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義歡交代了編書的事情,又讓陳匯廷再接再厲,繼續對自生銃進行改進,降低成本,盡快實現量產。


    這個自生銃,距離量產還很遠,不過高義歡終於看到了實物,心裏還是比較高興。


    此時受到工藝和材料的限製,他想在短時間內,用自生銃來作戰,估計不太可能,但東西既然造了出來,便遲早有用上的一天。


    看完自生銃,高義歡又與眾人來到火藥作坊。


    鐵、火藥、糧食,這三樣東西,是極為重要的戰備之物。


    糧食是基礎,關係吃飯的問題,有糧便心中不慌,鐵和火藥則是打仗的工具,有了他們,才有同清軍對抗的底氣。


    眼下高義歡糧食勉強自作,鐵礦也從李岩那裏討要過來,年初時,就已經發了三千人過去開采,鐵礦的儲備,會逐漸好轉。


    這樣一來,剩下的問題,就是火藥了。


    高義歡的隊伍中,火器的比例比較高,沒有火藥,那火銃便如同燒火棍一般。


    為了儲備火藥,高義歡早早弄了一個火藥作坊,有三百餘人負責製造火藥。


    這時高義歡站在工坊外,看著雇工忙碌著,問身邊工坊的負責人道:“現在一月能產多少藥子?”


    火藥作坊是由一個五十餘歲的老秀才管理,他拱手道:“迴稟將軍,現今工坊一月能生產的火藥五百斤。”


    高義歡聽後,神情一沉,“產量為何沒有提高,一個月怎麽還是這麽少?”


    這點火藥,打幾炮就完了,根本不夠軍隊使用。


    老秀才有點惶恐道:“迴稟將軍,產量提不上來,主要還是老問題。工坊內缺乏原料,特別是硫磺。如果要提升產量,此事還得麻煩將軍解決~”


    火藥作坊建立之初,工坊就向他匯報過原料缺乏的問題。


    火藥的配方很簡單,就是硝石,硫磺,木炭幾種。


    其中木炭的來源總是不愁的,關鍵還是缺少硝石和硫磺。


    古代有個俗語:“熬硝千日,不抵將軍一炮”,很能反應熬硝的艱辛。


    明朝的硝石,主要來自雲貴和西北,另一個來源,就是民間的土法製硝。


    如百姓的老房子、還有廁所旁邊的浮土,都會結出鹽狀結晶物,用燃燒的木炭戳一下會“哧哧”冒火星,把這些晶狀物刮下來,再精製提純一下就得到了火硝。


    工坊的硝石,主要就是來自土法製硝。


    前不久,高義歡讓工匠拿出辦法,暫時解決了硝石的問題,不想硫磺又告急了。


    硫磺在火藥中成分雖然不大,但是卻起到一種粘合劑的作用。


    大明的硫磺,主要是從日本進口,而高義歡之前的硫磺,則是從南直走私獲得,不過自從他打南直,滅了劉良佐後,明朝對這種戰略物資,控製就嚴格起來,連馬員外都很難搞到。


    高義歡也不知道哪裏可以弄到硫磺,現在他對火器的運用加大,獲得穩定的硫磺來源將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這讓高義歡有點心急,“工坊自己有沒有想辦法嗎?”


    老秀才作揖道:“迴稟將軍,卑職也曾派人四處去收,隻是很難收到,不過前不久,去河南府的人,在伏牛山西北欒川縣,卻帶迴來一批硫磺。據迴來的人說,那邊有個硫磺礦,但是已經被人開采,他們要價很高,工坊的銀錢不夠,沒法子大量購買~”


    南欒居然有硫磺礦,高義歡不禁埋怨一句,“你怎麽不早說。”然後又揮了揮手,“這件是我已經知曉,你繼續生產,本將會盡快解決。”


    高義歡沒想到硫磺就在自己的眼下,既然是在河南府,那他搞到硫磺應該沒有問題。


    如今他糧食勉強自足,鑄造武器的鐵礦也有,火藥的問題也將得到解決,不會被人卡脖子,心裏便有底了。


    當下高義歡又查看了衣甲作坊、震天雷作坊,才迴到府邸。


    這時他剛到府門前,一名親兵便上前幫他牽住馬韁,然後急聲說道:“將軍迴來的巧,卑職正要去請將軍迴來哩~”


    ~~~~~~~


    五月初,南直隸,蘇州府,常熟縣鹿苑奚浦,錢謙益老家。


    這時在一間廳堂內,屋門緊閉,裏麵則坐著十多個東林黨的重要人物。


    錢謙益作為黨魁,自然是端坐中堂,旁邊則是梁雲構、黃宗義、林時對、金堡、丁時魁等一批門徒和在野大佬。


    “眾位,幾日前,淮安巡撫路振飛,揍報北京失陷,陛下自縊的消息,已經到了南京。”錢謙益開口說道。


    眾人聽後,心頭一顫,臉色紛紛大變,有的人開始掩麵抽泣,黃宗義卻起身作揖道:“先生,不知道太子和幾位皇子,可逃出京師?”


    錢謙益搖了搖頭,“現在消息比較複雜,有說太子同陛下一道殉國,也有說太子被人接走,並沒確切的消息傳來。”


    金堡出聲道:“先生,不是盛傳山東高撫台起兵勤王,去迎陛下和太子南巡麽,高撫台有消息到南京沒有?”


    錢謙益搖頭,“據鳳陽總督馬士英傳來的消息,高巡撫被賊將劉芳亮擊敗,已經敗退到濟寧州,並未迎迴太子。”


    在場的東林黨人不禁一陣沉默,整個崇禎朝,黨爭不斷,不過大體上,還是由東林黨人掌握了朝野的話語權。


    現在崇禎朝覆滅,對於東林黨自然是一個不小的打擊,而且朝廷既然是東林黨人掌握大半的位置,現在朝廷垮了,那作為執政的大黨,有沒有責任?


    一時間,廳堂裏一陣沉默,不少人為崇禎殉國而感到悲傷,也自身的政治前途感到憂鬱。


    這點也不奇怪,既然是執政的大黨,他們自然不會想明朝跨掉,但明朝又確確實實的被他們搞垮,或者說他們占了很大的責任。


    錢謙益看著眾人,不禁沉聲道:“諸位,眼下還不是悲傷的時候。現在最關鍵是考慮今後的事情。是要考慮如果陛下和太子都已經殉國,該由誰繼承大位!”


    這句話提醒了眾人,便有人道:“若是太子不能南下,那從法理上講,最適合繼承大位的便是福、桂二藩。”


    此話一出,堂上眾人臉色立變,黃宗義、林時對、金堡等人,立刻站起身來,“福藩絕對不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明大丈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話淒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話淒涼並收藏南明大丈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