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感覺有哪裏不妥啊,怎麽到他嘴裏就跟顆炸彈似的?”紀靈初苦著臉,心中暗道。
桑大師見他吃癟,暗自好笑,裝模作樣地取酒出來慢飲,邊飲邊道:“古語有雲,凡事當以保命為第一要務,不是我說,你們西洞天也不教弟子一些有用的本事,豈不知世間險惡,又有幾人能熬過頓悟這關?”
紀靈初心想西洞天確實有點像禪宗,也懶得給這個沒呆過一天的門派正名,隻是陪著笑。
待老頭心滿意足之後,他往桌上放了一個類似玉扳指的東西,說道:“罷了,我這裏有部前人偶得的功法,叫作‘萬象溯源’,還算不錯,隻因與老夫心性不和,故放在手邊荒廢了,殊為可惜,不如你拿去修煉。”
紀靈初最近對修煉極為上心,一下子就被撓到了癢處,不禁問:“怎麽,練功還分人嗎?”
桑大師正色道:“當然,剛正的人宜修煉堂皇之功,不驕不燥,可一日千裏,換了陰鬱之輩則會事倍功半,欲速而不達。不過你算是白紙一張,沒有太多顧慮,可願學?”
他連忙表態:“隻要厲害我肯定願意學啊,不管黑喵白喵,能抓住老鼠就是好喵。”
對麵桑大師一口老酒噴出,抹了抹嘴,喊問:“啥喵?”
“嘿嘿,師門教誨,說著玩來著。”
“什麽亂七八糟的,‘萬象溯源’直指陰陽,調濟水火,應該能對應你的症狀。”
“這怎麽好意思,隻怕辜負了大師的美意。”
“少來這些,先和你講明,此法艱奧,兇險未知,學與不學,好與壞都是你自己的事。”
紀靈初拿起玉扳指,見其表麵漆黑透光,觸手溫潤,再翻看內圈,發現有淺淺的小點密布,摸上去好似針孔,除此之外再無其他。
他瞅了半天也沒看出門道,便有些疑惑地望向桑大師,老頭露出促狹的表情,說:“你可是西洞天的高徒呀,自己去琢磨,老夫教不來。”
雖然這枚玉扳指樸實無華,但他想畢竟是出自於宗師級人物之手,豈會有差?當下認定這東西絕對是件寶貝,便不客氣地套在大拇指上,擺弄一番,美滋滋地迴道:“沒事,您去忙,我研究研究。”
“還有就是修煉不可操之過急,你傷口收斂了,並不代表完全無礙,休養好了不遲。”老頭轉身出了門,走了一段,突然喃喃念道:“哎,此功法就沒有人練成過,且看造化了,也算是一點補償吧,但願這小子往後不要恨我!”
紀靈初又昏昏睡去,夢裏夢到被人追殺,上天入地,均脫身不得,遽然驚醒,便再難入眠。
百無聊賴,於是拿出桑大師給的玉扳指在手中來迴摩娑,感覺要是有什麽奧妙有話,必定在內圈的細點上,便湊近油燈去看,隻見密密麻麻、微若發絲的孔眼環繞一周,無法窺得全貌。
“這到底是幾個意思?”他盯住玉扳指內圈,目光一瞬不移,直至過了百息,鼻酸淚下也無半點收獲,不由大為沮喪,叫道:“繇神啊,別玩我行不行!”
可能真是舉頭三尺有神明,他話音剛落,就有一顆散發著光暈的血滴出現在了眉間,玉扳指上所有細點如同砂礫般流轉起來,轉著轉著,化為三個圖案映入眼簾,皆為人形,或臥或坐,線條古樸,玄奧非常。
紀靈初望向最左邊的一幅,血滴一閃,此圖立刻散為漫天星火,複又組成千幅大小不一的圖形,口眼耳鼻、心肝五髒、經脈百骸無所不包,不能窮盡......
他看得眼花繚亂,不知首尾,亦難以分辯,最麻煩的是其中竟無一個文字,讓人莫名其意。
紀靈初感覺心累,揉了揉眼,這時血滴再度閃爍,當他視線轉迴,就隻是一眼,突然間就理解了這些圖形的涵義,所有細節都悉識於心。
此種情形就像醍醐灌頂,和那天在繇神宮地牢中發生的一模一樣,簡直匪夷所思!
不過他懶得多想,身上古怪的事多了去了,並不差這一樁。
因此他並沒分心旁騖,仍是專注於所獲信息,隱隱覺得這些並非武技,似乎是一門極其玄妙的修煉心法。
為了印證想法,他又望向第二幅圖,發現此圖紋絲不動,沒有要變化的跡象,試多幾次均是如此,第三幅圖亦然。
“看來緣份未到。”他喃喃自語,也不強求,重又迴到第一幅圖上,久久揣摩,細細推敲......
紀靈初不飲不食,枯坐終日,弄得自己憔悴不堪,猶如槁木,桑大師也來看過,勸之不聽,索性不再搭理,如常外出采藥。
到了第七日半夜,他突然拍掌大笑,終有所悟。
原來該圖所載曰“攫元”,乃“萬象溯源”的第一層功法,亦是入門基石。
“攫元”講究奪天地一點靈機為已用,探幽尋微,溯本求真,終至超凡入聖。
欲練此功,宜擇一靜室,等到萬籟無聲之時,便悠然側臥,右腿筆伸,左腿稍曲,右手握拳枕在右耳下,左手平放撫於丹田,待心安體穩,袪除虛妄雜欲,作腹式鯨吸之法,拋棄一切念頭。
直至物我兩忘之際,冥想有一物自天外來,墜入氣海,緩緩沿尾椎升至百匯,再順口、鼻、心、膀胱下行至足底湧泉,複又上行迴到尾椎。
經曆往複三周,最後此物迴歸氣海,此時須扶正本心,凝神化拳或掌或劍將其擊敗潰散,方告圓滿。
這冥想之物也稱之為“天元”,又有內外之分。
在外可為萬物,人鳥走獸、車馬刀槍、山石水火、日月星辰,無所不包;在內則是髒腑、軀幹、四肢、五官,乃至毛發皮骨......功法之中又有提點:諳熟親近方為上,驚狀恐形不足取。
他體味良久,發現桑大師並沒有誇大其辭,此功法之艱險,用一句話形容,就是沒有天理。
此功首先入定便不易,須時時對抗心中妄念熾欲,非是常人能夠做到,其次行功路徑幾乎涉及全身經脈,容不得半點差池,稍有不慎,輕則走火入魔,重則身殞人亡。
桑大師見他吃癟,暗自好笑,裝模作樣地取酒出來慢飲,邊飲邊道:“古語有雲,凡事當以保命為第一要務,不是我說,你們西洞天也不教弟子一些有用的本事,豈不知世間險惡,又有幾人能熬過頓悟這關?”
紀靈初心想西洞天確實有點像禪宗,也懶得給這個沒呆過一天的門派正名,隻是陪著笑。
待老頭心滿意足之後,他往桌上放了一個類似玉扳指的東西,說道:“罷了,我這裏有部前人偶得的功法,叫作‘萬象溯源’,還算不錯,隻因與老夫心性不和,故放在手邊荒廢了,殊為可惜,不如你拿去修煉。”
紀靈初最近對修煉極為上心,一下子就被撓到了癢處,不禁問:“怎麽,練功還分人嗎?”
桑大師正色道:“當然,剛正的人宜修煉堂皇之功,不驕不燥,可一日千裏,換了陰鬱之輩則會事倍功半,欲速而不達。不過你算是白紙一張,沒有太多顧慮,可願學?”
他連忙表態:“隻要厲害我肯定願意學啊,不管黑喵白喵,能抓住老鼠就是好喵。”
對麵桑大師一口老酒噴出,抹了抹嘴,喊問:“啥喵?”
“嘿嘿,師門教誨,說著玩來著。”
“什麽亂七八糟的,‘萬象溯源’直指陰陽,調濟水火,應該能對應你的症狀。”
“這怎麽好意思,隻怕辜負了大師的美意。”
“少來這些,先和你講明,此法艱奧,兇險未知,學與不學,好與壞都是你自己的事。”
紀靈初拿起玉扳指,見其表麵漆黑透光,觸手溫潤,再翻看內圈,發現有淺淺的小點密布,摸上去好似針孔,除此之外再無其他。
他瞅了半天也沒看出門道,便有些疑惑地望向桑大師,老頭露出促狹的表情,說:“你可是西洞天的高徒呀,自己去琢磨,老夫教不來。”
雖然這枚玉扳指樸實無華,但他想畢竟是出自於宗師級人物之手,豈會有差?當下認定這東西絕對是件寶貝,便不客氣地套在大拇指上,擺弄一番,美滋滋地迴道:“沒事,您去忙,我研究研究。”
“還有就是修煉不可操之過急,你傷口收斂了,並不代表完全無礙,休養好了不遲。”老頭轉身出了門,走了一段,突然喃喃念道:“哎,此功法就沒有人練成過,且看造化了,也算是一點補償吧,但願這小子往後不要恨我!”
紀靈初又昏昏睡去,夢裏夢到被人追殺,上天入地,均脫身不得,遽然驚醒,便再難入眠。
百無聊賴,於是拿出桑大師給的玉扳指在手中來迴摩娑,感覺要是有什麽奧妙有話,必定在內圈的細點上,便湊近油燈去看,隻見密密麻麻、微若發絲的孔眼環繞一周,無法窺得全貌。
“這到底是幾個意思?”他盯住玉扳指內圈,目光一瞬不移,直至過了百息,鼻酸淚下也無半點收獲,不由大為沮喪,叫道:“繇神啊,別玩我行不行!”
可能真是舉頭三尺有神明,他話音剛落,就有一顆散發著光暈的血滴出現在了眉間,玉扳指上所有細點如同砂礫般流轉起來,轉著轉著,化為三個圖案映入眼簾,皆為人形,或臥或坐,線條古樸,玄奧非常。
紀靈初望向最左邊的一幅,血滴一閃,此圖立刻散為漫天星火,複又組成千幅大小不一的圖形,口眼耳鼻、心肝五髒、經脈百骸無所不包,不能窮盡......
他看得眼花繚亂,不知首尾,亦難以分辯,最麻煩的是其中竟無一個文字,讓人莫名其意。
紀靈初感覺心累,揉了揉眼,這時血滴再度閃爍,當他視線轉迴,就隻是一眼,突然間就理解了這些圖形的涵義,所有細節都悉識於心。
此種情形就像醍醐灌頂,和那天在繇神宮地牢中發生的一模一樣,簡直匪夷所思!
不過他懶得多想,身上古怪的事多了去了,並不差這一樁。
因此他並沒分心旁騖,仍是專注於所獲信息,隱隱覺得這些並非武技,似乎是一門極其玄妙的修煉心法。
為了印證想法,他又望向第二幅圖,發現此圖紋絲不動,沒有要變化的跡象,試多幾次均是如此,第三幅圖亦然。
“看來緣份未到。”他喃喃自語,也不強求,重又迴到第一幅圖上,久久揣摩,細細推敲......
紀靈初不飲不食,枯坐終日,弄得自己憔悴不堪,猶如槁木,桑大師也來看過,勸之不聽,索性不再搭理,如常外出采藥。
到了第七日半夜,他突然拍掌大笑,終有所悟。
原來該圖所載曰“攫元”,乃“萬象溯源”的第一層功法,亦是入門基石。
“攫元”講究奪天地一點靈機為已用,探幽尋微,溯本求真,終至超凡入聖。
欲練此功,宜擇一靜室,等到萬籟無聲之時,便悠然側臥,右腿筆伸,左腿稍曲,右手握拳枕在右耳下,左手平放撫於丹田,待心安體穩,袪除虛妄雜欲,作腹式鯨吸之法,拋棄一切念頭。
直至物我兩忘之際,冥想有一物自天外來,墜入氣海,緩緩沿尾椎升至百匯,再順口、鼻、心、膀胱下行至足底湧泉,複又上行迴到尾椎。
經曆往複三周,最後此物迴歸氣海,此時須扶正本心,凝神化拳或掌或劍將其擊敗潰散,方告圓滿。
這冥想之物也稱之為“天元”,又有內外之分。
在外可為萬物,人鳥走獸、車馬刀槍、山石水火、日月星辰,無所不包;在內則是髒腑、軀幹、四肢、五官,乃至毛發皮骨......功法之中又有提點:諳熟親近方為上,驚狀恐形不足取。
他體味良久,發現桑大師並沒有誇大其辭,此功法之艱險,用一句話形容,就是沒有天理。
此功首先入定便不易,須時時對抗心中妄念熾欲,非是常人能夠做到,其次行功路徑幾乎涉及全身經脈,容不得半點差池,稍有不慎,輕則走火入魔,重則身殞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