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聽完了侯君集的匯報,臉上很平靜。他說道:“繼續監視,不到規定日期,不得妄動。”


    “臣遵旨。”侯君集答道。


    這次的事件,除了梁王李愔等少數知情者以外,能夠猜到李世民心思的,大概隻有中書侍郎岑文本了。岑文本平時沉默寡言,除了皇上交給的任務以外,就事論事,其他的話很少說。


    蜀王府。


    “殿下,對於皇上收繳民間武器的事情,您是怎麽看的?”岑文本問道。


    李恪說道:“師父,我覺得這沒有什麽。現在天下太平了,民間擁有大量武器,是個極大的隱患,刑部上報的械鬥造成了巨大的傷亡,收繳武器勢在必行。”


    岑文本說道:“好,殿下要是這樣認為,那就對了。臣今天過來,就是要提醒殿下一句,這次皇上可是認真的。您要提醒您的手下,一定要按照皇上的要求,把武器交上去。”


    李恪說道:“父皇想要收繳武器,恐怕做不到,武器散落民間,大家隨便把武器一藏,你怎麽去收繳?還有那些豪強大戶們,他們和當地官府都很熟悉,官府也不會認真收繳的,這件事最後也會流於形式,不了了之的。”


    岑文本說道:“殿下,您有這樣的思想是很危險的。臣勸您千萬不要低估了皇上這次收繳武器的決心。這次皇上要做的事情是深謀遠慮的。


    您想想,按說收繳武器是地方官府的事情,為什麽卻要交給兵部和侯君集的武警部隊去做?還有,臣注意到,皇上身邊的侍衛總管馬宣良和副總管周攀已經很久不見了,他們去幹什麽了?


    總之,臣提醒您,一定要交代手下,按照皇上的意見來辦,即使現在上交武器,隻能夠得到半價,也一定要馬上交上去,千萬不要過了最後的期限。”


    李恪說道:“師父,父皇到底要幹什麽?”


    岑文本通過蛛絲馬跡,已經猜到了李世民大致目標,但是,李恪性格衝動,不是個可以保守秘密的人,岑文本是不會向他交實底的。


    而且,就連岑文本也沒有想到,李世民的決心有多大!


    岑文本說道:“這個臣就不清楚了,臣知道皇上決心很大。臣隻能夠告訴您,這次就連野戰軍也已經秘密備戰了。凡是敢於對抗皇上決心的人,一定會遭到滅頂之災的。”


    李恪說道:“這麽嚴重?師父,我知道了。”


    李世民究竟要幹什麽呢?他的目標又是誰呢?


    在封建社會,除了皇權以外,還有一個足以影響皇權的龐大勢力——門閥氏族。


    官僚作為一種社會成分,春秋時期出現,戰國時期開始作為一種新的社會成分取代貴族,經過秦漢以降數百年發展,此時開始作為獨立的社會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習慣上,一般將他們稱之為士大夫階層、士族、門閥氏族等,意思都差不多,所謂門閥氏族就是世代為官的高級官僚家族。總體上似乎還是官僚世族貼切一些。


    一則,其基本特征是因官而富但又是世代為官;


    二則,在此前此後的一個相當長的曆史時期內,他們主要是以世族的方式參與政治活動


    三則,他們和後來完全依附於皇權、和某一皇朝同生死共命運的官僚階層並不完全相同,這一時期皇族更迭頻繁,他們卻是一個長期穩定的統治階層。


    氏族簡單的來說,就是一個龐大的以家族為核心的,通過姻親關係和弟子已及其他親密關係結成的利益集團。比如東漢的袁紹、曹操、司馬懿、孫權、諸葛亮等人就是門閥氏族的代表人物。


    氏族掌握著大批的土地等生產資料,還有大量的商業機構,擁有大量的人才,在朝廷裏有著大批的擔任官員的氏族子弟。在政治經濟和文化各個領域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力。


    李世民身為皇帝,他的權利也受到了這些氏族的極大製約。


    在整個唐朝時期,門閥氏族子弟在朝廷中的官員大約能夠占據70左右。軍隊中的情況略好一些,但是也被大量的門閥氏族子弟充斥。朝中官員大多也以攀附氏族為榮。


    舉兩個例子來說明門閥氏族的影響力吧。


    李世民身為秦王的時候,曾經求取美貌的崔氏女子為妻,不料人家看不上英俊瀟灑的他,卻嫁給了看上粗豪的程咬金。原因就是程咬金出身於門閥氏族。


    程咬金的曾祖父程哲是北齊兗州司馬,祖父是晉州司馬,父親是北齊大中正,母親出身於氏族大家莫氏。李淵是新興貴族。因此被人家嫌棄。


    第二件事就是散官製度。


    朝廷中人浮於事,630年,一道水災的奏章,在下麵壓了一個月,才傳到了李世民的麵前。李世民下令裁撤多餘官員,結果官員罷工,三千名官員集會抗議。最後,朝廷是裁撤了部分官員,可是為了安撫裁撤下來的官員,隻好給他們發工資,隻是不讓他們上班而已,於是就有了散官製度。


    李世民必須依靠門閥氏族,因為他無人可用,百姓沒文化,其中人才就很少。官員不聽話,撤下去,換上來的還是這些門閥子弟。


    可以說,李世民就是在與門閥氏族的妥協和鬥爭中,開創的貞觀之治。


    門閥氏族最可怕的一點,就是掌控主要的生產資料——土地。為了奪占土地,他們巧取豪奪,最終,使得土地大部分集中到了這些氏族的手中,造成了大批無地農民,或者淪為奴隸,或者成為遊民,社會動蕩,最終導致朝廷滅亡,曆朝曆代莫非如此。唐朝也不例外!


    因此,門閥氏族就是封建王朝身上的毒瘤。


    唐朝主要氏族有崔、盧、李、鄭、王五姓以及關隴集團等。


    李愔幫助李世民要做的,就是徹底瓦解氏族的勢力,使得皇權真正地能夠全麵行使。


    門閥的勢力太大了,李世民不敢貿然動手,他接受了李愔的建議,不著邊際地慢慢分化瓦解他們。


    首先,通過演戲,停止了土地買賣,遏製了土地兼並的勢頭。其次,通過工業學校,大批儲備人才。下一步就是在全國推廣教育,有了大批的人才,就避免了門閥氏族的製約。


    再次,工商業大力的發展,朝廷逐漸地掌握經濟命脈,也是減少門閥氏族影響力的重要舉措。再加上軍製改革的順利進行,使得李世民有了與曆史上完全不同的條件。


    這次的收繳武器的行動,也主要是針對門閥氏族來的。他們手中有著大量的私人武裝,這個隱患是必須要根除的。


    李世民表麵上對門閥氏族依舊依靠,他所做的事情,看似沒有一件是針對門閥氏族的,卻在暗中一點點地瓦解著他們的勢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淘寶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竹間飛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竹間飛舞並收藏淘寶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