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如蘇長河所料,馬老爺子跑了一趟,沒要迴來,過一天又去,還是沒要迴來,人家公社幹事說打穀機運到縣城去了,能咋辦?
第三次,蘇長河跟著去,那個幹事還是說在縣城還沒迴來,蘇長河就問:「您說說是運哪兒去了?不然我們自己去運迴來,實在是沒辦法,人能等,地裏的莊稼等不了啊。」
之後,終於把他們自己的打穀機要了迴來,真是那是映襯了那句話「借錢容易還錢難」,借東西也一個道理。
蘇長河暗暗磨牙,這公社主任能不能找個機會給他弄走?
可轉念一想,弄走這個,誰知道下一個是人是鬼?還是得想辦法公社打好關係,養殖場在發展的關鍵時期,不求他們能給什麽幫助,起碼別扯後腿。
蘇長河和馬老爺子把打穀機直接推到打穀場,地裏已經開始收割了,馬老爺子去安排人往這邊挑稻穀,蘇長河招手叫衛陽過來。
「你就管著這台打穀機,在打穀場上搭把手,別去地裏了,」自家孩子自家心疼,蘇長河左右看看,壓低聲音:「傻不傻啊?偷懶都不會?」
衛陽摸摸鼻子,他不是想著能掙點是點,迴頭家裏能多分糧食。
蘇長河示意他低頭,拍了拍他腦門,這小子幾個月吃好喝好,個子又躥一截,再長長都比他高了。
他說道:「你都交迴去三十多塊錢了,還不夠你吃?就在這兒啊,順帶看點你姐,讓她該歇會兒就歇會兒,咱家不差工分!」
這次收晚稻,蘇長河就用不著上場了,養殖場那邊現在離不開人,尤其是馬小偉還在滬市學習,馬祥馬紅霞蘇長河還得看著點。
他溜溜達達往養殖場去,走著走著卻被人叫住。
「長河?長河……」
蘇長河扭頭一看,「噯!花嬸您怎麽在這兒?」
花嬸是馬小偉的奶奶,七十多歲的老太太杵著拐棍,一笑露出缺了牙齒的牙齦,「我等你呢!你來,來……」
蘇長河扶著她,跟著她一直走到小偉家,「您要幹什麽?是不是家裏什麽東西壞了?」
花嬸神神秘秘,讓他在堂屋等著,她自個進屋,翻箱倒櫃,也不知道在找什麽,出來就把一包東西塞給蘇長河。
花嬸年紀大了,耳朵不好,跟她說話必須得自動提高音量,蘇長河就喊道:「這是啥啊?」
「棉花!」花嬸自己的聲音也大,她解開破破爛爛的包袱皮,裏麵是幹幹淨淨雪白雪白的棉花。
「你不是在找這個?說要給小丫做床新棉被?都是收拾好的,我曬過好多迴了,軟和著呢!」
前進大隊也種了一些棉花,不過那都是任務,要交到公社的,且因為這兩年長勢不好,各家幾乎分不到。
偏偏棉花又是必需品,起碼對蘇家來說,是很需要的。
蘇長河三人剛穿來時,家裏隻有一床棉被,後來,想給他閨女弄個單獨的小房間,床鋪被蓋什麽得準備吧。
好不容易湊出一套來,閨女還沒用上,衛陽又來了,家裏的鋪蓋又不夠用了。現在還好,閨女和他們睡一張床,等晚稻收完,房子蓋好,家裏至少需要三套鋪蓋。
這時候又沒有空調,大冬天,再冷都得靠一身正氣,他閨女可怕冷了,棉被不彈厚實點,她晚上都睡不著。
老馬家也沒棉花,他家人多,自家都不夠用,蘇長河隻好在隊裏尋摸,大概是傳到了花嬸耳朵裏。
不過再缺也不能要花嬸東西,花嬸家日子也不好過,他們家就剩下她跟孫子小偉相依為命。
花嬸家條件本來還不錯,她男人做得一手好木工,馬向華會的那點木工就是跟他學的。
可惜天有不測風雲,饑荒年間,花嬸男人為了找口吃的,摸黑出去,結果沒看清路,跌進了水溝,那時候天冷,水溝裏還有冰碴,花嬸男人本來就餓得沒力氣,一晚上活活凍死了。
花嬸一個女人好不容易拉扯大兒子,兒子也娶媳婦了,還給他們家生了個大胖孫子,眼看著苦盡甘來,沒想到她兒子出去挖水渠,出了意外,沒等送到醫院,人就沒了。
後來,她兒媳婦改嫁,家裏隻剩下她和孫子,一個老一個小,老的年紀大了,小的從小營養不夠,身體瘦弱,也賺不了幾個工分,兩人日子能好過到哪兒去?
當初蘇長河第一次從村裏收雞鴨家禽,讓馬老爺子安排,馬老爺子指定的幾家困難戶,花嬸家就排第一個。
蘇長河怎麽能要她家的東西?花嬸手裏這些棉花都不知道存了多久?八成是給小偉準備的,小偉都二十了,放在鄉下,一般情況下都娶媳婦了。
蘇長河道:「您收迴去!小偉娶媳婦,不得置辦幾床新被子啊?」
花嬸抓著蘇長河的手,不讓他推辭:「拿著!拿著!你是不是嫌棄我老婆子埋汰?」
「哪有?您這不是冤枉我嗎?真不用,棉花我有辦法弄來,您拿迴去,給小偉攢著……」
「你不要就是看不起我!」
花嬸這麽說,蘇長河還能不要?
「行,那我收著,在外麵買可沒有您這個好。」蘇長河把包袱放一邊,從兜裏掏錢,「棉花我收了,錢你得要,外麵供銷社就是這個價,想買還買不到呢!」
花嬸不肯要,一個勁兒把他往外推,「這又不是別的,是我自個兒偷著在自留地裏種的,還要錢?你把我當什麽了?我家小偉要不是你照顧,哪能拿工錢?還教他學問,帶他去滬市!我要你錢,我成什麽人了?走走走,你去忙你的!」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第三次,蘇長河跟著去,那個幹事還是說在縣城還沒迴來,蘇長河就問:「您說說是運哪兒去了?不然我們自己去運迴來,實在是沒辦法,人能等,地裏的莊稼等不了啊。」
之後,終於把他們自己的打穀機要了迴來,真是那是映襯了那句話「借錢容易還錢難」,借東西也一個道理。
蘇長河暗暗磨牙,這公社主任能不能找個機會給他弄走?
可轉念一想,弄走這個,誰知道下一個是人是鬼?還是得想辦法公社打好關係,養殖場在發展的關鍵時期,不求他們能給什麽幫助,起碼別扯後腿。
蘇長河和馬老爺子把打穀機直接推到打穀場,地裏已經開始收割了,馬老爺子去安排人往這邊挑稻穀,蘇長河招手叫衛陽過來。
「你就管著這台打穀機,在打穀場上搭把手,別去地裏了,」自家孩子自家心疼,蘇長河左右看看,壓低聲音:「傻不傻啊?偷懶都不會?」
衛陽摸摸鼻子,他不是想著能掙點是點,迴頭家裏能多分糧食。
蘇長河示意他低頭,拍了拍他腦門,這小子幾個月吃好喝好,個子又躥一截,再長長都比他高了。
他說道:「你都交迴去三十多塊錢了,還不夠你吃?就在這兒啊,順帶看點你姐,讓她該歇會兒就歇會兒,咱家不差工分!」
這次收晚稻,蘇長河就用不著上場了,養殖場那邊現在離不開人,尤其是馬小偉還在滬市學習,馬祥馬紅霞蘇長河還得看著點。
他溜溜達達往養殖場去,走著走著卻被人叫住。
「長河?長河……」
蘇長河扭頭一看,「噯!花嬸您怎麽在這兒?」
花嬸是馬小偉的奶奶,七十多歲的老太太杵著拐棍,一笑露出缺了牙齒的牙齦,「我等你呢!你來,來……」
蘇長河扶著她,跟著她一直走到小偉家,「您要幹什麽?是不是家裏什麽東西壞了?」
花嬸神神秘秘,讓他在堂屋等著,她自個進屋,翻箱倒櫃,也不知道在找什麽,出來就把一包東西塞給蘇長河。
花嬸年紀大了,耳朵不好,跟她說話必須得自動提高音量,蘇長河就喊道:「這是啥啊?」
「棉花!」花嬸自己的聲音也大,她解開破破爛爛的包袱皮,裏麵是幹幹淨淨雪白雪白的棉花。
「你不是在找這個?說要給小丫做床新棉被?都是收拾好的,我曬過好多迴了,軟和著呢!」
前進大隊也種了一些棉花,不過那都是任務,要交到公社的,且因為這兩年長勢不好,各家幾乎分不到。
偏偏棉花又是必需品,起碼對蘇家來說,是很需要的。
蘇長河三人剛穿來時,家裏隻有一床棉被,後來,想給他閨女弄個單獨的小房間,床鋪被蓋什麽得準備吧。
好不容易湊出一套來,閨女還沒用上,衛陽又來了,家裏的鋪蓋又不夠用了。現在還好,閨女和他們睡一張床,等晚稻收完,房子蓋好,家裏至少需要三套鋪蓋。
這時候又沒有空調,大冬天,再冷都得靠一身正氣,他閨女可怕冷了,棉被不彈厚實點,她晚上都睡不著。
老馬家也沒棉花,他家人多,自家都不夠用,蘇長河隻好在隊裏尋摸,大概是傳到了花嬸耳朵裏。
不過再缺也不能要花嬸東西,花嬸家日子也不好過,他們家就剩下她跟孫子小偉相依為命。
花嬸家條件本來還不錯,她男人做得一手好木工,馬向華會的那點木工就是跟他學的。
可惜天有不測風雲,饑荒年間,花嬸男人為了找口吃的,摸黑出去,結果沒看清路,跌進了水溝,那時候天冷,水溝裏還有冰碴,花嬸男人本來就餓得沒力氣,一晚上活活凍死了。
花嬸一個女人好不容易拉扯大兒子,兒子也娶媳婦了,還給他們家生了個大胖孫子,眼看著苦盡甘來,沒想到她兒子出去挖水渠,出了意外,沒等送到醫院,人就沒了。
後來,她兒媳婦改嫁,家裏隻剩下她和孫子,一個老一個小,老的年紀大了,小的從小營養不夠,身體瘦弱,也賺不了幾個工分,兩人日子能好過到哪兒去?
當初蘇長河第一次從村裏收雞鴨家禽,讓馬老爺子安排,馬老爺子指定的幾家困難戶,花嬸家就排第一個。
蘇長河怎麽能要她家的東西?花嬸手裏這些棉花都不知道存了多久?八成是給小偉準備的,小偉都二十了,放在鄉下,一般情況下都娶媳婦了。
蘇長河道:「您收迴去!小偉娶媳婦,不得置辦幾床新被子啊?」
花嬸抓著蘇長河的手,不讓他推辭:「拿著!拿著!你是不是嫌棄我老婆子埋汰?」
「哪有?您這不是冤枉我嗎?真不用,棉花我有辦法弄來,您拿迴去,給小偉攢著……」
「你不要就是看不起我!」
花嬸這麽說,蘇長河還能不要?
「行,那我收著,在外麵買可沒有您這個好。」蘇長河把包袱放一邊,從兜裏掏錢,「棉花我收了,錢你得要,外麵供銷社就是這個價,想買還買不到呢!」
花嬸不肯要,一個勁兒把他往外推,「這又不是別的,是我自個兒偷著在自留地裏種的,還要錢?你把我當什麽了?我家小偉要不是你照顧,哪能拿工錢?還教他學問,帶他去滬市!我要你錢,我成什麽人了?走走走,你去忙你的!」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