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基建
重生末世之開局先賣房 作者:薄荷你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接下來的幾天,室外溫度一直升高到了65c!
戶外的柏油路,已經開始在慢慢的融化變軟!
白天的戶外工作,也已經變得讓人難以忍受了,為了工期不被推遲,林棟同意了張厝村的眾人,暫時在遊客中心居住。
328平的接待大廳住20人,也還算寬敞。
2間辦公室讓給了6個女人住,其它的男人,則集體在大廳裏打地鋪。
拖洗幹淨的瓷磚地麵,給大家帶來了一絲涼意,其實比床鋪還舒服。
睡了幾天硬地麵後,大家很快也就適應了,再也不叫腰酸背痛了!
林棟讓陳浩和陳偉在房頂鋪設了太陽能發電板,給他們接通了線路,遊客中心本身就有中央空調,其它電氣設備也一應俱全。
白天開起來,四處密封好的話,溫度也能降到27c-28c。
再把窗戶和玻璃門都蓋住,這可比在張厝村舒服多了,有水有電,有廁所,幸福來的如此簡單。
為了趕進度,他們開始了晝伏夜出的工作模式。
晚上8點開工,做到第二天早上7點收工。
扣掉中間一個小時的吃飯時間,就和之前一樣,也是勞作10個小時。
他們更換了作息,基地裏的大家就也得跟著變。
6月23號,已經開始了鑿山破壁作業,兩輛xe400t隧道挖掘機,兩輛tz係列液壓鑿岩台車,兩輛twz係列暗挖台車,這六台機械變成了主力軍。
除了一台挖機,一台鏟車負責運送,破碎的沙石外,剩下的6個青壯,則是被林棟幾人帶著,開始了修搭鋼架棚。
在庇護所洞口的小平台上,林棟一直都有考慮搭一個鋼結構的棚子,上麵再鋪設太陽能板,又能發電,又能遮陽避雨,可謂一舉多得。
現在終於有時間弄了,80平方的小平台10人來動手,一天就搞定了。
挖了14個1.5米的地樁,用厚鋼管做立柱,用槽鋼做橫梁,封上彩鋼瓦,主體框架就完成了。
太陽能板安裝的時候,陳浩考慮到西邊背陰的關係,特意安裝了電動調節裝置,可隨著光照,變換角度。
6月24-28日,4天的時間,幾人又給根據地的露天停車場,安裝上了鋼棚。
棚長50米,寬15米,高3.5米,成裏高外低。
如果下雨,可以把雨水直接排到,3米高的圍牆外麵去。
林棟在750平的棚頂上,也鋪設了太陽能板,應急供電車,直接當蓄電池用。
鋪設好線路後,基本解決了,根據地的施工用電問題。
6月30日,經過了15天的挖掘作業,13米深的地坑已經挖掘完成。
張厝村的眾人,經過15天的勞作,不見憔悴,反而更加雄壯了。
每天有菜有肉,偶爾能吃到魚,大米飯還管夠,加上不斷的勞作,一個個的體型,也開始慢慢的壯實了起來。
再加上長時間的陽光照曬,脫了一層皮後,古銅色的肌膚,更顯質感。
雖然沒有任何的休息,照常是每天10小時的勞作,但是大家都覺得很安心。
經曆了半年的忍饑挨餓,再到村裏老人們,為了給下一代留下希望,選擇集體凍死。
對比上現在的衣食無憂,有水有電,還有什麽不滿足的!
2024年7月1日,在林父和陳應泉的指揮下,全體齊動員。
大家從遊客大廳後麵的雜物間裏,搬出來水泥,倒進了混凝土攪拌車,拌了河沙、機製砂後,還在底部添加了鋼筋加固。
20幾號人,動用了所有的大型機械,隻用了1天時間,就把1658平方防潮防水的地基層,給鋪設完畢。
地基需要陰幹,在山體底部的一邊還好,剩下的800平方,林父隻能拉來了篷布進行遮蔽。
還安排了張基爐、張基成兩人,每隔1個小時,灑一次水。
本來混凝土最少要陰幹7天,但是現在的天氣不同了,所以大概陰幹4天就差不多了。
中間的這幾天時間,大家也沒閑著,東南麵的山穀小溪,經過半個多月的暴曬,已經被曬幹了。
之前因為化雪而形成的小湖泊,也重新變迴成了小水塘。
林父帶著大家,又開始了挖土作業。
為了抵禦極熱天氣,林棟他們規劃了一下,準備挖一個6米深,10畝左右的一個圓形水塘,修成以後的麵積,大概隻比足球場小一圈。
本身3畝的水塘,現在還剩半畝不到,中間還有2米左右的水深,怕是用不了兩天就幹涸了。
陳浩本來還以為,裏麵會有魚,所以迴去弄了一個抄網,興致勃勃的撈了半天,結果除了淤泥,連一片魚鱗都沒看到。
看來經過半年的冰封,小水塘在之前極寒永夜時期,就已經徹底的被凍住了。
這邊的鬆軟土層,可比地下室好挖多了。
挖出來的泥土,被運到了之前堆放淤泥的地方,混在一起後,就是最好的營養土。
之前還說要去山下拉田土,現在看來也不需要了。
剩下的一些破碎的石塊,被另外堆放留著,最後加蓋地下城的地麵建築用的到。
通過4天的挖掘,6米深的10畝水塘,終於挖掘成功,最深處達到了8米。
林棟怕有可能到來的暴雨,還向東挖了一條2米寬的排水渠,如果未來真有暴雨,也直接往山下排。
7月5日,基地裏的2台起重機,終於派上了用場,一個個的40尺集裝箱,被吊裝著,整齊的碼放在地基上。
66個集裝箱,2台起重機,半天時間,就能準確的擺放到指定的位置上。
再用鋼筋焊接好後,還要再鋪一層30公分的混凝土。
趁著混凝土沒幹,繼續吊裝第二層集裝箱。
就這樣來迴重複,5天的時間,3層的集裝箱,才算全部碼放到位。
7月10號,混凝土澆築封頂,因為一半在山體內部,所以50公分的鋼筋混凝土結構,隻有800平方。
除了預埋了地麵建築鋼管支撐柱後,主體框架就暫時告一段落。
地麵建築留著最後蓋,林父指揮著大家,利用割炬,切割機等,開始進行,對集裝箱內部通道的,切割打通工作。
7月13號,除除了西麵留出的進出門戶外,內部被規劃成“迴”字型的通道,就全部貫通了。
7月16日,經過了2天的,防水布鋪墊後。
三輪車和皮卡車,從西邊的斜坡通道,開始一車一車的往裏麵運泥土。
戶外的柏油路,已經開始在慢慢的融化變軟!
白天的戶外工作,也已經變得讓人難以忍受了,為了工期不被推遲,林棟同意了張厝村的眾人,暫時在遊客中心居住。
328平的接待大廳住20人,也還算寬敞。
2間辦公室讓給了6個女人住,其它的男人,則集體在大廳裏打地鋪。
拖洗幹淨的瓷磚地麵,給大家帶來了一絲涼意,其實比床鋪還舒服。
睡了幾天硬地麵後,大家很快也就適應了,再也不叫腰酸背痛了!
林棟讓陳浩和陳偉在房頂鋪設了太陽能發電板,給他們接通了線路,遊客中心本身就有中央空調,其它電氣設備也一應俱全。
白天開起來,四處密封好的話,溫度也能降到27c-28c。
再把窗戶和玻璃門都蓋住,這可比在張厝村舒服多了,有水有電,有廁所,幸福來的如此簡單。
為了趕進度,他們開始了晝伏夜出的工作模式。
晚上8點開工,做到第二天早上7點收工。
扣掉中間一個小時的吃飯時間,就和之前一樣,也是勞作10個小時。
他們更換了作息,基地裏的大家就也得跟著變。
6月23號,已經開始了鑿山破壁作業,兩輛xe400t隧道挖掘機,兩輛tz係列液壓鑿岩台車,兩輛twz係列暗挖台車,這六台機械變成了主力軍。
除了一台挖機,一台鏟車負責運送,破碎的沙石外,剩下的6個青壯,則是被林棟幾人帶著,開始了修搭鋼架棚。
在庇護所洞口的小平台上,林棟一直都有考慮搭一個鋼結構的棚子,上麵再鋪設太陽能板,又能發電,又能遮陽避雨,可謂一舉多得。
現在終於有時間弄了,80平方的小平台10人來動手,一天就搞定了。
挖了14個1.5米的地樁,用厚鋼管做立柱,用槽鋼做橫梁,封上彩鋼瓦,主體框架就完成了。
太陽能板安裝的時候,陳浩考慮到西邊背陰的關係,特意安裝了電動調節裝置,可隨著光照,變換角度。
6月24-28日,4天的時間,幾人又給根據地的露天停車場,安裝上了鋼棚。
棚長50米,寬15米,高3.5米,成裏高外低。
如果下雨,可以把雨水直接排到,3米高的圍牆外麵去。
林棟在750平的棚頂上,也鋪設了太陽能板,應急供電車,直接當蓄電池用。
鋪設好線路後,基本解決了,根據地的施工用電問題。
6月30日,經過了15天的挖掘作業,13米深的地坑已經挖掘完成。
張厝村的眾人,經過15天的勞作,不見憔悴,反而更加雄壯了。
每天有菜有肉,偶爾能吃到魚,大米飯還管夠,加上不斷的勞作,一個個的體型,也開始慢慢的壯實了起來。
再加上長時間的陽光照曬,脫了一層皮後,古銅色的肌膚,更顯質感。
雖然沒有任何的休息,照常是每天10小時的勞作,但是大家都覺得很安心。
經曆了半年的忍饑挨餓,再到村裏老人們,為了給下一代留下希望,選擇集體凍死。
對比上現在的衣食無憂,有水有電,還有什麽不滿足的!
2024年7月1日,在林父和陳應泉的指揮下,全體齊動員。
大家從遊客大廳後麵的雜物間裏,搬出來水泥,倒進了混凝土攪拌車,拌了河沙、機製砂後,還在底部添加了鋼筋加固。
20幾號人,動用了所有的大型機械,隻用了1天時間,就把1658平方防潮防水的地基層,給鋪設完畢。
地基需要陰幹,在山體底部的一邊還好,剩下的800平方,林父隻能拉來了篷布進行遮蔽。
還安排了張基爐、張基成兩人,每隔1個小時,灑一次水。
本來混凝土最少要陰幹7天,但是現在的天氣不同了,所以大概陰幹4天就差不多了。
中間的這幾天時間,大家也沒閑著,東南麵的山穀小溪,經過半個多月的暴曬,已經被曬幹了。
之前因為化雪而形成的小湖泊,也重新變迴成了小水塘。
林父帶著大家,又開始了挖土作業。
為了抵禦極熱天氣,林棟他們規劃了一下,準備挖一個6米深,10畝左右的一個圓形水塘,修成以後的麵積,大概隻比足球場小一圈。
本身3畝的水塘,現在還剩半畝不到,中間還有2米左右的水深,怕是用不了兩天就幹涸了。
陳浩本來還以為,裏麵會有魚,所以迴去弄了一個抄網,興致勃勃的撈了半天,結果除了淤泥,連一片魚鱗都沒看到。
看來經過半年的冰封,小水塘在之前極寒永夜時期,就已經徹底的被凍住了。
這邊的鬆軟土層,可比地下室好挖多了。
挖出來的泥土,被運到了之前堆放淤泥的地方,混在一起後,就是最好的營養土。
之前還說要去山下拉田土,現在看來也不需要了。
剩下的一些破碎的石塊,被另外堆放留著,最後加蓋地下城的地麵建築用的到。
通過4天的挖掘,6米深的10畝水塘,終於挖掘成功,最深處達到了8米。
林棟怕有可能到來的暴雨,還向東挖了一條2米寬的排水渠,如果未來真有暴雨,也直接往山下排。
7月5日,基地裏的2台起重機,終於派上了用場,一個個的40尺集裝箱,被吊裝著,整齊的碼放在地基上。
66個集裝箱,2台起重機,半天時間,就能準確的擺放到指定的位置上。
再用鋼筋焊接好後,還要再鋪一層30公分的混凝土。
趁著混凝土沒幹,繼續吊裝第二層集裝箱。
就這樣來迴重複,5天的時間,3層的集裝箱,才算全部碼放到位。
7月10號,混凝土澆築封頂,因為一半在山體內部,所以50公分的鋼筋混凝土結構,隻有800平方。
除了預埋了地麵建築鋼管支撐柱後,主體框架就暫時告一段落。
地麵建築留著最後蓋,林父指揮著大家,利用割炬,切割機等,開始進行,對集裝箱內部通道的,切割打通工作。
7月13號,除除了西麵留出的進出門戶外,內部被規劃成“迴”字型的通道,就全部貫通了。
7月16日,經過了2天的,防水布鋪墊後。
三輪車和皮卡車,從西邊的斜坡通道,開始一車一車的往裏麵運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