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皇宮坤寧宮中,皇後已經坐立不安地在等候梁嬤嬤從自己娘家迴來。今天是她和家人約定的取情報的時間。
“娘娘!”梁嬤嬤的聲音終於傳進了大殿。
“你們都下去吧!”皇後吩咐道。隨即,一眾下人紛紛告退。
皇後迫不及待地打開梁嬤嬤手中的信件。信中說道:尋找先皇身邊常伴太監秦淮河下落,第二份遺詔線索指向他!殺!
皇後緩緩合上了紙,思緒一下子迴到了十六年前,先帝彌留之際,下旨取消殉葬,允許伺候滿10年的太監、宮女迴家鄉,葉落歸根!說是為了積德,也算是自我的一種超度吧!當時,百餘人的太監、宮女浩浩蕩蕩的出宮,百姓紛紛誇讚先帝具有仁愛之心!是君主典範!秦淮河作為皇宮第一大太監,為人八麵玲瓏,也在歸家隊伍中。當年也是他的私下匯報,皇後才知道先皇有意傳位於寧澤琛,這個非自己血脈的人!據當時秦淮河說,先帝爺曾經感慨皇後家族的勢力太大了!大到可能自己要無法駕馭了!而且從學堂冷太傅等幾位太傅的言語中感知到赫王爺聰慧無比,有著過目不忘之能力,而寧書遠相對就差遠了!對比起學習,似乎寧書遠更樂意陶醉於琴棋書畫之中。當年,又正值邊疆硝煙四起,外族勢力蠢蠢欲動,對大寧國的進貢一年比一年少!結合內外情況,先帝爺知道大寧國急需一位有擔當的人來引領,方能保佑大寧國江山千秋萬代!在秦淮河的高密下,皇後聯合她親爹一起篡改了第一份遺詔!秦淮河還作為證人,證實了當時這份聖旨的真實性!也不知道為什麽第二天,朝堂之上就又有小道消息傳出,說遺詔被篡改,真正的繼承者應該是赫王爺!並預言先帝爺身邊的第一大太監秦淮河將在一個月內死於非命,原因是皇後要殺人滅口!斬草除根!正是這一謠言的四起,讓皇後一族暫停了殺心!他們也不想節外生枝!相反,皇後他們還派了心腹保護秦淮河順利迴到家鄉!他們擔心寧王爺會借著這個謠言派人去追殺秦淮河,以此來達到動搖皇後手中遺詔的真相!就這樣,一年、兩年、三年......十六年來,秦淮河一直在老家顧縣安享天年,甚至還娶了五六個妻妾!隨著寧王爺的去世,寧澤琛的流放,秦淮河也就這樣存活了下來!而如今又一次聽說這個名字,皇後有點發愣!
“秦淮河,真是個老狐狸!當初竟然沒有看出他才是隱藏的最深的那個人!”皇後小聲地說道。
“娘娘,現在關鍵時刻了。我們不能讓赫王爺奪得先機啊!”梁嬤嬤說道。
“是的,爹爹已經派人去解決他了!梁嬤嬤,去尋找兩名可靠的仵作,然後通知刑部的嚴大人,讓他做好準備,前往顧縣調查秦淮河之死!”皇後說道。
“娘娘?”梁嬤嬤有點不解,秦淮河還活著呢,怎麽自家娘娘已經要處理身後事了。
“我估計寧澤琛肯定也查到第二份遺詔和秦淮河有關。他也會派人前往尋找秦淮河的。我們現在比的就是速度!我相信我爹的動作會更快一些!畢竟這些年,我們一直斷斷續續和秦淮河有聯係。當秦淮河的死訊傳來,我希望是我在早朝的大堂上得知,我會立馬在朝堂之上派嚴大人帶兩名仵作前往,調查死因!讓眾大臣覺得一切都是隨意之舉,而非刻意所為!堵住眾人的悠悠之口!”
“娘娘真實運籌帷幄!走一步算三步啊!相信赫王爺絕不會是娘娘的對手!”梁嬤嬤立馬恭維道。
“少拍我馬屁!我心裏有數!等到遠兒登基大典過後,我一定放你歸鄉,和家人團聚,放心我不會來殺人滅口這一套,畢竟你對我是忠心耿耿的。”皇後仿佛看穿了梁嬤嬤的心思一樣!
“多謝娘娘!”梁嬤嬤立馬跪下來謝恩。其實,她的心裏像明鏡似的,估計等到太子登基,自己唯有在宮中自縊這一條路,方可保全家人的平安啊!可能娘娘還會看在自己跟了娘娘快三十年的份上,給她家人一份恩典,讓他們平安度過餘生。甚至有時候梁嬤嬤在心裏想,讓皇後和赫王爺的這場爭鬥永遠不要結束,唯有這樣,自己才能繼續苟活下去!至於人生的意義是什麽,這是一個對於梁嬤嬤來說太過於高深的問題!
“梁嬤嬤,陪本宮去看看遠兒吧!”皇後落實好了秦淮河的事情,轉念就想去看看遠兒如何了,她最害怕的是自己的兒子從此自暴自棄!
兩人踱步一前一後的走著,經過禦花園的時候,看著眼前枯黃的梧桐葉飄落,皇後感慨地說道:“嬤嬤,哀家進宮這麽多年,老了,也累了。我曾經也想著安安穩穩的過日子,可是這個深宮到底讓我變了吧?”
“娘娘慎言!娘娘現在正值芳華,猶如這眼前的菊花,姹紫嫣紅正當時。那些飄落的梧桐葉隻是娘娘的絆腳石,終究一片片凋落,最後化為娘娘的沃肥,隻是給娘娘的美好生活添磚加瓦罷了。”梁嬤嬤立馬迴稟道。
“嬤嬤真會說話!有時候哀家真希望有個人能對哀家說說真話,可惜,可惜......”皇後一邊歎息一邊說道。
梁嬤嬤沒有作答了,因為不知道如何去迴答。“真話?”估計真話是這個後宮唯一不需要的東西吧!梁嬤嬤要是說真話,恐怕早就死了幾百迴了!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這是後宮的不二生存法則。為了生存,梁嬤嬤這三十年的宮廷生活甚至都沒有和家人見過一麵,所有知道的家人境況,隻是家人來信告知,而她除了寄些銀兩迴家,不會給家裏留一個字。就怕疑心甚重的皇後一家哪天懷疑她的背叛而斬草除根。
發完一通秋日感慨後,皇後開始一言不發默默行走,梁嬤嬤跟隨著,安靜地踩過每一片樹葉,仿佛踏過了一輪輪的歲月。
“娘娘!”梁嬤嬤的聲音終於傳進了大殿。
“你們都下去吧!”皇後吩咐道。隨即,一眾下人紛紛告退。
皇後迫不及待地打開梁嬤嬤手中的信件。信中說道:尋找先皇身邊常伴太監秦淮河下落,第二份遺詔線索指向他!殺!
皇後緩緩合上了紙,思緒一下子迴到了十六年前,先帝彌留之際,下旨取消殉葬,允許伺候滿10年的太監、宮女迴家鄉,葉落歸根!說是為了積德,也算是自我的一種超度吧!當時,百餘人的太監、宮女浩浩蕩蕩的出宮,百姓紛紛誇讚先帝具有仁愛之心!是君主典範!秦淮河作為皇宮第一大太監,為人八麵玲瓏,也在歸家隊伍中。當年也是他的私下匯報,皇後才知道先皇有意傳位於寧澤琛,這個非自己血脈的人!據當時秦淮河說,先帝爺曾經感慨皇後家族的勢力太大了!大到可能自己要無法駕馭了!而且從學堂冷太傅等幾位太傅的言語中感知到赫王爺聰慧無比,有著過目不忘之能力,而寧書遠相對就差遠了!對比起學習,似乎寧書遠更樂意陶醉於琴棋書畫之中。當年,又正值邊疆硝煙四起,外族勢力蠢蠢欲動,對大寧國的進貢一年比一年少!結合內外情況,先帝爺知道大寧國急需一位有擔當的人來引領,方能保佑大寧國江山千秋萬代!在秦淮河的高密下,皇後聯合她親爹一起篡改了第一份遺詔!秦淮河還作為證人,證實了當時這份聖旨的真實性!也不知道為什麽第二天,朝堂之上就又有小道消息傳出,說遺詔被篡改,真正的繼承者應該是赫王爺!並預言先帝爺身邊的第一大太監秦淮河將在一個月內死於非命,原因是皇後要殺人滅口!斬草除根!正是這一謠言的四起,讓皇後一族暫停了殺心!他們也不想節外生枝!相反,皇後他們還派了心腹保護秦淮河順利迴到家鄉!他們擔心寧王爺會借著這個謠言派人去追殺秦淮河,以此來達到動搖皇後手中遺詔的真相!就這樣,一年、兩年、三年......十六年來,秦淮河一直在老家顧縣安享天年,甚至還娶了五六個妻妾!隨著寧王爺的去世,寧澤琛的流放,秦淮河也就這樣存活了下來!而如今又一次聽說這個名字,皇後有點發愣!
“秦淮河,真是個老狐狸!當初竟然沒有看出他才是隱藏的最深的那個人!”皇後小聲地說道。
“娘娘,現在關鍵時刻了。我們不能讓赫王爺奪得先機啊!”梁嬤嬤說道。
“是的,爹爹已經派人去解決他了!梁嬤嬤,去尋找兩名可靠的仵作,然後通知刑部的嚴大人,讓他做好準備,前往顧縣調查秦淮河之死!”皇後說道。
“娘娘?”梁嬤嬤有點不解,秦淮河還活著呢,怎麽自家娘娘已經要處理身後事了。
“我估計寧澤琛肯定也查到第二份遺詔和秦淮河有關。他也會派人前往尋找秦淮河的。我們現在比的就是速度!我相信我爹的動作會更快一些!畢竟這些年,我們一直斷斷續續和秦淮河有聯係。當秦淮河的死訊傳來,我希望是我在早朝的大堂上得知,我會立馬在朝堂之上派嚴大人帶兩名仵作前往,調查死因!讓眾大臣覺得一切都是隨意之舉,而非刻意所為!堵住眾人的悠悠之口!”
“娘娘真實運籌帷幄!走一步算三步啊!相信赫王爺絕不會是娘娘的對手!”梁嬤嬤立馬恭維道。
“少拍我馬屁!我心裏有數!等到遠兒登基大典過後,我一定放你歸鄉,和家人團聚,放心我不會來殺人滅口這一套,畢竟你對我是忠心耿耿的。”皇後仿佛看穿了梁嬤嬤的心思一樣!
“多謝娘娘!”梁嬤嬤立馬跪下來謝恩。其實,她的心裏像明鏡似的,估計等到太子登基,自己唯有在宮中自縊這一條路,方可保全家人的平安啊!可能娘娘還會看在自己跟了娘娘快三十年的份上,給她家人一份恩典,讓他們平安度過餘生。甚至有時候梁嬤嬤在心裏想,讓皇後和赫王爺的這場爭鬥永遠不要結束,唯有這樣,自己才能繼續苟活下去!至於人生的意義是什麽,這是一個對於梁嬤嬤來說太過於高深的問題!
“梁嬤嬤,陪本宮去看看遠兒吧!”皇後落實好了秦淮河的事情,轉念就想去看看遠兒如何了,她最害怕的是自己的兒子從此自暴自棄!
兩人踱步一前一後的走著,經過禦花園的時候,看著眼前枯黃的梧桐葉飄落,皇後感慨地說道:“嬤嬤,哀家進宮這麽多年,老了,也累了。我曾經也想著安安穩穩的過日子,可是這個深宮到底讓我變了吧?”
“娘娘慎言!娘娘現在正值芳華,猶如這眼前的菊花,姹紫嫣紅正當時。那些飄落的梧桐葉隻是娘娘的絆腳石,終究一片片凋落,最後化為娘娘的沃肥,隻是給娘娘的美好生活添磚加瓦罷了。”梁嬤嬤立馬迴稟道。
“嬤嬤真會說話!有時候哀家真希望有個人能對哀家說說真話,可惜,可惜......”皇後一邊歎息一邊說道。
梁嬤嬤沒有作答了,因為不知道如何去迴答。“真話?”估計真話是這個後宮唯一不需要的東西吧!梁嬤嬤要是說真話,恐怕早就死了幾百迴了!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這是後宮的不二生存法則。為了生存,梁嬤嬤這三十年的宮廷生活甚至都沒有和家人見過一麵,所有知道的家人境況,隻是家人來信告知,而她除了寄些銀兩迴家,不會給家裏留一個字。就怕疑心甚重的皇後一家哪天懷疑她的背叛而斬草除根。
發完一通秋日感慨後,皇後開始一言不發默默行走,梁嬤嬤跟隨著,安靜地踩過每一片樹葉,仿佛踏過了一輪輪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