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老爺子很猶豫,老馬家祖祖輩輩都住在這裏,隊裏大多沾親帶故。老爺子在這一輩裏排行第九,有時候小輩們不喊大隊長,喊「九叔」、「九伯」、「九爺爺」的都有,換句話說,這都是家裏人啊。
能有機會讓隊裏人過上好日子,多分點錢,他當然願意。可他也有顧慮,辦養殖場不是那麽簡單的事。
早幾年,各個生產隊有養豬的任務,他們隊裏有兩頭,有一年,不知道怎麽迴事,兩頭豬不吃不喝。當時急死他了,一天跑公社好幾趟,終於把技術員請過來,結果沒用,兩頭豬還是死了,說是什麽豬瘟。那一年他們收成不好,還得拿糧食補繳豬的任務。
這豬有豬瘟,雞是不是也有雞瘟?兩頭豬他們還仔細照顧,都得了豬瘟,要是上千隻雞,伺候不過來,得雞瘟怎麽辦?
到時候大家白忙活一場,女婿的錢也糟蹋了。
馬老爺子猶豫好幾天,還是找來大隊幹部以及幾個輩分大的老爺子商量。一幫人關在屋裏商量半天,連家裏人去叫吃飯都沒出來。最後直到天黑,大隊部屋門打開,裏麵煙霧繚繞,一幫人和升仙似的。
「升仙」這個比喻是蘇月根據馬學文馬學武描述說的,飯早好了,天都黑了,爺還不迴去,他倆受奶的命令,去叫爺迴家。據他們說:「爺菸袋裏裝的用來聞聞的菸絲都抽沒了!」
老爺子菸絲捨不得抽,菸癮犯的時候,就聞聞菸絲,砸吧砸吧菸嘴。
這迴,都真刀實槍地動上菸絲了,可見會議之困難。
不知道他們最終討論出什麽結果,反正第二天,一幫人把她爸叫進去,蘇月後來問她爸,給第二次會議起了個名兒,她稱之為「終極答辯」。
「我也沒說錯啊!」
給蘇月自己住的臥室終於隔了出來,床和書桌也已經擺好,馬蕙蘭給做了一床四件套,用之前得先洗洗。
她在院子裏洗,蘇月就蹲旁邊和她說起打探來的消息,「爸說外公他們還整理出來十個問題,一個一個問,剛開始還好好的,後來你一句我一句全亂套了,爸還沒說完,他們自己吵起來了……」
蘇月想想那場景就樂,「哈哈哈不過爸那是臨危不懼,以一當十,舌戰群儒,讓他們當場拜服,齊唿『佩服佩服,場長必須你來當!』」
馬蕙蘭「噗嗤」一聲,忍不住笑出聲,「你爸這是躲都沒躲掉啊!」
老蘇還計劃著把養殖場都丟給馬向華他們管,他帶著馬向東跑跑縣城,然後把銷路交給馬向東,他自己以後就當個技術工,動動嘴皮子,指導指導大家怎麽養殖。
老蘇還說:「俺們技術工種,靠的就是腦子!以後我啥也不用管,每天去養殖場轉一圈,迴來還能給你倆做飯。」
「這下好了,不是啥也不用管,是啥啥都得管!」
可不叫馬蕙蘭說中了。
養殖場要怎麽辦?從哪兒開始搞?養多少雞鴨?科學養殖什麽意思?馬老爺子他們沒見過養殖場,又怕出差錯,什麽都要問過蘇長河。連和公社領導的溝通,馬老爺子都要讓他先聽一遍。
蘇長河無奈:「爹你就照你的平時的習慣說,圍繞兩個重點,第一哭窮,咱隊裏到現在都沒通電,晚上還靠煤油燈,日子過的實在苦,馬上農忙,沒有農機幫忙,全靠肩扛手抬,生產隊員受不了,咱們請求公社給予幫助……反正就要這要那,他肯定不給,不給就好辦了,咱日子都這麽難了,公社不能解決問題,我們自己想辦法創收,領導也不好拒絕。」
「第二個重點,爹你一定一定得強調集體,咱們這個養殖場是生產隊全體隊員的。工農一家親,城裏工人沒有肉吃,咱們開辦養殖場,讓自己日子好過,也讓工人兄弟多吃一口肉,實現工人農民大團結,攜手走進美好生活的新時代!」
蘇長河總結:「反正多扯點口號,務必讓公社領導知道咱養殖場的政治絕對正確,就這些,隻要把這兩點意思表達清楚就行。」
這還就這些?馬老爺子暗暗在心裏複述他說的話,「工農一家親……讓工人兄弟多吃一口肉,工農大團結……」
馬老爺子決定了,迴去先找張紙把話記下來,等到公社,他再拿出來多背幾遍。
馬老爺子從公社迴來,神色輕鬆,一看就知道有好消息,「公社領導同意咱們搞,隻有一點,不能影響正常的生產勞動!」
得到了上級的允許,養殖場的建設就正式拉開帷幕。
前進大隊就那麽些人家,大隊幹部和輩分高的老爺子們開了兩次會,基本上所有人家都知道了這事,連幾個知青,比如知青點以前的老大哥陳誌強,他家沒有人去開會,但是他老丈人家也姓馬,從老丈人家也知道了這事。
村裏剩下的知青,除了兩個單身,其他的都在本地落戶生根。當年在知青點,蘇長河的原身小蘇同誌心裏傲氣,除了同樣來自滬市的老大哥,其他人和他的關係都一般。後來小蘇同誌娶了大隊長家女兒,老丈人家還多有貼補,同樣落戶,他的日子過的比別人好,別人心裏不大平衡。
小蘇同誌拋棄妻女迴滬市這事做的不厚道,那些人沒少在背後說他。
現下有心問問養殖場開辦後,都有那些崗位,他們不好意思直接找上蘇長河,就找到老大哥,請老大哥帶領大家一起去問問。
養殖場的活就算髒些,起碼也比地裏的活輕鬆,他們好歹是知識青年,像什麽會計之類的工作,總比隊裏這些人能勝任吧?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能有機會讓隊裏人過上好日子,多分點錢,他當然願意。可他也有顧慮,辦養殖場不是那麽簡單的事。
早幾年,各個生產隊有養豬的任務,他們隊裏有兩頭,有一年,不知道怎麽迴事,兩頭豬不吃不喝。當時急死他了,一天跑公社好幾趟,終於把技術員請過來,結果沒用,兩頭豬還是死了,說是什麽豬瘟。那一年他們收成不好,還得拿糧食補繳豬的任務。
這豬有豬瘟,雞是不是也有雞瘟?兩頭豬他們還仔細照顧,都得了豬瘟,要是上千隻雞,伺候不過來,得雞瘟怎麽辦?
到時候大家白忙活一場,女婿的錢也糟蹋了。
馬老爺子猶豫好幾天,還是找來大隊幹部以及幾個輩分大的老爺子商量。一幫人關在屋裏商量半天,連家裏人去叫吃飯都沒出來。最後直到天黑,大隊部屋門打開,裏麵煙霧繚繞,一幫人和升仙似的。
「升仙」這個比喻是蘇月根據馬學文馬學武描述說的,飯早好了,天都黑了,爺還不迴去,他倆受奶的命令,去叫爺迴家。據他們說:「爺菸袋裏裝的用來聞聞的菸絲都抽沒了!」
老爺子菸絲捨不得抽,菸癮犯的時候,就聞聞菸絲,砸吧砸吧菸嘴。
這迴,都真刀實槍地動上菸絲了,可見會議之困難。
不知道他們最終討論出什麽結果,反正第二天,一幫人把她爸叫進去,蘇月後來問她爸,給第二次會議起了個名兒,她稱之為「終極答辯」。
「我也沒說錯啊!」
給蘇月自己住的臥室終於隔了出來,床和書桌也已經擺好,馬蕙蘭給做了一床四件套,用之前得先洗洗。
她在院子裏洗,蘇月就蹲旁邊和她說起打探來的消息,「爸說外公他們還整理出來十個問題,一個一個問,剛開始還好好的,後來你一句我一句全亂套了,爸還沒說完,他們自己吵起來了……」
蘇月想想那場景就樂,「哈哈哈不過爸那是臨危不懼,以一當十,舌戰群儒,讓他們當場拜服,齊唿『佩服佩服,場長必須你來當!』」
馬蕙蘭「噗嗤」一聲,忍不住笑出聲,「你爸這是躲都沒躲掉啊!」
老蘇還計劃著把養殖場都丟給馬向華他們管,他帶著馬向東跑跑縣城,然後把銷路交給馬向東,他自己以後就當個技術工,動動嘴皮子,指導指導大家怎麽養殖。
老蘇還說:「俺們技術工種,靠的就是腦子!以後我啥也不用管,每天去養殖場轉一圈,迴來還能給你倆做飯。」
「這下好了,不是啥也不用管,是啥啥都得管!」
可不叫馬蕙蘭說中了。
養殖場要怎麽辦?從哪兒開始搞?養多少雞鴨?科學養殖什麽意思?馬老爺子他們沒見過養殖場,又怕出差錯,什麽都要問過蘇長河。連和公社領導的溝通,馬老爺子都要讓他先聽一遍。
蘇長河無奈:「爹你就照你的平時的習慣說,圍繞兩個重點,第一哭窮,咱隊裏到現在都沒通電,晚上還靠煤油燈,日子過的實在苦,馬上農忙,沒有農機幫忙,全靠肩扛手抬,生產隊員受不了,咱們請求公社給予幫助……反正就要這要那,他肯定不給,不給就好辦了,咱日子都這麽難了,公社不能解決問題,我們自己想辦法創收,領導也不好拒絕。」
「第二個重點,爹你一定一定得強調集體,咱們這個養殖場是生產隊全體隊員的。工農一家親,城裏工人沒有肉吃,咱們開辦養殖場,讓自己日子好過,也讓工人兄弟多吃一口肉,實現工人農民大團結,攜手走進美好生活的新時代!」
蘇長河總結:「反正多扯點口號,務必讓公社領導知道咱養殖場的政治絕對正確,就這些,隻要把這兩點意思表達清楚就行。」
這還就這些?馬老爺子暗暗在心裏複述他說的話,「工農一家親……讓工人兄弟多吃一口肉,工農大團結……」
馬老爺子決定了,迴去先找張紙把話記下來,等到公社,他再拿出來多背幾遍。
馬老爺子從公社迴來,神色輕鬆,一看就知道有好消息,「公社領導同意咱們搞,隻有一點,不能影響正常的生產勞動!」
得到了上級的允許,養殖場的建設就正式拉開帷幕。
前進大隊就那麽些人家,大隊幹部和輩分高的老爺子們開了兩次會,基本上所有人家都知道了這事,連幾個知青,比如知青點以前的老大哥陳誌強,他家沒有人去開會,但是他老丈人家也姓馬,從老丈人家也知道了這事。
村裏剩下的知青,除了兩個單身,其他的都在本地落戶生根。當年在知青點,蘇長河的原身小蘇同誌心裏傲氣,除了同樣來自滬市的老大哥,其他人和他的關係都一般。後來小蘇同誌娶了大隊長家女兒,老丈人家還多有貼補,同樣落戶,他的日子過的比別人好,別人心裏不大平衡。
小蘇同誌拋棄妻女迴滬市這事做的不厚道,那些人沒少在背後說他。
現下有心問問養殖場開辦後,都有那些崗位,他們不好意思直接找上蘇長河,就找到老大哥,請老大哥帶領大家一起去問問。
養殖場的活就算髒些,起碼也比地裏的活輕鬆,他們好歹是知識青年,像什麽會計之類的工作,總比隊裏這些人能勝任吧?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