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確定「和平接觸」戰略方針之後,「星聯邦」開始在「終末地」地區修建穿越兩側世界的運河。
隻需要在原有河道和港口的基礎上新修幾十千米的運河就可以讓大型貨船穿越傳送點,大型貨船都能穿過了,那各種大型作戰艦船也肯定能過了。
在最高指揮部的要求下,修建運河的優先級被提升到了很高的級別。
聯邦第二集團軍的全體士兵和後勤人員被要求全程參與到這一工作當中。
聯邦軍士兵們沒有想到,他們通過重重測試,辛苦訓練半年後的第一項工作是挖運河。
他們對此並沒有什麽不滿,因為這是偉大星族交給他們的任務。
作為對「星聯邦」最忠誠的群體,讓聯邦軍士兵去送死也無妨。
【25年8月】
在投入了大量人力資源後,運河在兩個月內成功通航。
與此同時,聯邦第二集團軍已經與「失落荒原」世界的三處人類聚集地取得了穩定聯係。
「尼亞」地區,「火燭」地區和「暮光」地區。
雖然表麵不同,但這三大聚集地的組織結構本質驚人的類似,這可能就是在相同高壓環境下的趨同演化。
【尼亞\/火燭\/暮光地區】
【生產力等級:成熟(第四等級)(衰落)】
(工業規模極低,工業門類極度殘缺)
【文明狀態:停滯】
【文明體製:極權統治】
【相對軍事實力:卑如螻蟻】
【評價:在經曆了數百年的苦難,丟失了無數的文明積累後,它們終於重歸穩態】
在與這三大人口聚集地交流的過程中,聯絡人員發現,它們的行政效率極高,至少比「星聯邦」要高出一兩個等級。
「星聯邦」兩次交流的間隔至少需要6小時,但這些人類聚集地在接到聯邦通訊後最快在10分鍾內就能作出有效迴答。
雙方交流的方式類似於網絡聊天室,通過無線電傳輸信息。
能夠有如此迅速的迴複,必然是統治階層極度重視。
而最短十分鍾的交流間隔意味著其統治結構高度集權化。
以「星聯邦」為例,最高指揮部的老頭老太們每天就是開各種大會小會,一場會議至少在一個小時以上。
例如,尼亞聚集地向「星聯邦」發送了一段信息諮詢,用以詢問聯邦為什麽能夠在半個月內擁有運用燈塔語(「失落荒原」世界舊文明通用語)的能力。
這個問題的標準答案是,專精語言問題的大數據模型在獲得了尼亞方麵提供的大量原始語料後,通過消耗大量算力資源完成破譯目標。
但在「星聯邦」體係中,不能那麽簡單的做出迴複。
首先,直接與尼亞聚集地交流的部門是聯邦第二集團軍下設的一個由最高指揮部全程監察的臨時辦公室,聯邦第二集團軍主要負責通訊鏈路的順暢,傳達上級的迴複。
它沒有編輯迴複內容的權限,隻有發送和接收內容的功能。
在收到尼亞聚集地的信息後,臨時辦公室會通過內部的綠色信息通道將消息送至「文明搖籃」本土的最高指揮部辦公區,那裏有專門負責此事的辦公小組接收內容。
位於本土的辦公小組會按照一係列標準評估該信息的重要程度,一些試探性的嘮嘮嗑的內容就不必上報了,可以由辦公小組直接編輯迴複。
尼亞聚集地的這一個問題就會在這一層被迴複。
但一些被標記為重要內容的,如希望與聯邦進行商業貿易這種事情,則必須上報至最高指揮部,由特定的高級軍官或艦隊司令表達態度,由他們的秘書團隊編輯迴複。
更加重要的信息,如希望無條件加入「星聯邦」,則會被列入最高指揮部會議議程當中,那時間就慢了。
這一套流程走下來,從下到上,涉及到聯邦第二集團軍,艦隊管理部門,聯邦管理部門和最高指揮部。
可想而知,消息流動得有多慢。
但這並不代表這三大人類聚集地的整體行政效率比「星聯邦」優秀。
這隻能說明,這些人類聚集地的規模不大,統治階層沒有那麽多事情幹,或者說,與「星聯邦」通訊就是這些聚集地最重要的事務之一。
一方不緊不慢,一方有問就答。
僅憑這一小點就可以推出雙方在博弈層麵上的地位差異。
“他們似乎很著急,為什麽?”
【25年9月】
經最高指揮部批示,「星聯邦」正式與三大聚集地建立了貿易線路。
「星聯邦」方麵用一些基礎的工業製成品和精加工的食物換取了大量稀有的真菌群落樣品和一些無法生產的特效藥。
雙方都對這個交易表達了積極態度。
三大聚集地的工業規模極小,這注定了工業品的稀缺,稀缺就意味著珍貴。
而且,星族軍官懷疑,它們連礦物資源都無法保證穩定。
「星聯邦」也認為這筆交易不錯,用一些廉價的工業品就能換取那麽多很難獲得的東西,這進一步增加了三大聚集地的重要度。
聯邦第二集團軍的很多星族軍官認為,沒有必要和它們貿易,直接征服不是更加輕鬆嗎?
在最高指揮部三令五申下,聯邦第二集團軍放棄了開戰的念頭。
但一些前線基層軍官和士兵在軍隊主戰派的暗示下,頻繁挑釁貿易對手,甚至還公然克扣貿易品,索取賄賂。
前線軍隊的這些小動作都沒有傳到後方,這說明主戰派在各個層級廣泛存在,他們在通過這種方式向最高指揮部表達不滿。
他們的小心思是,如果對方被挑釁後率先對聯邦士兵作出不理智的舉動,前線軍隊就可以用這一理由對其進行軍事行動。
星衍注意到了這一問題。
他通過一些選擇,推動最高指揮部對前線增加了一些監察措施,讓艦隊警察部門參與,有效地遏製了這一趨勢。
“軍隊獨走,我就擔心這點。”
星衍有些擔憂,他雖然處理了此次問題,但這隻是治標。
這就是選擇低概率選項的後遺症。
聯邦上下狂熱的擴張主義傾向會持續不斷地推動它走向戰爭,這一曆史大趨勢似乎無法避免。
隻需要在原有河道和港口的基礎上新修幾十千米的運河就可以讓大型貨船穿越傳送點,大型貨船都能穿過了,那各種大型作戰艦船也肯定能過了。
在最高指揮部的要求下,修建運河的優先級被提升到了很高的級別。
聯邦第二集團軍的全體士兵和後勤人員被要求全程參與到這一工作當中。
聯邦軍士兵們沒有想到,他們通過重重測試,辛苦訓練半年後的第一項工作是挖運河。
他們對此並沒有什麽不滿,因為這是偉大星族交給他們的任務。
作為對「星聯邦」最忠誠的群體,讓聯邦軍士兵去送死也無妨。
【25年8月】
在投入了大量人力資源後,運河在兩個月內成功通航。
與此同時,聯邦第二集團軍已經與「失落荒原」世界的三處人類聚集地取得了穩定聯係。
「尼亞」地區,「火燭」地區和「暮光」地區。
雖然表麵不同,但這三大聚集地的組織結構本質驚人的類似,這可能就是在相同高壓環境下的趨同演化。
【尼亞\/火燭\/暮光地區】
【生產力等級:成熟(第四等級)(衰落)】
(工業規模極低,工業門類極度殘缺)
【文明狀態:停滯】
【文明體製:極權統治】
【相對軍事實力:卑如螻蟻】
【評價:在經曆了數百年的苦難,丟失了無數的文明積累後,它們終於重歸穩態】
在與這三大人口聚集地交流的過程中,聯絡人員發現,它們的行政效率極高,至少比「星聯邦」要高出一兩個等級。
「星聯邦」兩次交流的間隔至少需要6小時,但這些人類聚集地在接到聯邦通訊後最快在10分鍾內就能作出有效迴答。
雙方交流的方式類似於網絡聊天室,通過無線電傳輸信息。
能夠有如此迅速的迴複,必然是統治階層極度重視。
而最短十分鍾的交流間隔意味著其統治結構高度集權化。
以「星聯邦」為例,最高指揮部的老頭老太們每天就是開各種大會小會,一場會議至少在一個小時以上。
例如,尼亞聚集地向「星聯邦」發送了一段信息諮詢,用以詢問聯邦為什麽能夠在半個月內擁有運用燈塔語(「失落荒原」世界舊文明通用語)的能力。
這個問題的標準答案是,專精語言問題的大數據模型在獲得了尼亞方麵提供的大量原始語料後,通過消耗大量算力資源完成破譯目標。
但在「星聯邦」體係中,不能那麽簡單的做出迴複。
首先,直接與尼亞聚集地交流的部門是聯邦第二集團軍下設的一個由最高指揮部全程監察的臨時辦公室,聯邦第二集團軍主要負責通訊鏈路的順暢,傳達上級的迴複。
它沒有編輯迴複內容的權限,隻有發送和接收內容的功能。
在收到尼亞聚集地的信息後,臨時辦公室會通過內部的綠色信息通道將消息送至「文明搖籃」本土的最高指揮部辦公區,那裏有專門負責此事的辦公小組接收內容。
位於本土的辦公小組會按照一係列標準評估該信息的重要程度,一些試探性的嘮嘮嗑的內容就不必上報了,可以由辦公小組直接編輯迴複。
尼亞聚集地的這一個問題就會在這一層被迴複。
但一些被標記為重要內容的,如希望與聯邦進行商業貿易這種事情,則必須上報至最高指揮部,由特定的高級軍官或艦隊司令表達態度,由他們的秘書團隊編輯迴複。
更加重要的信息,如希望無條件加入「星聯邦」,則會被列入最高指揮部會議議程當中,那時間就慢了。
這一套流程走下來,從下到上,涉及到聯邦第二集團軍,艦隊管理部門,聯邦管理部門和最高指揮部。
可想而知,消息流動得有多慢。
但這並不代表這三大人類聚集地的整體行政效率比「星聯邦」優秀。
這隻能說明,這些人類聚集地的規模不大,統治階層沒有那麽多事情幹,或者說,與「星聯邦」通訊就是這些聚集地最重要的事務之一。
一方不緊不慢,一方有問就答。
僅憑這一小點就可以推出雙方在博弈層麵上的地位差異。
“他們似乎很著急,為什麽?”
【25年9月】
經最高指揮部批示,「星聯邦」正式與三大聚集地建立了貿易線路。
「星聯邦」方麵用一些基礎的工業製成品和精加工的食物換取了大量稀有的真菌群落樣品和一些無法生產的特效藥。
雙方都對這個交易表達了積極態度。
三大聚集地的工業規模極小,這注定了工業品的稀缺,稀缺就意味著珍貴。
而且,星族軍官懷疑,它們連礦物資源都無法保證穩定。
「星聯邦」也認為這筆交易不錯,用一些廉價的工業品就能換取那麽多很難獲得的東西,這進一步增加了三大聚集地的重要度。
聯邦第二集團軍的很多星族軍官認為,沒有必要和它們貿易,直接征服不是更加輕鬆嗎?
在最高指揮部三令五申下,聯邦第二集團軍放棄了開戰的念頭。
但一些前線基層軍官和士兵在軍隊主戰派的暗示下,頻繁挑釁貿易對手,甚至還公然克扣貿易品,索取賄賂。
前線軍隊的這些小動作都沒有傳到後方,這說明主戰派在各個層級廣泛存在,他們在通過這種方式向最高指揮部表達不滿。
他們的小心思是,如果對方被挑釁後率先對聯邦士兵作出不理智的舉動,前線軍隊就可以用這一理由對其進行軍事行動。
星衍注意到了這一問題。
他通過一些選擇,推動最高指揮部對前線增加了一些監察措施,讓艦隊警察部門參與,有效地遏製了這一趨勢。
“軍隊獨走,我就擔心這點。”
星衍有些擔憂,他雖然處理了此次問題,但這隻是治標。
這就是選擇低概率選項的後遺症。
聯邦上下狂熱的擴張主義傾向會持續不斷地推動它走向戰爭,這一曆史大趨勢似乎無法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