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海夫婦兩人去的孤兒院在香山附近,是四九城裏比較大的孤兒院。


    兩口子倒了兩趟車又走了好一會路才找到地方。


    孤兒院被高大的圍牆包圍著,隻有一個大鐵門讓人們進出,鐵門旁的牆上掛著一塊牌子,四九城香山孤兒院。


    易中海夫婦兩人在大門口登記了證件以後,被人帶了進去,這幾年來領養孩子的人不在少數。


    前些年因為饑荒,隻有扔孩子到門口的,收養的少之又少。


    這些年緩過來了,有些人領養孩子是為了養兒防老,有的人則是為了做善事,怎麽說呢,形形色色的人都有吧。


    孤兒院的領養手續並不算複雜,領養人需要是四九城的戶口,並且有街道和工作單位開的證明。


    這些易中海都準備好了,可見他確實是踏踏實實的做過功課了的。


    孤兒院院長接待了兩人,並且熱情帶領他們參觀園區。


    “我們孤兒院現在有126個孩子,男孩43個,女孩83個,最大的孩子是15歲,最小的隻有四個月大。”


    院長說著不由的歎了口氣,“也不知道是誰這麽狠的心,那孩子還不到一個月大小就被扔到了我們孤兒院門口,要不是有孩子在大門口那邊玩看見了,說不定會出什麽事呢。”


    一大媽是女人,最是聽不得這種事,心下當時就難過了起來。


    “這孩子實在是太可憐了。”


    一大爺也在一旁搖頭,顯然也是看不慣這種事,他想要孩子怎麽都要不到,別人竟然還扔孩子!


    真是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不公平啊……


    大致參觀過一遍孤兒院後,院長將兩人帶到了她的辦公室。


    她剛才通過觀察初步了解過了,這兩人應該是不會對孩子做什麽不好的事的人。


    “來,請坐。”


    院長請兩人坐下,還倒了兩杯白開水給他們。


    “你們提前商量過要領養多大的孩子嗎?”


    “想要領養男孩還是女孩?”


    易中海和一大媽同時點頭,這些他們都在家裏商量好了。


    易中海對院長說道:“我們想領養一個男孩,兩三歲大小,身體要健康。”


    院長了然的點點頭,對此表示理解。


    男孩自然是為了養兒防老,兩三歲是能有一定自理能力但又不記事的年紀,身體健康這點就更正常了,這年頭誰家都沒什麽錢,領養個身體不好的天天上醫院嗎?圖啥呢吧!


    一大媽誠懇的對著院長說道:“院長,我們都四十多歲了,一直想要孩子都沒成,您放心,孩子帶迴去我們一定會好好照顧,把他當親生的對待。”


    “孩子生下來被親生父母拋棄已經是受了一次苦了,我們一定會對他好,讓他也享享福。”


    易中海和一大媽的長相都是那種老實良善的麵相,還挺唬人的,至少院長現在已經腦補出一些二人這些年艱苦求子的悲苦了。


    不過,該走的程序還是要走的。


    “我需要了解一下你們的家庭情況和工作情況,並且做一下登記。”


    易中海點頭迴道:“我在四九城紅星軋鋼廠上班,現在是一名四級鉗工。”


    “我們家住在紅星四合院的中院,雖然隻有一間房,但是房子挺大的,完全夠住。”


    “我們兩口子這些年的錢都攢著,條件還算不錯,肯定可以給孩子一個好環境。”


    院長認真的做好登記,然後說道:“街道證明和工作證明帶了嗎?”


    易中海連忙把提前準備好的證明遞過去。


    院長仔細核對後,將證明留下,然後對著兩人說:“恭喜,你們符合領養條件。”


    “走吧我帶你們去看看孩子,看看能不能遇到跟你們有緣的孩子。”


    易中海和一大媽都有些緊張的跟在後麵,一同前往兩三歲左右孩子們呆的房間。


    其實孤兒院裏的孩子們年紀多大,是男是女,包括他們的年齡和出身,院長都記的滾瓜爛熟的。


    符合易中海他們要求的男孩現在隻有1個,她之所以沒有直接把這個孩子帶出來是因為她的私心了。


    因為這個小男孩是有姐妹的,他有一個4歲的姐姐,兩個人一起被扔到了孤兒院門口。


    小姑娘也是非常可愛的,她希望這對夫婦倆能夠將兩個孩子一起領養了。


    到了房間裏,院長把小男孩抱起來往外走,小女孩看見弟弟被抱走,急忙跟了上去。


    “院長媽媽,你帶弟弟去哪裏呀?”


    院長抱著小男孩來到了易中海夫婦麵前,“這個孩子叫軍軍,今年兩歲半。”


    易中海的注意力被院長懷裏這個虎頭虎腦的小男孩吸引住了,而一大媽則是看向了站在院長旁邊要弟弟的小姑娘。


    “院長,這個小姑娘是?”


    院長摸了摸小姑娘的頭說道:“她叫月月,是軍軍的姐姐,兩個孩子是一起被扔到我們這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我,十歲稱霸四合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罐芥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罐芥末並收藏四合院:我,十歲稱霸四合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