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頁
[歷史同人] 罵過的學習搭子是秦始皇 作者:南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時間上呢,科舉是四年一次,不過會有加場的現象,叫做恩科。
高考就不一樣了,雖然雖然高中要上二年,但是每年都有高考,一般是高二了,去考試了,偶爾也有被提前保送進學校的,不是花錢啊,是學習成績夠優秀。
地點確實,是一開始在縣裏,然後慢慢到郡,再到中央去考試,在皇帝麵前做最後一次的測試,這個是殿試,也是決定最後的冠軍花落誰家的。】
「聽明白了嗎?這樣的話設置一份卷子有意義嗎?多設計幾份,這樣發往不同地方的時間不一樣,可是最後也都不能作弊,這才是最好的結果。」
嬴政還挺喜歡這個科舉的,特別喜歡那句「廣羅天下英才」,他就是這麽想的。!
第108章 物理(十三)
秦朝已經有了自己的火藥了,嬴政搞定了這個,心頭像是一塊大石頭落了地。
他的大臣們心裏懸著的劍也放下了,努力向方士們做宣傳,果然是沒錯的,現在有不少方士都會做火藥,而且還不是徐福最先,就很不錯。
可惜的就是,徐福這廝也學會了製作火藥,要不是陛下求賢若渴,很需要製作火藥的人才,而戰場上有這個,確實能少死很多自己人,多死一點敵方的人。
為了大秦,為了陛下,再忍忍。
忍辱負重的大秦人,就被他們的陛下布置了第二項任務,那就是完善專屬於大秦的科舉考試。
第一步其實是卡在了試卷上,諸子百家還未徹底衰敗,就像是現在依舊有人在說著楚國的方言一樣,依舊在學著除了法家意外的東西的人還有不少。
而這個時候,大家都想把自己的學術給塞進去。
在天書說完以後儒學當道、墨家都查無此人的時候,大家才真正有了危機感覺。
哪怕是李斯,都想著要不要和人合謀編寫一部類似於《呂氏春秋》的書,把他理解的法家給傳承下去。
知道會斷傳承,還不努力的人是庸才。
而自己想辦法寫書,總歸是隻能吸引到少部分的人來學習,現在陛下要是開這個科舉,或者是高考?
那麽學習的人一定會特別多!
嗯,可以一起保留。
李斯十分貪心地想,如果高考的製度留著,科舉的製度也留著,高考選拔人才,科舉選拔官員,那豈不是兩全其美的事情?
最主要的事情,可以在高考的內容力加上這個諸子百家的知識,依託陛下這棵,傳承想結束都困難。
不是說嬴政會短命,大秦會二世而亡嗎?
怎麽李斯還對大秦的學校這麽有信心?
那自然是,他相信他家陛下,人定勝天!
不知道的歷史不能改變,知道的歷史還不能改變嗎?李斯不信。
或許別人做不到,但是他的陛下絕對能做到。
畢竟開局是質子這種爛牌,都能被陛下盤活,成為七國的皇帝,而多活幾天又算的了什麽,打不了是不搞丹藥那一
套了。
至於給各個地方編一套卷子,李斯遲疑了片刻,「不同的地方是,原來是楚趙這些地方,還是安裝郡縣來?」
李斯問這個,自然是,如果按照前者,卷子好出,但是題目來源是已經被滅了的國家,這多多少少有些不太好解釋。
不好解釋,究竟是多愛故國,所以才費盡心思想要這身後名保留下來。
李斯沒那麽愛,他隻愛自己,因為後者,實在是比較難編的……
他這個野心勃勃的丞相倒還好,至少所有的郡縣,他都有個基礎的了解。
前段時間把相關的都看了一遍,有縣誌的看縣誌,沒縣誌的就看有沒有當地大賢的事跡之類的,主打一個先了解風土人情。
然後就從各項數值上了解了不同縣的實力差距,比如徵收上來的稅,有比如徭役的人數,再比如叛亂的次數等等。
托六國餘孽的福,大秦建國以來幾乎是是處處在叛亂,人多人少取決於這些六國餘孽能夠忽悠多少人。
這讓平叛記錄寫得很是充足,拿到的時候有厚厚的好幾卷。
不對,一想到這裏,李斯突然有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想問。
「陛下,天書的高考似乎是那張薄薄的紙,就那個樣子的,比我們現在的要方便很多啊。」
李斯一說出這件事,現場都安靜了幾秒鍾。
是哎,如果是竹簡的話,那究竟要多少竹子,才夠給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出考題呢?一遍遍謄寫之後,真的不會泄露出去嗎?泄露出去之後,這場考試又有什麽意義呢?
大秦這邊為紙焦慮,和他們焦慮同一件事情的,還有劉徹他們,有時候也挺難的。
西漢時期已經有了紙不假,但是和天書用的紙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在東漢的蔡倫發明造紙術之前,西漢就有了,或是太薄,書寫和保存都需要特別小心的紙張,或是太粗糙,寫字的時候甚至是會暈墨的,簡而言之,都不是很可以當承載科舉題目的考卷的。
他們為了紙發愁,有些朝代有紙張,在為了卷子上的這些題目發愁,實現準備好這麽些卷子的話,就要有這麽多人抄錄試題,但是這樣一來,泄露的風險就大了很多,如果不抄錄的話,這麽多卷子,總
不能讓考生自己抄錄,就太奇怪了。
為這個擔心的是唐,和漢一樣,漢有發明造紙術的人,困在了紙張問題上,而唐中後期其實有了印刷術,但是前期沒有,於是李世民困在了題目上。
高考就不一樣了,雖然雖然高中要上二年,但是每年都有高考,一般是高二了,去考試了,偶爾也有被提前保送進學校的,不是花錢啊,是學習成績夠優秀。
地點確實,是一開始在縣裏,然後慢慢到郡,再到中央去考試,在皇帝麵前做最後一次的測試,這個是殿試,也是決定最後的冠軍花落誰家的。】
「聽明白了嗎?這樣的話設置一份卷子有意義嗎?多設計幾份,這樣發往不同地方的時間不一樣,可是最後也都不能作弊,這才是最好的結果。」
嬴政還挺喜歡這個科舉的,特別喜歡那句「廣羅天下英才」,他就是這麽想的。!
第108章 物理(十三)
秦朝已經有了自己的火藥了,嬴政搞定了這個,心頭像是一塊大石頭落了地。
他的大臣們心裏懸著的劍也放下了,努力向方士們做宣傳,果然是沒錯的,現在有不少方士都會做火藥,而且還不是徐福最先,就很不錯。
可惜的就是,徐福這廝也學會了製作火藥,要不是陛下求賢若渴,很需要製作火藥的人才,而戰場上有這個,確實能少死很多自己人,多死一點敵方的人。
為了大秦,為了陛下,再忍忍。
忍辱負重的大秦人,就被他們的陛下布置了第二項任務,那就是完善專屬於大秦的科舉考試。
第一步其實是卡在了試卷上,諸子百家還未徹底衰敗,就像是現在依舊有人在說著楚國的方言一樣,依舊在學著除了法家意外的東西的人還有不少。
而這個時候,大家都想把自己的學術給塞進去。
在天書說完以後儒學當道、墨家都查無此人的時候,大家才真正有了危機感覺。
哪怕是李斯,都想著要不要和人合謀編寫一部類似於《呂氏春秋》的書,把他理解的法家給傳承下去。
知道會斷傳承,還不努力的人是庸才。
而自己想辦法寫書,總歸是隻能吸引到少部分的人來學習,現在陛下要是開這個科舉,或者是高考?
那麽學習的人一定會特別多!
嗯,可以一起保留。
李斯十分貪心地想,如果高考的製度留著,科舉的製度也留著,高考選拔人才,科舉選拔官員,那豈不是兩全其美的事情?
最主要的事情,可以在高考的內容力加上這個諸子百家的知識,依託陛下這棵,傳承想結束都困難。
不是說嬴政會短命,大秦會二世而亡嗎?
怎麽李斯還對大秦的學校這麽有信心?
那自然是,他相信他家陛下,人定勝天!
不知道的歷史不能改變,知道的歷史還不能改變嗎?李斯不信。
或許別人做不到,但是他的陛下絕對能做到。
畢竟開局是質子這種爛牌,都能被陛下盤活,成為七國的皇帝,而多活幾天又算的了什麽,打不了是不搞丹藥那一
套了。
至於給各個地方編一套卷子,李斯遲疑了片刻,「不同的地方是,原來是楚趙這些地方,還是安裝郡縣來?」
李斯問這個,自然是,如果按照前者,卷子好出,但是題目來源是已經被滅了的國家,這多多少少有些不太好解釋。
不好解釋,究竟是多愛故國,所以才費盡心思想要這身後名保留下來。
李斯沒那麽愛,他隻愛自己,因為後者,實在是比較難編的……
他這個野心勃勃的丞相倒還好,至少所有的郡縣,他都有個基礎的了解。
前段時間把相關的都看了一遍,有縣誌的看縣誌,沒縣誌的就看有沒有當地大賢的事跡之類的,主打一個先了解風土人情。
然後就從各項數值上了解了不同縣的實力差距,比如徵收上來的稅,有比如徭役的人數,再比如叛亂的次數等等。
托六國餘孽的福,大秦建國以來幾乎是是處處在叛亂,人多人少取決於這些六國餘孽能夠忽悠多少人。
這讓平叛記錄寫得很是充足,拿到的時候有厚厚的好幾卷。
不對,一想到這裏,李斯突然有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想問。
「陛下,天書的高考似乎是那張薄薄的紙,就那個樣子的,比我們現在的要方便很多啊。」
李斯一說出這件事,現場都安靜了幾秒鍾。
是哎,如果是竹簡的話,那究竟要多少竹子,才夠給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出考題呢?一遍遍謄寫之後,真的不會泄露出去嗎?泄露出去之後,這場考試又有什麽意義呢?
大秦這邊為紙焦慮,和他們焦慮同一件事情的,還有劉徹他們,有時候也挺難的。
西漢時期已經有了紙不假,但是和天書用的紙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在東漢的蔡倫發明造紙術之前,西漢就有了,或是太薄,書寫和保存都需要特別小心的紙張,或是太粗糙,寫字的時候甚至是會暈墨的,簡而言之,都不是很可以當承載科舉題目的考卷的。
他們為了紙發愁,有些朝代有紙張,在為了卷子上的這些題目發愁,實現準備好這麽些卷子的話,就要有這麽多人抄錄試題,但是這樣一來,泄露的風險就大了很多,如果不抄錄的話,這麽多卷子,總
不能讓考生自己抄錄,就太奇怪了。
為這個擔心的是唐,和漢一樣,漢有發明造紙術的人,困在了紙張問題上,而唐中後期其實有了印刷術,但是前期沒有,於是李世民困在了題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