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隻聽無窮說道:“師父,我生本有無窮苦,何苦再苦無窮?師父法號明徹,先明而後徹,在明明德,而後大徹大悟,何苦執著於這北冥神功與六脈神劍而不放心、不放手、不釋懷、不釋然?”


    明徹“唉”的一聲,歎了口氣,又“唉”的一聲,又歎了一口氣,如是者三番,連歎了三口氣。


    這時隻聽“噗嗤”一笑,登崖攝身而上一人,正是公主朱翊鐔,她並沒有驚動群俠,而是自己一路趕來,她輕功不及明徹與傅英,地形又不熟,但一路尋蹤覓跡,倒也終於跟了上來。


    她見五僧狼狽之極,顯然是鬥敗之相,於是忍不住現身笑道:“我看禪師還是改了法號,叫做‘三歎’有何不可?”


    明徹受此嘲笑,並不著惱,反而沉靜下來,緩緩說道:“明徹早已放下,隻是段明徹仍然放不下!無窮、古智、真圓、續恩,你們隻知我俗家姓潘,卻不知我其實姓段,我與我師伯別傳俗家都姓段,我們都是大理段氏後人!大理自唐襲通海節度使段思平開國以來,曆代帝王武學傑出者燦若星辰,段正明、段正淳……其中尤以段正嚴——江湖人稱段譽的以兼通北冥神功與六脈神劍聞達天下,段智興更以南帝與東邪西毒北丐齊名。由於大理曆代帝王有年邁退位出家天龍寺的傳統,當然有的是被權臣逼迫,有的是為精研武學佛理,有的是看破紅塵世情……蒙古人忽必烈為滅南宋,效仿其父拖雷滅金戰略,采取迂迴滅宋之策,先攻滅了大理,但忽必烈念我大理段氏世鎮雲南,於是在大理滅國之後,仍然扶持段氏曆任大理總管,世襲罔替!可惜元祚不長,明太祖朱元璋派其義子沐英攻下雲南之後,命沐王府永鎮雲南,對大理段氏連根拔除,大理末代總管段世抵抗失敗,不幸罹難!但是,明軍忽視了天龍寺內仍然藏有部分早年出家的段氏子孫!天龍寺的段氏後裔以僧名僧牒為掩護,分別向西北、中原、江南紛紛逃避……其中一支,懷揣秘籍在南嶽衡山投奔了六祖慧能弟子懷讓禪師的禪宗法係之下。這一段氏分支中的一名僧人,恰恰是一位集大理武學之大成者,他為了傳下段氏血脈與家族武學,悄然還俗,生有六子,又送其中三子出家修禪,以感念南嶽禪宗收留之恩,另外三子在沿續血脈之後,也在年邁之時相繼遁入空門,也沿續了大理入世出世、亦俗亦僧的傳統,但卻始終隱姓埋名,更不敢以奇功重出江湖,以免引起官府的注意。從明初到明中期,政局亦發生了兩次巨變,給我們留下了一線生機。其一就是燕王朱棣奪了太子朱標之子朱允炆的江山,而我們的大對頭沐王府,也就是黔國公沐英與太子朱標是莫逆之交,朱標與沐英這一係的徹底失勢,給了我們段氏喘息之機,世世代代逃過了官府的追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玲瓏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瀨妙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瀨妙筆並收藏玲瓏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