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前輩們所行,皆有存在過的痕跡
四合院:我,十歲稱霸四合院 作者:一罐芥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二林見了劉春曉以後就總是想往她身邊湊,不過他現在是小導遊,被周姥姥和劉奶奶拉著抽不出身。
兩位長輩詢問過劉二林四九城的有名景點一起,兩人一起拍板選擇了一個地方——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本來大家都想第一時間去瞻仰天安門廣場的,但是劉春曉說他爸爸沒在,想等全家人齊了以後一起去。
劉奶奶和周姥姥都覺得有道理,就將去天安門的計劃暫且靠後。
劉二林覺得劉春曉不僅長的好看,還這麽善良,真是太美好了!他都不想往她書包裏放毛毛蟲了,他想拽她頭發!
但劉春曉對他並不怎麽搭理,他想拽頭發都沒機會。
想到劉父是軍人,於是就有了這個去軍博館的提議。
“春曉,你想去不?我以前去過,裏麵有真家夥擺著呢!”
現在的小姑娘不管多大都是不愛紅裝愛武裝,劉春曉也不例外。
“那咱們趕緊出發吧,我去催催奶奶她們!”
四合院在南鑼鼓巷,距離最近的公交車站要走上十幾分鍾。
一行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邊走邊說笑,很是熱鬧。
顧從卿,劉春曉,劉二林三個大孩子走在前麵,周姥姥和劉奶奶領著劉春明走在中間,顧母和劉母相伴走在最後。
“春曉,你家剛搬過來,你還上學嗎?”劉二林湊到劉春曉身邊找話說。
劉春曉肯定的點頭,“當然要上學,我今年該上初中了,隻是開學之前就已經準備搬到四九城了,所以才沒上。”
劉二林眼睛亮亮的看著她說道:“那你來我們學校啊!跟我和卿子一個班!咱們就能天天在一塊玩了!”
劉春曉有些嫌棄的看著這個滿腦子隻想著玩的家夥說道:“我上學可不是為了玩的,我以後是要當醫生的!”
劉二林啪啪的鼓了兩下掌:“不愧是咱們春曉!誌向就是偉大!醫生可是救死扶傷的偉大職業!”
“我一定會向你學習,跟你一樣共同進步的!”
顧從卿在旁邊拆台道:“你個語文都能不及格的選手,怎麽當醫生吧!”
“別的醫生是救人一命,你是試試人家有幾條命吧!”
劉二林現在特別想給顧從卿兩下子,讓他老實一點別拆他的台,但是又打不過,隻能不服氣的叫道:“那是我故意沒好好考!你等著我下次一定超過你。”
顧從卿淡淡的看了他一眼後輕描淡寫的說道:“好,你加油,祝你成功考出101分。”
到了公交站以後,一行人坐上了公交車,這一趟公交車需要坐6站,6站之後下車再換下一班車。
他們下車的公交站就在天安門附近,一行人遙遙的看了一會後就坐上下一班公交車。
第二趟公交車駛過6站之後,終於到達了目的地。
顧從卿身上揣著顧母之前悄悄給他的買票的錢,一個人快步跑到售票處買票。
八個人,八張票,顧從卿排了不到兩分鍾的隊就買好了。
顧從卿把票分發給每個人之後,劉母有些不高興的拉著顧母的說道:“買票哪能讓你們家掏錢,我們現在吃你們家住你們家,出來玩還用你們出錢,那我們成什麽了!”
顧母故作姿態的說道:“哎呀,專門來打秋風的唄~”
劉母假裝生氣的拍了她一下說道:“你要是這樣,那我們以後可不敢再上門了!”
顧母笑著推著劉母往前走,“走吧走吧,咱們先進去參觀,票錢咱們迴家再算!”
劉母這才笑著同意了:“這還差不多,走,參觀完這裏,中午我請大家下館子!”
中國人民軍事博物館,坐落於四九城天安門西麵的長安街延長線上,建築麵積15.9萬平方米,陳列麵積近6萬平方米
這座偉大的建築是向國慶10周年獻禮的首都十大建築之一,也是中國第一個綜合類軍事博物館。
1959年開始籌建,於1960年8月正式開放。
檢完票以後,劉二林帶頭在最前麵,“我們以前小學組織我們來參觀過兩次,這裏麵可是啥都有,老厲害了!”
走出檢票口,還需要在前方的一個小廳裏等上一會,會有專門的講解員來帶領遊玩參觀。
每個講解員要帶領一小隊,人數最少要10人以上才能出發。
顧從卿一行人八人,加上後麵陸續過來的一些遊客,不到五分鍾就湊到了15人。
講解員走在最前方,帶領著眾人一個展館一個展館的參觀。
目前中國人民軍事博物館一共有九個展館,分別是:紅軍館,解放館,抗美援朝館,現代館,兵器館,民兵館,禮品館,綜合館。
在參觀的過程中,顧從卿一行人不僅見到了各種武器,器材,彈藥,還有許多帶著鮮血的軍裝,帽子,手帕……
開始的時候大家會帶著好奇的心情去看,但隨著講解員的講解,每個人臉上的表情都變的凝重和震撼。
他們還見到了一把具有重大曆史意義的手槍:朱德的手槍。
顧從卿看到這把手槍的時候,身上不由的起了一身雞皮疙瘩,這就是曆史書中的打響南昌起義的那把槍啊!
1927年,南昌起義的這一槍,標誌著人民軍隊的崢嶸歲月的起點,意義重大。
顧從卿慢慢沉浸在講解員的講解中,去認真的了解每一樣展品的過去,以及他們存在的意義。
顧從卿還見到了一枚印章:六麵密印,這枚印章看起來普普通通,但卻是我軍早期的秘密聯絡工具,紅軍主力長征出發後,對於在南方堅持遊擊戰的紅軍老說,它是荒山野嶺中彼此驗證的印信。
他還見到了幾把普通的鑰匙,跟之前的印章一樣,這幾把鑰匙看著平平無奇,其實卻極具紀念意義。
這幾把鑰匙是1949年1月四九城宣告和平解放的時候,由國民黨守軍交到人民解放軍手裏的城門鑰匙,這鑰匙開啟的不僅僅是四九城的城門,更是中國曆史的新篇章。
最讓顧從卿和家人朋友們感動的是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始人和領導人之一的周保中的日記本。
日記本均不過巴掌大小,字跡小而細密,有的非常工整,有的則稍顯淩亂,這很可能是在行軍或軍事禁忌的情況下記錄的,
他在1942年10月9日的日記中記下了教導旅女兵參與學習傘降的過程:“男子中尚有因膽怯或無法忍受而放棄學習者,而婦女則無一人落伍。”
為了表示敬意,周保中甚至記下了這些女兵的名字。
記有名字的書頁不止這一頁,還有幾頁紙上麵記錄著密密麻麻的名字,隻不過上麵幾乎每個名字上都有著一條粗粗的黑線……
兩位長輩詢問過劉二林四九城的有名景點一起,兩人一起拍板選擇了一個地方——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本來大家都想第一時間去瞻仰天安門廣場的,但是劉春曉說他爸爸沒在,想等全家人齊了以後一起去。
劉奶奶和周姥姥都覺得有道理,就將去天安門的計劃暫且靠後。
劉二林覺得劉春曉不僅長的好看,還這麽善良,真是太美好了!他都不想往她書包裏放毛毛蟲了,他想拽她頭發!
但劉春曉對他並不怎麽搭理,他想拽頭發都沒機會。
想到劉父是軍人,於是就有了這個去軍博館的提議。
“春曉,你想去不?我以前去過,裏麵有真家夥擺著呢!”
現在的小姑娘不管多大都是不愛紅裝愛武裝,劉春曉也不例外。
“那咱們趕緊出發吧,我去催催奶奶她們!”
四合院在南鑼鼓巷,距離最近的公交車站要走上十幾分鍾。
一行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邊走邊說笑,很是熱鬧。
顧從卿,劉春曉,劉二林三個大孩子走在前麵,周姥姥和劉奶奶領著劉春明走在中間,顧母和劉母相伴走在最後。
“春曉,你家剛搬過來,你還上學嗎?”劉二林湊到劉春曉身邊找話說。
劉春曉肯定的點頭,“當然要上學,我今年該上初中了,隻是開學之前就已經準備搬到四九城了,所以才沒上。”
劉二林眼睛亮亮的看著她說道:“那你來我們學校啊!跟我和卿子一個班!咱們就能天天在一塊玩了!”
劉春曉有些嫌棄的看著這個滿腦子隻想著玩的家夥說道:“我上學可不是為了玩的,我以後是要當醫生的!”
劉二林啪啪的鼓了兩下掌:“不愧是咱們春曉!誌向就是偉大!醫生可是救死扶傷的偉大職業!”
“我一定會向你學習,跟你一樣共同進步的!”
顧從卿在旁邊拆台道:“你個語文都能不及格的選手,怎麽當醫生吧!”
“別的醫生是救人一命,你是試試人家有幾條命吧!”
劉二林現在特別想給顧從卿兩下子,讓他老實一點別拆他的台,但是又打不過,隻能不服氣的叫道:“那是我故意沒好好考!你等著我下次一定超過你。”
顧從卿淡淡的看了他一眼後輕描淡寫的說道:“好,你加油,祝你成功考出101分。”
到了公交站以後,一行人坐上了公交車,這一趟公交車需要坐6站,6站之後下車再換下一班車。
他們下車的公交站就在天安門附近,一行人遙遙的看了一會後就坐上下一班公交車。
第二趟公交車駛過6站之後,終於到達了目的地。
顧從卿身上揣著顧母之前悄悄給他的買票的錢,一個人快步跑到售票處買票。
八個人,八張票,顧從卿排了不到兩分鍾的隊就買好了。
顧從卿把票分發給每個人之後,劉母有些不高興的拉著顧母的說道:“買票哪能讓你們家掏錢,我們現在吃你們家住你們家,出來玩還用你們出錢,那我們成什麽了!”
顧母故作姿態的說道:“哎呀,專門來打秋風的唄~”
劉母假裝生氣的拍了她一下說道:“你要是這樣,那我們以後可不敢再上門了!”
顧母笑著推著劉母往前走,“走吧走吧,咱們先進去參觀,票錢咱們迴家再算!”
劉母這才笑著同意了:“這還差不多,走,參觀完這裏,中午我請大家下館子!”
中國人民軍事博物館,坐落於四九城天安門西麵的長安街延長線上,建築麵積15.9萬平方米,陳列麵積近6萬平方米
這座偉大的建築是向國慶10周年獻禮的首都十大建築之一,也是中國第一個綜合類軍事博物館。
1959年開始籌建,於1960年8月正式開放。
檢完票以後,劉二林帶頭在最前麵,“我們以前小學組織我們來參觀過兩次,這裏麵可是啥都有,老厲害了!”
走出檢票口,還需要在前方的一個小廳裏等上一會,會有專門的講解員來帶領遊玩參觀。
每個講解員要帶領一小隊,人數最少要10人以上才能出發。
顧從卿一行人八人,加上後麵陸續過來的一些遊客,不到五分鍾就湊到了15人。
講解員走在最前方,帶領著眾人一個展館一個展館的參觀。
目前中國人民軍事博物館一共有九個展館,分別是:紅軍館,解放館,抗美援朝館,現代館,兵器館,民兵館,禮品館,綜合館。
在參觀的過程中,顧從卿一行人不僅見到了各種武器,器材,彈藥,還有許多帶著鮮血的軍裝,帽子,手帕……
開始的時候大家會帶著好奇的心情去看,但隨著講解員的講解,每個人臉上的表情都變的凝重和震撼。
他們還見到了一把具有重大曆史意義的手槍:朱德的手槍。
顧從卿看到這把手槍的時候,身上不由的起了一身雞皮疙瘩,這就是曆史書中的打響南昌起義的那把槍啊!
1927年,南昌起義的這一槍,標誌著人民軍隊的崢嶸歲月的起點,意義重大。
顧從卿慢慢沉浸在講解員的講解中,去認真的了解每一樣展品的過去,以及他們存在的意義。
顧從卿還見到了一枚印章:六麵密印,這枚印章看起來普普通通,但卻是我軍早期的秘密聯絡工具,紅軍主力長征出發後,對於在南方堅持遊擊戰的紅軍老說,它是荒山野嶺中彼此驗證的印信。
他還見到了幾把普通的鑰匙,跟之前的印章一樣,這幾把鑰匙看著平平無奇,其實卻極具紀念意義。
這幾把鑰匙是1949年1月四九城宣告和平解放的時候,由國民黨守軍交到人民解放軍手裏的城門鑰匙,這鑰匙開啟的不僅僅是四九城的城門,更是中國曆史的新篇章。
最讓顧從卿和家人朋友們感動的是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始人和領導人之一的周保中的日記本。
日記本均不過巴掌大小,字跡小而細密,有的非常工整,有的則稍顯淩亂,這很可能是在行軍或軍事禁忌的情況下記錄的,
他在1942年10月9日的日記中記下了教導旅女兵參與學習傘降的過程:“男子中尚有因膽怯或無法忍受而放棄學習者,而婦女則無一人落伍。”
為了表示敬意,周保中甚至記下了這些女兵的名字。
記有名字的書頁不止這一頁,還有幾頁紙上麵記錄著密密麻麻的名字,隻不過上麵幾乎每個名字上都有著一條粗粗的黑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