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日報》銷量穩定下來,不至於供不應求,但長安已是人盡皆知。除了長安日報之外,其他報紙也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隻是長安人心中還是更認準春在堂的長安日報。


    原因無他,《萬裏行舟》隻在長安日報上更新,春在堂有一手消息來源,與京兆府關係最是緊密,許多辦案的細節內幕都是由春在堂爆料的;再加上易安先生的文章,在長安才子中很受追捧,長安日報無疑是如今長安人最信任的報紙。


    而學習報自從有了國子監的背書,已經成了長安所有學院的必備。易安居士在學習報發行兩天後就在報紙上大肆吹捧學習報,並狠狠對國子監吹了一波彩虹屁,什麽“拳拳向學之心”,“無愧皇恩”,“書院之表率”...看的嚴祭酒是身心舒暢,對學生報就更上心了,題出的愈發刁鑽。


    學生們對春在堂是又愛又恨,現如今學院裏最風行的便是《萬裏行舟》,因著是個讀書的故事,代入感強,深受學生喜愛,還有不少人特意剪報收集。但學生報出現後,老師布置的課業便越來越沉重,學生們玩樂的時間都被剝奪了,因此有不少人寫信到春在堂抱怨此事。


    不管學生們是如何怨聲載道,春在堂總歸是在長安正式立住了腳跟。報紙上線一月後,漫畫第四話的發行,更是將其聲名推向頂峰。


    漫畫第四話,講的是岑遠舟應對知府刁難後的一係列表現,知府把岑遠舟所在之處稱作“無學之地”,導致岑遠舟遭到村裏所有人的排擠。


    作者刻畫了岑遠舟與養父母之間的感情,養父母受到牽連,卻從未抱怨過半句,而是對岑遠舟一如往常,養父更是用盡積蓄,準備帶著岑遠舟換一個地方讀書。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全篇養父母的話很少,但行動在表達愛,岑遠舟更是把這些看在眼裏,從這時開始,他下定決心要改變現狀。


    顧秋白一直相信,畫是有靈魂,有語言的,有時不需要言語,更能充分表達出畫中人所思所想。


    長安茶樓內,茶客們拿著報紙,討論的熱火朝天。


    “這第四話,真真是看了動容”


    “我原是不太喜歡看畫的,可最新的一個篇章,卻是可見畫師功底,短短幾個畫麵,把父母愛子刻畫的淋漓盡致”


    “別說了,我也是從小地方來到長安,想起好久沒有給父母去信了...”


    “你們說這故事後麵要怎麽發展,都被判為無學之地了,還能考出去?”


    “之前易安居士說了,最後是權傾朝野的首輔,現在還遠著呢”


    “謔!這野心大著呢”


    ...


    這一切討論都被旁邊的包廂的人聽了去,此人正是長安商會的會長,名為陳海,年過四十,別看他長得有些兇神惡煞,卻是實實在在考上了秀才的,今天特意選了個清淨的茶樓,準備與茶樓掌櫃商量事情。


    聽了茶客的話,他也來了興趣,打發小廝:“去外頭拿一份報紙來,要長安日報的。”


    長安日報在長安風行近一月之久,他自然也看過,雖是不錯,但事務繁雜,沒有細看過,現在正巧得了空。


    先是翻看近日長安有何大事發生,接著轉到後方,專心致誌的看起第四話來。


    等茶樓掌櫃進門時,陳海竟是眼泛淚光,他嚇得三魂掉了七魄,陳海可不是好惹的,在他茶樓裏,是誰有這本事讓他掉金豆子。


    他趕緊上前去詢問情況:“這...剛剛茶樓裏可是有不長眼的犯了什麽事?”


    陳海也自覺失態,用力眨眨眼睛,恢複了往常的模樣:“無事,不過思鄉罷了。”


    掌櫃暗自鬆了一口氣:“我記得您是豫章來的?”


    陳海目露懷念:“是啊,來長安後,已十幾年未曾迴家了。”


    陳海是上一任長安商會會長的兒子,照理說他的家便在長安。但巧的是,他幼時遭到拐賣,被養父母養大,養父母對他可謂是盡心竭力,所以他幼時努力讀書,想考到功名改善父母的生活。


    結果到了二十餘歲,被長安來尋親的家人帶了迴來,卻是十幾年沒再見過養父母了。如今看了這第四話,思緒恍然被拉迴當年,沒能好好侍奉養父母,一直是他的遺憾。


    掌櫃:“豫章山清水秀之地...”


    陳海突然打斷道:“這長安日報背後的春在堂,你可有相熟?”


    春在堂內。


    顧秋白和宋卿卿正在緊鑼密鼓地準備單行本,之前在報紙上連載,篇幅有限,她是刪減了一些畫麵的,這次的單行本要全部補上。另外,她還需要豐富單行本的內容,加上人物判詞,作者寄語等。


    作者寄語,顧秋白自己寫了一份,鼓勵讀書人繼續努力,所謂,前路漫漫亦燦燦,往後之路光明燦爛。這是漫畫的第一本,對她的意義重大,另外她還找到了易安居士,也就是穆良,寫了寄語,穆良一直在為《萬裏行舟》做評論,由他來寫,也更讓人信服。


    不過這人物判詞,顧秋白就真的不太擅長了,這個任務交給了病已經好了大半的宋濟帆。無法閱讀主要還是心理問題,在經曆宋文徽進牢,宋卿卿與他敞開心扉兩件事之後,宋濟帆果然順利痊愈,完美完成了顧秋白給他的任務。


    除了單行本以外,顧秋白告訴宋卿卿,報紙上線一月,招商一事也該提上日程了,畢竟隻依靠賣報的收入,要還上房貸還是有距離的。另外,尋人啟事,尋物啟事等板塊,都可以準備上線,付費上報。


    剛想打瞌睡就有人送枕頭,長安商會的陳海,親自找上了門。


    顧秋白的宅子雖說是春在堂的工作室,但實際上是沒有掛牌的,表麵上還是被關閉的普通店麵罷了。乍一看陳海上門,顧秋白的危險雷達就不停在響。


    實在是春在堂沒有暴露過住址,粉絲來信也都是寄去驛站,但陳海卻能直接上門拜訪,像是來者不善。


    陳海先表明了來意:“我是長安商會的陳海,有要事相商。”


    還是宋卿卿認出了陳海,趕緊迎他進門:“好久不見,陳叔。”


    見了宋卿卿,陳海眉頭也一動,他倒是不知道宋卿卿還在長安,兩人也算舊識,當年文徽書肆是長安商會的一員,宋卿卿見過陳海好幾次。


    裏屋現在是極亂的,到處散落著畫稿,彩墨,顧秋白都有些不好意思在這裏招待別人。陳海則是直接注意到了桌上最新一話的畫稿。


    忍不住問道:“這《萬裏行舟》的作者便是在此作畫?”


    顧秋白和宋卿卿對視一眼,還是顧秋白先說話了:“我便是。”


    這下子陳海是驚奇了,以畫敘事,奇思妙想,加上如此精湛的畫技,他想著至少是個幾十年經驗的老畫師了,卻沒想是麵前的年輕女郎。


    讚歎到:“真是年少有為,若是我沒看錯,春在堂是你主事吧。”


    陳海內心其實還是有點激動的,眼前便是《萬裏行舟》背後的作者。自從那天看過第四話後,他便把前麵的故事都補齊了,有更新漫畫的那幾份報紙還很不好買,大多數被人拿去收藏了,對漫畫此物,他有預感,未來必不止長安會有,不管到哪裏都不愁賣。


    他是經驗老到的商人了,長安日報是他看下來最有發展潛質的,雅俗共賞,趣味十足,信息真實,就算從排版也可見一斑,從左到右的閱讀順序,閱讀速度會大大加快,用早茶時便可看完一份,這些都有經過精心設計,為表誠意,今天才親自登門。


    見顧秋白點頭,陳海說明來意:“我便直說了,春在堂是否有意加入長安商會?”


    宋卿卿在文徽書肆的時候,花了不少心思,一步一步把文徽書肆發展起來,直到前幾年才得到了長安商會的承認,入了會。


    想進長安商會,對店鋪規模,主家資產,甚至是夥計數量,都有一定的要求,而現在的春在堂還差得遠,陳海卻親自上門邀約,可以說是意外之喜了。


    顧秋白不了解這些,她問:“有什麽好處?”


    宋卿卿恨不得上去捂住顧秋白的嘴,雖然她知道顧秋白向來不拘俗禮,但眼前這個,可是商會的最高領導人,一句話就能讓風頭正盛的春在堂在長安混不下去。


    陳海倒是喜歡顧秋白這個性子,其中也有對《萬裏行舟》作者的濾鏡,也直來直往:“做生意,免不了需要與其他行業的商家合作,我們商會有全長安最好的商業資源。”


    顧秋白:“入會費?”


    陳海搖頭。


    “保護費?”


    連陳海旁邊的仆人都看不下去了:“我們長安商會是正規商會,不搞那套,你到外頭打聽下便知了。”


    顧秋白看向宋卿卿,宋卿卿點頭示意。


    顧秋白:“好,那便加入了,有事找卿卿。”


    陳海笑著點頭:“卿卿了解流程,相關事宜之後我會找卿卿的。”


    陳海的仆人適時從懷裏掏出了一疊銀票。


    “除此之外,我還希望能夠助春在堂一臂之力。”


    顧秋白走過去瞄了一眼金額,眼睛都瞪大了,迅速拉開凳子:“陳叔請坐,我叫顧秋白。”


    這是陳海嗎?這明明是財神爺,是他們春在堂的吉祥物啊!


    經過商量,陳海正式入股了春在堂,但討價還價後,他隻占一小部分股份,主要的主事人還是顧秋白。說是討價還價,但陳海人很爽快,基本上顧秋白說什麽就是什麽,雙方都很愉快。


    走的時候,陳海不經意的問道:“我觀《萬裏行舟》,很是有趣,不知顧大家是否有原畫可供一觀?”


    顧秋白大手一揮便送了一張原稿:“你直接拿去,我們不用這麽見外。”


    陳海內心很激動,但麵上不顯,還是矜持的點頭道謝,然後告辭了。


    顧秋白不了解,宋卿卿可是看出來了:“看來陳叔很喜歡你的畫,他好幾次想要說起漫畫內容,都被你打斷了。”


    “是嗎?”


    “他是商會會長,一不缺錢,二久經商戰,心思敏捷,但春在堂的事情,你讓他如何,他便聽了,根本就沒想和你爭辯,我看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來這一趟,就是衝著《萬裏行舟》來的。”


    媽呀,沒想到線下碰麵的第一個粉絲居然是個中年大叔,顧秋白也是哭笑不得。


    加入長安商會的商家,都資產雄厚,因此長安日報可刊登廣告一事,受到了商會內部的熱烈響應,甚至不得已到需要競價上報,反正商家們都不缺錢,價錢是越喊越高。


    第一個上報登廣告的是長安一家老字號的糕點店,登報第二天,糕點店門口便排起了長龍。人人都想嚐嚐所謂“楊貴妃都愛吃的糕點”是什麽樣的,這個時代過去也有個楊貴妃,隻是結局不同,得以善終,後以美貌聞名。


    自糕點店爆火之後,其他商家也不甘示弱,“楊貴妃用過的胭脂”“楊貴妃泡過的湯泉”...一時間,楊貴妃成了長安各大商家的代言人。


    報紙賺了錢,春在堂就開始加緊裝修店鋪,畢竟單行本要販賣,放到別家書肆去就太虧了。因著裝修一事,單行本也被迫推遲上線時間,這段時間裏,顧秋白思如泉湧,後麵的內容畫的越來越順,已經到岑遠舟被刑部的大人看重,開辟新地圖,去到國子監了。


    越畫,顧秋白越是有點力不從心,漫畫的周期長,即使現在大家圖個新鮮,但長期下來,如果隻有自己一本漫畫撐著,很快會失去新鮮感,沒有同類型的優質漫畫,這個品類在長安還是發展不起來,路隻會越走越窄。


    她甚至開始考慮要不要去培養一批學徒,教他們漫畫怎麽畫,但這樣的時間成本太長,也不合適。最好是有經驗的,年紀小一些,有自己想法的,能接受新事物的...這樣的人能去哪裏找呢?那不就是...翰林圖畫院?


    對了!大理寺畫苑的畫師上次跟她說,長安是有專事畫藝的機構的,還給了她一張拜帖!


    她趕緊把那東西翻了出來,翰林圖畫院是有考試的,細看時間,不正是六月!天無絕人之路,能進翰林圖畫院,就能有機會招攬到其他漫畫作者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漫畫在古代爆紅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酒桶魚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酒桶魚魚並收藏我的漫畫在古代爆紅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