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東漢的建立
原來小學課文才是頂級世界 作者:手裏的老十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處小院竟然是完全複刻的自己在現世中的小院,一樣有三間小屋,一樣有個院子,院子內有一樣的搖籃、石桌和石凳。
絲毫不差,絲毫不差!
李青此時所有的疑惑瞬間都想明白了,太多關於這座都城的陰雲刹那間都有了合理的解釋。
沒有什麽現代穿越者,背後也沒有玄水在搗鬼,那些軌道交通、現代化的叫賣口號此時都有了完美的解釋。
張道之,他早就先李青一步抵達了這方世界!而這個時間最少還是三十多年前,他,早於李青三十多年,乃至更久便抵達了西遊世界。
他的穿梭虛影的時間點和自己根本不一樣,想明白了,此時李青腦海中的思緒不斷流轉,任何的困惑終於有了合理的答案。
良久,李青才抬眼望向劉秀的方向,他如今正步履蹣跚地走向那座搖籃,緩緩躺了上去,閉著眼睛輕輕晃動著。
李青快速平息了自己的情緒起伏,眼神沉沉地盯著劉秀的麵龐。
他有些知道了,張道之當初來到這方世界時心中和他是一樣的想法,都是想著對方必然會先去中土。
但是張道之在來到中土後,卻是一直沒有找到自己,恰逢當時的中土正經曆王莽篡漢的亂世,他便結識了劉秀。
不過這些都是自己的猜測,李青想了想還是來到石桌旁坐了下去,等著劉秀的醒來,從他口中得知的情況才是最有說服力的。
李青在此坐著,時不時地觀望著劉秀的方向,如今他的身形佝僂,如果忽略了他身上穿著的龍袍,誰能想到這位是執掌大部分南贍部洲地界的大漢皇帝呢?
按照曆史的參照,此時正值建武三十一年,距離劉秀的駕崩已經不剩多少年了。
李青腦海中胡思亂想著,天上的星河流轉間,時間已然來到淩晨子時。
這時劉秀才慢慢醒來,睜開了自己的雙眼。
李青見狀,便站了起來,對劉秀說道:“陛下,我為你調理一番身體吧。”
劉秀卻是擺擺手,口中說道:“不必了,朕乃大漢皇帝,氣運加身,仙法妙術皆難以入體,要之無用。”
說完,劉秀坐了起來,目光灼灼地看著李青:“你有什麽想問的,盡管問吧。”
李青聽聞也沒多說什麽,直接就說道:“我想知道關於張道之的一切。”
劉秀對李青的話倒是沒有多少驚訝,隻是輕歎了一聲,眼神中則流露出無盡的悵惘。
……
在多年以前,漢武帝在濟陽縣的一座行宮當中,劉秀降生。在其年少時,心中也沒有什麽大誌,整日讀書和種田。
但是在後來,劉秀的父親離世,年僅九歲的劉秀便就此成為了孤兒,投奔了叔父劉良。
也正是在這段時期,劉秀意外結識了張道之。在當時年少的劉秀眼中,張道之一直是一位溫文爾雅的青年人。
他總是會在恰當的時機給予劉秀恰當的提議,初遇陰麗華時,劉秀本來沒什麽信心去追求這位富商之女,但是在張道之的鼓勵下,他還是做到了。
兩人青梅竹馬,關係也越來越深厚。
再後來,劉秀前往長安求學,這時已經是王莽的新朝時期,王莽所實行的一係列社會改革使得社會越加動蕩,王朝內部各地都開始有義軍起義。
適時,劉秀在張道之的提點下,以“複高祖之業,定萬世之秋”為口號,也加入了起兵之列。
雖然起初裝備和人馬很差勁,但是張道之一直都在幕後默默支持著劉秀,幫助劉秀慢慢積累勢力,形成了一支還算不錯的隊伍。
後來,在昆陽之戰中,劉秀的兩萬大軍在正麵上和王莽對上,當時以天下人的角度和看法,王莽新朝的四十萬大軍,對上劉秀的兩萬,覆滅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
劉秀自然也看的明白這一點,但是令他無比安心的是,張道之一直在他的身後,這個自他年少時就一直在幕後協助他的“師父”。
當時張道之的一句話令他印象無比深刻,在如今的暮年還能夠想起,“文叔,天下的未來必將在你。
此戰非幹戈之勝,乃智勇並論;蒼穹雖廣闊,英氣更蔽日;雄心溢胸臆,定能鼎山河。切記,一切有我。”
“一切有我。”張道之的話,恰是在那絕望之時的一縷曙光。
事實上,這並非是一縷曙光,而是破除陰雨的浩瀚大日。
他如今尚且記得,那日兩軍對陣之際,數顆天外之石劃過天際,一片火海和毀滅在眼前乍現。
緊接著天空中的雷聲炸響,狂風大作,暴雨傾盆而落,河水暴漲下,新朝的四十萬之軍頃刻間覆滅,偶有逃竄的新朝士卒卻早就嚇得肝膽俱裂,在麵臨劉秀的兵甲之勢時,更是瞬間土崩瓦解。
那時的場麵,至今還在劉秀的腦海中揮之不去。
後來,昆陽之戰後,劉秀的名聲大震,在張道之的協助下,劉秀招兵買馬,勢力更是得到了爆炸式的增長。
經過這段時間的積累,王莽的政權逐漸崩潰,而更始帝劉玄則接替了王莽的帝位,卻也因為劉秀的實力而產生疑忌。
劉秀自身也是聰慧過人,在張道之多年的教導中,心中自有一套衡量體係,早早地便開始謀定後路,聯係他人一同反對更始帝。
也正是這個時候,張道之開始規勸劉秀認清局勢,第一次讓劉秀產生了自立為王之心。
一係列的謀劃在這個時候乍現,張道之的智謀自然不必多說,劉秀也並非庸才,兩人謀定後,再加上張道之的術法,一舉便助劉秀奪得了漢中王的位置。
後來的事情就不用多說了,在後麵的諸多對戰中,劉秀的軍隊戰無不克,徹底平定了此番中土的動亂,結束了數十年間的亂世。
再次將大漢的氣運歸攏,於中原洛陽城定都,恢複國號為大漢,史稱東漢。
……
李青眼中閃過恍然,這番話和自己的猜測似乎並無二致,隻是細節上更加豐滿。
劉秀眼神中似乎仍舊沉浸在那段過往當中,口中還在不斷喃喃:“此戰非幹戈之勝,乃智勇並論;蒼穹雖廣闊,英氣更蔽日;雄心溢胸臆,定能鼎山河……”
許久後,劉秀才清醒過來,對李青笑了笑:“這句話,後來成了朕心中的支撐。複劉家漢室江山,師父是最大的功臣。”
說完,劉秀的眼神一黯,蒼老的語氣中有幾分低落:“不,他不是我師父,他沒有收過我……”
李青張了張嘴,卻是什麽也沒講出來。
隻是良久後,才對劉秀繼續講道:“那,後來發生了何事?”
絲毫不差,絲毫不差!
李青此時所有的疑惑瞬間都想明白了,太多關於這座都城的陰雲刹那間都有了合理的解釋。
沒有什麽現代穿越者,背後也沒有玄水在搗鬼,那些軌道交通、現代化的叫賣口號此時都有了完美的解釋。
張道之,他早就先李青一步抵達了這方世界!而這個時間最少還是三十多年前,他,早於李青三十多年,乃至更久便抵達了西遊世界。
他的穿梭虛影的時間點和自己根本不一樣,想明白了,此時李青腦海中的思緒不斷流轉,任何的困惑終於有了合理的答案。
良久,李青才抬眼望向劉秀的方向,他如今正步履蹣跚地走向那座搖籃,緩緩躺了上去,閉著眼睛輕輕晃動著。
李青快速平息了自己的情緒起伏,眼神沉沉地盯著劉秀的麵龐。
他有些知道了,張道之當初來到這方世界時心中和他是一樣的想法,都是想著對方必然會先去中土。
但是張道之在來到中土後,卻是一直沒有找到自己,恰逢當時的中土正經曆王莽篡漢的亂世,他便結識了劉秀。
不過這些都是自己的猜測,李青想了想還是來到石桌旁坐了下去,等著劉秀的醒來,從他口中得知的情況才是最有說服力的。
李青在此坐著,時不時地觀望著劉秀的方向,如今他的身形佝僂,如果忽略了他身上穿著的龍袍,誰能想到這位是執掌大部分南贍部洲地界的大漢皇帝呢?
按照曆史的參照,此時正值建武三十一年,距離劉秀的駕崩已經不剩多少年了。
李青腦海中胡思亂想著,天上的星河流轉間,時間已然來到淩晨子時。
這時劉秀才慢慢醒來,睜開了自己的雙眼。
李青見狀,便站了起來,對劉秀說道:“陛下,我為你調理一番身體吧。”
劉秀卻是擺擺手,口中說道:“不必了,朕乃大漢皇帝,氣運加身,仙法妙術皆難以入體,要之無用。”
說完,劉秀坐了起來,目光灼灼地看著李青:“你有什麽想問的,盡管問吧。”
李青聽聞也沒多說什麽,直接就說道:“我想知道關於張道之的一切。”
劉秀對李青的話倒是沒有多少驚訝,隻是輕歎了一聲,眼神中則流露出無盡的悵惘。
……
在多年以前,漢武帝在濟陽縣的一座行宮當中,劉秀降生。在其年少時,心中也沒有什麽大誌,整日讀書和種田。
但是在後來,劉秀的父親離世,年僅九歲的劉秀便就此成為了孤兒,投奔了叔父劉良。
也正是在這段時期,劉秀意外結識了張道之。在當時年少的劉秀眼中,張道之一直是一位溫文爾雅的青年人。
他總是會在恰當的時機給予劉秀恰當的提議,初遇陰麗華時,劉秀本來沒什麽信心去追求這位富商之女,但是在張道之的鼓勵下,他還是做到了。
兩人青梅竹馬,關係也越來越深厚。
再後來,劉秀前往長安求學,這時已經是王莽的新朝時期,王莽所實行的一係列社會改革使得社會越加動蕩,王朝內部各地都開始有義軍起義。
適時,劉秀在張道之的提點下,以“複高祖之業,定萬世之秋”為口號,也加入了起兵之列。
雖然起初裝備和人馬很差勁,但是張道之一直都在幕後默默支持著劉秀,幫助劉秀慢慢積累勢力,形成了一支還算不錯的隊伍。
後來,在昆陽之戰中,劉秀的兩萬大軍在正麵上和王莽對上,當時以天下人的角度和看法,王莽新朝的四十萬大軍,對上劉秀的兩萬,覆滅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
劉秀自然也看的明白這一點,但是令他無比安心的是,張道之一直在他的身後,這個自他年少時就一直在幕後協助他的“師父”。
當時張道之的一句話令他印象無比深刻,在如今的暮年還能夠想起,“文叔,天下的未來必將在你。
此戰非幹戈之勝,乃智勇並論;蒼穹雖廣闊,英氣更蔽日;雄心溢胸臆,定能鼎山河。切記,一切有我。”
“一切有我。”張道之的話,恰是在那絕望之時的一縷曙光。
事實上,這並非是一縷曙光,而是破除陰雨的浩瀚大日。
他如今尚且記得,那日兩軍對陣之際,數顆天外之石劃過天際,一片火海和毀滅在眼前乍現。
緊接著天空中的雷聲炸響,狂風大作,暴雨傾盆而落,河水暴漲下,新朝的四十萬之軍頃刻間覆滅,偶有逃竄的新朝士卒卻早就嚇得肝膽俱裂,在麵臨劉秀的兵甲之勢時,更是瞬間土崩瓦解。
那時的場麵,至今還在劉秀的腦海中揮之不去。
後來,昆陽之戰後,劉秀的名聲大震,在張道之的協助下,劉秀招兵買馬,勢力更是得到了爆炸式的增長。
經過這段時間的積累,王莽的政權逐漸崩潰,而更始帝劉玄則接替了王莽的帝位,卻也因為劉秀的實力而產生疑忌。
劉秀自身也是聰慧過人,在張道之多年的教導中,心中自有一套衡量體係,早早地便開始謀定後路,聯係他人一同反對更始帝。
也正是這個時候,張道之開始規勸劉秀認清局勢,第一次讓劉秀產生了自立為王之心。
一係列的謀劃在這個時候乍現,張道之的智謀自然不必多說,劉秀也並非庸才,兩人謀定後,再加上張道之的術法,一舉便助劉秀奪得了漢中王的位置。
後來的事情就不用多說了,在後麵的諸多對戰中,劉秀的軍隊戰無不克,徹底平定了此番中土的動亂,結束了數十年間的亂世。
再次將大漢的氣運歸攏,於中原洛陽城定都,恢複國號為大漢,史稱東漢。
……
李青眼中閃過恍然,這番話和自己的猜測似乎並無二致,隻是細節上更加豐滿。
劉秀眼神中似乎仍舊沉浸在那段過往當中,口中還在不斷喃喃:“此戰非幹戈之勝,乃智勇並論;蒼穹雖廣闊,英氣更蔽日;雄心溢胸臆,定能鼎山河……”
許久後,劉秀才清醒過來,對李青笑了笑:“這句話,後來成了朕心中的支撐。複劉家漢室江山,師父是最大的功臣。”
說完,劉秀的眼神一黯,蒼老的語氣中有幾分低落:“不,他不是我師父,他沒有收過我……”
李青張了張嘴,卻是什麽也沒講出來。
隻是良久後,才對劉秀繼續講道:“那,後來發生了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