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研究所的領導們也很支持,蘇月同誌在外麵搞出來的一項項成績,早就證明了她的實力。
他們本來還酸呢,自家所裏的人,怎麽盡往外麵跑呢?要做什麽研究,他們研究所也可以支持的嘛。
什麽,所裏沒有專門的計算機項目組?
新門牌一掛,現在有了。
要資金有資金,要設備有設備,首都研究所的張主任笑出一張菊花臉,對蘇月道:「有需要就申請,計算機項目可是咱們所裏的重點項目!」
包括想看看國內現有的電腦晶片、處理器,雖然難搞,但是也可以有。
相比於領導們的鼎力支持,項目組裏的組員們是有點懷疑的,他們知道蘇月厲害,但是聽聽她說的——
「目前國際上已經出現了i8088微處理器,運行速度達到了每秒鍾75萬條指令,我們的目標是要超過這個水平……」
「主機方麵要實現縮小化,讓計算機的使用更加便捷,便於個人使用……」
「功能方麵,除了可以進行大量複雜的運算,還可以建立係統,實現各種模擬實驗……」
「還有其他多種功能,比如用計算機進行圖形、圖像、文字、音樂等多種信息的處理……」
組員們聽得嘴角直抽抽,很想問,這真的不是做夢嗎?
光是運行速度,國內折騰了好幾年,都沒有結果,更別提那些聽都沒聽過的功能,國外好像都沒有!
他們現在要研究這些?
蘇月道:「隻是一些設想,並不是要一下子做出來,咱們一步一步慢慢來……」
還好,還好,蘇月還是靠譜的,組員們才鬆口氣,就聽她道:「第一個目標,先搞處理器,運行速度至少翻一倍!」
組員們:「…………」
啊這……說她靠譜的那個人自覺捂臉。
計算機項目的組員是季教授一個一個親自挑選的。
認真算算,蘇月也參與過不少項目了。
最早之前,她自己搞的那些項目跟玩兒似的,隊友們要麽是她同學,比如金鳳、姚稷等人,要麽是莊宇這樣的不管閑事,一心沉迷研究的人。
這樣的草台班子,她讓怎麽做就怎麽做,其他幾人也沒什麽意見。
後來主導的幾個大項目,是比較正式的隊伍了,但那時候有其他人,比如林工、祝教授這樣的老資歷給她壓陣,讓她沒有後顧之憂。
這次不一樣。
這次是她真真正正獨立領導團隊進行研究。
季教授讓蘇月當組長,獨立研究時,何教授和虞教授還有點驚訝。
「你就這麽放手讓她一個人?」
季教授道:「孩子大了,也是時候放手了。」
話是這麽說,可實際上還是因為這次的項目就在首都研究所,實驗室和季教授的實驗室都在一層樓上,真要是有什麽事,季教授抬腳就能過去。
就算這樣,季教授還跟老母親送孩子上幼兒園似的,把項目組的組員都給蘇月挑選好了。
他挑選的首要條件就是老實穩重性子好,用另一個詞來形容就是佛係,不急於一時半會的成績,關鍵是服從命令,能更好地配合蘇月的工作。
季教授費心費力選出來的這些人也確實如他所願,蘇月是組長,他們就以蘇月為主,哪怕心裏覺得蘇月的目標定的有點太大,他們還是很配合地按照蘇月的要求來。
這麽配合著,配合著,慢慢地,他們發現:哎呦,我們做的好像像那麽迴事欸?
於是,不用蘇月多說啥,他們就更加主動地去完成分派的工作。
而蘇月的感受就是:我的團隊果然一如既往地給力!
這些人隻是性子比較佛係,實際上,能進研究所,在各自的專業領域,能是什麽簡單的人物?
有他們配合,蘇月就更加能全心全意研究了,她的第一步計劃就是先把處理器搞出來,隻有做出性能更加優越的處理器,才能支持她後續的想法。
在她沉迷研究時,京城裏十分熱鬧,街上張燈結彩,煥然一新,每一個區域都有誌願者帶著人清理、打掃、裝飾。
這些是京城各大高校的學生組成的誌願群體。
與此同時,京城裏也多了很多身穿不同軍裝的兵哥哥、兵姐姐的身影。
歷經一年多的集訓,馬思茵同誌終於進入了最後的小隊,成為了即將到來的閱兵儀式上空中梯隊的一員!
集訓期間睡在她上鋪的戰友秦燕也同樣留了下來,馬思茵從訓練設備上下來,臉上、脖子上以及後背全是汗,深藍色的作訓服暈出了一片深色的水印。
馬思茵毫不在意,她已經習慣了,飛行員對個人的身體素質要求本來就很高,她們平常的訓練就不比其他軍種的兵少,這一年多的集訓更是加大了訓練量。
秦燕將水壺遞給她,馬思茵接過來,一口氣喝了半壺,才扶著秦燕的胳膊站了起來。
秦燕看看她的腿,問:「還走得動嗎?」
馬思茵站直了,道:「再來一輪也不是問題。」
秦燕比了個大拇指,道:「還是別了,你都破紀錄了,好歹給我們留點生存空間吧。」
兩人笑著打鬧一會兒,又去了下一個訓練場所。
她們要為即將到來的閱兵式,做最好的準備!
35周年國慶盛典的臨近,讓整個京城都充斥著一種喜悅與亢奮的氣氛。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他們本來還酸呢,自家所裏的人,怎麽盡往外麵跑呢?要做什麽研究,他們研究所也可以支持的嘛。
什麽,所裏沒有專門的計算機項目組?
新門牌一掛,現在有了。
要資金有資金,要設備有設備,首都研究所的張主任笑出一張菊花臉,對蘇月道:「有需要就申請,計算機項目可是咱們所裏的重點項目!」
包括想看看國內現有的電腦晶片、處理器,雖然難搞,但是也可以有。
相比於領導們的鼎力支持,項目組裏的組員們是有點懷疑的,他們知道蘇月厲害,但是聽聽她說的——
「目前國際上已經出現了i8088微處理器,運行速度達到了每秒鍾75萬條指令,我們的目標是要超過這個水平……」
「主機方麵要實現縮小化,讓計算機的使用更加便捷,便於個人使用……」
「功能方麵,除了可以進行大量複雜的運算,還可以建立係統,實現各種模擬實驗……」
「還有其他多種功能,比如用計算機進行圖形、圖像、文字、音樂等多種信息的處理……」
組員們聽得嘴角直抽抽,很想問,這真的不是做夢嗎?
光是運行速度,國內折騰了好幾年,都沒有結果,更別提那些聽都沒聽過的功能,國外好像都沒有!
他們現在要研究這些?
蘇月道:「隻是一些設想,並不是要一下子做出來,咱們一步一步慢慢來……」
還好,還好,蘇月還是靠譜的,組員們才鬆口氣,就聽她道:「第一個目標,先搞處理器,運行速度至少翻一倍!」
組員們:「…………」
啊這……說她靠譜的那個人自覺捂臉。
計算機項目的組員是季教授一個一個親自挑選的。
認真算算,蘇月也參與過不少項目了。
最早之前,她自己搞的那些項目跟玩兒似的,隊友們要麽是她同學,比如金鳳、姚稷等人,要麽是莊宇這樣的不管閑事,一心沉迷研究的人。
這樣的草台班子,她讓怎麽做就怎麽做,其他幾人也沒什麽意見。
後來主導的幾個大項目,是比較正式的隊伍了,但那時候有其他人,比如林工、祝教授這樣的老資歷給她壓陣,讓她沒有後顧之憂。
這次不一樣。
這次是她真真正正獨立領導團隊進行研究。
季教授讓蘇月當組長,獨立研究時,何教授和虞教授還有點驚訝。
「你就這麽放手讓她一個人?」
季教授道:「孩子大了,也是時候放手了。」
話是這麽說,可實際上還是因為這次的項目就在首都研究所,實驗室和季教授的實驗室都在一層樓上,真要是有什麽事,季教授抬腳就能過去。
就算這樣,季教授還跟老母親送孩子上幼兒園似的,把項目組的組員都給蘇月挑選好了。
他挑選的首要條件就是老實穩重性子好,用另一個詞來形容就是佛係,不急於一時半會的成績,關鍵是服從命令,能更好地配合蘇月的工作。
季教授費心費力選出來的這些人也確實如他所願,蘇月是組長,他們就以蘇月為主,哪怕心裏覺得蘇月的目標定的有點太大,他們還是很配合地按照蘇月的要求來。
這麽配合著,配合著,慢慢地,他們發現:哎呦,我們做的好像像那麽迴事欸?
於是,不用蘇月多說啥,他們就更加主動地去完成分派的工作。
而蘇月的感受就是:我的團隊果然一如既往地給力!
這些人隻是性子比較佛係,實際上,能進研究所,在各自的專業領域,能是什麽簡單的人物?
有他們配合,蘇月就更加能全心全意研究了,她的第一步計劃就是先把處理器搞出來,隻有做出性能更加優越的處理器,才能支持她後續的想法。
在她沉迷研究時,京城裏十分熱鬧,街上張燈結彩,煥然一新,每一個區域都有誌願者帶著人清理、打掃、裝飾。
這些是京城各大高校的學生組成的誌願群體。
與此同時,京城裏也多了很多身穿不同軍裝的兵哥哥、兵姐姐的身影。
歷經一年多的集訓,馬思茵同誌終於進入了最後的小隊,成為了即將到來的閱兵儀式上空中梯隊的一員!
集訓期間睡在她上鋪的戰友秦燕也同樣留了下來,馬思茵從訓練設備上下來,臉上、脖子上以及後背全是汗,深藍色的作訓服暈出了一片深色的水印。
馬思茵毫不在意,她已經習慣了,飛行員對個人的身體素質要求本來就很高,她們平常的訓練就不比其他軍種的兵少,這一年多的集訓更是加大了訓練量。
秦燕將水壺遞給她,馬思茵接過來,一口氣喝了半壺,才扶著秦燕的胳膊站了起來。
秦燕看看她的腿,問:「還走得動嗎?」
馬思茵站直了,道:「再來一輪也不是問題。」
秦燕比了個大拇指,道:「還是別了,你都破紀錄了,好歹給我們留點生存空間吧。」
兩人笑著打鬧一會兒,又去了下一個訓練場所。
她們要為即將到來的閱兵式,做最好的準備!
35周年國慶盛典的臨近,讓整個京城都充斥著一種喜悅與亢奮的氣氛。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