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公公把呈盤擱到一旁,又端起茶遞過去:“皇上,是不是頭痛犯了?”
元睿帝冷沉的眸子,掃到茶盞上的氤氳水汽上,閃了一下,想到無禪大師房中那杯淡淡梅香的茶。
眸色更陰鬱,揮手示意高公公退下。
又過了幾日,元睿帝還是沒有進後宮。
這天是初一,皇後攜嬪妃去為太後請安。
壽康宮院裏,太後跟前的吉安嬤嬤正站在廊下,看見皇後笑盈盈的上前微微福禮:“太後老人家剛剛還在念叨著要與皇後聊會子天呢。”
皇上撫了一下頭上的鳳釵:“這幾天長樂有些咳嗽,晨起鬧騰,給太後她老人家請安遲了些。”
殿內傳出太後的聲音:“長樂身子怎麽樣了?”
皇後提著裙擺進入殿內:“勞太後老人家惦記,她那是小毛病,太醫已經看過,再喝幾服藥便能好。”
長樂公主幼時早產,身子骨嬌弱,有痼疾,經常犯咳症。
皇後唯有這一女,是千嬌百寵,放在心頭精心養大的。
太後是先皇繼後,今年也才四十歲,細長臉,細眉細眼,說話時慢聲細語,給人感覺很是溫柔:“你啊,就是重規矩,長樂身子不好,你使人來說一聲,也不一定要請安。”
“這如何使得,事孰為大,事親為大,身為後宮之主臣妾豈可懈怠。”
太後臉上一絲褶都沒有,跟皇後像姐妹花,全憑一襲絳紫色鳳袍壓著才顯得有點太後威儀,臉上擺出長輩的慈祥笑意:“曉得你是個好的,皇後快快落座吧。”
又看向下麵的眾妃嬪:“你們也坐吧。”
俞貴妃落座後垂首,翹起蘭花指捏著,整理珊瑚紅水褶裙,上麵金線繡大朵牡丹花,隨著她的指尖的提捏,閃出細碎的光,裙擺整理好,輕清了一下嗓,嬌聲道:“皇後一心顧及小的。草民之婦尚且知道,婦以夫為先,你的侍夫之道呢?”
皇後麵上笑容減淡,美眸壓下一半,淡淡道:“貴妃與本宮都是宮裏老人了,這侍奉皇上的事,要多辛苦新入宮的妹妹,她們個個花骨朵般,皇上看著也心悅,不是嗎?”
其他嬪妃或端著茶盞喝茶,或斂目,都知道皇後貴妃一向不睦,高位的神仙打架,小鬼可不想摻和。
就連太後,盯著手裏的茶盞,都裝沒聽見。
皇後這話說得確實不中聽,宮中妃嬪,唯貴妃年紀最長,她是最早跟了皇上的人,與皇上同歲,可人家育有大皇子,就算年歲大了,皇上還是待她不薄。
俞貴妃翹起玉指,雙眸下壓,盯著紅豔豔的丹蔻,嬌嗤一聲:“皇後不要隻說那些漂亮話,皇上已經多久未進後宮,你讓眾妹妹們怎麽侍奉皇上。”
俞貴妃把話題引到這裏,大家再也不裝了,住在蘭章台的李芳儀,拿著帕子輕拭了一下唇角,又看了看左右的姐妹:“皇上日夜操勞朝政,咱們難免擔心他的身子。”
大家紛紛附和。
太後放下手裏茶盞,柔和的眸子掃視一圈,淡漠幾息才緩緩開口:“皇後你瞧這事如何處理?”
皇後唇角彎著,唇角似是有笑,卻又讓人感覺有涼風吹過:“本宮也勸過皇上,保重身子,多到後宮走到,可眾妹妹也知咱們皇上是心懷天下,勵精圖治的聖君。”
“皇上忙碌,妹妹既然惦念,何不多往紫宸殿遞些吃食湯水,也讓皇上知曉大家惦記他。”
皇後出這樣的主意沒有甚用處,紫宸殿那是皇上處理朝政的地方,也不是什麽人都可以送吃食的。
幾位妃嬪神態懨懨的。
太後此時笑了笑安撫大家:“皇上勤政,你們更應體諒皇上,怎可有怨尤。”
“本宮會尋機會勸皇上,讓他也顧一下後宮。時候不早了,你們也迴去吧。”
“臣妾不敢。”
“臣妾告退。”
大家退出去後,太後麵上的笑容全部消散,細眉擰著,起身走到窗前榻上,支棱著身子靠下。
疲憊地半闔著眼喚她最信任的嬤嬤:“錦蘭。”
一中等身高,身姿清瘦的嬤嬤從外麵進來。
這嬤嬤一看就是個幹練的,衣服素淨整潔,頭發挽的簡單,但是一絲不苟,連一根碎發都沒有。
走路輕快,幾乎聽不到聲音,便到了榻前:“太後怎了?是那些不省心的又鬧騰了?”
太後闔目輕嗤一聲:“本宮才不管她們怎麽鬧騰。”
“你去準備一碗四神鴿子湯送去紫宸殿。”
錦蘭嬤嬤會意:“奴婢這就吩咐小廚房準備。”
“太後,青蓮庵的明鏡師太來信了,說是她日前做了一夢,夢到馬頭山上開了一片蓮,心裏惦記你,詢問您近來可還在抄寫經文。”
太後進宮前與明鏡師太的兄長認識,雖說比明鏡師太長幾歲,一位是皇後,一位是王妃,也常有來往,有些情分。
後來一個成了太後,一個進了庵堂。
太後成了太後,便開始經常抄寫佛經,有時會請明鏡師太進宮,一是聽她講授佛法,另外也是尋故人小敘。
“本宮記得馬頭山春天漫山遍野桃花盛放,蓮怎麽開在那裏。”太後閉目養神,聲音細細似夢囈。
“你給明鏡師太遞個信,請她這幾日進宮再講講心經,順帶也把本宮這段時候抄的佛經供奉到菩薩跟前。”
“奴婢這就去辦。”
錦蘭嬤嬤見太後快睡著了,知道她夜裏又沒歇息好,手腳放得更輕,退了出去。
暮雲鶴壁,西沉的碎金潑灑在拙政殿的琉璃瓦上,瀉出波瀾的流光。
“高公公,皇後親自為皇上煮了百合蓮子粥。”皇後宮裏的宮女站在漢白玉台階上,笑盈盈的在搭話。
“哎喲,勞翠姑娘跑一趟,粥給咱家吧。”皇後宮裏的人,自然被善待一些,高公公笑著欲接過粥。
翠竹卻沒有把粥遞過去:“皇後惦記皇上,這幾日長公主身子又有一些鬧騰。這粥奴婢是不是可以親自遞進去?”
高公公一派和氣地笑眯眯:“翠姑娘等著,咱家進去稟告。”
殿門是開著的,元睿帝應該已經聽到外麵對話,卻未出聲。
皇後宮裏的人,高公公自然不好直接阻攔,轉身貓腰進了殿。
“皇上,皇後派翠竹送粥來了。”
元睿帝放下手裏的折子,沉聲:“讓她進來。”
元睿帝冷沉的眸子,掃到茶盞上的氤氳水汽上,閃了一下,想到無禪大師房中那杯淡淡梅香的茶。
眸色更陰鬱,揮手示意高公公退下。
又過了幾日,元睿帝還是沒有進後宮。
這天是初一,皇後攜嬪妃去為太後請安。
壽康宮院裏,太後跟前的吉安嬤嬤正站在廊下,看見皇後笑盈盈的上前微微福禮:“太後老人家剛剛還在念叨著要與皇後聊會子天呢。”
皇上撫了一下頭上的鳳釵:“這幾天長樂有些咳嗽,晨起鬧騰,給太後她老人家請安遲了些。”
殿內傳出太後的聲音:“長樂身子怎麽樣了?”
皇後提著裙擺進入殿內:“勞太後老人家惦記,她那是小毛病,太醫已經看過,再喝幾服藥便能好。”
長樂公主幼時早產,身子骨嬌弱,有痼疾,經常犯咳症。
皇後唯有這一女,是千嬌百寵,放在心頭精心養大的。
太後是先皇繼後,今年也才四十歲,細長臉,細眉細眼,說話時慢聲細語,給人感覺很是溫柔:“你啊,就是重規矩,長樂身子不好,你使人來說一聲,也不一定要請安。”
“這如何使得,事孰為大,事親為大,身為後宮之主臣妾豈可懈怠。”
太後臉上一絲褶都沒有,跟皇後像姐妹花,全憑一襲絳紫色鳳袍壓著才顯得有點太後威儀,臉上擺出長輩的慈祥笑意:“曉得你是個好的,皇後快快落座吧。”
又看向下麵的眾妃嬪:“你們也坐吧。”
俞貴妃落座後垂首,翹起蘭花指捏著,整理珊瑚紅水褶裙,上麵金線繡大朵牡丹花,隨著她的指尖的提捏,閃出細碎的光,裙擺整理好,輕清了一下嗓,嬌聲道:“皇後一心顧及小的。草民之婦尚且知道,婦以夫為先,你的侍夫之道呢?”
皇後麵上笑容減淡,美眸壓下一半,淡淡道:“貴妃與本宮都是宮裏老人了,這侍奉皇上的事,要多辛苦新入宮的妹妹,她們個個花骨朵般,皇上看著也心悅,不是嗎?”
其他嬪妃或端著茶盞喝茶,或斂目,都知道皇後貴妃一向不睦,高位的神仙打架,小鬼可不想摻和。
就連太後,盯著手裏的茶盞,都裝沒聽見。
皇後這話說得確實不中聽,宮中妃嬪,唯貴妃年紀最長,她是最早跟了皇上的人,與皇上同歲,可人家育有大皇子,就算年歲大了,皇上還是待她不薄。
俞貴妃翹起玉指,雙眸下壓,盯著紅豔豔的丹蔻,嬌嗤一聲:“皇後不要隻說那些漂亮話,皇上已經多久未進後宮,你讓眾妹妹們怎麽侍奉皇上。”
俞貴妃把話題引到這裏,大家再也不裝了,住在蘭章台的李芳儀,拿著帕子輕拭了一下唇角,又看了看左右的姐妹:“皇上日夜操勞朝政,咱們難免擔心他的身子。”
大家紛紛附和。
太後放下手裏茶盞,柔和的眸子掃視一圈,淡漠幾息才緩緩開口:“皇後你瞧這事如何處理?”
皇後唇角彎著,唇角似是有笑,卻又讓人感覺有涼風吹過:“本宮也勸過皇上,保重身子,多到後宮走到,可眾妹妹也知咱們皇上是心懷天下,勵精圖治的聖君。”
“皇上忙碌,妹妹既然惦念,何不多往紫宸殿遞些吃食湯水,也讓皇上知曉大家惦記他。”
皇後出這樣的主意沒有甚用處,紫宸殿那是皇上處理朝政的地方,也不是什麽人都可以送吃食的。
幾位妃嬪神態懨懨的。
太後此時笑了笑安撫大家:“皇上勤政,你們更應體諒皇上,怎可有怨尤。”
“本宮會尋機會勸皇上,讓他也顧一下後宮。時候不早了,你們也迴去吧。”
“臣妾不敢。”
“臣妾告退。”
大家退出去後,太後麵上的笑容全部消散,細眉擰著,起身走到窗前榻上,支棱著身子靠下。
疲憊地半闔著眼喚她最信任的嬤嬤:“錦蘭。”
一中等身高,身姿清瘦的嬤嬤從外麵進來。
這嬤嬤一看就是個幹練的,衣服素淨整潔,頭發挽的簡單,但是一絲不苟,連一根碎發都沒有。
走路輕快,幾乎聽不到聲音,便到了榻前:“太後怎了?是那些不省心的又鬧騰了?”
太後闔目輕嗤一聲:“本宮才不管她們怎麽鬧騰。”
“你去準備一碗四神鴿子湯送去紫宸殿。”
錦蘭嬤嬤會意:“奴婢這就吩咐小廚房準備。”
“太後,青蓮庵的明鏡師太來信了,說是她日前做了一夢,夢到馬頭山上開了一片蓮,心裏惦記你,詢問您近來可還在抄寫經文。”
太後進宮前與明鏡師太的兄長認識,雖說比明鏡師太長幾歲,一位是皇後,一位是王妃,也常有來往,有些情分。
後來一個成了太後,一個進了庵堂。
太後成了太後,便開始經常抄寫佛經,有時會請明鏡師太進宮,一是聽她講授佛法,另外也是尋故人小敘。
“本宮記得馬頭山春天漫山遍野桃花盛放,蓮怎麽開在那裏。”太後閉目養神,聲音細細似夢囈。
“你給明鏡師太遞個信,請她這幾日進宮再講講心經,順帶也把本宮這段時候抄的佛經供奉到菩薩跟前。”
“奴婢這就去辦。”
錦蘭嬤嬤見太後快睡著了,知道她夜裏又沒歇息好,手腳放得更輕,退了出去。
暮雲鶴壁,西沉的碎金潑灑在拙政殿的琉璃瓦上,瀉出波瀾的流光。
“高公公,皇後親自為皇上煮了百合蓮子粥。”皇後宮裏的宮女站在漢白玉台階上,笑盈盈的在搭話。
“哎喲,勞翠姑娘跑一趟,粥給咱家吧。”皇後宮裏的人,自然被善待一些,高公公笑著欲接過粥。
翠竹卻沒有把粥遞過去:“皇後惦記皇上,這幾日長公主身子又有一些鬧騰。這粥奴婢是不是可以親自遞進去?”
高公公一派和氣地笑眯眯:“翠姑娘等著,咱家進去稟告。”
殿門是開著的,元睿帝應該已經聽到外麵對話,卻未出聲。
皇後宮裏的人,高公公自然不好直接阻攔,轉身貓腰進了殿。
“皇上,皇後派翠竹送粥來了。”
元睿帝放下手裏的折子,沉聲:“讓她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