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星的話,讓陳名夏心裏一凜,背後直冒冷汗,不過臉上卻保持鎮定。


    這件事情,就是陳名夏參與主持的,他確實將一些事情直接壓下去了,不過這個時候,他豈能不打自招,自亂陣腳。


    高義歡眉頭微皺,殺氣一閃即逝,忽然笑道:“嗬嗬~朕能知道什麽,是那些好心的臣子關心朕,見朕事務繁忙,就沒打擾朕吧!”說著高義歡一揮手,“近些年朕忙於征戰,對於這些事忽視了,是朕的過錯啊!再有這樣的事情,卿家可以密折上奏。”


    遷徒陝西百姓,恢複陝北生態,同時開發河套,從遊牧手中拿迴這塊塞上江南,是高義歡很早以前就製定的策略。


    如今過去多年,效果卻並不明顯,高義歡原本以為是百姓思鄉,加上開發河套比較辛苦,所以出現迴流現象。


    現在,他聽了周文星的話,才知道原來是有些人得寸進尺了。


    舊王朝的崩潰,很大一個原因就是社會資源分配嚴重失衡,而新的王朝,就是從新分配社會資源,高義歡已經給了他們很多,但是人性貪婪,有時候是無法滿足的。


    高義歡心中很憤怒,不過他感覺他們的力量很強大,所以並未輕舉妄動。


    陳名夏見高義歡沒有發怒,心裏鬆了口氣,不過要是周文星遇事就給高義歡上密折,打報告,那上級官員,還有他就沒好日子過了,忙接過話頭,“陛下,這種情況以後不會發生了。周知府,以後有這樣的事情,你隻管找我和內閣,本閣是負責任的!”


    高義歡沉著臉,盯著陳名夏,“陳學士,你這句話,朕可記下了!”


    陳名夏忙保證,“陛下放心,這次臣一定把這件事情做好!”


    高義歡微微頷首,“今年之內,朕希望能夠看到成效!”


    一路說著話,便到了前麵的村子。


    ……


    高義歡在陝北轉了幾天,又去了一趟河套,迴到長安時已經是1654年武鼎四年五月時節。


    此前,高義歡聽人總結,明亡於黨爭,心裏還未有個清醒的認識,可是現在他卻明白了。


    他出去一個多月,朝廷上下圍繞軍資案,就炒了一個多月,怎麽可能不耽擱正事。


    這段時間裏,事態進一步擴大,兵科事中袁彭年上書彈劾冒襄、陳貞慧等人結黨,官商勾結,為江南商賈士紳謀取利益。


    這件事到底有沒有,估計是有的。


    一種模式或者事物誕生後,人們一旦因此獲得了好處,便很難消滅這種模式和事物,除非有更好的出現。


    東林出現後,從一個正派的,有理想的組織,逐漸走向官商勾結之後,給江南商賈和士紳帶來巨大的利益,而他們一旦常過甜頭後,江南商賈和士紳必然尋找新的代言人發聲。


    魏國朝廷江南籍的官員,便成了他們拉攏資助的對象,一群為江南士紳和商賈說話官員,即便沒有形成黨派,估計也在形成的過程中了。


    冒襄等人被逼急了,拿出當年在東林學的本事,立刻發起了反擊,直接攻擊大學士揚永裕結黨營私,排除異己,蓄謀不軌。


    戰火一旦點燃,就有些收不住,朝中官員紛紛站隊,大魏朝廷內原本邊界不是很清晰的兩股勢力,立刻涇渭分明,分為南北兩黨。


    北黨明麵上以楊永裕為首,身邊主要聚集了一批大魏朝的高官,都是大魏老臣,還有勳貴。


    他們的特點是進入朝廷早,以河南、陝西人居多,占據大魏朝廷各個主要部門的重要崗位,或者居於主導地位,勢力強勁。


    南黨則以南方籍的官員為主,他們的特點則是官位比較低,副部級的沒有一個,但是卻人數眾多。


    南方文化昌盛,特別是江南地區,即便後世,那裏也是高考時的死亡賽區。


    早前大魏為了吸引人才,並未設立南北榜,導致近些年大批江南士子高中,進入了朝廷。


    這便引起了北方官紳的不滿,對後進入的南方官員,有意排擠,雙方都十分不快。


    此前大魏朝廷忙於征戰,先是麵對滿清的威脅,有隨時滅亡的危險,後來又與明朝爭奪天下,大魏朝的官員將精力放在了對待外部敵人上,沒有什麽功夫內鬥。


    曆史上那麽多國家,內部矛盾激化時,立刻在外麵挑起事端,轉移矛盾,這手可以說百試不爽。


    現在大魏的外部敵人,都被打趴下,已經無法對大魏構成威脅,到了瓜分利益的時候,矛盾自然就湧現了出來。


    ……


    高義歡沒有白天迴城,天黑後才進入長安,迴到皇宮內。


    這時他也沒有休息,而是立刻在天閣召見方家玉。


    不多時,方家玉來到天閣,給高義歡的背影行禮,“臣拜見陛下!”


    高義歡轉過身來,沉聲道:“朕讓你查的事情,可有進展?”


    方家玉道:“陛下,臣多方探查後,已經得到了一些消息,查到了可疑之處!”


    高義歡眉頭緊皺,“你說!”


    “陛下,臣發現一個疑點,案發期間,兵部武庫司有一個倉庫,在案發期間失火,燒毀的物品中,正好有一萬件棉衣。”方家玉道:“臣從灰燼中找出半件,請老織工看了看,發現就工藝來說,那批被燒毀的更像是江南的工藝,而不合格的反而像是關隴工坊製造的東西。”


    高義歡眉頭一挑,“你是說兩批貨物被換了!”


    方家玉道:“確有可能,那李延庭堅持說貨物是合格的,或許是真的!”


    高義歡眯起眼睛,“這隻是你的猜想,朕需要證據!”


    方家玉行禮道:“陛下,臣以為要獲得證據,隻有兩個方向,一是提審趙明睿,二是根據冊子,查看是哪家工坊給朝廷的軍資被燒,從工坊入手尋求突破。”


    高義歡點了點頭,“好,朕命你雙管齊下,你立刻去辦吧!”


    方家玉卻欲言又止,高義歡皺眉道:“怎麽,有什麽難處?”


    方家玉一抱拳,躊躇片刻,道:“陛下,那家工坊,是鹿邑侯高興豪的產業!”


    高義歡眼睛一眯,在天閣內疾走幾步,突然一揮手,“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明大丈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話淒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話淒涼並收藏南明大丈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