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華夏立國之戰的東方戰爭,終於告一了段落。


    對於華夏而言,戰爭的結局和最後的處置雖有瑕疵,但在總體上仍不失為是一場大勝。


    然而換來這場勝利的代價,也是十分慘重的。


    在戰爭中,十數萬國防軍將士血染沙場。


    作為戰區的幾百萬平方公裏國土,則遭到了戰火的摧殘,生活在那裏的百姓流離失所。


    戰爭同時也對華夏的國力造成了巨大的損耗,無數的資金和物資在其中湮滅,大量勞動力被抽調和折損,生產秩序遭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壞。


    因此,戰後的恢複和建設,鞏固和開發新收複的國土,安撫遭受戰爭傷害的百姓,安置退伍返鄉的士兵,等等這一切都成為華夏接下來內政工作的重中之重。


    除此之外,以陳濟懷為首的華夏高層們都深知,此番停戰並非和平從此降臨,全國上下仍需努力,富國強兵,迎接接下來的考驗。


    且不說華夏還有大片的國土尚未徹底收迴,此項艱巨的使命依然任重道遠,在最終完成之前更妄談實現國家複興。


    此前戰爭中的對手,北方的沙俄自然也不會甘心於對這一次的失利,如遇時機必將卷土重來,尋求複仇。


    同時隨著華夏的新生和壯大,一定會引來其他列強的猜忌,新老對手若形成聯合,將給華夏帶來嚴重的威脅,更加值得關注和戒備。


    當然,盡管麵臨的困難依舊很多,但是作為一場令世界矚目的戰爭的勝利者,華夏還是為自己贏來了一片嶄新的天地。


    除了從戰爭中直接獲取的利益以外,華夏的國際地位和聲望也迅速的得到了攀升,從此一舉邁入了世界強國的俱樂部,成為不容忽視的國家之一。


    而且戰爭的勝利,還大大的增強了國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全國上下,包括海外僑民,皆感揚眉吐氣,甚至狂歡慶賀。


    這場勝利也將對華夏的發展和建設帶來深遠的影響,華夏以及曾經的兩江從前做出的,在工業和鐵路、電報等基礎建設領域的布局,在戰爭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當世人皆明晰了此中意義後,繼續加大對這些領域的投入,不斷擴展覆蓋的範圍,就將成為必然,而且今後也就不再會有那麽些的阻礙了。


    總之,戰後的華夏,依舊存在著許多的困難,但也增添了更多的動力,並在其推動下積極進取,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反觀沙俄這邊,這場戰爭令其國勢轉向了低穀,甚至在內部出現了足以動搖沙皇統治根基的動蕩。


    這場戰爭還暫時遏製住了沙俄向東方擴張的勢頭,在其雙頭鷹的標誌中,望向東邊的那個腦袋被斬斷後,就隻能把對外的興趣再次轉迴到了西邊的巴爾幹和土耳其等方向。


    沙俄這頭巨熊重返歐洲雖然看似可怕,但其已被剪去了部分爪牙,反倒被旁人認為具備了可利用的價值,可以拉攏過來成為己方的“打手”。


    因此不同陣營的歐洲列強紛紛向其拋出了橄欖枝,接二連三的成為了沙俄的“追求者”。


    其中最先采取行的便是德國,德國此前不遺餘力的慫恿沙俄投向東方,就是為了削弱其力量,降低其對自己的威脅,隨後再加以拉攏和利用。


    顯然,德國人的這個目標達成了,接下來就該到了收獲成果的時候了。


    對此,德皇威廉二世信心滿滿,他在華俄之間剛剛停戰後不久,就同自己的表弟沙沙皇尼古拉二世展開了積極的互動。


    兩人在一次海上“約會”中,各自乘坐自己的皇家遊艇,相聚於芬蘭灣海域。


    在海上,威廉二世曾數度造訪尼古拉二世的皇家遊艇“北極星”號,期間兩人進行了親密的麵談。


    威廉二世利用這次機會,向自己的表弟猛灌“迷魂湯”。


    他談及北歐危機、摩洛哥問題等一係列當前熱點事件,並不斷的鼓吹英國對德俄兩國的威脅,得到了尼古拉二世的認可。


    在這樣仇英的狂熱氣氛下,兩人草簽了一份旨在共同對抗英國的防禦同盟協定。


    威廉二世對取得如此成就感到十分自負,甚至吹噓這成為了“歐洲曆史的轉折點”,並認定德國的“局勢得到了極大的緩和,終於從高盧和俄國的可怕夾攻中解脫出來了”。


    然而威利的努力和看法卻是竹籃打水,就連德意誌帝國政府對此都不抱任何幻想。


    由於這份草約完全出自於剛愎自用的德皇本人,其內容不僅對德國有著諸多牽製,反倒是更有利於保障沙俄的安全。


    於是,德國首相比洛夫不惜以犧牲德國的外交聲譽為代價,稱此草約係德皇筆誤,除非修改,否則拒絕簽署生效。


    隨後,興意闌珊的威廉二世也以不了了之的態度,最終拋棄了這份自己一手炮製的盟約。


    彼此失去信賴的德俄關係,因此急轉直下,迅速冷漠。


    既然德俄失和,那麽英國的機會也就來了,而且在英俄之間還有法國這個中間人,在不遺餘力的努力進行著調和。


    在此之前,英法兩國為了應對共同的敵人,已經協調了雙方之間的利益關係,並於1904年在倫敦共同簽訂了《誠摯協定》。


    此後,把自己的盟友沙俄引入同英國的協約,就成為法國人最為急切的,想要實現的目標。


    此時的沙俄內憂外困,沙皇的政府急需一筆巨額資金來幫助帝國走出困境。


    法國人則抓住這個機會,促成了歐洲銀行團對沙俄提供了巨額的貸款。


    這筆貸款中占大頭的資金皆來自沙俄以外,主要由法英兩國承擔,而德國則拒絕加入。


    最終這筆貸款決定了沙俄的外交去向,也打破了沙俄內部反對與英國結盟的阻礙。


    1907年,英俄兩國在聖彼得堡簽訂了《英俄協約》,互相達成諒解並為雙方的勢力範圍劃界,以英法俄三國為首的協約國集團就此形成。


    至此,歐洲列強之間徹底完成了重組,兩大集團互相對抗,推動著這個世界朝著大戰的方向不斷邁進。


    (第五卷浴火涅盤,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篇激戰1860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琳琅歲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琳琅歲玥並收藏開篇激戰1860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