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從卿有了寫專欄的想法,但這並不是那麽容易實現的,就算你是穿越的,有係統也不行,更別說他的這個跟掃雷一樣複古的係統了。


    在六十年代,想要登上人民日報的專欄,隻有四種途徑。


    一種就是單位推薦。


    政府部門,大型國有企業等單位如果有重要的新聞事件,典型人物事件或者有價值的觀點文章等,可以以單位名義向人民日報投稿。


    例如在現在的工業建設中,某大型工廠有了重大突破或生產創新,工廠的宣傳部門,經上級主管部門審核後推薦給人民日報。


    第二種是記者采寫,日報的記者會到各地采訪,挖掘具有新聞價值和社會意義的素材,撰寫稿件後在合適的專欄發表。


    第三種是約稿,日報的編輯會根據專欄的主題和需求向一些專家學者,知名人士等約稿,邀請他們就特定的問題或事件撰寫文章。


    最後一種就是讀者投稿,沒錯,普通讀者也可以向日報投稿,但需要稿件質量高,緊扣時代主題,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社會價值等,經編輯篩選審核後,若符合要求可能會被采用。


    前麵三種投稿方式跟顧從卿是沒什麽關係了,他隻能通過第四種形式投稿。


    而且他比一般人更有優勢,畢竟他身上還掛著不少頭銜呢。


    而且他剛接受過人民日報的采訪,也算是熟人了,四舍五入下來,他也是人民日報中的一份子嘛~


    陶大媽和田所長身上有很多閃光點可以描寫,例如陶大媽的正義與勇敢,爽快與大方。


    她雖然生長於舊社會,但身上散發的都是新社會女性的光芒。


    他的兒子田所長,顧從卿雖然沒有仔細了解過,但通過之前的交談,給他留下的印象非常好,正直,孝順。


    把文章的主題和中心點定好了,顧從卿洗洗就睡了,他雖然從田所長那裏聽到了許多關於陶大媽的事情,但口說無憑嘛,他還是要走訪了解下他們的風評。


    總不能他花團錦簇的給人家一頓好誇,結果人家其實是麵甜心黑的反差人設,那他不就翻車了嘛!


    再一個就是,現在的人做人做事都講究一個拿事實說話,不經過調查怎麽能行呢。


    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這樣的人可是萬萬不能上報的,要是上報了被人發現,顧從卿鐵定挨批。


    顧從卿晚上睡的晚,早上睡的正香,就被院裏嘰嘰喳喳的聲音吵醒,他煩躁的用被子裹住腦袋,試圖沉入二次睡眠。


    “咚咚!”敲門聲響起。


    “豆包,趕緊起來吃飯,土豆還等著你帶呢!”


    “還有軍軍和月月你今天也得看著。”


    姥姥都上門來叫了,他哪敢不起床,沉悶的聲音透出被子,“來了!”


    洗完臉刷完牙,穿上棉襖,打著哈欠去了主屋。


    早飯周姥姥煮的大碴子粥,烙的粘餅子,配著芥菜疙瘩鹹菜吃。


    顧從卿好久沒吃了,立馬拿勺子盛了一大碗,又去碗架子裏拿了一瓶大醬。


    這大醬是周姥姥之前在東北的時候自己下的,來四九城的時候用幾個罐頭瓶子裝著帶來的。


    打開罐頭瓶子,顧從卿拿勺子舀了一勺放進碗裏,跟大碴子粥攪拌到一起。


    這是他最愛的吃法,大碴子粥配大醬,一次能吃三大碗呢!


    粘餅子是小豆餡的,軟糯香甜,他直接造了三塊。


    吃飽喝足,顧從卿從周姥爺手裏接過土豆,抱在懷裏。


    “姥姥姥爺,你倆上哪去啊?”


    周姥姥把顧從卿吃完的碗筷放進盆裏用熱水泡上,說道:“一大爺今天要出院了,我和你姥爺去給幫把手,下午就能迴來。”


    “你等會記得把碗洗了。”


    “軍軍和月月等會在家吃完飯就自己過來了,你幫著照顧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我,十歲稱霸四合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罐芥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罐芥末並收藏四合院:我,十歲稱霸四合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