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渡海攻心”這麽個事兒,高二哥腦子裏沒什麽印象,那就說明這個事肯定沒成。
這個策略可能是鬆山戰敗後,明朝失去近十萬精兵,對於清軍完全轉為被動防守,朝廷為了扭轉不利的局麵,根據江東鎮的經驗,想出的一個策略。
如果明朝能守住關牆,再於山東登萊放這麽一隻人馬,確實可以起到一個牽製的作用,至少清軍不敢全力入寇關中。
至於為什麽沒成,是因為沒錢,還是因為其它方麵的原因,高二哥就不知道了。
不過清軍今年要第六次入關,高二哥卻記得十分清楚,而且清軍確實來了山東,還連破二十餘城,向南一直打到海州。
想必計劃之所以失敗,同清軍的這次入寇,多少還是有些關係的。
想到這裏,高義歡心裏忽然有個想法,既然知道清軍要入寇,那能不能想法子通知一下大明朝。
眼下,按道理來說,他是闖軍一員,清軍殺入北直和山東,無疑能夠牽製官軍,有利於闖軍同官軍在河南的決戰,形成一個二打一的局麵。
不過,高二哥並不想看見這種局麵出現,他想到今歲清軍又要入關,禍害北直、山東,他內心就一陣沉重。
人的忍受能力是有限度的,所以便有久亂必治之說。
現在北方亂了多年,流寇和清軍輪流禍害,百姓的忍耐能力已經到了一個極限,都十分渴望天下安定。
北方連連遭受浩劫,人力物力損失巨大,後來清兵入關後,沒能像兩宋之際那樣,形成大規模的抗清活動,來牽製清軍南下,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北方人實在是受不了,他們渴望安定。
如果清軍像曆史上一樣入關,可是北方仍然保有相當一部分元氣,形成像兩宋時期八字軍、河北、山東義旗風起的局麵,無疑會拖延清軍的南下。
高義歡沉默一陣,決定還是通知一下,不過他並沒有門路,至於消息能不能傳到北京朝廷,那就聽天由命了。
站在闖軍的立場上,他這似乎是一種背叛,不過李自成能不能成,還尚未可知,他也沒想過要忠於誰,隻要自己手裏有支軍隊,跟李自成還是跟大明朝混,還不由他挑麽?高傑那廝不是混得蠻好麽?
想到此處,高義歡叫來一旁的漢子,吩咐道:“給他包紮一下,別讓他死了。”
說完高義歡就出了屋子,來到院子外,見高義仠幾人挖了坑,正把四名韃子往坑裏抬,他忙揮手道:“先別埋,義仠你過來。”
“二哥,啥事啊?”高義仠拍了拍手,邊走過去,邊有些興奮道:“二哥,這幾個韃子,帶的東西還不少。我剛看了,光銀子就三百多兩,還有些鹽巴和肉幹。”
高義歡本要說事,一聽到銀子,內心深處立刻升起一股不能控製的喜悅,“在哪兒,帶我看看。”
兩人疾步走到兩匹騾子前,地上放著四堆東西,其中一堆全是銀子,估計有三百來兩,另外則是兩袋糧食和一袋鹽巴。
銀子和鹽巴都是好東西,高義歡臉上漏出了笑容,心道,“發了,哈哈,真是發了!”
高義仠雖然之前就看過一遍,這時依然難掩心中的興奮,他蹲下摸了摸銀子,“二哥,這麽多銀子,咱們怎麽分啊!”
“分?分你個頭啊!”高義歡正笑著,聽了他的話,臉色一變,清醒了過來,“這些銀子全部換成吃的,送一部分給營裏的老小,剩下的招點人過來,先把咱們的缺額補齊。咱們人多了,今後才有更多的銀子送上門來,才能從闖營多拿軍資,不然就隻能看劉黑子和王家屏的臉色。”
聽說不分,高義仠一陣失望,不過要給被分開的老小送糧,他也就接受了二哥的說法。
闖軍實行的是分營的策略,家眷與戰兵分開,以免影響士卒作戰,這點很像太平軍,不過沒有太平軍男女分營那麽嚴格。
說完高義歡已經清醒過來,想起了正事,他把高義仠拉到一邊,怕被裏麵的範東陵聽見,“我交代你一件事,有點危險,但說不定也是一場富貴,你敢不敢去幹?”
高義仠聽到有危險,心裏不禁一凜,不過還是說道:“方才我就說了,二哥說啥就是啥。”他一咬牙,“有什麽事,二哥吩咐就是。”
高義歡滿意的點點頭,“等會我讓人把那四個韃子的頭割了,你牽一匹騾子,把那四個韃子的頭用鹽巴一醃,就近帶到北麵的大名府去。”
“大名府?”高義仠心裏一驚,“那可是官軍的地方,他們會不會砍了我啊!”
他現在已經接受了自己流寇的身份,一聽說去見官,心裏就有些怯意。
“你不說你是賊,誰會知道呢?他們見你帶了四個韃子頭,高興還來不及,就算你是土賊他們也得供著你!”高義歡安撫了一句,見他鎮定下來,於是接著說道:“你到了大名府,必會有人盤問,你就說這些韃子打探河北和山東的情況,鄉民們起疑便把他們殺了,然後提醒一下盤問的官員,就說韃子今年可能又要入關,請朝廷做好準備。”
“二哥,我們是流賊,為啥幫官軍啊!”高義仠聽完了有些疑惑道。
“咱們雖然是流賊,但也是漢人啊。”高義歡嚴肅道:“你記住了,韃子是朝廷的敵人,也是咱們的敵人,我這麽做自有道理。”
高義歡見他似懂非懂,不過高義歡並不打算多做解釋,因為這事也不是一會兒能說清楚,等會他該問什麽是漢人了。
高義歡說完,隨即又補充道:“完事之後,有賞銀也別客氣,拿了再迴來不遲。”
“二哥放心,我明白了!”高義仠見此隻能點了點頭。
當下高義歡讓人割了人頭,用鹽稍微處理了一下,便讓高義仠帶足了幹糧出發,然後眾人迅速將屍體掩埋,又給高祖義等人立了塊碑,簡單的祭拜了一下,便收拾東西準備離開。
不過他並沒立刻南歸,還是得派人去趟封丘,開封那邊金銀跟石頭一樣,沒啥差別,完全是配給製度,很難搞到糧食,幾乎沒有商賈往來,所以是得從封丘換一點糧食迴去。
當然換多了肯定也不行,會引起官府注意,範東陵的行囊中正好有鹽引和山西官府的路引,他準備派三個人伴做鹽商,去換幾袋糧食出來,應該沒有問題。
當下他讓高興豪帶了點鹽,又給了十五兩銀子北去,而他則押著範東陵在城外等他們。
對於範東陵,高義歡一早是準備殺了的,現在留下他,到不是想著能夠訛到範永鬥,而是想把他交給闖軍。
他提醒了明軍,便也準備順便提醒一下闖軍,讓他們意識到關外有這麽個強敵,已經開始窺伺中原,讓闖軍高層同樣有個準備,至少要知道有這麽個敵人。
這個策略可能是鬆山戰敗後,明朝失去近十萬精兵,對於清軍完全轉為被動防守,朝廷為了扭轉不利的局麵,根據江東鎮的經驗,想出的一個策略。
如果明朝能守住關牆,再於山東登萊放這麽一隻人馬,確實可以起到一個牽製的作用,至少清軍不敢全力入寇關中。
至於為什麽沒成,是因為沒錢,還是因為其它方麵的原因,高二哥就不知道了。
不過清軍今年要第六次入關,高二哥卻記得十分清楚,而且清軍確實來了山東,還連破二十餘城,向南一直打到海州。
想必計劃之所以失敗,同清軍的這次入寇,多少還是有些關係的。
想到這裏,高義歡心裏忽然有個想法,既然知道清軍要入寇,那能不能想法子通知一下大明朝。
眼下,按道理來說,他是闖軍一員,清軍殺入北直和山東,無疑能夠牽製官軍,有利於闖軍同官軍在河南的決戰,形成一個二打一的局麵。
不過,高二哥並不想看見這種局麵出現,他想到今歲清軍又要入關,禍害北直、山東,他內心就一陣沉重。
人的忍受能力是有限度的,所以便有久亂必治之說。
現在北方亂了多年,流寇和清軍輪流禍害,百姓的忍耐能力已經到了一個極限,都十分渴望天下安定。
北方連連遭受浩劫,人力物力損失巨大,後來清兵入關後,沒能像兩宋之際那樣,形成大規模的抗清活動,來牽製清軍南下,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北方人實在是受不了,他們渴望安定。
如果清軍像曆史上一樣入關,可是北方仍然保有相當一部分元氣,形成像兩宋時期八字軍、河北、山東義旗風起的局麵,無疑會拖延清軍的南下。
高義歡沉默一陣,決定還是通知一下,不過他並沒有門路,至於消息能不能傳到北京朝廷,那就聽天由命了。
站在闖軍的立場上,他這似乎是一種背叛,不過李自成能不能成,還尚未可知,他也沒想過要忠於誰,隻要自己手裏有支軍隊,跟李自成還是跟大明朝混,還不由他挑麽?高傑那廝不是混得蠻好麽?
想到此處,高義歡叫來一旁的漢子,吩咐道:“給他包紮一下,別讓他死了。”
說完高義歡就出了屋子,來到院子外,見高義仠幾人挖了坑,正把四名韃子往坑裏抬,他忙揮手道:“先別埋,義仠你過來。”
“二哥,啥事啊?”高義仠拍了拍手,邊走過去,邊有些興奮道:“二哥,這幾個韃子,帶的東西還不少。我剛看了,光銀子就三百多兩,還有些鹽巴和肉幹。”
高義歡本要說事,一聽到銀子,內心深處立刻升起一股不能控製的喜悅,“在哪兒,帶我看看。”
兩人疾步走到兩匹騾子前,地上放著四堆東西,其中一堆全是銀子,估計有三百來兩,另外則是兩袋糧食和一袋鹽巴。
銀子和鹽巴都是好東西,高義歡臉上漏出了笑容,心道,“發了,哈哈,真是發了!”
高義仠雖然之前就看過一遍,這時依然難掩心中的興奮,他蹲下摸了摸銀子,“二哥,這麽多銀子,咱們怎麽分啊!”
“分?分你個頭啊!”高義歡正笑著,聽了他的話,臉色一變,清醒了過來,“這些銀子全部換成吃的,送一部分給營裏的老小,剩下的招點人過來,先把咱們的缺額補齊。咱們人多了,今後才有更多的銀子送上門來,才能從闖營多拿軍資,不然就隻能看劉黑子和王家屏的臉色。”
聽說不分,高義仠一陣失望,不過要給被分開的老小送糧,他也就接受了二哥的說法。
闖軍實行的是分營的策略,家眷與戰兵分開,以免影響士卒作戰,這點很像太平軍,不過沒有太平軍男女分營那麽嚴格。
說完高義歡已經清醒過來,想起了正事,他把高義仠拉到一邊,怕被裏麵的範東陵聽見,“我交代你一件事,有點危險,但說不定也是一場富貴,你敢不敢去幹?”
高義仠聽到有危險,心裏不禁一凜,不過還是說道:“方才我就說了,二哥說啥就是啥。”他一咬牙,“有什麽事,二哥吩咐就是。”
高義歡滿意的點點頭,“等會我讓人把那四個韃子的頭割了,你牽一匹騾子,把那四個韃子的頭用鹽巴一醃,就近帶到北麵的大名府去。”
“大名府?”高義仠心裏一驚,“那可是官軍的地方,他們會不會砍了我啊!”
他現在已經接受了自己流寇的身份,一聽說去見官,心裏就有些怯意。
“你不說你是賊,誰會知道呢?他們見你帶了四個韃子頭,高興還來不及,就算你是土賊他們也得供著你!”高義歡安撫了一句,見他鎮定下來,於是接著說道:“你到了大名府,必會有人盤問,你就說這些韃子打探河北和山東的情況,鄉民們起疑便把他們殺了,然後提醒一下盤問的官員,就說韃子今年可能又要入關,請朝廷做好準備。”
“二哥,我們是流賊,為啥幫官軍啊!”高義仠聽完了有些疑惑道。
“咱們雖然是流賊,但也是漢人啊。”高義歡嚴肅道:“你記住了,韃子是朝廷的敵人,也是咱們的敵人,我這麽做自有道理。”
高義歡見他似懂非懂,不過高義歡並不打算多做解釋,因為這事也不是一會兒能說清楚,等會他該問什麽是漢人了。
高義歡說完,隨即又補充道:“完事之後,有賞銀也別客氣,拿了再迴來不遲。”
“二哥放心,我明白了!”高義仠見此隻能點了點頭。
當下高義歡讓人割了人頭,用鹽稍微處理了一下,便讓高義仠帶足了幹糧出發,然後眾人迅速將屍體掩埋,又給高祖義等人立了塊碑,簡單的祭拜了一下,便收拾東西準備離開。
不過他並沒立刻南歸,還是得派人去趟封丘,開封那邊金銀跟石頭一樣,沒啥差別,完全是配給製度,很難搞到糧食,幾乎沒有商賈往來,所以是得從封丘換一點糧食迴去。
當然換多了肯定也不行,會引起官府注意,範東陵的行囊中正好有鹽引和山西官府的路引,他準備派三個人伴做鹽商,去換幾袋糧食出來,應該沒有問題。
當下他讓高興豪帶了點鹽,又給了十五兩銀子北去,而他則押著範東陵在城外等他們。
對於範東陵,高義歡一早是準備殺了的,現在留下他,到不是想著能夠訛到範永鬥,而是想把他交給闖軍。
他提醒了明軍,便也準備順便提醒一下闖軍,讓他們意識到關外有這麽個強敵,已經開始窺伺中原,讓闖軍高層同樣有個準備,至少要知道有這麽個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