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中旬,
大梁在襄州一線的全線潰敗,李都劍率領的十五萬襄州兵,最終隻餘不足萬人,包括主將李都劍在內,全部被俘。
匯陽一線的十萬襄州兵,因失去了李都劍的指揮,被王翦率領十萬兵一戰擊潰,最終逃走士兵不足三萬。
如今匯陽府完全處於沒有防守的處境,王翦不給襄州潰兵任何反應布防時間,統兵繼續北上,一舉拿下了匯陽府全境。
王翦一路大軍,此時,距離大梁京畿,隻剩不足三百餘裏。
大梁在匯陽一線的失利,直接導致國家震動,至使中路統領京師的蕩寇侯任長嘯壓力倍增。
大梁京畿,皇宮內,泰和帝麵沉如水的坐在龍椅上,急劇起伏的胸膛,說明了其此刻內心的不平靜。
“朕的二十五萬大軍啊!二十五萬大軍!十日間,就全部喪盡?”泰和帝肥手拍著龍案,大聲怒吼道。
“陛下,襄州大軍喪失,已是不可挽迴之局,如今,我等該如何應對,才是正題。”剛被提拔為丞相的韓祥生,作揖提議道。
“陛下,京畿此時離敵境不足三百裏,臣提議京畿北遷燕州。”戶部尚書走出班列,滿臉正色提議。
“邱大人,所言極是。”禮部尚書跟著走出班列,附議道。
“臣等附議!”朝堂中,一半大大臣,走出班列,高唿附議。
泰和帝聽此,嘶聲怒吼道:“難道我大梁,隻能依靠遷都苟活?”
“陛下,此時京都已成危局,不若就依邱尚書之言,遷都燕州。”工部尚書見皇帝大怒,又見左右同僚,皆是直勾勾看向自己,本想繼續苟著的他,隻得顫巍巍上前開口。
“哈哈哈,滿朝諸公,盡無一人議戰!”泰和帝狀若瘋魔般站起,自嘲言語了一句。
“韓丞相,遷都之事,你來操辦!”丟下這句話,泰和帝踉蹌著走出殿外。
“皇爺小心!”
太監王忠驚唿,快步走上前去攙扶。
……
大梁境內百姓聽到這則消息,則人心浮動,若非大唐不接納士紳的特權,估計唐軍所過之處,所有城池的士紳地主,竟皆爭相投降。
而大梁決意遷都的消息,很快傳遍江南,江南不論是士兵、還是百姓,竟皆振奮歡唿,在刻意的宣傳下,軍隊瞬間士氣大漲。
後方的發展沒有停下,三月稻被李柱子、李粟二人,命人快馬加鞭的送至李耘陽的案頭。
李耘陽高興的拿起三季稻的稻種,在前世,曾經的古代,好像就有一種名為占城稻的稻種,沒想到這一世的南方地區也有,那土豆、西紅柿、玉米、紅薯,這些是不是也有。
“楊先生,近期,船廠製造的福船進展如何?”李耘陽抬頭詢問下首,輔助處理政務的楊東哲。
楊東哲抬頭詫異的看向,眼前這位年輕陛下,思索間迴複道:“臣聽聞,他們近期就要下水試航,送來的折子就在這邊。”
楊東哲說著,起身走到一邊的書架上,翻找起造船廠送來的奏折。
“不必找了楊先生,朕這裏有一則政務,想要交付於先生。”李耘陽伸手阻止道。
“陛下,請講。”楊東哲停下翻找奏折的動作,疑惑迴頭詢問。
“朕,欲派你前往越州,組織越州諸府縣百姓,種植這種三月稻!此稻三月一熟,尤其適合在南方諸府推廣種植!”
“這是一項全國性的計劃,一旦普及成功,且成功種植,那將是天大的功勞!屆時,先生若升丞相之位,將再無爭議!”李耘陽目光灼灼的盯著楊東哲,與其訴說著,這一份天大的功勞。
楊東哲是何許人也,是一個非常有智慧之人,其一聽就知道,這是一份潑天功勞,當即,壓製不住欣喜道:“臣,領旨!”
“好,那就擬紙,楊先生為越州州牧,總攬江南諸州府的三月稻種植推廣,此事不宜遲,先生交接下手頭政務,即刻出發!”
“是,臣明白!”楊東哲連忙作揖領命。
……
大梁北方草原。
戎狄部族下的忽禿部族內。
一處大帳。
高坐上首的首領,忽禿史用鷹摯的目光,看著帳內兩側,大口吃羊肉的各部族的首領。
忽禿史突然冷聲開口道:“如今南下劫掠,除了人口,其餘糧食、布匹、茶葉等物資,都少的可憐,根本不足以支撐我等諸部族的消耗。”
東方的夷吾族首領,將一根羔羊排嗦的一絲肉不剩,不滿的開口道:“聽聞南方的梁國,最富饒的產茶葉地,爆發了嚴重的農民起義,如今全國爆發戰事,北方各地,連那些富戶手中都沒有多少茶葉,連糧食也都被梁國軟弱皇帝給抽調走了,南下劫掠除了人口,物資根本就我等諸部族分得。”
紮著多根小辮子的鬼方族首領,在胸口裘衣上,抹了抹油膩的手掌,一臉狡詐的道:“都別在這抱怨了,都說說如何應對啊,茶葉對我等諸部來說,如同老虎沒了好牙口一般難受!沒了茶葉,部族裏的小鬼們,如今吃肉都不香了,他們可是我鬼方族的雛鷹,雛鷹吃不好,如何長的壯實如牛犢?”
丁零族首領,一手盤弄著狼牙鏈串,一手梳理著油膩花白胡須,冷聲提議道:“若是可能,那就率領麾下兒郎,深入梁國境內,去他們的茶山上,我等親自去采集茶葉,順帶嚐嚐他們那南方水潤的姑娘!”
“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
帳內,各族首領一片哄堂大笑,各個兇神惡煞的麵孔,如同猙獰夜叉般。
“我的彎刀,早已饑渴!大首領下令吧!麾下小子們,該出門溜溜了。”驅射族首領笑著看向上首的忽禿史,大聲的叫嚷道。
上首,忽禿史陰鷙的看了眼,下方哄堂大笑的諸位首領,冷聲開口道:“深入梁國境內,太過冒險,且我等對梁國的南方,了解的太少,不妨,可以先派出使者,前去梁國討要茶葉、糧食、布匹、鐵器。
還有,另派出使者去接觸下,南方那個叛亂勢力,若是可以,讓他們對我等俯首稱臣,年年給我等納供。或是與我等聯手瓜分梁國,我等草原諸部族,占據梁國北疆,他們占領梁國南疆!諸位這樣豈不更好?”
“哈哈哈,還是大首領有遠見!”鬼方族首領,聽此提議,大笑著奉承道。
“桀桀桀,不愧是我等諸部,共同推舉的大首領,這份見識,我等遠遠不及!”丁零族首領,仰天笑著讚揚道。
“好,一切都聽大首領的,這使者何時派遣?”驅射族首領,大手拍著案幾,甕聲發問。
忽禿史看著下方這群貪婪的家夥,心中冷笑道:遲早吞並了爾等!可嘴上卻是笑道:“此事不急,雖說這使者要派遣,但是諸位首領,也得迴各自部族,調集兒郎隨時準備南下!這就是中原人所言的雙管齊下!”
“哈哈哈,不愧是大首領!”
“大首領,真乃草原諸部的天驕!”
“來,滿飲此酒!”
“同飲此杯!”
諸部首領紛紛起身,端起手中裝滿馬奶酒的金銀碗具,仰頭喝幹。
……
大梁,京畿。
丞相韓祥生坐在清淵閣內處理政務,遷都事宜已在操辦中,城中的王侯勳貴,陸續派遣家丁護衛,護送家中親眷財物北上燕州。
整個京畿除了夜間宵禁,白日裏川流不息的各府隊伍,往燕州而去。
一時,大梁京畿熱鬧頓減,很多平日裏紈絝公子哥,竟皆消失在了街頭巷尾,稍有些財富的士紳地主,也都競相拋售土地,跟隨北上。
而那些沒有能力北遷的小民,雙目無神的看著,一輛輛裝滿昂貴物品的牛馬車,駛出北門,對於小民們來說,高昂的賦稅,早已讓他們對大梁失去了歸屬。
或許,還有很多百姓仍在期待,會有一位聖君,體恤他們這群窮苦百姓,給他們減免稅收。
在京畿城外,很多流民搭起一座座草棚,住在天子腳下討生,他們並不明白,這些權貴為何會攜家帶口北上。
空洞無神的雙眸,隻有對今天能吃什麽,而提起一絲光彩。
大梁的京畿,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蕭條,街道上,大量店鋪紛紛關門歇業,一些商鋪更是掛上了出售,而出售不隻有這些,還有城外那大片的土地,可價格一降再降,卻也無人願意收購。
或許,小民們會渴望的多看上一眼售賣的土地,可摸了摸懷中那幾枚辛苦賺來的小錢,皆暗自傷神的離開。
隨著時間推移,京畿是越發的蕭條,街頭巷尾隻剩下層的小民沒有離去。
大梁皇帝朱宇泰,也在四月初這一天,在十多萬京師的護衛下,乘坐龍輦離開京畿。
長長的隊伍綿延三十多裏,大批官員、宦官、宮女隨同大軍北上離開。
而京畿,隻有任長嘯統領的十五萬京師,仍在守護這座百萬人的巍峨皇城。
……
宿州。
王翦在製定以壽春為誘餌,殲滅掉李都劍的一部分襄州軍,同時統兵北上,擊潰了剩餘的十萬襄州軍。
沒有給逃竄的襄州軍,有任何布置防禦機會,王翦統領十萬大軍,迅速北上一路連戰連捷,徹底攻下匯陽府。
陳家寶在俘虜了襄州軍統帥李都劍,統領八萬大軍乘船北上,在接到了王翦下達的新軍令後,帶領大軍西進攻伐焦護、寧陵二府,將戰線推進至江陵、襄州南部一線。
在王翦大軍攻伐匯陽府時,李耘陽統兵十萬北上,陳兵在了巨陽、石邑二府之間的長陽縣,牽製巨陽府任長嘯的十五萬京師大軍。
泰興、如皋、興化三府一線,李種田陳兵十萬、李健陳兵四萬、趙鐵牛陳兵三萬,在沂水南岸展開了軍事行動,牽製駐疆王朱鴻二十萬大軍。
中原局勢,再次變得波詭雲譎,任長嘯在接手京畿,立即就展開了更大規模的征兵,同時,駐疆王朱鴻也在海州強征壯丁入伍。
京畿、海州兩方大梁最高統帥,也在合計,並采取了大唐一樣的軍屯製度,解決日益缺漏的補給問題。
襄州一線,大梁朝廷在得知李都劍喪師辱國後,立即,就調遣在北疆抵禦草原部族,一名中年將領吳承訓,南下進駐襄州,並授予就地征兵征糧的權柄。
大梁在襄州一線的全線潰敗,李都劍率領的十五萬襄州兵,最終隻餘不足萬人,包括主將李都劍在內,全部被俘。
匯陽一線的十萬襄州兵,因失去了李都劍的指揮,被王翦率領十萬兵一戰擊潰,最終逃走士兵不足三萬。
如今匯陽府完全處於沒有防守的處境,王翦不給襄州潰兵任何反應布防時間,統兵繼續北上,一舉拿下了匯陽府全境。
王翦一路大軍,此時,距離大梁京畿,隻剩不足三百餘裏。
大梁在匯陽一線的失利,直接導致國家震動,至使中路統領京師的蕩寇侯任長嘯壓力倍增。
大梁京畿,皇宮內,泰和帝麵沉如水的坐在龍椅上,急劇起伏的胸膛,說明了其此刻內心的不平靜。
“朕的二十五萬大軍啊!二十五萬大軍!十日間,就全部喪盡?”泰和帝肥手拍著龍案,大聲怒吼道。
“陛下,襄州大軍喪失,已是不可挽迴之局,如今,我等該如何應對,才是正題。”剛被提拔為丞相的韓祥生,作揖提議道。
“陛下,京畿此時離敵境不足三百裏,臣提議京畿北遷燕州。”戶部尚書走出班列,滿臉正色提議。
“邱大人,所言極是。”禮部尚書跟著走出班列,附議道。
“臣等附議!”朝堂中,一半大大臣,走出班列,高唿附議。
泰和帝聽此,嘶聲怒吼道:“難道我大梁,隻能依靠遷都苟活?”
“陛下,此時京都已成危局,不若就依邱尚書之言,遷都燕州。”工部尚書見皇帝大怒,又見左右同僚,皆是直勾勾看向自己,本想繼續苟著的他,隻得顫巍巍上前開口。
“哈哈哈,滿朝諸公,盡無一人議戰!”泰和帝狀若瘋魔般站起,自嘲言語了一句。
“韓丞相,遷都之事,你來操辦!”丟下這句話,泰和帝踉蹌著走出殿外。
“皇爺小心!”
太監王忠驚唿,快步走上前去攙扶。
……
大梁境內百姓聽到這則消息,則人心浮動,若非大唐不接納士紳的特權,估計唐軍所過之處,所有城池的士紳地主,竟皆爭相投降。
而大梁決意遷都的消息,很快傳遍江南,江南不論是士兵、還是百姓,竟皆振奮歡唿,在刻意的宣傳下,軍隊瞬間士氣大漲。
後方的發展沒有停下,三月稻被李柱子、李粟二人,命人快馬加鞭的送至李耘陽的案頭。
李耘陽高興的拿起三季稻的稻種,在前世,曾經的古代,好像就有一種名為占城稻的稻種,沒想到這一世的南方地區也有,那土豆、西紅柿、玉米、紅薯,這些是不是也有。
“楊先生,近期,船廠製造的福船進展如何?”李耘陽抬頭詢問下首,輔助處理政務的楊東哲。
楊東哲抬頭詫異的看向,眼前這位年輕陛下,思索間迴複道:“臣聽聞,他們近期就要下水試航,送來的折子就在這邊。”
楊東哲說著,起身走到一邊的書架上,翻找起造船廠送來的奏折。
“不必找了楊先生,朕這裏有一則政務,想要交付於先生。”李耘陽伸手阻止道。
“陛下,請講。”楊東哲停下翻找奏折的動作,疑惑迴頭詢問。
“朕,欲派你前往越州,組織越州諸府縣百姓,種植這種三月稻!此稻三月一熟,尤其適合在南方諸府推廣種植!”
“這是一項全國性的計劃,一旦普及成功,且成功種植,那將是天大的功勞!屆時,先生若升丞相之位,將再無爭議!”李耘陽目光灼灼的盯著楊東哲,與其訴說著,這一份天大的功勞。
楊東哲是何許人也,是一個非常有智慧之人,其一聽就知道,這是一份潑天功勞,當即,壓製不住欣喜道:“臣,領旨!”
“好,那就擬紙,楊先生為越州州牧,總攬江南諸州府的三月稻種植推廣,此事不宜遲,先生交接下手頭政務,即刻出發!”
“是,臣明白!”楊東哲連忙作揖領命。
……
大梁北方草原。
戎狄部族下的忽禿部族內。
一處大帳。
高坐上首的首領,忽禿史用鷹摯的目光,看著帳內兩側,大口吃羊肉的各部族的首領。
忽禿史突然冷聲開口道:“如今南下劫掠,除了人口,其餘糧食、布匹、茶葉等物資,都少的可憐,根本不足以支撐我等諸部族的消耗。”
東方的夷吾族首領,將一根羔羊排嗦的一絲肉不剩,不滿的開口道:“聽聞南方的梁國,最富饒的產茶葉地,爆發了嚴重的農民起義,如今全國爆發戰事,北方各地,連那些富戶手中都沒有多少茶葉,連糧食也都被梁國軟弱皇帝給抽調走了,南下劫掠除了人口,物資根本就我等諸部族分得。”
紮著多根小辮子的鬼方族首領,在胸口裘衣上,抹了抹油膩的手掌,一臉狡詐的道:“都別在這抱怨了,都說說如何應對啊,茶葉對我等諸部來說,如同老虎沒了好牙口一般難受!沒了茶葉,部族裏的小鬼們,如今吃肉都不香了,他們可是我鬼方族的雛鷹,雛鷹吃不好,如何長的壯實如牛犢?”
丁零族首領,一手盤弄著狼牙鏈串,一手梳理著油膩花白胡須,冷聲提議道:“若是可能,那就率領麾下兒郎,深入梁國境內,去他們的茶山上,我等親自去采集茶葉,順帶嚐嚐他們那南方水潤的姑娘!”
“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
帳內,各族首領一片哄堂大笑,各個兇神惡煞的麵孔,如同猙獰夜叉般。
“我的彎刀,早已饑渴!大首領下令吧!麾下小子們,該出門溜溜了。”驅射族首領笑著看向上首的忽禿史,大聲的叫嚷道。
上首,忽禿史陰鷙的看了眼,下方哄堂大笑的諸位首領,冷聲開口道:“深入梁國境內,太過冒險,且我等對梁國的南方,了解的太少,不妨,可以先派出使者,前去梁國討要茶葉、糧食、布匹、鐵器。
還有,另派出使者去接觸下,南方那個叛亂勢力,若是可以,讓他們對我等俯首稱臣,年年給我等納供。或是與我等聯手瓜分梁國,我等草原諸部族,占據梁國北疆,他們占領梁國南疆!諸位這樣豈不更好?”
“哈哈哈,還是大首領有遠見!”鬼方族首領,聽此提議,大笑著奉承道。
“桀桀桀,不愧是我等諸部,共同推舉的大首領,這份見識,我等遠遠不及!”丁零族首領,仰天笑著讚揚道。
“好,一切都聽大首領的,這使者何時派遣?”驅射族首領,大手拍著案幾,甕聲發問。
忽禿史看著下方這群貪婪的家夥,心中冷笑道:遲早吞並了爾等!可嘴上卻是笑道:“此事不急,雖說這使者要派遣,但是諸位首領,也得迴各自部族,調集兒郎隨時準備南下!這就是中原人所言的雙管齊下!”
“哈哈哈,不愧是大首領!”
“大首領,真乃草原諸部的天驕!”
“來,滿飲此酒!”
“同飲此杯!”
諸部首領紛紛起身,端起手中裝滿馬奶酒的金銀碗具,仰頭喝幹。
……
大梁,京畿。
丞相韓祥生坐在清淵閣內處理政務,遷都事宜已在操辦中,城中的王侯勳貴,陸續派遣家丁護衛,護送家中親眷財物北上燕州。
整個京畿除了夜間宵禁,白日裏川流不息的各府隊伍,往燕州而去。
一時,大梁京畿熱鬧頓減,很多平日裏紈絝公子哥,竟皆消失在了街頭巷尾,稍有些財富的士紳地主,也都競相拋售土地,跟隨北上。
而那些沒有能力北遷的小民,雙目無神的看著,一輛輛裝滿昂貴物品的牛馬車,駛出北門,對於小民們來說,高昂的賦稅,早已讓他們對大梁失去了歸屬。
或許,還有很多百姓仍在期待,會有一位聖君,體恤他們這群窮苦百姓,給他們減免稅收。
在京畿城外,很多流民搭起一座座草棚,住在天子腳下討生,他們並不明白,這些權貴為何會攜家帶口北上。
空洞無神的雙眸,隻有對今天能吃什麽,而提起一絲光彩。
大梁的京畿,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蕭條,街道上,大量店鋪紛紛關門歇業,一些商鋪更是掛上了出售,而出售不隻有這些,還有城外那大片的土地,可價格一降再降,卻也無人願意收購。
或許,小民們會渴望的多看上一眼售賣的土地,可摸了摸懷中那幾枚辛苦賺來的小錢,皆暗自傷神的離開。
隨著時間推移,京畿是越發的蕭條,街頭巷尾隻剩下層的小民沒有離去。
大梁皇帝朱宇泰,也在四月初這一天,在十多萬京師的護衛下,乘坐龍輦離開京畿。
長長的隊伍綿延三十多裏,大批官員、宦官、宮女隨同大軍北上離開。
而京畿,隻有任長嘯統領的十五萬京師,仍在守護這座百萬人的巍峨皇城。
……
宿州。
王翦在製定以壽春為誘餌,殲滅掉李都劍的一部分襄州軍,同時統兵北上,擊潰了剩餘的十萬襄州軍。
沒有給逃竄的襄州軍,有任何布置防禦機會,王翦統領十萬大軍,迅速北上一路連戰連捷,徹底攻下匯陽府。
陳家寶在俘虜了襄州軍統帥李都劍,統領八萬大軍乘船北上,在接到了王翦下達的新軍令後,帶領大軍西進攻伐焦護、寧陵二府,將戰線推進至江陵、襄州南部一線。
在王翦大軍攻伐匯陽府時,李耘陽統兵十萬北上,陳兵在了巨陽、石邑二府之間的長陽縣,牽製巨陽府任長嘯的十五萬京師大軍。
泰興、如皋、興化三府一線,李種田陳兵十萬、李健陳兵四萬、趙鐵牛陳兵三萬,在沂水南岸展開了軍事行動,牽製駐疆王朱鴻二十萬大軍。
中原局勢,再次變得波詭雲譎,任長嘯在接手京畿,立即就展開了更大規模的征兵,同時,駐疆王朱鴻也在海州強征壯丁入伍。
京畿、海州兩方大梁最高統帥,也在合計,並采取了大唐一樣的軍屯製度,解決日益缺漏的補給問題。
襄州一線,大梁朝廷在得知李都劍喪師辱國後,立即,就調遣在北疆抵禦草原部族,一名中年將領吳承訓,南下進駐襄州,並授予就地征兵征糧的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