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陸仁這邊下賭注之時,那邊三人誰也不敢先動手。


    他們明白誰先動手誰就吃虧,很可能引開其餘二人圍攻,亦或者被第三人坐收漁翁之利。


    場麵就這麽一直僵持著。


    而西北兩側的廝殺已經基本結束,蒙麵黑衣人以活下三人為代價殺了兩位羅漢與幾十名僧人,穿粗麻背心的那幫人也僅剩四人,朝霞寺這邊基本全軍覆沒。


    想來這兩幫人也是幫會教派中的精英。


    眼睜睜看著自己這邊的人除了守塔門的四個羅漢外,全軍覆沒,問天老僧心裏滴血的痛。


    跟他一樣的二人何嚐不是,花了無數心血培養的精英高手,就剩下那麽三四人,心裏都不好受。


    不過,如果最後得到難體的是自己,那就沒什麽可難受的,屆時一個小小朝霞城算什麽,他們的目標是觀霞郡,是整個天子州,是整個大扶王朝,是全天下,乃至整個蒼穹!


    想到這裏,三人也得做個了斷了。


    外麵的人群全部被吸幹精氣,那些還未入寺異常狂暴的人群便是難體的最後養料,一旦他們也陷入愉悅的幻境,就是動手之時。


    難體一成,誰搶到手還能活到最後,誰就是勝者!


    就在陸仁與秦天地還在看熱鬧看的不亦樂乎之時,三陽關這邊已然形勢嚴峻。


    ……………………


    三陽關中軍大帳內,所有武將文官齊聚其中。


    高居首位的老元帥老元帥麵帶愁容,遍布滄桑的臉頰上除了不怒自威的威嚴尚存,隻剩下歲月在臉上留下的痕跡。


    “十三年前外海聯軍舉兵二十萬向西南橫渡數千裏開伐大扶王朝九海口,被大扶前兵馬大元帥趙歸烽,也就是本帥的師兄,僅用三年打的其潰不成軍,如今十年過去,昔日的外海聯軍的主力,大瀛國征戰外海,攻占四大島,與周邊百餘座中小島,已然自立大瀛王朝。”


    “如今大瀛王朝派遣使者前往京都,要我朝割讓東州三郡之地給其供養子民與建設,否則就要向我朝開戰,陛下一怒之下將大瀛使者當眾斬首,並放話大瀛,外夷膽敢來犯大雲,必將使其千萬裏寸草不生。”


    “陛下一席話著實霸氣,可當下南有大扶連下我朝三城十六鎮,西北雖暫時平息叛亂,可是當地也是一片散沙,張大帥還在努力平定西北格局。”


    “北邊大淵王朝背地裏指使北沙族不斷侵犯我朝邊境,王大帥不得不領命北上抵禦,而本帥又要處理大扶的入侵,當真是已無力抽身啊!”


    一名文官打扮的中年男子側身出列,恭敬道:“大帥,據諜報,大瀛王朝能十年內迅速統一四國與百島,不過是得力於他們培養出的兩種特殊兵種。”


    所有人側耳恭聽,趙懷遠老元帥眼神示意他繼續講下去。


    “一種名為武士,他們是明麵上的特殊兵種,類似於我朝的雲刀衛,各個武力高強,並且人數眾多,異常團結。”


    文官頓了頓,又道:“另一種就更為棘手,他們隱藏於黑夜,專門執行暗殺任務,據說當時的另外三大國的高層都是被他們暗殺,包括那些不服從大瀛王朝的某些人都是他們動的手,手段迅捷殘忍,來無影去無蹤,俗稱忍者。”


    “如今我朝東州的各位高層應當派重兵保護,小心為妙,這些人猶如殺人兵器,隻會執行上級命令,像是那些江湖中的暗殺組織,不過他們的規模更大,因為他們是王朝圈養的死士。”


    文官說完,作輯歸列。


    此番話語一出,所有人不由的內心深沉。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如果大瀛王朝出動所謂的忍者對東州的高層執行大規模的暗殺,那東州就算兵馬充足,可是群龍無首,不也就成了待宰羔羊?


    老元帥點點頭,朗聲道:“文朗所言非虛。”


    有武將出列詢問:“元帥,當下大扶帝國虎視眈眈,我等又如何應對到東州之事?”


    老元帥歎口氣,道:“陛下誇下的海口,總得有人替他圓咯。東州有新晉大將車雷坐鎮倒還馬馬虎虎,本帥最擔心的還是他被那所謂的忍者暗殺。”


    “大雲四麵環虎,隻有以力破之,本帥雖身在南邊兒,也得心係東邊兒。上次白日城一舉,成功擾亂大雲帝國的布陣,為我等爭取了大量時間,如今兵力充足,完全不虛大雲王朝的二次北伐。”


    “所以,我們也得為東州想想法子。”


    一幹文官武將皆以沉默對之。


    自己這邊都還沒搞清楚,還要想破腦袋去對付東邊的事,煩心呐。


    那名為文朗的文官這時又出列,欲言又止。


    “文朗,但說無妨。”


    老元帥大手一揮,讓他放心說。


    “啟稟大元帥,屬下倒是有一法,隻是執行起來恐怕有點困難。”


    “說。”


    “是,當初白日城一戰,僅八位江湖人士便扭轉戰局,這次大瀛來犯,又有忍者武士這類特殊兵種,咱們不如召集江湖人士去抗之?畢竟他們有許多不為人知的江湖秘法,以特殊對特殊,說不定有奇效。”


    文朗小心翼翼的說道。


    他也是掙紮良久才敢說出此話,畢竟當兵的對這些江湖草莽都不看重,一群隻知道整日吹牛不務正業的閑散人等,怎可隨隨便便參與軍政大事?


    果然,有武將就不服了。


    “哼,我當文朗兄有何高見,那群江湖莽夫不過是運氣好罷了,做一件事,死幾個人就要這要那的,咱們為何去受這氣?”


    “樊將軍說的沒錯,這群人就是不穩定因素,誰知道會不會突然投敵叛國?畢竟他們對國家並沒有太深的概念,風往那邊吹,他們就往哪邊倒。”


    文朗依舊躬身,不言不語,他早知道這群武將會反對,一切隻聽老元帥吩咐。


    趙懷遠老元帥沉吟許久,他當然清楚江湖人的不穩定,也清楚軍帳內大多數武將對這些人的不屑,可是事情到了這個關頭,敵在暗,我在明,誰都不知道會不會因為某個決定而發生不可逆轉的改變。


    忽然,老元帥渾濁的雙眼一亮,似乎想到了什麽。


    倒是有那麽一人,依稀記得那人相貌平平無奇,做事不卑不吭,並且還答應了他三件事。


    隻是,派去他宅子邊盯梢的人說此人遲遲未歸,不知去了何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叫路人,是個被勸退的殺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不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不減並收藏我叫路人,是個被勸退的殺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