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亞」地區,尼亞聚集地,「失落荒原」五大人口聚集地中實力最弱的聚集地。


    其總人口在30萬左右,還不如「星聯邦」人口最少的「輕泉」地區\/輕泉州。


    該聚集地也是五大聚集地中唯一一個在燈塔文明崩潰後建立的聚集地。


    「尼亞」地區位於世界的最北部,真菌群落未曾涉足之地。


    對於人類來說,該地區的自然條件還不錯,擁有品質不錯的可供耕種的土地,淡水資源充足,還有一些礦產資源。


    沒有人知道,在那段真菌群落大擴張時期,它們為什麽沒有占據這裏。


    目前僅有兩種猜測。


    第一種猜測來自燈塔地下庇護所的科學家,他們在長期的觀察和實驗中發現,單體巨型真菌生命擁有「自限性」。


    它們的體型和可控製範圍擁有一個不確定的上限。


    一旦超過閾值,巨型真菌生命就會從內部崩潰。


    因此,即使是真菌感染區內也會存在很多未被真菌控製的區域,正是這些區域養活了一些小規模的人類聚集地。


    燈塔科學家猜測,有可能是真菌感染區邊緣的一批已經達到擴張極限的巨型真菌生命擋住了來自南方的擴張。


    但這個猜測存在很多漏洞。


    巨型真菌生命在接近擴張極限時,會自發地對空噴射孢子,形成所謂的孢子雨。


    孢子雨會覆蓋一大片區域,新生的真菌群落會在此相互廝殺,最終的勝利者會成長為另一個巨型真菌生命。


    質疑者認為,真菌群落的擴張方式就決定了,它們不會被所謂的陸地阻礙擋住腳步,它們甚至可以跨越數百千米的海域,跨島,跨大陸傳播。


    肯定有其它原因。


    於是,第二個猜測應運而生。


    每一個成年燈塔人都知道,尼亞聚集地的基址是一座原燈塔文明的登陸場,其中塞滿了各式各樣的正規軍武器。


    正是靠著這一批武器,尼亞聚集地的先輩們才得以立足於當時混亂的世界之中。


    核武器。


    尼亞島至少經受過三次核打擊。


    這是客觀事實。


    即使過去了五百年,該地區的核輻射還是略高於其它未被打擊過的地區。


    這一猜測的支持者們從土裏挖出了真菌擴張時期燈塔文明的布防圖。


    通過當時的布防圖可以得知,五百年前真菌群落的控製範圍遠沒有如今大,僅占據了尼亞島南部的一小片區域。


    在相關的戰報中可得,燈塔文明在全麵崩潰之前曾經完全肅清了整個島嶼。


    如果當時的良好狀況可以維持到現在的話,那就是另外一個「燈塔1」地區\/島嶼了。


    很可惜,「終末地」距離尼亞島太近了,最近距離僅有120千米。


    真菌孢子飄都能飄過來。


    支持者認為,真菌群落沒有擴張到「尼亞」地區的唯一原因就是,還沒有來得及。


    當真菌群落重新上島的時候已經處於了真菌擴張期末期,真菌群落整體的擴張欲望開始消退。


    加之尼亞聚集地初建,利用燈塔正規軍留下的武器,經過千難萬險,付出巨大犧牲,才為後代打出了生存空間。


    這是尼亞聚集地出身的燈塔人都知道的事情。


    尼亞聚集地已經將這個猜測建構成了增強集體認同感的神話。


    猜測的前半部分是事實,但後半部分就不知道有多少想象的成分了。


    實際上,每一個燈塔人口聚集地都有著獨屬於自己的一套共同體敘事,正是這些看似虛無縹緲的敘事幫助燈塔人團結一心,維係到了現在。


    「星聯邦」也在大規模地采用類似的手段。


    所有聯邦人團結在偉大星族的旗幟下,共享聯邦的繁榮,為聯邦掃清擴張道路上的一切敵人,榮譽歸於所有聯邦公民。


    其本質是一樣的。


    「尼亞」地區的主要產業是高端食品,各類經濟作物和礦物。


    所謂高端食品,指的是地表生產的糧食,還有水果,海產品等等‘奢侈品’。


    經濟作物主要是甘蔗甜菜等糖料作物和香料,這些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


    礦物自不必說,尼亞聚集地沒有多少工業能力,全靠這些生存。


    這些東西會出口給其它擁有大型地下庇護所的聚集地,換取工業品和技術援助。


    可以說,尼亞聚集地就是燈塔庇護所的糧倉。


    在尼亞聚集地的燈塔人是幸福指數最高的一批人,沒有之一。


    他們過著田園牧歌式的生活,生活標準為農業時代末期到工業時代初期。


    尼亞聚集地與其它所有燈塔聚集地都建立了較為穩定的聯係。


    其政治結構是標準的農場主式統治。


    統治階層作為農場主,掌握著最尖端的武裝力量(這些武裝力量大都來自其它聚集地,有的高價購買,有的有償接收)。


    掌握著絕對的軍事力量就擁有了絕對的權力。


    管理階層主要有兩大來源,本地精英和來自其它聚集地的外來管理者。


    由於尼亞聚集地良好的生活條件,其它聚集地的很多精英階層成員會想方設法地移民到這裏,享受美好生活。


    他們大多以協助管理,技術支援,軍事支援的名義出現,很多人的親屬就是其它聚集地的統治階層。


    這部分人代表了外來者,一般擔任技術崗位,不涉及人事管理權。


    本地精英則全權掌控著尼亞聚集地的核心崗位,他們大多是統治階層的親信,未來統治階層預備役。


    統治階層和管理階層僅占據總人口的極少部分。


    尼亞聚集地的勞工階層最值得一說。


    不可否認的是,相較於其它聚集地,尼亞勞工階層的平均幸福度是最高的。


    他們很少遭遇真菌群落的威脅,不會因為實驗或工業需求,被當作奴隸或小白鼠鞭笞。


    尼亞聚集地的官方宣傳一直如此。


    以強烈的對比,讓勞工階層安於現狀,磨滅反抗的意圖。


    這是典型的以恐懼宣傳為主的管理思路,掐斷所有民間信息源,隻保留官方信息源。


    因此,尼亞聚集地在過去一百年間僅出現過一次有組織的內部叛亂。


    其叛亂原因不是反抗統治階層的嚴苛管理,而是為了共生者而戰,是燈塔地下庇護所共生者變革的餘波。


    但事實上,從星衍的視角來看,尼亞聚集地的燈塔人就不是人過的日子。


    他們的平均壽命僅有35歲,每天的工作時間在16小時到20小時之間,幾乎沒有休息的時間。


    種植糧食的人卻吃不到自己種的糧食,他們每天隻能分到足以果腹的配給。


    生育被嚴格控製,所有適齡婦女必須生產兩個孩子,不能多,不能少。


    少了會被官方以抗拒生育罪拘捕,在特定設施內完成生育任務後才能離開。


    多生的孩子會被官方收走,有的被賣給其它聚集地當作實驗材料,有的被直接投入海中殺死。


    民間沒有任何經濟活動,勞工階層活得就像個牲口。


    沒有教育,99.9%的燈塔勞工階層都是一字不識的文盲。


    而這,卻是所有燈塔勞工階層中過的最好的一批。


    這就是在生存危機中自然發展出的極權體製。


    尼亞聚集地。


    “很高效,很有意思的社會學模型。”


    星衍感歎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文明模擬:迷失艦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你好好說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你好好說話並收藏文明模擬:迷失艦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