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中一處木屋中的燈火格外明亮,屋內四方桌前,林紓緊張拘謹地端坐著,不敢動筷。
與他對坐的中年人是這一方漁村裏的一村之長,自打他記事以來,村裏除了父親以外,他便是自己最熟悉的長輩。
雖說自己父親過世後,被阿梓拉來家裏蹭飯也不是一次兩次了,林紓也早該習慣,但今日這陣仗顯然不像平日裏那般輕鬆。
尤其是當他看到一碗酒被推到自己麵前時,中年人眼中那份期盼,林紓心中就更多了幾分緊張。
“林紓啊,叔父從小看著你長大,今天我也不和你多說廢話,你覺得我家阿梓怎麽樣?”
“咳咳咳!!!”
林紓正端起酒碗淺抿一口,調整著心態,這話問出口頓時嗆了口酒,辛辣的酒水衝上鼻頭,讓他連連咳嗽,臉上漲得通紅。
不過瞥見阿梓在一旁那嬌羞的神情,看來這話問的可不是平日裏的玩笑話。
捋順了氣息,林紓看了看一旁的阿梓,再看向麵前碗中的漣漪。
思忖良久後,他還是把話說出了口:“柳叔,我也是您看著長大的,待在村子裏這麽多年,雖說算不上什麽潑皮無賴,但我自認總歸少了些誌氣。我怕......”
“怕什麽?怕不能照顧好她?”
少年的心思,中年人一猜便知,將手中的陶碗往桌上一砸,酒水灑了半張桌子:“從小到大就是這副孬樣,跟你爹一個德行。這些年練的功夫都練到魚肚子裏去了?”
“柳叔,給我一些時間,阿梓如今還不到十六呢,您也正值壯年不用這麽急。等今年渡口建成通商,我會出去闖幾年。如果等我迴來,阿梓仍還願意,我自然非她不娶!”
中年人眉頭一皺,臉上流露出幾分不自然的急切:“不成!就現在,你給個準話,就說娶還是不娶吧?等渡口建成就晚了!”
“叔父這是何意?這與渡口有何關係?”
“小孩子不懂裏麵的門道,反正今天你必須給我的準話!”
“阿爹......”
看著林紓麵露難色,盡管此刻阿梓臉上緋然,知道自己說不上話卻仍是開口相勸。
但話剛起頭,木門吱呀一聲便有兩人從屋外衝了進來,一記手刀將她擊暈。
北魁大手攬過,便將阿梓推給了林紓。
“咳咳!林紓小兄弟,我看你還是別推辭了。若真是有意,不妨現在就把人帶走。”
“是你們?!”
北魁對著林紓擠出滿臉的笑意,一柄樸刀橫在了仨人中間。
而另一位則是一把拽過中年人,一手箍住了雙腕,另一手則按著他的肩膀,將人壓在了木桌上。
“失禮了。”
胡越此時的聲音顯得格外冰冷。
海風在窗外作的唿唿響,木門也應聲砸了迴來,驚得村內的老狗一陣急吠。胡越抄起桌上的竹筷,用在「坎門」旁觀學來的手法,手腕一抖,一招「甩手封喉」便令其噤聲。
“兩位大哥究竟是何方人士?意欲何為?”
感受著身後的壓力,林紓也知道這種情況已經沒有反抗的餘地,隻得連連發問。
“方才你們的話我倆都聽著呢,看來這位對於這渡口頗為了解,那我倒是想問問,你們這小小碣石村何來的資金修建渡口?”
北魁沒有直接迴應,對著中年人開始問話,手中的刀則是往林紓的懷中人的脖頸上貼了幾分。
“想好了再說,官家撥款的蹩腳理由可別拿來誑我!私建渡口,我可是親眼看到了疑似和寇的船隻靠岸。就這罪名,別說你,整個村子都脫不開幹係。大同朝開國對和寇從未姑息,私通賊寇者一律以叛國罪論處。到時候株連之罪降下來,受刑的可不止你一人!”
“......”
一時間屋內寂靜,北魁這突兀的一問沒有任何迴應。
胡越手上感受到的反抗更是多了幾分,顯然這人並不在乎北魁的威脅,畢竟建造渡口都已經用了將近一年的時間,足夠他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
況且細細想來,渡口這般規模,籌劃者怕是身份不低,尋常官府怕是奈何不得。
“北魁,想多了。依我看這渡口若是順利建成,無需等到官府降罪,也將是全村命喪之時。”
“怎麽說?”
“如今的大同律法雖算不得完善,但條條樁樁,隻要證據確鑿,執行起來還是極為嚴明。縱使是皇家犯法亦是與庶民同罪,這開國已有先例。”
隨後胡越看向了身下之人:“這位方才匆匆要林紓應允,怕是也知道自己就是那些人通寇的證據,待到事成,怕是性命難保。我說的沒錯吧?”
說著胡越稍稍放開了手上的力道也不見有所反抗,便給北魁使了個眼色。
北魁輕輕點頭後,胡越才再次開口。
“你若是有所受製於人,大可將事情原委告知我等二人。待我們迴去向閣主稟明緣由,若能是及時行動,淩雲閣還有機會護這村子周全。或者,在這等死。兩條路,您自己選。”
“你們是淩雲閣的弟子?”中年人將信將疑地問道。
“還能有假?”
北魁亮出藏在身上的白玉方牌,其內裏鑲金,燭火照射下映出「白鹿」二字,僅憑這般工藝便讓江湖中無人能夠偽造。
不過胡越現在還隻是記名弟子,自然是沒有這信物。
看著令牌,中年人陷入了沉默,北魁剛欲開口施壓卻在胡越的示意下勉強堵住了自己的嘴。
“莫急。”
比起從小生活在幫派中有長輩照看的北魁,跟著自己義父大江南北走鏢的胡越更懂尋常人心。
利害述明,提供保護,這已經是他們能做的一切,再說下去隻會適得其反。
待到夜風漸涼,中年人還是開了口。
“兩位少俠,你們出自淩雲閣,既然查到了此地,淩雲閣內想必也不會姑息,我柳海生也不敢有所隱瞞。那船上的人我真不知是何處來人,但出資籌建這渡口的也確實不是什麽縣府、州府。我不能現在就告訴你們,隻能和你們透露一點,那位金主和當今皇家有關係。”
柳海生此話一出,胡越兩眼微眯,說實話他不敢太相信。
但考慮了這麽久,一開口就把話說到這份上,不像是這人隨口編了個名頭唬人。
胡越沒有心急,接著問道:“證據呢?”
“臥房櫃子下麵的地磚裏有這些年建造渡口所用的物料清單,裏麵一些東西都是官家私營的東西。要沒皇家背景,裏麵一些東西可拿不出來。”
北魁將林紓的手腳一綁便進了裏屋,沒過多久便拿出了一遝被翻得有些破爛的冊子。
胡越將柳海生也綁好,兩人將冊子攤在桌上迅速的翻看著。
北魁還盡可能地控製著自己的麵部表情。
原本索要證據還隻是心存僥幸,其實在去過渡口時他心裏其實就有了不安的預感。
且不說建設渡口所需的大量石料、木材從何而來,就光是一年供村民日常所需的鹽鐵用量,他就明白其金主的實力,這真不是有錢就能辦到的。
北魁的神情也是漸漸凝重,雙眼早已是有些失神了,滿臉的不可置信。
對於這些數字,他比胡越敏感得多,身為南石幫的少幫主,當年南石幫創立背後支持的金主也是皇家。
說的更準確一些,是在大同朝開國前的諸侯亂戰時期,由當時的隴西李家四子提議後出資創立的,而這位第四子正是前些年離世的吳王。
但原以為這件事頂多牽扯一些達官貴人,眼下的證據涉及皇家,可以說是直接捅破天了。
而林紓看著二人的神色變化,他看向柳海生問話時,舌頭一時間都捋不直:“叔父,真...真是皇......皇家?!”
“是的。”
與他對坐的中年人是這一方漁村裏的一村之長,自打他記事以來,村裏除了父親以外,他便是自己最熟悉的長輩。
雖說自己父親過世後,被阿梓拉來家裏蹭飯也不是一次兩次了,林紓也早該習慣,但今日這陣仗顯然不像平日裏那般輕鬆。
尤其是當他看到一碗酒被推到自己麵前時,中年人眼中那份期盼,林紓心中就更多了幾分緊張。
“林紓啊,叔父從小看著你長大,今天我也不和你多說廢話,你覺得我家阿梓怎麽樣?”
“咳咳咳!!!”
林紓正端起酒碗淺抿一口,調整著心態,這話問出口頓時嗆了口酒,辛辣的酒水衝上鼻頭,讓他連連咳嗽,臉上漲得通紅。
不過瞥見阿梓在一旁那嬌羞的神情,看來這話問的可不是平日裏的玩笑話。
捋順了氣息,林紓看了看一旁的阿梓,再看向麵前碗中的漣漪。
思忖良久後,他還是把話說出了口:“柳叔,我也是您看著長大的,待在村子裏這麽多年,雖說算不上什麽潑皮無賴,但我自認總歸少了些誌氣。我怕......”
“怕什麽?怕不能照顧好她?”
少年的心思,中年人一猜便知,將手中的陶碗往桌上一砸,酒水灑了半張桌子:“從小到大就是這副孬樣,跟你爹一個德行。這些年練的功夫都練到魚肚子裏去了?”
“柳叔,給我一些時間,阿梓如今還不到十六呢,您也正值壯年不用這麽急。等今年渡口建成通商,我會出去闖幾年。如果等我迴來,阿梓仍還願意,我自然非她不娶!”
中年人眉頭一皺,臉上流露出幾分不自然的急切:“不成!就現在,你給個準話,就說娶還是不娶吧?等渡口建成就晚了!”
“叔父這是何意?這與渡口有何關係?”
“小孩子不懂裏麵的門道,反正今天你必須給我的準話!”
“阿爹......”
看著林紓麵露難色,盡管此刻阿梓臉上緋然,知道自己說不上話卻仍是開口相勸。
但話剛起頭,木門吱呀一聲便有兩人從屋外衝了進來,一記手刀將她擊暈。
北魁大手攬過,便將阿梓推給了林紓。
“咳咳!林紓小兄弟,我看你還是別推辭了。若真是有意,不妨現在就把人帶走。”
“是你們?!”
北魁對著林紓擠出滿臉的笑意,一柄樸刀橫在了仨人中間。
而另一位則是一把拽過中年人,一手箍住了雙腕,另一手則按著他的肩膀,將人壓在了木桌上。
“失禮了。”
胡越此時的聲音顯得格外冰冷。
海風在窗外作的唿唿響,木門也應聲砸了迴來,驚得村內的老狗一陣急吠。胡越抄起桌上的竹筷,用在「坎門」旁觀學來的手法,手腕一抖,一招「甩手封喉」便令其噤聲。
“兩位大哥究竟是何方人士?意欲何為?”
感受著身後的壓力,林紓也知道這種情況已經沒有反抗的餘地,隻得連連發問。
“方才你們的話我倆都聽著呢,看來這位對於這渡口頗為了解,那我倒是想問問,你們這小小碣石村何來的資金修建渡口?”
北魁沒有直接迴應,對著中年人開始問話,手中的刀則是往林紓的懷中人的脖頸上貼了幾分。
“想好了再說,官家撥款的蹩腳理由可別拿來誑我!私建渡口,我可是親眼看到了疑似和寇的船隻靠岸。就這罪名,別說你,整個村子都脫不開幹係。大同朝開國對和寇從未姑息,私通賊寇者一律以叛國罪論處。到時候株連之罪降下來,受刑的可不止你一人!”
“......”
一時間屋內寂靜,北魁這突兀的一問沒有任何迴應。
胡越手上感受到的反抗更是多了幾分,顯然這人並不在乎北魁的威脅,畢竟建造渡口都已經用了將近一年的時間,足夠他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
況且細細想來,渡口這般規模,籌劃者怕是身份不低,尋常官府怕是奈何不得。
“北魁,想多了。依我看這渡口若是順利建成,無需等到官府降罪,也將是全村命喪之時。”
“怎麽說?”
“如今的大同律法雖算不得完善,但條條樁樁,隻要證據確鑿,執行起來還是極為嚴明。縱使是皇家犯法亦是與庶民同罪,這開國已有先例。”
隨後胡越看向了身下之人:“這位方才匆匆要林紓應允,怕是也知道自己就是那些人通寇的證據,待到事成,怕是性命難保。我說的沒錯吧?”
說著胡越稍稍放開了手上的力道也不見有所反抗,便給北魁使了個眼色。
北魁輕輕點頭後,胡越才再次開口。
“你若是有所受製於人,大可將事情原委告知我等二人。待我們迴去向閣主稟明緣由,若能是及時行動,淩雲閣還有機會護這村子周全。或者,在這等死。兩條路,您自己選。”
“你們是淩雲閣的弟子?”中年人將信將疑地問道。
“還能有假?”
北魁亮出藏在身上的白玉方牌,其內裏鑲金,燭火照射下映出「白鹿」二字,僅憑這般工藝便讓江湖中無人能夠偽造。
不過胡越現在還隻是記名弟子,自然是沒有這信物。
看著令牌,中年人陷入了沉默,北魁剛欲開口施壓卻在胡越的示意下勉強堵住了自己的嘴。
“莫急。”
比起從小生活在幫派中有長輩照看的北魁,跟著自己義父大江南北走鏢的胡越更懂尋常人心。
利害述明,提供保護,這已經是他們能做的一切,再說下去隻會適得其反。
待到夜風漸涼,中年人還是開了口。
“兩位少俠,你們出自淩雲閣,既然查到了此地,淩雲閣內想必也不會姑息,我柳海生也不敢有所隱瞞。那船上的人我真不知是何處來人,但出資籌建這渡口的也確實不是什麽縣府、州府。我不能現在就告訴你們,隻能和你們透露一點,那位金主和當今皇家有關係。”
柳海生此話一出,胡越兩眼微眯,說實話他不敢太相信。
但考慮了這麽久,一開口就把話說到這份上,不像是這人隨口編了個名頭唬人。
胡越沒有心急,接著問道:“證據呢?”
“臥房櫃子下麵的地磚裏有這些年建造渡口所用的物料清單,裏麵一些東西都是官家私營的東西。要沒皇家背景,裏麵一些東西可拿不出來。”
北魁將林紓的手腳一綁便進了裏屋,沒過多久便拿出了一遝被翻得有些破爛的冊子。
胡越將柳海生也綁好,兩人將冊子攤在桌上迅速的翻看著。
北魁還盡可能地控製著自己的麵部表情。
原本索要證據還隻是心存僥幸,其實在去過渡口時他心裏其實就有了不安的預感。
且不說建設渡口所需的大量石料、木材從何而來,就光是一年供村民日常所需的鹽鐵用量,他就明白其金主的實力,這真不是有錢就能辦到的。
北魁的神情也是漸漸凝重,雙眼早已是有些失神了,滿臉的不可置信。
對於這些數字,他比胡越敏感得多,身為南石幫的少幫主,當年南石幫創立背後支持的金主也是皇家。
說的更準確一些,是在大同朝開國前的諸侯亂戰時期,由當時的隴西李家四子提議後出資創立的,而這位第四子正是前些年離世的吳王。
但原以為這件事頂多牽扯一些達官貴人,眼下的證據涉及皇家,可以說是直接捅破天了。
而林紓看著二人的神色變化,他看向柳海生問話時,舌頭一時間都捋不直:“叔父,真...真是皇......皇家?!”
“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