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52年,天幹地支紀年為壬辰年,黃帝紀年4349年。


    這一年,中國有三個年號,占據天下八分的大魏帝國,用的年號是武鼎二年,退守廣東的殘明帝國,用的年號是建章八年,西南興起的周帝國,則是炎武元年。


    在中國的曆史上,一個年號就代表著一個皇帝,世人用什麽年號來紀年記事,就代表著這個王朝,這個皇帝是中國正統。


    如今三個年號,無疑顯示著天下的混亂,再看魏周兩大政權,一個武鼎,一個炎武,充滿了好戰的氣息,天下如何不亂。


    這時,魏軍東路軍出福州,攻擊漳泉,威脅廣東側翼,使得聯軍不得不變守為攻,盡快於魏軍決戰。


    在朱慈烺做出讓步後,孫可望見好就收,接過聯軍的指揮權。


    他當即下令,三十萬聯軍,出韶關尋求與魏軍決戰,一場關係未來時局走向的戰事,將在南嶺山脈爆發。


    這一戰,對於魏軍而言,其實並非生死存亡之戰,即便是輸了,最多給南明十多年偏安的時間,等魏軍實力恢複,大軍必會再來,而以魏國如今的體量,滅亡南明可以說隻是遲早的問題。


    對於南明而言,這一戰卻是生死存亡之戰,如果戰敗,那朱慈烺和他的政權,便隻能跳海。


    這時,魏軍沿山下寨,擺明了等趙大憲包抄明軍後路,想要拖延時間,可是聯軍卻拖不起,如果不能迅速擊敗魏軍主力,然後迴援廣州,那大軍就有被聚殲的危險,聯軍隻能主動出戰。


    戰爭的過程,就是這麽奇妙,高義歡大軍滾滾南下時,朱慈烺堅守韶關,閉關不戰,魏軍隻能硬攻,死傷慘重。


    現在卻局勢倒轉,魏軍往後一退,聯軍卻不得不出關尋求決戰,戰爭中的攻守位置改變,主動權也落到了魏軍一邊。


    孫可望明白這一點,不過他也有他的倚仗,那便是火器和戰象。


    當下,聯軍隻留下少量兵力把守關隘,剩下的人馬全部投入戰場。


    十一月六日,清晨,明周聯軍,浩浩蕩蕩的出韶關,大軍遮道而行,魏軍斥候發現聯軍動向,立刻飛馬迴報大營。


    這時魏軍大營沿山而建,綿延十餘裏,營門前探馬飛馳,不停的報告敵軍的位置。


    高義歡得知聯軍出關的消息後,出了大帳,來到山腰觀望。


    十一月間,南嶺氣候溫暖,暖陽高掛,天空萬裏無雲,視野極好。


    高義歡與眾將向南眺望,見原野上遍布的人潮正匯聚而來,前麵人少,但越到後麵人就越密集,中間還夾雜著不少龐然巨物,正是周軍的戰象。


    “果然不出陛下所料,敵軍真的出關了!”金聲桓冷笑道。


    看著漫野而來的聯軍士卒,高義歡神情淡定,“你們看敵軍來了多少?”


    晴空萬裏,眾人站在高處,視野極好,黃秉忠見聯軍密密麻麻,前麵馬蹄轟鳴,戰象長嘶,後麵槍如林,旗如雲,不禁砸吧嘴道:“陛下,地形複雜,人馬混亂,不好估算,不過看這個聲勢,恐怕不少於三十萬。”


    “這麽看來,孫可望和朱慈烺是要和朕拚了!”高義歡笑道。


    金聲桓附和道,“沒有三十萬,怕也八九不離十,陛下讓趙都督抄了朱慈烺的後路,朱慈烺能不急麽!”


    高義歡微微一笑,遂即一揮手,“虎臣,按著之前的決議,各營高掛免戰牌,緊守營盤,沒有朕的旨意,誰也不許出戰。”


    “喏!”金聲桓等人微笑著抱拳。


    高義歡軍令傳達下去,騎兵立時奔出,向各營傳達軍令。


    下午時分,聯軍推進至魏軍營盤外,嘈雜的聲浪撲麵而來,孫可望大手一揮,身後大軍便在距離魏軍營盤五裏外停下。


    孫可望領著數百騎奔出,在距離魏軍營盤三裏處停下,取出千裏鏡觀察魏軍營盤,隻見魏軍大營綿延,寨牆邊站滿了魏軍士卒,魏軍已經嚴陣以待。


    “陛下,看魏軍的架勢,高義歡似乎並不準備決戰啊!”劉文秀勒住馬韁,吐出一口氣。


    孫可望胯下的戰馬被魏軍營盤的殺氣嚇住了,不太聽使喚,以至於他需要一邊扯動韁繩控製戰馬,一邊轉動脖子仔細察看。


    孫可望控製住戰馬,臉色陰沉,“高老二向來如此,朕一點也不意外。”


    劉文秀皺眉道:“魏軍若不出戰,我軍硬攻營盤,恐怕難以取勝。”


    魏軍營盤防禦完善,寨牆外有壕溝和陷坑,擺放了鹿角和拒馬,攻營幾乎等於攻城,沒有數倍兵力,肯定難有勝算。


    孫可望嘴角肌肉扯動,一拔馬韁,“朕以有對策,先令大軍下營。”


    戰爭中,如果不是雙方都有決戰的意願,是很難出現野外會戰的場麵。


    現在聯軍想要速決,魏軍卻堅守不出,會戰便打不起來,聯軍要想速決,就隻能強攻,而強攻又明顯不能取勝,便讓聯軍進退兩難。


    當下聯軍在距離魏軍五裏處,紮下明營,與魏軍對持。


    接下來幾日,孫可望和朱慈烺命人送來戰書,邀請魏軍決戰,高義歡一笑置之,根本不予理會。


    現在他不急,急的是孫可望和朱慈烺,隻要他穩住,這場大戰中的勝算,他就占了七成。


    這日,在魏軍大營裏,高義歡與眾將站在沙盤前商議,金聲桓注視著聯軍營盤,暗自咋舌,“陛下,孫可望能夠沉住氣,不奇怪,畢竟廣東不是他的,可是朱慈烺為何也能沉住氣呢?這麽拖延下去,等趙都督抄了他們後路,他們可是要全部完蛋的。”


    高義歡眉頭微皺,沉思道:“孫可望莫不是派人去抄朕的糧道了?”


    黃秉忠道:“臣已經派人把守各個口隘,敵兵沒那麽容易穿插過去。”


    高義歡微微搖頭,“西南之地多山林,孫可望的步軍,長期於山中跋涉,你再派些兵馬出去,防備敵兵偷襲糧道。”


    正說著,李來亨挑帳進來,急聲稟報,“陛下,敵將艾能奇,領著數千兵馬,偷襲了我軍運糧隊。”


    高義歡噌的一下轉身,臉露驚色,“好個孫可望,還真讓朕說中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明大丈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話淒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話淒涼並收藏南明大丈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