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頁
[歷史同人] 罵過的學習搭子是秦始皇 作者:南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實際上也沒聊什麽,現在的李隆基還是比較有腦子的,他對李亨也沒多少父子親情,更多的倒像是利益上的算計與博弈,用他作為平衡朝堂的誘餌這種。
聊天內容也是正經和關懷並存,總之是能聽的了的內容。
李隆基是更加寵愛壽王的,這個稱唿想必大家也都很耳熟,楊玉環便是作為壽王妃被李隆基強取豪奪的。
天家的父子親情,時常讓人覺得很怪。
有的人,是一紙詔書就能自願赴死的「怪」,如果說這是嬴政對扶蘇的控製力的體現,那麽扶蘇會和嬴政有「政見不和」的地方又顯得怪。
有的人,是沒經過細查,就能相信兒子要設巫蠱害他,要舉兵謀反的「怪」,如果說劉徹不愛他這個兒子,那七歲立太子,給太子劉據建造了「博望苑」,隻為了太子能夠更好地培養屬於他自己的班底,但是呢,有似乎越長大,對這個太子的戒備心就越強,缺乏了信任。
有的人,是太子真的造反,都能留他一命的「怪」,但是,又或許正是他本人,讓太子在儲君之位上,便要如同帝王一般接受百官的審視,努力做到更好,卻發現李世民似乎更信重其他皇子,沒能給到太子李承幹足夠的安全感。
而李隆基,也很怪,哪個正常的父皇,會和最寵愛的皇子搶王妃?楊玉環可是李瑁,也就是壽王,正經冊封的,正式妃子。
更離譜的是,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後,這倆冷戰了五年,又「和好如初」,壽王依舊被李隆基看重。
聽上去便是離譜而又荒誕的,不像是能在禮儀之邦發生的事情,更不像是能被朝臣容忍的事情。
當然,歷史上也不是沒有比這個更離譜的,比如元朝的「天魔舞」就更加沒有節操,讓人三觀盡毀。
現在的時間線裏麵,李隆基還未給壽王定下王妃,更沒有說看上兒媳這件事,勉強算個好皇帝。
不過,也正因為他還沒和壽王產生嫌隙,現在依舊是更寵愛壽王的。
而和李白接洽這件事,李隆基更想讓李瑁負責,他正在和李亨你來我往地,進行一場關於李白的拉鋸戰。
一個體恤太子有太多事操勞,想給太子減負。
一個信誓旦旦,願意如同《出師表》中的諸葛亮一般,為了大唐的江山鞠躬盡瘁!
李白,李白根本沒聽懂他們倆的言語交鋒,甚至真的以為是在話家常。
怎麽說呢,很符合李白的政治情商,那就是根本沒有政治這根弦兒。
李白和杜甫,兩個人都不是擅長政治的人。李白是又菜又愛玩,仕途不順,就像駱賓王一樣,跟人造反,很快啊,就被流放三千裏。
杜甫是生活所迫不得不走仕途養家餬口,但是又升不上去,加上時運不濟,還平白無故多了牢獄之災。
現在嘛,李白臉上「清澈的愚蠢」,讓坐在上位的皇帝和太子都更加信任他,正是不懂才好,不懂,到時候讓他寫歌功頌德的文章,寫出來才會更加真心。
江思瑤如果知道,大概是會想和這倆位講一聲,想多了。
先不提李白確實也寫過歌功頌德的,但是或許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刻意而為的詩文不如隨手寫就的,沒幾l首被後世記
住。
再者,已經沒有時間給李隆基忽悠李白了,因為江思瑤要開始說李隆基的壞話了。
【很少有完美無缺的皇帝,就算是我們迷人的老祖宗,秦始皇嬴政,都有人覺得他太過殘暴,不是個明君。雖然咱家嬴政是殘暴了點,但是就算是他有九成的錯,難道其他人就沒有哪怕一成的錯?
而且光仁德有什麽用呢?三國時期沒有一次屠城記錄的劉備,也有人說他是裝腔作勢的偽君子。
不過,仁德也好,殘暴也罷,保持明智,在國家大事上少走歪路,能帶著國民走向更強大的未來,那就是好事。
有些人,前期明智,後期昏庸,甚至還做出了讓人大跌眼鏡,無視了倫理道德的時期,這就很不應該了。
嗯,點你呢,李隆基,答應我,以後當個明君好嘛?】
江思瑤都把李隆基說糊塗了,他反思了一下自己。
不是,朕,我,有做過什麽突破倫理道德的事情嗎?
是和太平連手,把韋皇後扳倒的事情?
還是登基之後賜死太平的事情?
這裏麵,即使是我有錯,難道太平就沒有錯嗎?
李隆基已經迅速學會了,江思瑤為嬴政開脫的話語。
就是,裏麵也有韋皇後和太平的問題,怎麽能隻怪他一個人?
但是,江思瑤這個話,又像是在和他對話一樣,李隆基就沒忍住,真的在彈幕上迴應了。
[唐玄宗李隆基]:朕,有什麽問題嗎?
這話說的,放在任何知道歷史的人心裏,都像是在挑釁。
[宋太祖趙匡胤]:有大問題。
[明太祖朱元璋]:有些事啊,真的不能做的。
……
朱元璋還好,趙匡胤的出現倒是給這場麵加了一絲戲劇性。
當然,這戲劇性和他本人關係不算大,主要是他弟做得事情不道德。
【咱就是說啊,有很大的問題,不過,趙匡胤你也想辦法教教你弟弟,要麽讓他明白自己的指揮天賦,雖然你是武將出身,但是他確實沒你的天賦,所以別插手人打仗的事情了,到安排誰去打仗就已經是他能插手的最大限度了,別去給人排作戰圖,答應我,好嘛?
聊天內容也是正經和關懷並存,總之是能聽的了的內容。
李隆基是更加寵愛壽王的,這個稱唿想必大家也都很耳熟,楊玉環便是作為壽王妃被李隆基強取豪奪的。
天家的父子親情,時常讓人覺得很怪。
有的人,是一紙詔書就能自願赴死的「怪」,如果說這是嬴政對扶蘇的控製力的體現,那麽扶蘇會和嬴政有「政見不和」的地方又顯得怪。
有的人,是沒經過細查,就能相信兒子要設巫蠱害他,要舉兵謀反的「怪」,如果說劉徹不愛他這個兒子,那七歲立太子,給太子劉據建造了「博望苑」,隻為了太子能夠更好地培養屬於他自己的班底,但是呢,有似乎越長大,對這個太子的戒備心就越強,缺乏了信任。
有的人,是太子真的造反,都能留他一命的「怪」,但是,又或許正是他本人,讓太子在儲君之位上,便要如同帝王一般接受百官的審視,努力做到更好,卻發現李世民似乎更信重其他皇子,沒能給到太子李承幹足夠的安全感。
而李隆基,也很怪,哪個正常的父皇,會和最寵愛的皇子搶王妃?楊玉環可是李瑁,也就是壽王,正經冊封的,正式妃子。
更離譜的是,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後,這倆冷戰了五年,又「和好如初」,壽王依舊被李隆基看重。
聽上去便是離譜而又荒誕的,不像是能在禮儀之邦發生的事情,更不像是能被朝臣容忍的事情。
當然,歷史上也不是沒有比這個更離譜的,比如元朝的「天魔舞」就更加沒有節操,讓人三觀盡毀。
現在的時間線裏麵,李隆基還未給壽王定下王妃,更沒有說看上兒媳這件事,勉強算個好皇帝。
不過,也正因為他還沒和壽王產生嫌隙,現在依舊是更寵愛壽王的。
而和李白接洽這件事,李隆基更想讓李瑁負責,他正在和李亨你來我往地,進行一場關於李白的拉鋸戰。
一個體恤太子有太多事操勞,想給太子減負。
一個信誓旦旦,願意如同《出師表》中的諸葛亮一般,為了大唐的江山鞠躬盡瘁!
李白,李白根本沒聽懂他們倆的言語交鋒,甚至真的以為是在話家常。
怎麽說呢,很符合李白的政治情商,那就是根本沒有政治這根弦兒。
李白和杜甫,兩個人都不是擅長政治的人。李白是又菜又愛玩,仕途不順,就像駱賓王一樣,跟人造反,很快啊,就被流放三千裏。
杜甫是生活所迫不得不走仕途養家餬口,但是又升不上去,加上時運不濟,還平白無故多了牢獄之災。
現在嘛,李白臉上「清澈的愚蠢」,讓坐在上位的皇帝和太子都更加信任他,正是不懂才好,不懂,到時候讓他寫歌功頌德的文章,寫出來才會更加真心。
江思瑤如果知道,大概是會想和這倆位講一聲,想多了。
先不提李白確實也寫過歌功頌德的,但是或許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刻意而為的詩文不如隨手寫就的,沒幾l首被後世記
住。
再者,已經沒有時間給李隆基忽悠李白了,因為江思瑤要開始說李隆基的壞話了。
【很少有完美無缺的皇帝,就算是我們迷人的老祖宗,秦始皇嬴政,都有人覺得他太過殘暴,不是個明君。雖然咱家嬴政是殘暴了點,但是就算是他有九成的錯,難道其他人就沒有哪怕一成的錯?
而且光仁德有什麽用呢?三國時期沒有一次屠城記錄的劉備,也有人說他是裝腔作勢的偽君子。
不過,仁德也好,殘暴也罷,保持明智,在國家大事上少走歪路,能帶著國民走向更強大的未來,那就是好事。
有些人,前期明智,後期昏庸,甚至還做出了讓人大跌眼鏡,無視了倫理道德的時期,這就很不應該了。
嗯,點你呢,李隆基,答應我,以後當個明君好嘛?】
江思瑤都把李隆基說糊塗了,他反思了一下自己。
不是,朕,我,有做過什麽突破倫理道德的事情嗎?
是和太平連手,把韋皇後扳倒的事情?
還是登基之後賜死太平的事情?
這裏麵,即使是我有錯,難道太平就沒有錯嗎?
李隆基已經迅速學會了,江思瑤為嬴政開脫的話語。
就是,裏麵也有韋皇後和太平的問題,怎麽能隻怪他一個人?
但是,江思瑤這個話,又像是在和他對話一樣,李隆基就沒忍住,真的在彈幕上迴應了。
[唐玄宗李隆基]:朕,有什麽問題嗎?
這話說的,放在任何知道歷史的人心裏,都像是在挑釁。
[宋太祖趙匡胤]:有大問題。
[明太祖朱元璋]:有些事啊,真的不能做的。
……
朱元璋還好,趙匡胤的出現倒是給這場麵加了一絲戲劇性。
當然,這戲劇性和他本人關係不算大,主要是他弟做得事情不道德。
【咱就是說啊,有很大的問題,不過,趙匡胤你也想辦法教教你弟弟,要麽讓他明白自己的指揮天賦,雖然你是武將出身,但是他確實沒你的天賦,所以別插手人打仗的事情了,到安排誰去打仗就已經是他能插手的最大限度了,別去給人排作戰圖,答應我,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