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老爺子看閨女的樣子,忍不住道:「蕙蘭啊,你咋也不擔心長河呢?」
馬蕙蘭:「……擔心啥呀?他也不是一人出去的。」再說,老蘇出門都多少趟了,縣城、省城、滬市都快讓他跑遍了。
「那衛陽一個孩子頂啥用啊,真有事還不得長河顧著他……」
馬老爺子正說著,忽然聽到外麵一群孩子喊聲,忙出門:「咋了?咋了?是不是長河迴來了?」
一幫孩子嗷嗷往養殖場方向跑,馬學武抽空迴答他爺一聲:「有大車開去養殖場了!姑父也在!」
馬老爺子健步如飛,趕到養殖場的時候,蘇長河正招唿司機往邊上開,「對,就這兒!」
又叫衛陽喊人來卸煤炭,養殖場裏兩個車間的人聽見動靜,都出來看熱鬧。
「謔!這麽多煤啊!」
「養殖場用得了這麽多嗎?」
「哎那是啥?」白紅梅眼尖,一眼看到妹夫旁邊幾個大傢夥,「怪模怪樣的啥東西啊?」
馬老太太見多識廣,「煤爐子!」
馬老太太可是親眼見過、甚至用過的人,她家老二在部隊,娶的媳婦也是部隊裏的,兩口子分了間單位房,當初二兒媳婦生孩子,老太太還去伺候過月子,不過兩人處不來,看二兒媳婦把自家媽叫過去,老太太就麻溜收拾包袱迴來了。
「這就是煤爐子啊,城裏人就用這個呀!」單大娘又不解,「長河買這個幹嗎?」
馬老爺子也正問:「長河你買煤爐子幹嗎?」
「用啊!家裏麵太冷了,車間裏也是,媽和大嫂她們還要經常用水,這大冬天,用冷水都凍出凍瘡了,有個煤爐子,屋裏溫度能高點,還能不間斷燒熱水。」
蘇長河一口氣買了三個煤爐子,兩個大的,足有半人高,一個放車間,一個放他們家。
還有一個小的,有成人大腿高,這種就是一般家庭常用的煤爐子,他們一家三口上次迴老蘇家,看見王大媽時,她用的就是這種煤爐子,老蘇家也有。
蘇老太太經常抱怨煤爐子煮粥做飯太慢,不過這東西方便啊,尤其是大冬天,爐子上隨時有熱水,洗菜洗衣服,想用就用。
蘇長河說:「哦爹,這個小的是給你家用的,大的隻有兩個,買不到了,我尋思小的也能用用……」
單大娘有田嬸等人聽見蘇長河這話,瞅瞅嘴角笑得咧開的馬老太太,「長河這女婿當的,真是沒話說!」
這麽好的女婿,哪哪都好,唯一不好的就是怎麽不是她們家的?
等蘇長河帶著馬老爺子他們去送司機師傅的時候,馬老太太嘴角還沒下去,幾個老太太忍不住道:「這麽好的女婿怎麽就叫你趕上了?有啥都給老丈人家帶一份。」
馬老太太高興:「誰叫我眼光好?當初一眼就相中長河做女婿……」
有田嬸拆台:「得了吧,當初你可不滿意,不是還說不如給蕙蘭找個鄉下的。」
「我那不是跟蕙蘭賭氣嘛!」
「我看呀,還是蕙蘭自己的眼光好,看看她現在過得啥日子,天一冷,長河都不讓她出來幹活。」
那是因為我家蕙蘭要看書複習。
馬老太太心道,不過她沒說出口,這高考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萬一沒考上,現在說出來,還叫人家笑話。
馬老太太隻道:「是,我家長河就是心疼人。」
這點大家都贊同,不僅心疼媳婦,連她們老婆子也心疼,她們活幾十年了,哪一年冬天不用冷水?誰心疼過她們手會不會長凍瘡?
一幫老太太們心裏熨帖,幹起活來,越發幹淨利索,年輕媳婦們在她們的帶動下,一個個也卯足了勁。
最後連帶著老爺子們編竹籃都快起來,不快不行啊,這些老太太們自己幹完活,迴家還要嘲笑他們,他們再磨蹭,麵子裏子都沒了。
在大傢夥高效率的忙碌下,打包好的貨物一件一件裝進倉庫,到後來,養殖場的倉庫不夠用,還徵用了馬小偉家的空屋子。
而此時,貨物,人員,一切準備就緒,隻待春節到來。
第47章 大賣(修
過了臘八就是年,華國很多地方都有喝臘八粥的傳統,或是放入幹果、豆腐和肉的鹹粥,或是放入紅棗、花生、蓮子的甜粥。
滬市是個包容的城市,無論是鹹粥還是甜粥,在這裏都有市場。
今年臘八前,滬市街頭突然流行起臘八粥來,在紡織廠門口,有人推著大木桶過來,木桶上包了一個厚厚的棉被。
有紡織廠女工就問:「是賣什麽的?」
這一年來,街麵上已經逐漸有一些小攤販,或是提著籃子,或是推著自行車,不過人家比較謹慎,都在犄角旮旯的巷子裏,或是電影院旁邊的角落裏,很少有人直接在廠子門口賣東西。
「不賣!免費贈送。」
免費?不要錢?還有這好事?
沒錯,就是不要錢,免費贈送臘八粥!
一吆喝一圈人圍過來,推桶的人問:「好喝吧?」
嗯嗯好喝!甜絲絲又軟又糯。
「那當然,我們用料多實在!」
臘八粥裏放了大米、小米、紅棗、花生、薏米、紅豆、蓮子、桂圓,足足八樣食材,全都是精挑細選,真材實料,而且最關鍵的是什麽?
「物美價廉,方便健康!」
這人拿出一個紙袋,展示給大家看,一袋子裏麵五小包,每一包裏都有大米小米、紅棗花生,連冰糖都配好了。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馬蕙蘭:「……擔心啥呀?他也不是一人出去的。」再說,老蘇出門都多少趟了,縣城、省城、滬市都快讓他跑遍了。
「那衛陽一個孩子頂啥用啊,真有事還不得長河顧著他……」
馬老爺子正說著,忽然聽到外麵一群孩子喊聲,忙出門:「咋了?咋了?是不是長河迴來了?」
一幫孩子嗷嗷往養殖場方向跑,馬學武抽空迴答他爺一聲:「有大車開去養殖場了!姑父也在!」
馬老爺子健步如飛,趕到養殖場的時候,蘇長河正招唿司機往邊上開,「對,就這兒!」
又叫衛陽喊人來卸煤炭,養殖場裏兩個車間的人聽見動靜,都出來看熱鬧。
「謔!這麽多煤啊!」
「養殖場用得了這麽多嗎?」
「哎那是啥?」白紅梅眼尖,一眼看到妹夫旁邊幾個大傢夥,「怪模怪樣的啥東西啊?」
馬老太太見多識廣,「煤爐子!」
馬老太太可是親眼見過、甚至用過的人,她家老二在部隊,娶的媳婦也是部隊裏的,兩口子分了間單位房,當初二兒媳婦生孩子,老太太還去伺候過月子,不過兩人處不來,看二兒媳婦把自家媽叫過去,老太太就麻溜收拾包袱迴來了。
「這就是煤爐子啊,城裏人就用這個呀!」單大娘又不解,「長河買這個幹嗎?」
馬老爺子也正問:「長河你買煤爐子幹嗎?」
「用啊!家裏麵太冷了,車間裏也是,媽和大嫂她們還要經常用水,這大冬天,用冷水都凍出凍瘡了,有個煤爐子,屋裏溫度能高點,還能不間斷燒熱水。」
蘇長河一口氣買了三個煤爐子,兩個大的,足有半人高,一個放車間,一個放他們家。
還有一個小的,有成人大腿高,這種就是一般家庭常用的煤爐子,他們一家三口上次迴老蘇家,看見王大媽時,她用的就是這種煤爐子,老蘇家也有。
蘇老太太經常抱怨煤爐子煮粥做飯太慢,不過這東西方便啊,尤其是大冬天,爐子上隨時有熱水,洗菜洗衣服,想用就用。
蘇長河說:「哦爹,這個小的是給你家用的,大的隻有兩個,買不到了,我尋思小的也能用用……」
單大娘有田嬸等人聽見蘇長河這話,瞅瞅嘴角笑得咧開的馬老太太,「長河這女婿當的,真是沒話說!」
這麽好的女婿,哪哪都好,唯一不好的就是怎麽不是她們家的?
等蘇長河帶著馬老爺子他們去送司機師傅的時候,馬老太太嘴角還沒下去,幾個老太太忍不住道:「這麽好的女婿怎麽就叫你趕上了?有啥都給老丈人家帶一份。」
馬老太太高興:「誰叫我眼光好?當初一眼就相中長河做女婿……」
有田嬸拆台:「得了吧,當初你可不滿意,不是還說不如給蕙蘭找個鄉下的。」
「我那不是跟蕙蘭賭氣嘛!」
「我看呀,還是蕙蘭自己的眼光好,看看她現在過得啥日子,天一冷,長河都不讓她出來幹活。」
那是因為我家蕙蘭要看書複習。
馬老太太心道,不過她沒說出口,這高考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萬一沒考上,現在說出來,還叫人家笑話。
馬老太太隻道:「是,我家長河就是心疼人。」
這點大家都贊同,不僅心疼媳婦,連她們老婆子也心疼,她們活幾十年了,哪一年冬天不用冷水?誰心疼過她們手會不會長凍瘡?
一幫老太太們心裏熨帖,幹起活來,越發幹淨利索,年輕媳婦們在她們的帶動下,一個個也卯足了勁。
最後連帶著老爺子們編竹籃都快起來,不快不行啊,這些老太太們自己幹完活,迴家還要嘲笑他們,他們再磨蹭,麵子裏子都沒了。
在大傢夥高效率的忙碌下,打包好的貨物一件一件裝進倉庫,到後來,養殖場的倉庫不夠用,還徵用了馬小偉家的空屋子。
而此時,貨物,人員,一切準備就緒,隻待春節到來。
第47章 大賣(修
過了臘八就是年,華國很多地方都有喝臘八粥的傳統,或是放入幹果、豆腐和肉的鹹粥,或是放入紅棗、花生、蓮子的甜粥。
滬市是個包容的城市,無論是鹹粥還是甜粥,在這裏都有市場。
今年臘八前,滬市街頭突然流行起臘八粥來,在紡織廠門口,有人推著大木桶過來,木桶上包了一個厚厚的棉被。
有紡織廠女工就問:「是賣什麽的?」
這一年來,街麵上已經逐漸有一些小攤販,或是提著籃子,或是推著自行車,不過人家比較謹慎,都在犄角旮旯的巷子裏,或是電影院旁邊的角落裏,很少有人直接在廠子門口賣東西。
「不賣!免費贈送。」
免費?不要錢?還有這好事?
沒錯,就是不要錢,免費贈送臘八粥!
一吆喝一圈人圍過來,推桶的人問:「好喝吧?」
嗯嗯好喝!甜絲絲又軟又糯。
「那當然,我們用料多實在!」
臘八粥裏放了大米、小米、紅棗、花生、薏米、紅豆、蓮子、桂圓,足足八樣食材,全都是精挑細選,真材實料,而且最關鍵的是什麽?
「物美價廉,方便健康!」
這人拿出一個紙袋,展示給大家看,一袋子裏麵五小包,每一包裏都有大米小米、紅棗花生,連冰糖都配好了。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