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組展示是一種消毒櫃,類似隨身攜帶的醫藥箱大小。
蘇月撓撓下巴,想到她媽的職業,這玩意兒是不是能保存某些藥物或者手術器械?
除此以外,還有農業機械類,像他們學校那個學長的隊伍展示的小型收割機,以及其他隊的自動玉米追肥機、鋤草機等等。
又過了幾個,終於到了李天和他們這一組,李天和抱著東西,從蘇月身邊走過,何茜趙慶跟在他身後,三人走上台。
「各位老師好,我是31號參賽小隊隊長李天和,這是我們小隊的作品——仿生螃蟹型探測器。」
李天和將一個形似螃蟹的機器放在桌子上,一一介紹:「我們這件作品是基於螃蟹仿生原理衍生出來的可移動性探測器,採用六條腿部構件,保證了該探測器運動的穩定性,能在複雜的地形環境中行動……同時裝備了紅外線熱成像儀,可運用於檢測災後救援等情況……」
金鳳小聲嘀咕了一句:「他這個怎麽跟我們的這麽像?」用處都一樣,除了一個是地上跑的,一個是天上飛的。
蘇月聽著聽著,莫名想起一件事,話說他們那份失蹤的報告到底去哪兒了?
台上李天和已經開始展示,他將螃蟹型探測器放在地上,拿著一個遙控器,操縱著「螃蟹」在地上走動。
深藍色的「螃蟹」六條腿同時移動,速度不慢,繞著展示台的桌腿轉了一圈,兩隻眼睛的位置被紅外線熱成像儀取代。
李天和轉動了一下手柄,台下觀看的同學眼尖地發現螃蟹眼睛甚至左右轉了轉。
「動了,動了……」
「移動的速度很快,動作也很流暢,沒有出現卡頓……」
「地震之後,要是有這個探測器,是不是能幫忙發現倖存人員?」
「應該能,就是不知道能堅持多久,要是時間過短,就比較雞肋了……」
「不管雞不雞肋,他們這個『螃蟹』目前來看,都是一件比較成熟的作品了。」
「是,這倒是……」
不少人都贊同這一看法。
「到目前為止,這個是最優秀的一個了,不知道能不能進前三,京大的學生果然不可小覷啊,聽說他們隊長,那個叫李天和的還是大一新生呢。」
「真的啊,厲害了啊……」
李天和聽不清看台上的誇讚,卻能看到評委老師們露出滿意的表情,有一個老師甚至還點了點頭。
李天和心中暗喜,努力保持住表麵的淡定,從台上下來後,再也忍不住,笑了出來。
從蘇月旁邊經過時,他停了停,今天第一次主動打招唿:「蘇月同學,你們小組包裹得那麽嚴實,不知道是什麽作品?」
蘇月抬頭,微笑:「李同學想知道?拭目以待哦。」
等人走了,金鳳湊近蘇月,小聲問:「我一直想問,月月你哪兒得罪他了?怎麽感覺他對你那麽大敵意?」光今天對著他們隊都黑了幾次臉,瞅著月月的眼神也怎麽看怎麽不善。
蘇月聳肩:「大概是嫉妒吧,聞教授說了,不招人嫉妒的是庸才。」
金鳳默默豎起大拇指,她也聽過化院聞教授的大名,這話是聞教授能說出來的。
「可是,他們隊不會真拿前三吧?」雖然大家靈感相似也是常有的事,但怎麽就覺得那麽憋屈呢?
金鳳把原因歸於李天和對他們的敵視,你都敵視我們了,我總不能還為你獲獎高興吧?
她又有些焦慮,關鍵場合,他們的飛鷹號不會掉鏈子吧?
姚稷瞄了蘇月一眼又一眼,蘇月疑惑地看過去,姚稷靠近了些,悄聲道:「我覺得我們的更厲害。」
蘇月彎了彎眼睛:「我也覺得!」
李天和他們隊是31號,蘇月他們是56號,中間還有二十多支隊,比賽還在繼續。
也不是所有隊的作品都有看點,在接連看了好幾支隊伍展示後,蘇月都有點無聊了,不止她,其他人也有點興致缺缺。
好在,35號展示結束,就到了中場休息時間,一共五十六支隊伍,平均一支隊伍5-10分鍾,一上午根本展示不完。
主辦方給安排了午飯,吃完飯,休息時間約莫有半個小時,而後再繼續。
吃飯的地方就在體育館,不過不在賽場裏,在這段時間內,各個隊伍都小心看守自己隊的作品,不說放不放心,這也是對作品的負責。
有的隊伍作品體積比較大,隊友們就輪流吃飯。像蘇月他們這樣的,能夠攜帶的,方便多了,隨身攜帶上,吃完飯再迴來。
中午吃飯,也有同學好奇他們的作品,蘇月一概都以保密迴答。
下午一點半比賽繼續,大家吃飽喝足,又犯起了困,沒想到下午第一個上場的隊伍就給大家放了個炸。
「仿生蠍子監測器?」蘇月坐直了身體。
這是來自哈市工業大學的一支隊伍的作品,乍看和李天和他們隊的略有相似,外形都是六條腿的節肢動物。
看台上的其他隊同學也略有議論:「看著很像啊,一個檢測器,一個監測器……」
但隨著該隊伍的介紹,大家就意識到了兩者的不同。
仿生蠍子監測器是一種作用於礦山環境的機器,它能夠自主採樣,監測礦洞中危險氣體濃度,甚至能夠完成部分勘探工作。
看台上眾人交頭接耳,有一肚子話要說。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蘇月撓撓下巴,想到她媽的職業,這玩意兒是不是能保存某些藥物或者手術器械?
除此以外,還有農業機械類,像他們學校那個學長的隊伍展示的小型收割機,以及其他隊的自動玉米追肥機、鋤草機等等。
又過了幾個,終於到了李天和他們這一組,李天和抱著東西,從蘇月身邊走過,何茜趙慶跟在他身後,三人走上台。
「各位老師好,我是31號參賽小隊隊長李天和,這是我們小隊的作品——仿生螃蟹型探測器。」
李天和將一個形似螃蟹的機器放在桌子上,一一介紹:「我們這件作品是基於螃蟹仿生原理衍生出來的可移動性探測器,採用六條腿部構件,保證了該探測器運動的穩定性,能在複雜的地形環境中行動……同時裝備了紅外線熱成像儀,可運用於檢測災後救援等情況……」
金鳳小聲嘀咕了一句:「他這個怎麽跟我們的這麽像?」用處都一樣,除了一個是地上跑的,一個是天上飛的。
蘇月聽著聽著,莫名想起一件事,話說他們那份失蹤的報告到底去哪兒了?
台上李天和已經開始展示,他將螃蟹型探測器放在地上,拿著一個遙控器,操縱著「螃蟹」在地上走動。
深藍色的「螃蟹」六條腿同時移動,速度不慢,繞著展示台的桌腿轉了一圈,兩隻眼睛的位置被紅外線熱成像儀取代。
李天和轉動了一下手柄,台下觀看的同學眼尖地發現螃蟹眼睛甚至左右轉了轉。
「動了,動了……」
「移動的速度很快,動作也很流暢,沒有出現卡頓……」
「地震之後,要是有這個探測器,是不是能幫忙發現倖存人員?」
「應該能,就是不知道能堅持多久,要是時間過短,就比較雞肋了……」
「不管雞不雞肋,他們這個『螃蟹』目前來看,都是一件比較成熟的作品了。」
「是,這倒是……」
不少人都贊同這一看法。
「到目前為止,這個是最優秀的一個了,不知道能不能進前三,京大的學生果然不可小覷啊,聽說他們隊長,那個叫李天和的還是大一新生呢。」
「真的啊,厲害了啊……」
李天和聽不清看台上的誇讚,卻能看到評委老師們露出滿意的表情,有一個老師甚至還點了點頭。
李天和心中暗喜,努力保持住表麵的淡定,從台上下來後,再也忍不住,笑了出來。
從蘇月旁邊經過時,他停了停,今天第一次主動打招唿:「蘇月同學,你們小組包裹得那麽嚴實,不知道是什麽作品?」
蘇月抬頭,微笑:「李同學想知道?拭目以待哦。」
等人走了,金鳳湊近蘇月,小聲問:「我一直想問,月月你哪兒得罪他了?怎麽感覺他對你那麽大敵意?」光今天對著他們隊都黑了幾次臉,瞅著月月的眼神也怎麽看怎麽不善。
蘇月聳肩:「大概是嫉妒吧,聞教授說了,不招人嫉妒的是庸才。」
金鳳默默豎起大拇指,她也聽過化院聞教授的大名,這話是聞教授能說出來的。
「可是,他們隊不會真拿前三吧?」雖然大家靈感相似也是常有的事,但怎麽就覺得那麽憋屈呢?
金鳳把原因歸於李天和對他們的敵視,你都敵視我們了,我總不能還為你獲獎高興吧?
她又有些焦慮,關鍵場合,他們的飛鷹號不會掉鏈子吧?
姚稷瞄了蘇月一眼又一眼,蘇月疑惑地看過去,姚稷靠近了些,悄聲道:「我覺得我們的更厲害。」
蘇月彎了彎眼睛:「我也覺得!」
李天和他們隊是31號,蘇月他們是56號,中間還有二十多支隊,比賽還在繼續。
也不是所有隊的作品都有看點,在接連看了好幾支隊伍展示後,蘇月都有點無聊了,不止她,其他人也有點興致缺缺。
好在,35號展示結束,就到了中場休息時間,一共五十六支隊伍,平均一支隊伍5-10分鍾,一上午根本展示不完。
主辦方給安排了午飯,吃完飯,休息時間約莫有半個小時,而後再繼續。
吃飯的地方就在體育館,不過不在賽場裏,在這段時間內,各個隊伍都小心看守自己隊的作品,不說放不放心,這也是對作品的負責。
有的隊伍作品體積比較大,隊友們就輪流吃飯。像蘇月他們這樣的,能夠攜帶的,方便多了,隨身攜帶上,吃完飯再迴來。
中午吃飯,也有同學好奇他們的作品,蘇月一概都以保密迴答。
下午一點半比賽繼續,大家吃飽喝足,又犯起了困,沒想到下午第一個上場的隊伍就給大家放了個炸。
「仿生蠍子監測器?」蘇月坐直了身體。
這是來自哈市工業大學的一支隊伍的作品,乍看和李天和他們隊的略有相似,外形都是六條腿的節肢動物。
看台上的其他隊同學也略有議論:「看著很像啊,一個檢測器,一個監測器……」
但隨著該隊伍的介紹,大家就意識到了兩者的不同。
仿生蠍子監測器是一種作用於礦山環境的機器,它能夠自主採樣,監測礦洞中危險氣體濃度,甚至能夠完成部分勘探工作。
看台上眾人交頭接耳,有一肚子話要說。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