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劉春曉一家抵達四九城
四合院:我,十歲稱霸四合院 作者:一罐芥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陰曆八月十六,劉春曉一家在下午五點半成功抵達了四九城火車站。
這天正好是周五,顧從卿一放學就騎著自行車去了火車站。
站在火車站外麵,顧從卿心中十分的讚歎,雖然不是第一次看到這座建築了,但膜拜之情沒有絲毫的退散。
四九城火車站是新中國目前為止最大的鐵路客運站,建成於1959年9月14日,是新中國成立十周年國慶的獻禮之一。
1959年1月20日正式動工,從破土動工到通車運營,建設者們僅用了7個月零20天就建成了這座雄偉壯觀,具有濃鬱民族風格的火車站。
建成後的四九城火車站可同時容納一萬四千名旅客候車。
餐廳,郵局,電影院等各種設施一應俱全。
最讓顧從卿意想不到的是車站大樓裏還安裝了當時國內少有的空調設備,冬天送暖風,夏天給冷氣。
樓頂的兩座鍾樓也不是擺設。
每天早上7點到晚上9點,都會在正點播放嘹亮的“東方紅”樂曲,聲音可以遠播數裏。
顧從武就在四九城火車站上班,他現在是火車站拉運行李的電車司機。
不過他現在幹這個是暫時的,今年開行列車增加到40對了,他過段時間就要被調到列車上當乘務員了。
這也是他最近追秦京茹追的勤的原因,畢竟乘務員可忙碌的很,他可不想自己相中的媳婦飛走了。
顧從卿把自行車就四處閑逛著,他邊逛邊想著美事:偉大領袖來這裏視察過,我也來這裏溜達過了,那四舍五入可以算是他們一起來過了啊哈哈哈!
顧母今天上班沒騎自行車,是顧父送她去的。
因為今天顧父要借車去接人,騎自行車到時候不好整。
顧母下班的時候顧父已經開著車在醫院門口等她了,兩個人一起前往火車站。
等他們到的時候已經五點了,距離火車到達的時間不遠了,兩人停好車就直接去了出站口等待。
這時候的火車站小偷小摸的人可不少,所以他們兩人下車之前就把身上的錢放車裏了。
“爸,媽,我在這!”顧從卿遠遠看到了同行的父母,揮手示意他們。
“坐公交車來的,還是騎自行車來的?”顧母看向兒子。
“我騎自行車來的,您也不是不知道,我不喜歡坐公交車。”顧從卿迴答道。
顧母敲了一下他的腦門,“你爸借的車要放你劉叔劉嬸家的行李,可沒地方放自行車,你自己騎車迴去吧你!”
顧從卿揉了揉根本沒被敲疼的腦門,笑嘻嘻的說道:“沒事,我騎車帶著春曉迴去!”
顧母對著兒子翻了個白眼,“人家春曉折騰這一路肯定累的夠嗆,哪會有車不坐坐你的自行車。”
“再說了,你自打來了四九城,信都沒給人家寫過幾封,春曉理不理你還是一迴事呢!”
顧父在一旁十分讚同,“我覺著春曉可能一看見你就衝你翻白眼呢!”
……
周姥姥和周姥爺這時正在家裏做晚飯,兩個人忙活的熱火朝天。
顧家的嬰兒小老二顧土豆則是由劉二林同學照看著。
因為顧從卿一放學就跑沒影了,劉二林收拾完書包打算跟顧從卿一起迴家玩的,沒找到人就自己屁顛屁顛的來了。
周姥姥看見他就拉他做了壯丁,免費的少年保姆~
劉二林抱著土豆站在廚房門口那邊跟周姥姥聊天:“姥姥,今天家裏來客人啊!”
周姥姥一邊切菜一邊說道:“是啊,我們老家的老鄰居了,你顧伯伯以前的戰友,從北大荒來的,以後也住在四九城了。”
劉二林又問道:“那卿子也去接人去了?”
周姥姥把切好的土豆放進正在燉小雞的大鍋裏,拿著鏟子扒拉了幾下,讓土豆混進裏麵。
“是啊,那家的小閨女跟我家豆包可是青梅竹馬,兩人感情好著呢!”
青梅竹馬?感情好?
劉二林瞬間眼睛放光,“卿子都找到未來的媳婦呀!”
周姥姥停下手裏切菜的動作,迴頭笑著看了他一眼說道:“你個不大點的孩子都知道找媳婦了啊!”
劉二林紅了臉急忙解釋道:“姥姥!不是不是!我的意思是卿子以後娶她當媳婦!不是我想找媳婦了!”
周姥姥當然明白他的意思,就是故意逗他。
“春曉那姑娘以後願意給我家豆包當媳婦那可就太好了,我從小看著她長大的,又聰明又善良,招人稀罕著呢!”
周姥姥一邊做菜一邊跟劉二林閑聊,周姥爺則是守在院子裏的土窯前麵。
土窯裏正烤著一條草魚,周姥姥照著顧從卿的做法做的,她前幾天吃了就覺得好吃,今天就做了一迴。
烤蔬菜那些也都預備上了,等魚烤好了以後再烤蔬菜。
周姥爺還準備了一些餅子準備等會放土窯裏烤,他聽他們一塊下棋的老周說的,餅子抹點調料,烤一烤倍香!
這個老周年輕的時候在新疆那邊呆過,他常常跟幾個一起下棋的老夥計講新疆那邊的風光景色。
還有好吃的羊肉,甜蜜的水果和美豔的新疆姑娘。
周姥爺心裏暗自決定,有生之年一定要去一迴新疆!
咳咳!這可不是為了新疆姑娘啊!是為了烤饢!烤饢!
……
火車緩慢的停在月台旁,完全停穩以後,列車員們打開車門,扛著行李的旅客們魚貫而出。
劉家一行一共五人,劉父,劉母,劉奶奶,還有劉春曉和她的弟弟劉春明。
他們拿的行李也不少,除了劉奶奶拿了一個包裹以外,剩下四人每人都拎著兩個大包。
其實他們已經郵寄了不少包裹到四九城了,現在依然提著這麽多行李全都是因為劉奶奶。
劉奶奶是一個十分念舊的人,舉家搬遷,她是哪件東西都舍不得扔。
劉父劉母都見不得她眼淚汪汪的樣子,就隻能默默承受這份心軟的苦果了。
“媽,你腳下慢點,這樓梯陡。”
劉父先下了火車,然後在下麵接著劉奶奶,接下劉奶奶以後又接下了劉母和小兒子劉春明。
劉春曉是個膽子大力氣足的,她直接跳下了火車上的台階,直接跳到了月台上,身上掛著兩個行李都穩穩的落地了。
這天正好是周五,顧從卿一放學就騎著自行車去了火車站。
站在火車站外麵,顧從卿心中十分的讚歎,雖然不是第一次看到這座建築了,但膜拜之情沒有絲毫的退散。
四九城火車站是新中國目前為止最大的鐵路客運站,建成於1959年9月14日,是新中國成立十周年國慶的獻禮之一。
1959年1月20日正式動工,從破土動工到通車運營,建設者們僅用了7個月零20天就建成了這座雄偉壯觀,具有濃鬱民族風格的火車站。
建成後的四九城火車站可同時容納一萬四千名旅客候車。
餐廳,郵局,電影院等各種設施一應俱全。
最讓顧從卿意想不到的是車站大樓裏還安裝了當時國內少有的空調設備,冬天送暖風,夏天給冷氣。
樓頂的兩座鍾樓也不是擺設。
每天早上7點到晚上9點,都會在正點播放嘹亮的“東方紅”樂曲,聲音可以遠播數裏。
顧從武就在四九城火車站上班,他現在是火車站拉運行李的電車司機。
不過他現在幹這個是暫時的,今年開行列車增加到40對了,他過段時間就要被調到列車上當乘務員了。
這也是他最近追秦京茹追的勤的原因,畢竟乘務員可忙碌的很,他可不想自己相中的媳婦飛走了。
顧從卿把自行車就四處閑逛著,他邊逛邊想著美事:偉大領袖來這裏視察過,我也來這裏溜達過了,那四舍五入可以算是他們一起來過了啊哈哈哈!
顧母今天上班沒騎自行車,是顧父送她去的。
因為今天顧父要借車去接人,騎自行車到時候不好整。
顧母下班的時候顧父已經開著車在醫院門口等她了,兩個人一起前往火車站。
等他們到的時候已經五點了,距離火車到達的時間不遠了,兩人停好車就直接去了出站口等待。
這時候的火車站小偷小摸的人可不少,所以他們兩人下車之前就把身上的錢放車裏了。
“爸,媽,我在這!”顧從卿遠遠看到了同行的父母,揮手示意他們。
“坐公交車來的,還是騎自行車來的?”顧母看向兒子。
“我騎自行車來的,您也不是不知道,我不喜歡坐公交車。”顧從卿迴答道。
顧母敲了一下他的腦門,“你爸借的車要放你劉叔劉嬸家的行李,可沒地方放自行車,你自己騎車迴去吧你!”
顧從卿揉了揉根本沒被敲疼的腦門,笑嘻嘻的說道:“沒事,我騎車帶著春曉迴去!”
顧母對著兒子翻了個白眼,“人家春曉折騰這一路肯定累的夠嗆,哪會有車不坐坐你的自行車。”
“再說了,你自打來了四九城,信都沒給人家寫過幾封,春曉理不理你還是一迴事呢!”
顧父在一旁十分讚同,“我覺著春曉可能一看見你就衝你翻白眼呢!”
……
周姥姥和周姥爺這時正在家裏做晚飯,兩個人忙活的熱火朝天。
顧家的嬰兒小老二顧土豆則是由劉二林同學照看著。
因為顧從卿一放學就跑沒影了,劉二林收拾完書包打算跟顧從卿一起迴家玩的,沒找到人就自己屁顛屁顛的來了。
周姥姥看見他就拉他做了壯丁,免費的少年保姆~
劉二林抱著土豆站在廚房門口那邊跟周姥姥聊天:“姥姥,今天家裏來客人啊!”
周姥姥一邊切菜一邊說道:“是啊,我們老家的老鄰居了,你顧伯伯以前的戰友,從北大荒來的,以後也住在四九城了。”
劉二林又問道:“那卿子也去接人去了?”
周姥姥把切好的土豆放進正在燉小雞的大鍋裏,拿著鏟子扒拉了幾下,讓土豆混進裏麵。
“是啊,那家的小閨女跟我家豆包可是青梅竹馬,兩人感情好著呢!”
青梅竹馬?感情好?
劉二林瞬間眼睛放光,“卿子都找到未來的媳婦呀!”
周姥姥停下手裏切菜的動作,迴頭笑著看了他一眼說道:“你個不大點的孩子都知道找媳婦了啊!”
劉二林紅了臉急忙解釋道:“姥姥!不是不是!我的意思是卿子以後娶她當媳婦!不是我想找媳婦了!”
周姥姥當然明白他的意思,就是故意逗他。
“春曉那姑娘以後願意給我家豆包當媳婦那可就太好了,我從小看著她長大的,又聰明又善良,招人稀罕著呢!”
周姥姥一邊做菜一邊跟劉二林閑聊,周姥爺則是守在院子裏的土窯前麵。
土窯裏正烤著一條草魚,周姥姥照著顧從卿的做法做的,她前幾天吃了就覺得好吃,今天就做了一迴。
烤蔬菜那些也都預備上了,等魚烤好了以後再烤蔬菜。
周姥爺還準備了一些餅子準備等會放土窯裏烤,他聽他們一塊下棋的老周說的,餅子抹點調料,烤一烤倍香!
這個老周年輕的時候在新疆那邊呆過,他常常跟幾個一起下棋的老夥計講新疆那邊的風光景色。
還有好吃的羊肉,甜蜜的水果和美豔的新疆姑娘。
周姥爺心裏暗自決定,有生之年一定要去一迴新疆!
咳咳!這可不是為了新疆姑娘啊!是為了烤饢!烤饢!
……
火車緩慢的停在月台旁,完全停穩以後,列車員們打開車門,扛著行李的旅客們魚貫而出。
劉家一行一共五人,劉父,劉母,劉奶奶,還有劉春曉和她的弟弟劉春明。
他們拿的行李也不少,除了劉奶奶拿了一個包裹以外,剩下四人每人都拎著兩個大包。
其實他們已經郵寄了不少包裹到四九城了,現在依然提著這麽多行李全都是因為劉奶奶。
劉奶奶是一個十分念舊的人,舉家搬遷,她是哪件東西都舍不得扔。
劉父劉母都見不得她眼淚汪汪的樣子,就隻能默默承受這份心軟的苦果了。
“媽,你腳下慢點,這樓梯陡。”
劉父先下了火車,然後在下麵接著劉奶奶,接下劉奶奶以後又接下了劉母和小兒子劉春明。
劉春曉是個膽子大力氣足的,她直接跳下了火車上的台階,直接跳到了月台上,身上掛著兩個行李都穩穩的落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