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裏三十多個老老少少坐下,高義歡坐在他們對麵,寒暄著問了些家常。


    “幾位老鄉,藩府有沒有給你們安置田地耕種啊?”高義歡問前麵幾位老者。


    “大王,安置了,一戶人家有二十畝地,縣裏借了耕牛和種子,給了口糧,大家心裏都蠻踏實的,都念著大王的好。”膽子大的老者,有些激動的說道。


    一旁的李岩問道:“老鄉,借貸的東西,來年壓力大不大?”


    西魏實行新政,其中有一新法,乃是借貸法,是效法王安石的青苗法。


    王安石變法失敗,內閣很擔心新法不能幫助百姓,反而會加重百姓的負擔,因此李岩有此一問。


    “沒什麽壓力,縣裏才收我們一分利,我們在涼州時借貸都是三分、四分的利。”老者忙迴道:“司隸這邊的租子,也比那邊交的少,大家都感謝大王的恩德哩。”老鄉們臉上布滿了笑容,發自內心感謝高大王,感謝大魏藩府。


    一旁的孫知府、鄭縣令卻背後冒著冷汗,幸虧他們沒有搞什麽名堂,不然仕途就完了。


    其實李岩的擔心,是有些多餘的,推行考核法後,對地方官員的考核,是從多個方麵進行的,不僅看縣裏的水利、人口、田畝、賦稅,還要看縣裏五等民結構的變化,已及每一個等級的收入變化。


    光賦稅增長,水利工程和道路修建,縣裏百姓收入卻減少,跌破一個標準,考核時就該看一看官員是不是好大喜功了。當然,賦稅、人口、水利都沒增長,縣裏還越來越窮,那這個官員就更加不合格了。


    另外,吏部考核時,還會對縣裏五等民進行調查,讓他們對地方官員做個評價,作為考核的參考。


    新法推行後,西魏官場,反對的聲音很大,不少官員都埋怨,官不好做,有很大的抵觸情緒,高義歡每個月都能收到幾本攻擊新法的奏疏。


    為此高義歡也比較頭疼,大部分人寒窗苦讀,並非是來兼濟天下的,他們沒有那麽高的情操,而是來當官大爺,來作威作福的。


    藩府對官員限製太嚴格,引起反彈,高義歡也不可能將他們都換掉,畢竟能幫助他治理國家的隻有文官係統,你再選上來的人,依然是一個德行,而國家的治理,也不可能交給武將,更加不可能交給百姓。


    至少曆史上沒有一個武將來統治的國家,或者交給百姓來統治的國家,能夠長久。


    為此內閣提議,增加官員俸祿,給予更高的待遇,高義歡采納了建議,並承諾今歲製定出方案,明歲開始推行,才將反對新政的聲音壓下來。


    李岩聽了微微頷首,扭頭與身邊幾名官員交談了幾句,高義歡則微笑著繼續說道:“聽老鄉們這麽說,孤王就放心了。其實我大魏,除了種地之外,還有許多別的生計可以做。老鄉們想早點還掉官貸,農閑的時候,可以參加興修水利,可以去礦場采礦,去作坊上工,都能多得一筆收入,讓大家趕快安定下來。”


    老鄉們隻覺得從沒見過魏王這樣愛民如子,為百姓著想的大王。魏王怕官員不作為,搞名堂,親自來慰問他們,為他們想生計,謀福利,讓百姓十分感動。


    高義歡要的就是百姓有這種想法,他要將慈父的形象,深深植入到老百姓心中。


    這樣今後藩府有什麽引起民憤的政策出來,或者有貪官汙吏,百姓都會覺得,這是官員欺上瞞下,是官員王八蛋,是他們蒙蔽了慈父的眼睛,如果魏王知道他們的苦,一定殺了狗官,為他們做主。


    老鄉們對高義歡的話來了興趣,一名健壯的漢子忍不住問道:“大王,草民想知道修水利,挖礦怎麽算工錢?”


    年輕人不像老頭們,他們的幹勁比較足,有將生活過的更好的動力。


    高義歡微微笑著,扭頭對鄭璋憲招了招手,讓他在一旁坐下,然後微笑著對百姓們道:“孤王統籌全局,具體的事情,你們鄭縣令要比孤王更加清楚,他是你們的父母官,孤王讓他來給你們解說,你們有什麽疑問都可以問他。”


    鄭縣令受寵若驚,忙磕頭行禮,“大王是大魏國君,全天下都是大王的子民,臣也是大王的子民,臣隻是民中讀了點書的,幫助大王照顧兄弟姐妹罷了。大王才是天下的父母,小臣不敢稱什麽父母官。”


    “哈哈~”高義歡大笑起來,龜孫這麽說,豈不是要認孤王當爹。


    高義歡扶起鄭縣令,欣慰道:“鄭知縣這個認識很有高度,官員也是來自百姓之中,做了官,也不要忘了自己起於何處,不要高高在上,脫離了百姓。”


    說著高義歡拍了拍鄭知縣的肩膀,“鄭縣令,好好幹,孤王很看好你。安置難民,就是藩府對你的考驗,不要讓孤王失望。”


    鄭縣令已經激動的說不出話來,隻是頻頻點頭,高義歡遂即轉身對院子裏的百姓道:“孤王還有些事情需要處理,就先走了,老鄉們的問題,就讓鄭縣令來迴答。”


    當下眾人紛紛起身,恭送高義歡離開院子,高義歡讓他們留在院子內,然後來到村子中間的打穀場,翻身上馬,帶著眾多官員,在親兵的護送下,往東南奔去。


    等高義歡出了村子,數十名影藏在暗處,躲在屋頂牆角的玄衣衛,便也匆匆撤出~~~~~~


    這時高義歡縱馬疾馳,問道:“玄衣衛有什麽消息揍報?”


    李來哼迴道:“方副使已經到了永壽縣,不知道大王在哪裏,便派出了幾路人馬出城,其中一路在蒿店找到臣,但並不曉得是什麽消息。”


    高義歡聞語不再說話,一揮馬鞭,加快了馬速。


    騎兵一路衝進永壽縣城,在縣衙前勒住戰馬,高義歡與李岩等一起翻身下馬,腳步蹭蹭的往裏走,方家玉已經迎接上來,“大王~”


    高義歡一揮手,“進去說!”


    眾人在一間大堂坐下,高義歡坐定後,才問道:“說吧!有什麽事情?”


    方家玉行禮道:“大王,北京的細作傳來幾條重要的消息,臣覺得必須盡快稟報。”


    “哦?”高義歡疑惑一聲,猜測道:“難道是多爾袞收到了鼇拜被孤王圍殲的消息,做出了什麽動作?”


    洛水之役,魏軍全殲了四萬清軍,清軍破口而入的人馬折損了一半,驚得索尼奪路而逃,在秦州與南路一萬疑兵匯合後,向西流竄到鞏昌府安定縣,四萬清軍與三萬魏軍追兵激戰一場,損失數千人,被魏軍追殺四十餘裏,又竄入蘭州府,渡河時又遭受阻擊,又損失數千人,最後引兵繼續向西,竄入青海,走祁連山南麓,繞過嘉峪關,返迴草原。


    八萬清軍,被追殺,餓死,渴死,最後能迴到草原的人馬,恐怕不足兩萬,損失可謂極為慘重。


    這麽大的損失,多爾袞自然暴跳如雷,肯定會有新的動作。


    方家玉道:“大王,多爾袞確係有動作,不過不是針對我們大魏,而是針對豪格~”


    “豪格!”高義歡立時挑起眉頭~~~


    (感謝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薦,訂閱,求支持正版。)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明大丈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話淒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話淒涼並收藏南明大丈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