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雍淳作了個揖,「殿下過譽了。」
李令辰爽快地道:「說吧!你都助本王練好了數萬私兵,也屯積了足夠的兵器和糧草,本王事成後該封你什麽位置好呢?攝政王嗎?還是輔國大臣?又或者封你一個異姓親王做做?」
孫雍淳嚴肅道:「殿下,現在不是討論日後之事的時候,必須請皇上速速給夏侯家定罪,必須要將夏侯一族斬草除根,讓夏侯氏永無翻身的可能,如此殿下登基後才能暢行無阻,完全的把持朝政。」
李令辰故意挖挖耳朵,彈彈不存在的耳垢,嘲弄道:「本王怎麽突然覺得孫大人有些羅唆?是因為揭穿了本王的身世,所以不必遵守禮節了嗎?」
「微臣不敢。」孫雍淳嘴上說不敢,卻還是繼續嘮嘮叨叨地道:「雖然距離發動宮變的日子不遠了,但殿下也不可掉以輕心,出入淩霄穀務必小心再小心,金朝的將士也須隱密的藏身在私兵之中。」
李令辰搓著下巴,「說到淩霄穀,原本日日都有飛鴿傳書來報情況,這幾日突然沒了消息,令本王都要懷疑有人解散了私兵,卷糧草兵器潛逃了哩。」
李令辰的語氣好似在說笑,孫雍淳卻是嚴肅了起來。
「如此情況並不正常,微臣立即派人去淩霄穀察看。」
李令辰隨興地道:「那就有勞你了孫大人。」
孫雍淳又是一揖,「這是微臣分內之事。」
李令辰故意打了個哈欠,嘴角含笑,不緊不慢地說道:「很晚了,本王跟母妃有事要談,孫大人可以走了嗎?」
「微臣告退。」被下了逐客令,孫雍淳仍是麵不改色,他躬著身退到了門邊,這才直起身子,轉身出去。
淑太妃全程目睹,眉頭微蹙,很不高興。「你這是做什麽?有必要對孫大人那麽無禮嗎?他可是你的親生父親。」
李令辰皮笑肉不笑的看著淑太妃,「難道要我喊他一聲爹嗎?本王什麽身分,他承擔的起嗎?」
淑太妃不快地道:「也不想想一直以來,孫大人幫你做了多少事,怕夏侯邑禮查到你身上,還推自己兒子出去娶了夏侯悅音,借此拖延時間,更不惜把貪墨和勾結金朝的罪名栽贓到夏侯邑禮頭上,你不知道感激便罷,態度還如此輕佻,令人寒心。」
「這不是母妃害的嗎?」李令辰瞬也不瞬的看著淑太妃,嘴角上翹。「母妃為什麽要將我變成孫大人的骨肉?讓我做為父皇的骨肉出生該多好,為何我身上流的不是皇家高貴的血,而是孫家的血?」
淑太妃一愣,避重就輕的強調道:「不要再提血緣了,即便你將來坐上了皇位,孫大人仍是你的爹,這點永遠不會改變。」
「兒臣正是討厭永遠不會改變的這一點!」李令辰恨恨地拂袖而去。
早朝的氣氛已連續多日的低迷了,年輕的皇帝顯得心事重重,他蹙著眉心,看著殿中拱手而立的群臣,一股煩躁之感就湧上了心頭,他想脫掉龍袍,他想離開龍椅,他想走出宣政殿,他想去看看他的恩師。
那亦父亦師的恩師,在他父皇駕崩他手足無措時,一直陪在他身邊,鼓勵他、安慰他、勉勵他做個明君的恩師,他說會一直陪在他身邊,直到他能獨當一麵為止,會一直看著他,也相信他會做好……
想到這裏,李令日的心緊緊一縮。
自小便嚴厲督導他,教導他習字、讀書,可要離開書房時總會給他一顆糖的恩師夏侯邑禮,如今背負了貪墨與勾結金朝的罪名,被關押在天牢裏,他身為皇帝,身為大雲朝權力至高無上的唯一一人,卻無力拯救他。
他明知道恩師是無罪的,是受人栽贓的,是遭人誣陷的,他是個一分錢不貪的清廉之人,又如何會去貪墨?更遑論是與金朝勾結了,他的忠肝義膽眾所皆知,打死他也不信恩師會通敵。
可一件件的證據擺在他眼前,層出不窮的人證物證像沒有盡頭,心證又有何用?他相信恩師的為人又有何用?就憑他一句話,是救不了夏侯家的……
吏部尚書走了出來,奏道:「皇上,夏侯邑禮關押已達數月,且證據確鑿,請皇上不要再拖延了,應速速審理,好讓罪臣伏法,給天下百姓一個公理交代。」
又來了……李令日蹙眉看著吏部尚書,感到頭疼。
大學士站了出來,「臣也這麽以為,若隻是關而不審,那麽關押又有何意義?」
範國公出列道:「皇上若是一再拖延,未免失了公允,叫臣等如何服氣?」
中書令則是憂心忡忡地道:「皇上如此優柔寡斷,叫臣等不安哪!」
孫雍淳對這番情況很是滿意,淑太妃的人馬都一一上陣了,隻有皇太後的人馬不動如山,他們自然是支持皇上的,不過無妨,淑太妃的人馬加上他的人馬已經足夠給皇上壓力了,證據會迫使皇上低頭的,皇上非親自下令處斬他最敬重的恩師夏侯邑禮不可,而且要滿門抄斬……
「難道眾卿就無其他事可奏了嗎?」李令日麵色極度不悅。
梁子權,也就是梁冬穎的爺爺,身為三朝重臣的他站了出來大聲斥責眾人,「此案疑點重重,老夫不信夏侯大人會做那些勾當,若要定罪,查清楚了再定罪不遲,急著定罪,居心叵測!」
戶部尚書義正詞嚴地道:「難道隻憑梁大人的心證就可以輕輕揭過?證據確鑿還不算查清楚嗎?夏侯邑禮是如何貪墨的,又是如何與金朝勾結的,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事到如今梁大人還一心袒護夏侯邑禮才是可疑,莫非梁大人是夏侯邑禮的共犯?深怕東窗事發,所以急於替夏侯邑禮掩蓋?」
梁子權氣得差點心髒驟停,「一派胡言!老夫行得正、坐得端,沒任何事需要掩蓋,倒是你們這些小人,不知做了什麽虧心事,一鼻孔出氣,早晚會現出原形,到時一個也逃不了!」
「啟奏皇上!」白發蒼蒼的齊王突然出列,聲如洪鍾地說道:「老臣委實不明白,哪裏還有比讓叛賊伏法更重要的事?夏侯邑禮此等勾結外族的賣國賊,若不盡速斬首,難以服眾啊!」
孫雍淳重重歎了口氣,也出列奏道:「臣原本顧念與夏侯家是兒女親家,對夏侯大人犯下的重罪雖然深感遺憾,但不宜對夏侯大人之事做過多評論,可就在日前,夏侯大人之女夏侯悅音卻突然現身京城找上小兒,要了一紙和離書,揚言若小兒不寫和離書便要同歸於盡,小兒迫於無奈,隻得寫了和離書給她……」
李令辰爽快地道:「說吧!你都助本王練好了數萬私兵,也屯積了足夠的兵器和糧草,本王事成後該封你什麽位置好呢?攝政王嗎?還是輔國大臣?又或者封你一個異姓親王做做?」
孫雍淳嚴肅道:「殿下,現在不是討論日後之事的時候,必須請皇上速速給夏侯家定罪,必須要將夏侯一族斬草除根,讓夏侯氏永無翻身的可能,如此殿下登基後才能暢行無阻,完全的把持朝政。」
李令辰故意挖挖耳朵,彈彈不存在的耳垢,嘲弄道:「本王怎麽突然覺得孫大人有些羅唆?是因為揭穿了本王的身世,所以不必遵守禮節了嗎?」
「微臣不敢。」孫雍淳嘴上說不敢,卻還是繼續嘮嘮叨叨地道:「雖然距離發動宮變的日子不遠了,但殿下也不可掉以輕心,出入淩霄穀務必小心再小心,金朝的將士也須隱密的藏身在私兵之中。」
李令辰搓著下巴,「說到淩霄穀,原本日日都有飛鴿傳書來報情況,這幾日突然沒了消息,令本王都要懷疑有人解散了私兵,卷糧草兵器潛逃了哩。」
李令辰的語氣好似在說笑,孫雍淳卻是嚴肅了起來。
「如此情況並不正常,微臣立即派人去淩霄穀察看。」
李令辰隨興地道:「那就有勞你了孫大人。」
孫雍淳又是一揖,「這是微臣分內之事。」
李令辰故意打了個哈欠,嘴角含笑,不緊不慢地說道:「很晚了,本王跟母妃有事要談,孫大人可以走了嗎?」
「微臣告退。」被下了逐客令,孫雍淳仍是麵不改色,他躬著身退到了門邊,這才直起身子,轉身出去。
淑太妃全程目睹,眉頭微蹙,很不高興。「你這是做什麽?有必要對孫大人那麽無禮嗎?他可是你的親生父親。」
李令辰皮笑肉不笑的看著淑太妃,「難道要我喊他一聲爹嗎?本王什麽身分,他承擔的起嗎?」
淑太妃不快地道:「也不想想一直以來,孫大人幫你做了多少事,怕夏侯邑禮查到你身上,還推自己兒子出去娶了夏侯悅音,借此拖延時間,更不惜把貪墨和勾結金朝的罪名栽贓到夏侯邑禮頭上,你不知道感激便罷,態度還如此輕佻,令人寒心。」
「這不是母妃害的嗎?」李令辰瞬也不瞬的看著淑太妃,嘴角上翹。「母妃為什麽要將我變成孫大人的骨肉?讓我做為父皇的骨肉出生該多好,為何我身上流的不是皇家高貴的血,而是孫家的血?」
淑太妃一愣,避重就輕的強調道:「不要再提血緣了,即便你將來坐上了皇位,孫大人仍是你的爹,這點永遠不會改變。」
「兒臣正是討厭永遠不會改變的這一點!」李令辰恨恨地拂袖而去。
早朝的氣氛已連續多日的低迷了,年輕的皇帝顯得心事重重,他蹙著眉心,看著殿中拱手而立的群臣,一股煩躁之感就湧上了心頭,他想脫掉龍袍,他想離開龍椅,他想走出宣政殿,他想去看看他的恩師。
那亦父亦師的恩師,在他父皇駕崩他手足無措時,一直陪在他身邊,鼓勵他、安慰他、勉勵他做個明君的恩師,他說會一直陪在他身邊,直到他能獨當一麵為止,會一直看著他,也相信他會做好……
想到這裏,李令日的心緊緊一縮。
自小便嚴厲督導他,教導他習字、讀書,可要離開書房時總會給他一顆糖的恩師夏侯邑禮,如今背負了貪墨與勾結金朝的罪名,被關押在天牢裏,他身為皇帝,身為大雲朝權力至高無上的唯一一人,卻無力拯救他。
他明知道恩師是無罪的,是受人栽贓的,是遭人誣陷的,他是個一分錢不貪的清廉之人,又如何會去貪墨?更遑論是與金朝勾結了,他的忠肝義膽眾所皆知,打死他也不信恩師會通敵。
可一件件的證據擺在他眼前,層出不窮的人證物證像沒有盡頭,心證又有何用?他相信恩師的為人又有何用?就憑他一句話,是救不了夏侯家的……
吏部尚書走了出來,奏道:「皇上,夏侯邑禮關押已達數月,且證據確鑿,請皇上不要再拖延了,應速速審理,好讓罪臣伏法,給天下百姓一個公理交代。」
又來了……李令日蹙眉看著吏部尚書,感到頭疼。
大學士站了出來,「臣也這麽以為,若隻是關而不審,那麽關押又有何意義?」
範國公出列道:「皇上若是一再拖延,未免失了公允,叫臣等如何服氣?」
中書令則是憂心忡忡地道:「皇上如此優柔寡斷,叫臣等不安哪!」
孫雍淳對這番情況很是滿意,淑太妃的人馬都一一上陣了,隻有皇太後的人馬不動如山,他們自然是支持皇上的,不過無妨,淑太妃的人馬加上他的人馬已經足夠給皇上壓力了,證據會迫使皇上低頭的,皇上非親自下令處斬他最敬重的恩師夏侯邑禮不可,而且要滿門抄斬……
「難道眾卿就無其他事可奏了嗎?」李令日麵色極度不悅。
梁子權,也就是梁冬穎的爺爺,身為三朝重臣的他站了出來大聲斥責眾人,「此案疑點重重,老夫不信夏侯大人會做那些勾當,若要定罪,查清楚了再定罪不遲,急著定罪,居心叵測!」
戶部尚書義正詞嚴地道:「難道隻憑梁大人的心證就可以輕輕揭過?證據確鑿還不算查清楚嗎?夏侯邑禮是如何貪墨的,又是如何與金朝勾結的,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事到如今梁大人還一心袒護夏侯邑禮才是可疑,莫非梁大人是夏侯邑禮的共犯?深怕東窗事發,所以急於替夏侯邑禮掩蓋?」
梁子權氣得差點心髒驟停,「一派胡言!老夫行得正、坐得端,沒任何事需要掩蓋,倒是你們這些小人,不知做了什麽虧心事,一鼻孔出氣,早晚會現出原形,到時一個也逃不了!」
「啟奏皇上!」白發蒼蒼的齊王突然出列,聲如洪鍾地說道:「老臣委實不明白,哪裏還有比讓叛賊伏法更重要的事?夏侯邑禮此等勾結外族的賣國賊,若不盡速斬首,難以服眾啊!」
孫雍淳重重歎了口氣,也出列奏道:「臣原本顧念與夏侯家是兒女親家,對夏侯大人犯下的重罪雖然深感遺憾,但不宜對夏侯大人之事做過多評論,可就在日前,夏侯大人之女夏侯悅音卻突然現身京城找上小兒,要了一紙和離書,揚言若小兒不寫和離書便要同歸於盡,小兒迫於無奈,隻得寫了和離書給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