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可好了,廁所、廚房都在家裏,用了水往下水口一倒,順著管子就流下去了。
葛二蛋的媳婦從這個房間轉到那個房間,簡直不要太滿意!
牛嬸子也很滿意,她家買的是六十平的房子,她家比葛家人多,家裏一共七口人,老大年初嫁人了,家裏就還剩下六口人。
六口人住六十平,聽起來好像很擁擠,可是她家以前的老房子才三十平啊,就那麽點大的地方,一家七口住了十幾年!
這個房子對他們來說,好得不能再好了!
牛嬸子家的幾個孩子一會兒從廚房跑到廁所,一會兒又從臥室跑到陽台。
小兒子趴在陽台上,興奮吱哇亂叫:「哇哇哇,爸,媽,大哥,二姐,三姐,咱家住六樓,能看見廠裏哎!」
牛嬸子沒空搭理傻樂的小兒子,她正和她男人指著客廳這一塊計劃:「……這麽大的地方,折出來一間屋子完全夠,要不了多大,能放一張床就行,吃飯的地方廚房對麵還有位置呢……」
她男人也很贊成,折一間屋子出來,家裏就有了三個房間,正好夠住。
牛嬸子就指著兩個臥室道:「咱倆就住這間,那間大一點的放兩張床,給二妹三妹住,老小就住折出來這間……」
牛嬸子一共生了五個孩子,三女兩兒,老三老四都是閨女,上麵有大哥大姐,下麵有小弟,兩人容易被忽略,性格就比較安靜,這時候聽她們媽這樣安排,也不由興奮起來。
兩人挽著對方的胳膊,進入她們媽說的她們的房間,一個說:「床靠牆放,這邊還可以放個桌子……」
另一個說:「咱倆那件舊襯衫,可以拆了做窗簾……」
兩個小姑娘興沖沖地計劃起來。
牛嬸子家大兒子看看弟弟妹妹們,都想說他先不結婚了,他也想進來住一住,他長這麽大,還沒住過樓房呢。
牛嬸子可不答應,他們搬過來,家裏的老房子正好給大兒子結婚,三十平的婚房,兒媳婦家要是再有話說,她家就不要這個兒媳婦了。
反正她家現在有房子,她兒子不愁找媳婦!
如牛嬸子一家一樣計劃新房怎麽住的人不少,有人想著今年過年迴家,正好把媳婦孩子接過來;
也有人想著幹脆把老爹老娘叫過來,今年就在城裏過年,老爹老娘一輩子還沒來過京城呢;
還有人談好了對象,就等著房子下來結婚,現在房子下來了,帶了對象過來一起看,小兩口正商量年前還是年後結婚。
這個新年,盛世嘉園別提多熱鬧了,大部分買了房子的工人都把家裏人接了過來,在京城有房子,對於大部分家庭都是一件值得高興的大事。
這些家屬們過來也不用發愁在城裏沒人說話,小區裏大部分都是退伍兵哥,互相之間,要麽是戰友,要麽是戰友的戰友,有時候,戰友比親戚之間還親密,各自的家屬來了,互相一介紹就認識了。
蘇長河聽說有很多家屬過來,索性在廠裏給大家安排了一個聯歡晚會,讓盛世旗下各個部門準備節目,到時候上台表演,第一名獎勵一百塊錢!
又讓人給家屬們安排了個京城旅遊路線,讓家是本地的員工帶隊,帶著家屬們去長城啊、故宮啊、廣場啊這些有名的地方轉一轉。
難道來一次京城,怎麽也得見識見識。
這些家屬們早就聽自家男人/兒子/孫子/兄弟聽說過廠裏的福利待遇,這次更是切切實實地感受到了廠裏的好,心裏十分感激,再三叮囑自家人:「一定要在廠裏好好幹啊!」
廠裏的工人們不用家裏人說,他們早就有這個想法,隻要廠裏要他們,他們一定好好幹活。
兩三年前,他們還在老家或是種地,或是幫工,努力養家,那些身有殘疾的,更是生怕成為家裏的負擔。
現在,他們卻已經在京城有了房子,每個月還有大幾十塊的工資,吃穿都有廠裏,省著點,根本花不了幾個錢,一年就能攢下幾百塊。
放在幾年前,他們哪能想到會有這樣的好日子?
這都是之後的事了,眼下,大家還在興奮地看房子。
這隻是第一期工程,房子也不多,一共才十二棟,為了收迴成本,其中有兩棟是對外銷售的,給職工們的隻有十棟,每棟六層,每層四戶。
也就是說,第一期房子隻有兩百四十戶是給自己人的。
而盛世旗下一共有多少人呢?
除了炸雞店等,光廠裏就有近八百人,約莫隻有三分之一的人分到了房子。
可把剩下的三分之二人給羨慕壞了,他們跟著戰友一起看房子,樓上樓下地亂躥,不時發出一聲驚唿。
太好了,這房子也太好了!
有人看見廠長,噠噠跑過來問好,支支吾吾地問:「廠長,第二期啥時候開始啊?」
「眼紅了?」蘇長河笑著問。
這人重重點頭,承認道:「嗯!」他也想把爹娘接過來過年!
「明年吧,年後開會商量,爭取在上半年開工。」
周圍的人都興奮地叫了起來:「太好了,太好了!」
溫老太太他們感受到這幫年輕人的喜悅,也不由笑了起來。
張若男是個負責人的警衛員,蘇月放假,她也堅持跟在蘇月身邊,今天也一起過來了。
從見到盛世嘉園,她的驚訝就一直沒停,廠裏的大部分工人身上的特質太明顯,她一看就知道是從部隊出來的。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葛二蛋的媳婦從這個房間轉到那個房間,簡直不要太滿意!
牛嬸子也很滿意,她家買的是六十平的房子,她家比葛家人多,家裏一共七口人,老大年初嫁人了,家裏就還剩下六口人。
六口人住六十平,聽起來好像很擁擠,可是她家以前的老房子才三十平啊,就那麽點大的地方,一家七口住了十幾年!
這個房子對他們來說,好得不能再好了!
牛嬸子家的幾個孩子一會兒從廚房跑到廁所,一會兒又從臥室跑到陽台。
小兒子趴在陽台上,興奮吱哇亂叫:「哇哇哇,爸,媽,大哥,二姐,三姐,咱家住六樓,能看見廠裏哎!」
牛嬸子沒空搭理傻樂的小兒子,她正和她男人指著客廳這一塊計劃:「……這麽大的地方,折出來一間屋子完全夠,要不了多大,能放一張床就行,吃飯的地方廚房對麵還有位置呢……」
她男人也很贊成,折一間屋子出來,家裏就有了三個房間,正好夠住。
牛嬸子就指著兩個臥室道:「咱倆就住這間,那間大一點的放兩張床,給二妹三妹住,老小就住折出來這間……」
牛嬸子一共生了五個孩子,三女兩兒,老三老四都是閨女,上麵有大哥大姐,下麵有小弟,兩人容易被忽略,性格就比較安靜,這時候聽她們媽這樣安排,也不由興奮起來。
兩人挽著對方的胳膊,進入她們媽說的她們的房間,一個說:「床靠牆放,這邊還可以放個桌子……」
另一個說:「咱倆那件舊襯衫,可以拆了做窗簾……」
兩個小姑娘興沖沖地計劃起來。
牛嬸子家大兒子看看弟弟妹妹們,都想說他先不結婚了,他也想進來住一住,他長這麽大,還沒住過樓房呢。
牛嬸子可不答應,他們搬過來,家裏的老房子正好給大兒子結婚,三十平的婚房,兒媳婦家要是再有話說,她家就不要這個兒媳婦了。
反正她家現在有房子,她兒子不愁找媳婦!
如牛嬸子一家一樣計劃新房怎麽住的人不少,有人想著今年過年迴家,正好把媳婦孩子接過來;
也有人想著幹脆把老爹老娘叫過來,今年就在城裏過年,老爹老娘一輩子還沒來過京城呢;
還有人談好了對象,就等著房子下來結婚,現在房子下來了,帶了對象過來一起看,小兩口正商量年前還是年後結婚。
這個新年,盛世嘉園別提多熱鬧了,大部分買了房子的工人都把家裏人接了過來,在京城有房子,對於大部分家庭都是一件值得高興的大事。
這些家屬們過來也不用發愁在城裏沒人說話,小區裏大部分都是退伍兵哥,互相之間,要麽是戰友,要麽是戰友的戰友,有時候,戰友比親戚之間還親密,各自的家屬來了,互相一介紹就認識了。
蘇長河聽說有很多家屬過來,索性在廠裏給大家安排了一個聯歡晚會,讓盛世旗下各個部門準備節目,到時候上台表演,第一名獎勵一百塊錢!
又讓人給家屬們安排了個京城旅遊路線,讓家是本地的員工帶隊,帶著家屬們去長城啊、故宮啊、廣場啊這些有名的地方轉一轉。
難道來一次京城,怎麽也得見識見識。
這些家屬們早就聽自家男人/兒子/孫子/兄弟聽說過廠裏的福利待遇,這次更是切切實實地感受到了廠裏的好,心裏十分感激,再三叮囑自家人:「一定要在廠裏好好幹啊!」
廠裏的工人們不用家裏人說,他們早就有這個想法,隻要廠裏要他們,他們一定好好幹活。
兩三年前,他們還在老家或是種地,或是幫工,努力養家,那些身有殘疾的,更是生怕成為家裏的負擔。
現在,他們卻已經在京城有了房子,每個月還有大幾十塊的工資,吃穿都有廠裏,省著點,根本花不了幾個錢,一年就能攢下幾百塊。
放在幾年前,他們哪能想到會有這樣的好日子?
這都是之後的事了,眼下,大家還在興奮地看房子。
這隻是第一期工程,房子也不多,一共才十二棟,為了收迴成本,其中有兩棟是對外銷售的,給職工們的隻有十棟,每棟六層,每層四戶。
也就是說,第一期房子隻有兩百四十戶是給自己人的。
而盛世旗下一共有多少人呢?
除了炸雞店等,光廠裏就有近八百人,約莫隻有三分之一的人分到了房子。
可把剩下的三分之二人給羨慕壞了,他們跟著戰友一起看房子,樓上樓下地亂躥,不時發出一聲驚唿。
太好了,這房子也太好了!
有人看見廠長,噠噠跑過來問好,支支吾吾地問:「廠長,第二期啥時候開始啊?」
「眼紅了?」蘇長河笑著問。
這人重重點頭,承認道:「嗯!」他也想把爹娘接過來過年!
「明年吧,年後開會商量,爭取在上半年開工。」
周圍的人都興奮地叫了起來:「太好了,太好了!」
溫老太太他們感受到這幫年輕人的喜悅,也不由笑了起來。
張若男是個負責人的警衛員,蘇月放假,她也堅持跟在蘇月身邊,今天也一起過來了。
從見到盛世嘉園,她的驚訝就一直沒停,廠裏的大部分工人身上的特質太明顯,她一看就知道是從部隊出來的。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