官,兒臣準備專門對他們進行集訓,給他們講解有關地方執政的知識。”李愔說道。


    李世民說道:“這麽大批官員的調整,需要吏部操作,可是……”


    李愔說道:“長孫大人來做阻力會很大,您看,換個人如何?”


    李世民此時,對於長孫無忌這麽多年在朝中積攢的實力,也有些忌憚,長孫無忌簡拔上來的官員,大部分是門閥氏族的子弟,再讓他來執掌吏部,恐怕是不合適了。


    他問道:“你有什麽人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淘寶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竹間飛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竹間飛舞並收藏淘寶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