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問道:“運去了多少?”


    “25萬石(擔)。另外25 萬石也已經有了著落。”李愔說道。


    “什麽?”大殿上一片嘩然!李世民吃驚地身子前傾,說道:“你哪裏來的糧食?到底怎麽迴事兒,快說來聽聽?”


    “父皇,您還記得上次朝廷褒獎的那些義商嗎?這些糧食是他們為了感謝,朝廷允許他們的子女上工業學校,乘坐從7品以下裝飾的四輪馬車等恩賜,平價賣給朝廷的,戶部已經付清了糧款,糧食已經運往了邊關。”李愔說道。


    “哈哈,你小子,真有你的!”李世民十分高興地說道。他站起來,走下了台階,來到了李愔身邊,摸摸他的腦袋,說道:“說吧,要朕給你什麽獎賞?”


    李愔說道:“父皇,這件事都是太子哥哥事先安排好的,兒臣隻是奉命行事,要獎勵,也該獎勵太子哥哥才是。”


    李世民心裏清楚,自己那個長子,是沒有這個能耐的。他笑道:“好,太子李承乾要獎勵,你這個具體辦事的也要獎勵。”


    “等一下,皇上。臣有疑問。”這時,魏征說道。


    李世民心頭微微不快,說道:“你又有什麽話說?”


    魏征說道:“臣很好奇,不知道梁王殿下用了什麽法子,就讓那些追逐利潤的商人,不去賺取大筆的利潤,而甘心把糧食平價賣給朝廷?”


    隨著魏征的質疑,許多人都跟著附和,表麵上是說要向梁王學習辦事的本事,潛台詞是商人們受到了梁王李愔的逼迫,才不得已這樣做的。


    李世民生氣了,這迴是真的怒了。他大聲訓斥道:“你們這些人,朝廷遇到危機的時候,你們在幹什麽?一個個拿不出個主意,逼得朕要餓著自己、嬪妃和皇子們。


    現在,朕的兒子,替朝廷解決了燃眉之急,你們卻又出來說三道四的,居心何在?!


    你們真的認為朕是軟弱可欺,不敢治你們的罪嗎?馬宣良。”


    “臣在。”馬宣良閃身出來應道。


    “把魏征和那幾個說朕兒子不是的家夥,關到天牢裏去!”李世民喝道。


    長孫無忌、房玄齡等人,一看,皇上怒了,急忙上前勸解,滿大殿上眾人跪倒了一片。唯獨魏征倔強地站在那裏!


    李愔知道魏征是出於公心,他上前說道:“父皇,魏大人有疑慮是正常的,這件事還是由兒臣來迴答吧。”


    李世民也想知道,自己的兒子究竟是怎麽做到的。他迴到龍椅上坐下,說道:“都起來吧。”


    大臣們都站了起來。李世民說道:“梁王,你就說說吧。”


    李愔說道:“父皇,請傳兒臣的典軍(衛隊長)楊康上殿。”


    李世民點點頭。


    殿值太監高聲宣到:“傳梁王府典軍楊康上殿。”


    不久,楊康和工部的官員,抬著一個箱子上來了,兩個工部的官員還抬著一個大銅壺。


    李愔叫上太子李承乾,從箱子裏拿出來一套精美的玻璃茶具,取出了一包茶葉,工部的官員拎出了早已準備好的大銅壺,在玻璃茶壺裏泡上了茶,然後倒了一杯,由李承乾端上去,獻給了李世民。


    李世民端起杯茶,就聞到了一股香氣,他飲了一口,隻覺入口馨香,鮮爽迴甘,不禁向杯中望去,隻見茶絲細扁,銀綠映翠,湯色銀綠映翠,以前從未見過。問到:“這是什麽茶,我以前怎麽從沒有見過?”


    李承乾答不上來,就示意李愔來迴答。


    李愔就給李世民介紹了這種茶葉。這種茶產自陝西漢中,是漢中仙毫中的一種,以其“外形勻齊顯毫,細秀如眉,色澤嫩綠,嫩香持久,滋味鮮醇,湯色黃綠明亮,葉底嫩綠,茶葉完整”聞名。


    唐朝的製茶工藝還很落後,茶葉都是陰幹的,喝茶的時候需要煮茶,茶葉被煮得爛嘰嘰的,品質極差。


    李愔引進了現代炒茶工藝,選擇了青型和翠峰型兩個品種。高檔炒青和翠峰,采摘細嫩,製工精細。加工的第一道工序為殺青,殺青完成後,吹風冷卻,以保持葉色明翠。經適度揉撚,轉入炒二青,出鍋後,仍以吹風冷卻。再經鍋炒幹燥。翠峰型綠茶二青後,則在特製的整形焙灶上,用手工以“揉、搓、紮”等手法,使茶條形成緊直的外形,然後烘幹。


    ??炒青的品質特征是:外形條索緊結重實,色潤而綠;香高味厚,迴味甘甜。翠峰則以外形緊直,翠綠顯毫;湯色清澈明亮,香氣清高持久,滋味鮮爽迴甘為其特點。


    李愔簡略地給李世民介紹完了。李世民第一句話就是:“有這樣的好東西,為什麽不早獻上來?”接著,他看到大臣們一個個眼巴巴地朝這裏望著,就吩咐道:“給大家每人倒一杯,都嚐嚐吧。”


    大臣們喝完了茶,一個個讚不絕口。


    李愔說道:“父皇,各位大人。你們的判斷是對的。商人是追逐利潤的,糧食是人家自己的,我們沒有權利逼迫人家低價出售。


    這種製茶的方法是我師傅研製出來的,我是用合作製茶的方法,和商人們交換來的,他們絕對是自願的,因為我和他們的合作,可以給他們帶來比糧食登高的利潤。就這麽簡單。”


    原來,李愔在來參加朝會前,先去找了長安城最大的糧商霍弋,和他談好了條件,解決了25萬擔糧食。


    這下,大臣們都沒有異議了。


    魏征上前說道:“梁王殿下,請恕臣孤陋寡聞。您用自己師傅傳授的絕學,為大唐換來了糧食,臣還對您質疑,臣深感慚愧。在此,鄭重地向您道歉。”說著,對李愔深施一禮。


    李愔說道:“魏大人不必如此,此時隻怪我事前沒有說清楚。”接著,他大聲說道:“剩下的25萬擔糧食,有願意平價出售的,可以私下找我聯係,我保證不會讓大家吃虧的。”


    李愔原本可以直接就從商人那裏弄到50萬擔糧食,他特地留出了25萬擔的缺口,留給勳貴們,讓他們從茶葉經營中得到好處。


    這樣,既解決了朝廷的糧食問題,又交好了這些勳貴。


    朝廷的危難,又一次被這個三害兒子給解決了。李世民心情極好,他望著楊康等人麵前的箱子,問道:“那裏麵是什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淘寶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竹間飛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竹間飛舞並收藏淘寶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