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睿帝任命大臣重查當年之事,幽禁皇後,讓嫻妃和宸妃二人共同協理後宮,朝中兩股勢力都安穩下來。
禦書房
元睿帝拿起一本奏折,看過合上,看向坐在榻上逗五皇子的林兮月:“你所查之事,你自己不能站出來控訴皇後。”
林兮月手裏晃得撥浪鼓停住,遞給五皇子,起身走到禦案前:“為何我不能指認?”
元睿帝抬頭看她:“你出來指控皇後就是站在林相那方勢力的對立麵,皇後下台後,那股勢力會轉而支持你,讓你頂上來。”
林兮月怔住,讓她盯上來是做……
這些話帝王現在也不能言明。
“我不出來指控就剩下一個唐淑容,她一個指控,勢單力薄。”
元睿帝壓了一下眼睛:“不是還有靜昭儀嘛,她那裏朕來說,你抱熠兒迴宸月宮,朕晚上會過去。”
林兮月知道她不方便在,抱起五皇子就出了禦書房。
林兮月離開沒多久,元睿帝就宣了靜昭儀。
靜昭儀也很久沒有見到過皇上,突然收到傳召,心裏隱隱感覺與皇後有關,現在前朝後宮都有些亂。
“嬪妾參見皇上。”
元睿帝視線掃在她的頭頂,對著這個靜昭儀,沒有什麽特別的感覺,就是這個人很安靜,所以當初給了一個“靜”子做封號。
她在後宮的存在感很低,即便生育了三皇子,也是不爭不搶。
“起來吧。”
靜昭儀平身後,安靜地站在禦前等著皇上吩咐。
元睿帝道:“朕當初給你擬封號的時候,選用‘靜’字,便知道你是一個好的,這些年安心教養三皇子,進退有度。不爭不搶是好事,可也不能見到惡行,也視而不見。大多時候退讓是好事,但是也不能沒有血性,你還有三皇子,朕希望他將來是一個有用之才,而不是避世的聖人。”
靜昭儀大概能猜出什麽事了,俯身道:“嬪妾知錯。”
元睿帝沉沉看了她一眼:“也不能說你錯,老三被你教的也是謙謙君子。”
他自然也不希望每個兒子都有野心,那還不得亂。
“避子藥那事你與唐淑容一起去辦,事成後你便為靜妃,淑容那裏朕也會晉封。”
靜昭儀跪地,明白了,帝王是想把宸妃給護起來,不想讓她沾染一點是非。
靜昭儀生下三皇子後再無晉封,如今封妃自然值得去做些事,皇上如此安排護的隻怕不隻是宸妃,宸妃再往上,那五皇子貴不可言,與她交好,對三皇子未來不無助益,一個母親就算不為自己,也會全力為兒子謀劃,思及此處,後退一步,跪地拜謝:“嬪妾叩謝皇上!定然不負所望。”
這樣安排是因為二皇子那件事皇後除了留下一個啞婆,再往深查也再無證據,皇後不承認,那就無法治她的罪。
現在要靠避子藥這事來定皇後的罪了。
為什麽當初兩件事不同時爆出來,是因為兩件事同時爆出來,大家的震驚力度反而會減輕,甚至人會懷疑這事同時爆出來是有預謀。最後一件事沒有證據,另外一件也會被懷疑真實性。
分次爆出等於組合拳。
就如現在,二皇子的事不算有實證,但是皇後也失了德行,此時在爆出避子藥,而且有實證,人證,那麽一個本就讓大家懷疑的人,便是被實錘了,連之前的事也都是真的。
這就是謀。
第二天一大早靜昭儀和唐淑容兩人跪在禦書房門口的漢白玉石階上。
此時元睿帝還在上朝,下麵站的是靜昭儀的父親,刑部尚書張大人:“給所有嬪妃下藥這等惡行已經不能用妒婦來形容,實則是歹毒至極。”
唐淑容的父親唐侍郎跪在地上慟哭流涕:“身為嬪妃最大願望就是為皇上生育子嗣,皇後的惡行,讓大元上下震驚。”
林相跪在地上:“皇上——”
這次無法狡辯,因為是一條線的證據,內務局也抓了人,都指認皇後。
這個消息在宮裏傳開後,有陳年茶葉的吩咐也請薑太醫。
退朝後,又有兩位宮妃跪在了靜昭儀她們旁邊。
一時宮內和朝野震驚。
玉容嬤嬤一身素白衣衫,脫簪也跪在了禦書房門口,她聲稱是自個瞞著皇後所為。
最後元睿帝下旨處死玉容嬤嬤,皇後褫奪封號,囚禁在皇宮西北的廢棄宮殿悔過。
皇後被廢,一時嫻妃風頭無二。
元睿帝下旨晉封嫻妃為貴妃,這樣嫻妃身後一派安撫了下來,但是大家又覺得隱隱不對勁,他們覺得皇後被廢,嫻妃應該有更高的聖恩才對。
可冊封聖旨下來,隻是一個嫻貴妃。
靜昭儀晉封了靜妃,也得到安撫。
唐淑容被賜字“淑”,一躍成為九嬪之首太儀,也得到了安撫。
事情就此像是作罷咯,皇後之位懸空,後宮公務依然是嫻貴妃和宸妃共同協理。
元睿帝那裏沒有任何苗頭,似乎打算讓後位懸空。
大元的祖製儲君是立嫡立長,有嫡子隻能立嫡,沒有嫡就立長,朝中大家紛紛猜測,皇上不立後是為了大皇子。
朝野安定三個月後,禦書房。
林丞相跪在地上。
元睿帝把一厚遝卷宗砸在他臉上:“你給朕好好看看。”
林長霄伸手去接,手隻抓到兩張,其他紙張紛紛散落。
那兩頁紙已經讓他手抖,又拿起地上散落的紙張,每一字像一記耳光,每一行字就是一記重錘。
上麵寫滿了他這些年做下的陰私之事,包括陷害家兄,強迫家嫂,再到貪墨軍餉,隨便一件都是有條有理,有憑有據。
元睿帝背身站著,看都懶得看他一眼:“你們林家跟隨朕一場,朕也不想落個滿門不得善終。”
他轉過身視線如冰刃:“你這些罪證一旦在朝堂公布,你的那些門生,你兒子仕途皆毀,你可知太傅一派早就想讓朕立嫻妃為後,一旦他們知道你的任何一點罪證,便會咬住不放,你身敗名裂,身首異處,林府從此跌落泥潭。”
林長霄匍匐在地,鼻涕眼淚都在往下流,這可不是裝的,人到盡頭真正的悲傷:“皇上……臣……有負皇恩……嗚嗚……”
禦書房
元睿帝拿起一本奏折,看過合上,看向坐在榻上逗五皇子的林兮月:“你所查之事,你自己不能站出來控訴皇後。”
林兮月手裏晃得撥浪鼓停住,遞給五皇子,起身走到禦案前:“為何我不能指認?”
元睿帝抬頭看她:“你出來指控皇後就是站在林相那方勢力的對立麵,皇後下台後,那股勢力會轉而支持你,讓你頂上來。”
林兮月怔住,讓她盯上來是做……
這些話帝王現在也不能言明。
“我不出來指控就剩下一個唐淑容,她一個指控,勢單力薄。”
元睿帝壓了一下眼睛:“不是還有靜昭儀嘛,她那裏朕來說,你抱熠兒迴宸月宮,朕晚上會過去。”
林兮月知道她不方便在,抱起五皇子就出了禦書房。
林兮月離開沒多久,元睿帝就宣了靜昭儀。
靜昭儀也很久沒有見到過皇上,突然收到傳召,心裏隱隱感覺與皇後有關,現在前朝後宮都有些亂。
“嬪妾參見皇上。”
元睿帝視線掃在她的頭頂,對著這個靜昭儀,沒有什麽特別的感覺,就是這個人很安靜,所以當初給了一個“靜”子做封號。
她在後宮的存在感很低,即便生育了三皇子,也是不爭不搶。
“起來吧。”
靜昭儀平身後,安靜地站在禦前等著皇上吩咐。
元睿帝道:“朕當初給你擬封號的時候,選用‘靜’字,便知道你是一個好的,這些年安心教養三皇子,進退有度。不爭不搶是好事,可也不能見到惡行,也視而不見。大多時候退讓是好事,但是也不能沒有血性,你還有三皇子,朕希望他將來是一個有用之才,而不是避世的聖人。”
靜昭儀大概能猜出什麽事了,俯身道:“嬪妾知錯。”
元睿帝沉沉看了她一眼:“也不能說你錯,老三被你教的也是謙謙君子。”
他自然也不希望每個兒子都有野心,那還不得亂。
“避子藥那事你與唐淑容一起去辦,事成後你便為靜妃,淑容那裏朕也會晉封。”
靜昭儀跪地,明白了,帝王是想把宸妃給護起來,不想讓她沾染一點是非。
靜昭儀生下三皇子後再無晉封,如今封妃自然值得去做些事,皇上如此安排護的隻怕不隻是宸妃,宸妃再往上,那五皇子貴不可言,與她交好,對三皇子未來不無助益,一個母親就算不為自己,也會全力為兒子謀劃,思及此處,後退一步,跪地拜謝:“嬪妾叩謝皇上!定然不負所望。”
這樣安排是因為二皇子那件事皇後除了留下一個啞婆,再往深查也再無證據,皇後不承認,那就無法治她的罪。
現在要靠避子藥這事來定皇後的罪了。
為什麽當初兩件事不同時爆出來,是因為兩件事同時爆出來,大家的震驚力度反而會減輕,甚至人會懷疑這事同時爆出來是有預謀。最後一件事沒有證據,另外一件也會被懷疑真實性。
分次爆出等於組合拳。
就如現在,二皇子的事不算有實證,但是皇後也失了德行,此時在爆出避子藥,而且有實證,人證,那麽一個本就讓大家懷疑的人,便是被實錘了,連之前的事也都是真的。
這就是謀。
第二天一大早靜昭儀和唐淑容兩人跪在禦書房門口的漢白玉石階上。
此時元睿帝還在上朝,下麵站的是靜昭儀的父親,刑部尚書張大人:“給所有嬪妃下藥這等惡行已經不能用妒婦來形容,實則是歹毒至極。”
唐淑容的父親唐侍郎跪在地上慟哭流涕:“身為嬪妃最大願望就是為皇上生育子嗣,皇後的惡行,讓大元上下震驚。”
林相跪在地上:“皇上——”
這次無法狡辯,因為是一條線的證據,內務局也抓了人,都指認皇後。
這個消息在宮裏傳開後,有陳年茶葉的吩咐也請薑太醫。
退朝後,又有兩位宮妃跪在了靜昭儀她們旁邊。
一時宮內和朝野震驚。
玉容嬤嬤一身素白衣衫,脫簪也跪在了禦書房門口,她聲稱是自個瞞著皇後所為。
最後元睿帝下旨處死玉容嬤嬤,皇後褫奪封號,囚禁在皇宮西北的廢棄宮殿悔過。
皇後被廢,一時嫻妃風頭無二。
元睿帝下旨晉封嫻妃為貴妃,這樣嫻妃身後一派安撫了下來,但是大家又覺得隱隱不對勁,他們覺得皇後被廢,嫻妃應該有更高的聖恩才對。
可冊封聖旨下來,隻是一個嫻貴妃。
靜昭儀晉封了靜妃,也得到安撫。
唐淑容被賜字“淑”,一躍成為九嬪之首太儀,也得到了安撫。
事情就此像是作罷咯,皇後之位懸空,後宮公務依然是嫻貴妃和宸妃共同協理。
元睿帝那裏沒有任何苗頭,似乎打算讓後位懸空。
大元的祖製儲君是立嫡立長,有嫡子隻能立嫡,沒有嫡就立長,朝中大家紛紛猜測,皇上不立後是為了大皇子。
朝野安定三個月後,禦書房。
林丞相跪在地上。
元睿帝把一厚遝卷宗砸在他臉上:“你給朕好好看看。”
林長霄伸手去接,手隻抓到兩張,其他紙張紛紛散落。
那兩頁紙已經讓他手抖,又拿起地上散落的紙張,每一字像一記耳光,每一行字就是一記重錘。
上麵寫滿了他這些年做下的陰私之事,包括陷害家兄,強迫家嫂,再到貪墨軍餉,隨便一件都是有條有理,有憑有據。
元睿帝背身站著,看都懶得看他一眼:“你們林家跟隨朕一場,朕也不想落個滿門不得善終。”
他轉過身視線如冰刃:“你這些罪證一旦在朝堂公布,你的那些門生,你兒子仕途皆毀,你可知太傅一派早就想讓朕立嫻妃為後,一旦他們知道你的任何一點罪證,便會咬住不放,你身敗名裂,身首異處,林府從此跌落泥潭。”
林長霄匍匐在地,鼻涕眼淚都在往下流,這可不是裝的,人到盡頭真正的悲傷:“皇上……臣……有負皇恩……嗚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