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義歡換位思考一下,沉聲說道:“如果孤王是朱慈?r,現在肯定是不會輕易出手。南京的盤算一定是看我們與多爾袞廝殺,並且誰弱幫誰,他則在江南繼續悶聲發展,等逐步解決內部問題,等府庫充盈,新編禁軍形成戰力後,再來坐收漁利。”
說完高義歡搖了搖頭,似乎是否定了自己先前的想法。
三國鼎足,局勢複雜,如果魏軍挑起河東戰役,使得明、清兩方將矛盾對準西魏,那就得不償失了。
趙大憲點頭道:“現在韃子注意力全在我們身上,明軍確實不太可能來趟渾水。”
如今清軍與魏軍成了死敵,兩方連續廝殺,魏軍展現出來的實力,讓多爾袞將西魏視為主要的對手,對於南京則放鬆了警惕,雙方甚至在邊境坐起了生意。
南京控製的地區經濟發達,人口眾多,幾乎比西魏和清加起來,還要多個一千多萬,但是他內部勢力盤根錯節,軍隊戰力最弱,反而成了三方中實力最弱的一方。
現在朱慈?r最需要的就是時間,給他幾年安穩的環境,等他把兵馬練出來,南京的實力必然增長。
為此南京在魏軍和清軍的戰爭中,態度極有可能發生變化,以便讓魏清多打幾年。
堂上眾將都是一陣沉默,開始思索起來,李定國卻出聲道:“大王,其實讓南京出兵,也不是不可能!”
高義歡挑眉道:“怎麽說?”
李定國道:“如果南京覺得,我大魏與清軍實力差距不大,或者我們實力稍微強一點,南京自然能淡定的隔岸關火。如果拿豪格與多爾袞分裂來做文章,製造出滿清在關內不能立足,大魏將一舉奪下北京的氣勢。那南京會怎麽樣做呢?”
高義歡眼前一亮,一旁的趙大憲搶話道:“那他們肯定坐不住!臣以為有兩個可能,第一種是攻打荊、襄,來牽製我們,救韃子一命。另一種就是火速北伐,搶占兩淮山東,甚至與我們搶北京。”
李定國點了點頭,“趙都督說的不錯。如果南京認為,韃子要完,多半就是這兩種可能。”
他頓了頓,繼續道:“先說第一種,南京攻打荊、襄。臣以為如果滿清敗局已定的情況下,隻要我軍在荊、襄有所防備,南京最後麵臨的局麵是大軍陷於荊、襄,而大魏占據北方,並取得大義和南下的借口。因此臣以為,南京不會采取此策,必然會與我大魏爭奪北京,向北收複失地,以圖威望蓋過我大魏,彰顯他的正統地位。”
如果魏軍占據北京,滅掉滿清,而南京這時反而攻魏,那南京就失去了道義。
再者一旦魏軍完全占據北方,南京也將失去反抗的能力,最好的選擇應該是與魏軍搶奪地盤,至少收複兩淮和山東,將防線北推。
趙大憲道:“可是此時滿清依然有雄兵數十萬,我大魏爭奪河東尚且不易,如何能讓南京覺得,滿清不行了呢?”
高義歡捋了捋胡須,沉聲道:“這個可以從多個方麵入手,第一個就是要宣揚豪格與多爾袞內訌,造謠滿清內部急度不穩,第二就是要策反滿清境內的綠營,支援活動在山東和豫東的義軍,製造出處處烽火,滿清已經對地方失去掌控的態勢。最後,就是要大張旗鼓的宣揚,孤王將要率領三十萬眾,發起東征之役,可以吹吹牛皮,第一個小目標就是旗插雲燕,第二個目標就是接受滿清控製的所有土地。”
高義歡笑道:“當然,這些消息主要是在江南宣傳,製造出滿清不行,我大魏將橫掃北方的假象,孤王不信朱慈?r不急!”
這時李定國補充道:“除此之外,臣以為還需要給南京一個安全的外部環境,荊、襄要擺出守勢,並讓南京察覺到我們在防備他們。其次,必須讓孫可望停一停,讓他停止對廣西的蠶食,使得南京沒有後顧之憂。”
高義歡微微皺眉,“孫可望,在蠶食廣西嗎?”
一旁的高義成道:“西軍確實占了廣西數個州縣,臣看孫可望野心大得很,或許有圖謀兩廣的意思!”
高義歡拿出宗主國的霸氣,對王世琮道:“派人警告他,近期不要招惹明軍!”
“是!臣領命,禮部會派人前去!”王世琮行禮領命。
這時高義歡目光再次投向沙盤,“如果南京能夠出兵,那這次就是兩家聯合攻擊滿清。多爾袞既要應對豪格,又要防禦大魏和南京,他必敗無疑。”
說著,高義歡拿起木杆,指著沙盤道:“如果南京出兵江,北攻擊兩淮,牽製了多爾袞一部分兵力,那我大魏的計劃,將是什麽?”
李定國道:“現在豪格與多爾袞分裂,但是多爾滾能動用的兵馬,依然有四十餘萬。我們想一戰滅掉多爾袞,顯然不太現實。因此臣以為我們的目標,應該是占據河東,為後麵滅掉滿清做準備。”
李定國用手指著沙盤道:“如果明軍牽製住了兩淮的清軍,多爾袞就沒有兵力增援河東,大王要是策反了薑襄,那我們大魏有七八成的把握占據河東。而河東落入我大魏之手,洛陽之敵就是三麵受敵,尚可喜肯定撤離。如此一來,不管明軍打的如何,我們的目標都將是,收取河東和中州,將兵力擴充到五十萬。”
高義歡微笑道:“要是占據河東和中州,那之前我們宣揚的情況就真的出現。屆時南京是何種態度,便不在重要,孤往以一敵二,也不懼他們。”
此時西魏還有點擔心,明清聯合起來對抗西魏,等魏軍占據河東和中州,那是就算南京和清軍聯合,西魏國也不懼怕了。
陳名夏有些振奮道:“我大魏要是拿下河東,北京就直麵大魏兵鋒,光複北京當不在話下。屆時我大魏取得驅除韃虜的豐功偉績,大王就可以封禪稱帝了。”
高義歡當即笑道:“高義成,讓玄衣衛立刻在江南散播消息,聲言豪格和多爾袞內訌,孤王將率三十萬眾親征,一戰頂定北京!”
(感謝天堂守門員o地獄看門狗的打賞,求推薦,訂閱,月票)
說完高義歡搖了搖頭,似乎是否定了自己先前的想法。
三國鼎足,局勢複雜,如果魏軍挑起河東戰役,使得明、清兩方將矛盾對準西魏,那就得不償失了。
趙大憲點頭道:“現在韃子注意力全在我們身上,明軍確實不太可能來趟渾水。”
如今清軍與魏軍成了死敵,兩方連續廝殺,魏軍展現出來的實力,讓多爾袞將西魏視為主要的對手,對於南京則放鬆了警惕,雙方甚至在邊境坐起了生意。
南京控製的地區經濟發達,人口眾多,幾乎比西魏和清加起來,還要多個一千多萬,但是他內部勢力盤根錯節,軍隊戰力最弱,反而成了三方中實力最弱的一方。
現在朱慈?r最需要的就是時間,給他幾年安穩的環境,等他把兵馬練出來,南京的實力必然增長。
為此南京在魏軍和清軍的戰爭中,態度極有可能發生變化,以便讓魏清多打幾年。
堂上眾將都是一陣沉默,開始思索起來,李定國卻出聲道:“大王,其實讓南京出兵,也不是不可能!”
高義歡挑眉道:“怎麽說?”
李定國道:“如果南京覺得,我大魏與清軍實力差距不大,或者我們實力稍微強一點,南京自然能淡定的隔岸關火。如果拿豪格與多爾袞分裂來做文章,製造出滿清在關內不能立足,大魏將一舉奪下北京的氣勢。那南京會怎麽樣做呢?”
高義歡眼前一亮,一旁的趙大憲搶話道:“那他們肯定坐不住!臣以為有兩個可能,第一種是攻打荊、襄,來牽製我們,救韃子一命。另一種就是火速北伐,搶占兩淮山東,甚至與我們搶北京。”
李定國點了點頭,“趙都督說的不錯。如果南京認為,韃子要完,多半就是這兩種可能。”
他頓了頓,繼續道:“先說第一種,南京攻打荊、襄。臣以為如果滿清敗局已定的情況下,隻要我軍在荊、襄有所防備,南京最後麵臨的局麵是大軍陷於荊、襄,而大魏占據北方,並取得大義和南下的借口。因此臣以為,南京不會采取此策,必然會與我大魏爭奪北京,向北收複失地,以圖威望蓋過我大魏,彰顯他的正統地位。”
如果魏軍占據北京,滅掉滿清,而南京這時反而攻魏,那南京就失去了道義。
再者一旦魏軍完全占據北方,南京也將失去反抗的能力,最好的選擇應該是與魏軍搶奪地盤,至少收複兩淮和山東,將防線北推。
趙大憲道:“可是此時滿清依然有雄兵數十萬,我大魏爭奪河東尚且不易,如何能讓南京覺得,滿清不行了呢?”
高義歡捋了捋胡須,沉聲道:“這個可以從多個方麵入手,第一個就是要宣揚豪格與多爾袞內訌,造謠滿清內部急度不穩,第二就是要策反滿清境內的綠營,支援活動在山東和豫東的義軍,製造出處處烽火,滿清已經對地方失去掌控的態勢。最後,就是要大張旗鼓的宣揚,孤王將要率領三十萬眾,發起東征之役,可以吹吹牛皮,第一個小目標就是旗插雲燕,第二個目標就是接受滿清控製的所有土地。”
高義歡笑道:“當然,這些消息主要是在江南宣傳,製造出滿清不行,我大魏將橫掃北方的假象,孤王不信朱慈?r不急!”
這時李定國補充道:“除此之外,臣以為還需要給南京一個安全的外部環境,荊、襄要擺出守勢,並讓南京察覺到我們在防備他們。其次,必須讓孫可望停一停,讓他停止對廣西的蠶食,使得南京沒有後顧之憂。”
高義歡微微皺眉,“孫可望,在蠶食廣西嗎?”
一旁的高義成道:“西軍確實占了廣西數個州縣,臣看孫可望野心大得很,或許有圖謀兩廣的意思!”
高義歡拿出宗主國的霸氣,對王世琮道:“派人警告他,近期不要招惹明軍!”
“是!臣領命,禮部會派人前去!”王世琮行禮領命。
這時高義歡目光再次投向沙盤,“如果南京能夠出兵,那這次就是兩家聯合攻擊滿清。多爾袞既要應對豪格,又要防禦大魏和南京,他必敗無疑。”
說著,高義歡拿起木杆,指著沙盤道:“如果南京出兵江,北攻擊兩淮,牽製了多爾袞一部分兵力,那我大魏的計劃,將是什麽?”
李定國道:“現在豪格與多爾袞分裂,但是多爾滾能動用的兵馬,依然有四十餘萬。我們想一戰滅掉多爾袞,顯然不太現實。因此臣以為我們的目標,應該是占據河東,為後麵滅掉滿清做準備。”
李定國用手指著沙盤道:“如果明軍牽製住了兩淮的清軍,多爾袞就沒有兵力增援河東,大王要是策反了薑襄,那我們大魏有七八成的把握占據河東。而河東落入我大魏之手,洛陽之敵就是三麵受敵,尚可喜肯定撤離。如此一來,不管明軍打的如何,我們的目標都將是,收取河東和中州,將兵力擴充到五十萬。”
高義歡微笑道:“要是占據河東和中州,那之前我們宣揚的情況就真的出現。屆時南京是何種態度,便不在重要,孤往以一敵二,也不懼他們。”
此時西魏還有點擔心,明清聯合起來對抗西魏,等魏軍占據河東和中州,那是就算南京和清軍聯合,西魏國也不懼怕了。
陳名夏有些振奮道:“我大魏要是拿下河東,北京就直麵大魏兵鋒,光複北京當不在話下。屆時我大魏取得驅除韃虜的豐功偉績,大王就可以封禪稱帝了。”
高義歡當即笑道:“高義成,讓玄衣衛立刻在江南散播消息,聲言豪格和多爾袞內訌,孤王將率三十萬眾親征,一戰頂定北京!”
(感謝天堂守門員o地獄看門狗的打賞,求推薦,訂閱,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