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頁
[歷史同人] 罵過的學習搭子是秦始皇 作者:南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而砍樹,是一瞬間的事情,種樹卻要花上三五年,乃至十多年的時間,要是在剛開始的時候,就能考慮到現在的汙染問題,那該有多好。】
江思瑤天真的想法讓劉邦都笑了。
「哪有這種走一步算十步、百步的人啊,真要是有,那都不能叫做是人,得是妖怪,阿不,聖人吧?你說是吧,子房。」
張良不說話,隻給了劉邦一個眼神,想讓劉邦自己體會。
這年頭,當謀士的,必備素養就行走一步算十步,劉邦這是瞧不起誰呢!
蕭何都扶額了,他直接把劉邦從自由的狀態,按到了桌子麵前,「好了,別打擾子房布局劉邦獎了。」
「都說了,叫做大風獎!」
劉邦揮舞雙臂,對「劉邦獎」十分忿忿不平,這是什麽奇葩的取名方式,和把國家叫做劉邦的國家,有什麽區別!
文人怎麽能這麽點意境都沒有,叫做大風獎,大家還能記住我創作的《大風歌》,劉邦心想,一舉兩得嘛這不是。
「好了陛下,下一個獎項叫做大風獎吧,這次先用陛下的名號,帶出點熱度,再換作別的。」
張良在竹簡上刻的東西極其的詳盡,從這個獎項主要頒發給什麽領域的人,到地址、參與人員,可以向哪些群體募集資金等等,都寫的十分之詳盡。
劉邦看到的時候,點了點頭,誇讚道,「不愧是子房,走一步算百步!」
有點耳熟,不確定,再想想。!
第89章 化學(五十三)
因為天書一句話,積極開始籌辦屬於華夏人自己的獎項的,遠遠不止皇帝組們,也有各種除了錢沒別的拿手才藝的人,想要借這個機會出名的。
衣錦還鄉之後,重修祖宅、祖墳也好,修橋補路也罷,都是為了博一個好名聲。
而天書提出的這個,是大家都沒有想過的操作。
也不是沒有類似刷聲望的東西,比如說著書類的,南朝時期蕭統編撰的《昭明文選》,明成祖安排人修的《永樂大典》,都是能讓自己也跟著書名垂青史。
也有辦各種宴會的,古人宴會上喜歡吟詩作賦,也有藉此刷名望的意思。一旦會有名垂青史的詩句流傳的話,辦宴會的主人也能蹭著點。
不過,這些都不如天書給的辦法有用。
安排一個比賽,然後給獲勝的人頒獎,這樣以後有相似的比賽,都會提到他們這個比賽。
多合適,甚至可以在比賽結束之後,再辦宴會,再刷一波聲望值。
為了身後名氣,有些人是不吝嗇在金錢上的消耗的。
而且,天書都已經給出了最好的範例了,這個名字奇奇怪怪的,叫做「諾貝爾」的外國人,能成功被大家記住,應該也有這個獎項一半的功勞。
另一半自然是造出來了火藥,太神奇了,難道是國外的煉丹師?
江思瑤自然不知道,已經有人猜測諾貝爾是煉丹師了,她正興致勃勃地接著學金屬。
【礦物、氣體等都講了,我們講些金屬相關的吧。人類文明的發展從最初的石器到了夏商時期的青銅器,之後進入了鐵器時代。
有人說,人和動物的區別就在於,人會使用工具,這工具在三皇五帝時期就被廣泛運用了。
一開始有人用石頭打磨成的石刀、石鐮,之後,對工具的使用不僅僅局限在了打磨上,逐漸開始煆燒石頭,發現了銅礦、鐵礦之後,花樣就變多了。
在夏商時候,鍛造出了青銅器,比如傳說中啟有九鼎,嗯,一直不知道是真的九個鼎,還是鑄造了一個名為「九鼎」的鼎,但是不妨事,能證明那個時候有了青銅器。】
啟聽到這種話,整個人都炸毛了,不為別的,他辛辛苦苦建造出來的東西!怎麽會
,怎麽會連個鼎都沒留下去?
本來嘛,材料不算多,啟也是在想,這鼎是真的建九個,還是造一個叫做「九鼎」的鼎來偷懶,現在。
偷懶?這絕對不能偷懶!
一個鼎失蹤的概率可太大了,九鼎的話,少一個還有八個!怎麽都能讓後人知道我們夏朝有這個實力造九鼎!
【商周的青銅器就很發達啦,比如咱一直知道的「司母戊鼎」改名「後母戊鼎」的事情,「司」和「後」是同一個字的事情,讓鼎被迫擁有了兩個名字。】
商王祖庚(或者是祖甲),看著天書上展示的破破爛爛的鼎,又看了看自己麵前的,豪華的,為了祭祀母親,特地設計的鼎。
語氣有些遲疑,「上麵那,是我的鼎?」
倒也不能怪他遲疑,他目光所及,沒有一個朝臣敢和他對視的。
無他,實在是太斑駁了些。
現在鼎是剛剛建造出來,因為是祭祀,大家都很鄭重。
古代嘛,也是有自己的信仰的,但是和周不同,夏商的信仰是天地、是祖先。
商紂王被叫做最後一位人皇不是沒有原因的,周朝開始君權天授,《封神榜》裏麵,薑子牙代天封神。實際上,周也確實否定了商的祖先神,改成了上天神。
祖先神,就是咱的老祖宗們,商朝信這個,是真的相信會在天上庇佑的那種。
當然,他們也不是沒有神話故事,但是,神話故事裏麵,權利最大、地位最高的是祖先神,然後還給其他神明都分封了職位。
會有後母戊鼎來祭祀媽媽,是太過正常的事情,鼎被打磨的鋥光瓦亮,和有歲月痕跡的現在,簡直判若兩鼎。
江思瑤天真的想法讓劉邦都笑了。
「哪有這種走一步算十步、百步的人啊,真要是有,那都不能叫做是人,得是妖怪,阿不,聖人吧?你說是吧,子房。」
張良不說話,隻給了劉邦一個眼神,想讓劉邦自己體會。
這年頭,當謀士的,必備素養就行走一步算十步,劉邦這是瞧不起誰呢!
蕭何都扶額了,他直接把劉邦從自由的狀態,按到了桌子麵前,「好了,別打擾子房布局劉邦獎了。」
「都說了,叫做大風獎!」
劉邦揮舞雙臂,對「劉邦獎」十分忿忿不平,這是什麽奇葩的取名方式,和把國家叫做劉邦的國家,有什麽區別!
文人怎麽能這麽點意境都沒有,叫做大風獎,大家還能記住我創作的《大風歌》,劉邦心想,一舉兩得嘛這不是。
「好了陛下,下一個獎項叫做大風獎吧,這次先用陛下的名號,帶出點熱度,再換作別的。」
張良在竹簡上刻的東西極其的詳盡,從這個獎項主要頒發給什麽領域的人,到地址、參與人員,可以向哪些群體募集資金等等,都寫的十分之詳盡。
劉邦看到的時候,點了點頭,誇讚道,「不愧是子房,走一步算百步!」
有點耳熟,不確定,再想想。!
第89章 化學(五十三)
因為天書一句話,積極開始籌辦屬於華夏人自己的獎項的,遠遠不止皇帝組們,也有各種除了錢沒別的拿手才藝的人,想要借這個機會出名的。
衣錦還鄉之後,重修祖宅、祖墳也好,修橋補路也罷,都是為了博一個好名聲。
而天書提出的這個,是大家都沒有想過的操作。
也不是沒有類似刷聲望的東西,比如說著書類的,南朝時期蕭統編撰的《昭明文選》,明成祖安排人修的《永樂大典》,都是能讓自己也跟著書名垂青史。
也有辦各種宴會的,古人宴會上喜歡吟詩作賦,也有藉此刷名望的意思。一旦會有名垂青史的詩句流傳的話,辦宴會的主人也能蹭著點。
不過,這些都不如天書給的辦法有用。
安排一個比賽,然後給獲勝的人頒獎,這樣以後有相似的比賽,都會提到他們這個比賽。
多合適,甚至可以在比賽結束之後,再辦宴會,再刷一波聲望值。
為了身後名氣,有些人是不吝嗇在金錢上的消耗的。
而且,天書都已經給出了最好的範例了,這個名字奇奇怪怪的,叫做「諾貝爾」的外國人,能成功被大家記住,應該也有這個獎項一半的功勞。
另一半自然是造出來了火藥,太神奇了,難道是國外的煉丹師?
江思瑤自然不知道,已經有人猜測諾貝爾是煉丹師了,她正興致勃勃地接著學金屬。
【礦物、氣體等都講了,我們講些金屬相關的吧。人類文明的發展從最初的石器到了夏商時期的青銅器,之後進入了鐵器時代。
有人說,人和動物的區別就在於,人會使用工具,這工具在三皇五帝時期就被廣泛運用了。
一開始有人用石頭打磨成的石刀、石鐮,之後,對工具的使用不僅僅局限在了打磨上,逐漸開始煆燒石頭,發現了銅礦、鐵礦之後,花樣就變多了。
在夏商時候,鍛造出了青銅器,比如傳說中啟有九鼎,嗯,一直不知道是真的九個鼎,還是鑄造了一個名為「九鼎」的鼎,但是不妨事,能證明那個時候有了青銅器。】
啟聽到這種話,整個人都炸毛了,不為別的,他辛辛苦苦建造出來的東西!怎麽會
,怎麽會連個鼎都沒留下去?
本來嘛,材料不算多,啟也是在想,這鼎是真的建九個,還是造一個叫做「九鼎」的鼎來偷懶,現在。
偷懶?這絕對不能偷懶!
一個鼎失蹤的概率可太大了,九鼎的話,少一個還有八個!怎麽都能讓後人知道我們夏朝有這個實力造九鼎!
【商周的青銅器就很發達啦,比如咱一直知道的「司母戊鼎」改名「後母戊鼎」的事情,「司」和「後」是同一個字的事情,讓鼎被迫擁有了兩個名字。】
商王祖庚(或者是祖甲),看著天書上展示的破破爛爛的鼎,又看了看自己麵前的,豪華的,為了祭祀母親,特地設計的鼎。
語氣有些遲疑,「上麵那,是我的鼎?」
倒也不能怪他遲疑,他目光所及,沒有一個朝臣敢和他對視的。
無他,實在是太斑駁了些。
現在鼎是剛剛建造出來,因為是祭祀,大家都很鄭重。
古代嘛,也是有自己的信仰的,但是和周不同,夏商的信仰是天地、是祖先。
商紂王被叫做最後一位人皇不是沒有原因的,周朝開始君權天授,《封神榜》裏麵,薑子牙代天封神。實際上,周也確實否定了商的祖先神,改成了上天神。
祖先神,就是咱的老祖宗們,商朝信這個,是真的相信會在天上庇佑的那種。
當然,他們也不是沒有神話故事,但是,神話故事裏麵,權利最大、地位最高的是祖先神,然後還給其他神明都分封了職位。
會有後母戊鼎來祭祀媽媽,是太過正常的事情,鼎被打磨的鋥光瓦亮,和有歲月痕跡的現在,簡直判若兩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