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大福晉伊爾根覺羅氏30
綜穿之靠生子係統寵冠六宮 作者:永恆一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弘昊無語的看了一眼慕思梨,他覺得自家額娘早就想將他們四個丟出去好和阿瑪過二人世界了。
“是,額娘放心,兒子知道的,弟弟們這般乖巧,想來進宮後不會惹事的。”
“那就好,來人,送阿哥格格們進宮。”
“是。”
四人剛走,胤禔等人就到了。
胤禟一進來就和慕思梨說了胤禔被立為太子的事,慕思梨麵上驚訝心中卻很淡定,胤禔被立為太子不是早晚的事嗎?不必驚訝!
“爺,這是怎麽迴事?”
胤禔簡單的解釋了一下事情的經過,慕思梨了然的點了點頭後去為他們安排酒席了。
延禧宮內,惠妃看著四個孫子孫女喜上眉梢,今日真是個好日子,兒子成了太子,兒媳婦又怕她孤單,將孫子孫女送進宮陪她。
“想不到本宮的老大竟然這般出息,真的坐上了太子之位,本宮日後就算板上釘釘的太後了,這感覺怎麽這般不真實?”
“娘娘是太過歡喜了,所以才覺得不真實的。”
“也是,老大福晉有喜,老大又被立為太子,看來她腹中這一胎是個有福氣的,本宮之前給她準備了不少東西,給她送過去吧。”
“是。”
自胤禔被封為太子後,朝堂確實穩定了不少,胤禩也沉寂了下來。
宗人府內,廢太子絕望的看著窗外,他還以為這幾年康熙不立太子,他還有機會出去,沒想到他會突然立下太子,真是好笑。
想來這會兒胤禔一定很得意吧,可惜了,他是不會給胤禔機會嘲笑他的。
看了看這困著他的四方小院,也該做個了斷了。
康熙一直心神不寧,他不知道發生了何事,結果就看到胤禔一臉沉重的走了進來。
“兒臣給皇阿瑪請安。”
“發生了何事?”
“皇阿瑪,老二...老二他在宗人府自戕了。”
胤禔的眼圈有些微紅,到底是一起長大的兄弟,就算有齷蹉,他也沒想讓他現在就死。
起碼要等自己登上大位再死吧,不然到時候他跟誰去顯擺自己登基了?
康熙隻覺得腦袋嗡嗡作響,那個孽子怎敢自戕?他當初果然是瞎了眼才將他立為太子的,一點擔當都沒有。
“到底是朕的兒子,又是嫡子,雖做錯了事,但人死債消,便按貝子規格將他下葬吧。
朕記得他有七個女兒,你收養一兩個,以後留著和親用,蘇策麗是龍鳳胎之一,朕希望你不要將她送去和親。
算了,還是朕為她相看個額駙吧,你的眼光不怎麽樣,朕不是很相信你。”
廢太子的喪事沒有大辦,隻簡單的舉辦了一場法事就算完了。
又過了幾個月,慕思梨生產了,這次生的依然是個小阿哥,看得其他人眼熱無比。
他們或多或少都隻有一兩個嫡子,但胤禔不一樣,他的全是嫡子女,真是讓人羨慕。
康熙同樣高興,想著胤禔已經是太子了,惠妃的位置也該動一動了,便在小阿哥的滿月宴上晉惠妃為貴妃了,並為小阿哥賜名為弘晏。
大概是廢太子突然自戕給了康熙一些打擊,之後的七年時間內他的身體每況愈下,直到起不來床時他才將眾人喚到乾清宮吩咐後事。
“朕八歲登基,到現在已經五十年了,朕本想將大清發揚光大,卻沒想到隻做到了中規中矩。
朕把太多的時間浪費在安定朝堂,穩固朝綱上了,就連外敵來犯都是老大帶人去處理的。
想當年朕也有過鴻鵠之誌,可惜朕老了,再也沒機會上戰場一展雄風。
好在朕的兒孫都不是等閑之輩,日後老大繼位,定要將他們放到合適的位置,讓他們為大清發揚光大。”
雖然知道胤禔不是那種小心眼的人,但他還是怕他走後,胤禔會忌憚兄弟,到時候上演兄弟鬩牆之事。
一想到廢太子當初就是因為忌憚兄弟才做出那些事的,他就害怕胤禔會學了去。
“皇阿瑪放心,兒臣的弟弟們個個都是人中龍鳳,且各有所長,咱們兄弟齊心,定能將大清發展成盛世,您不必憂心。”
胤禔的眼裏滿是認真,他說的是真的,說來除了太子,其他人跟他其實沒多少齷齪事的,他也願意重用他們。
畢竟他一個人的能力有限,既然有人用,為什麽不用呢?
康熙知道胤禔說的是認真的,心中滿意,直接下旨將皇位傳給胤禛三日後,於乾清宮駕崩了。
胤禔是在將康熙送入皇陵後才登基的,登基的第一件事便是將慕思梨立為皇後,尊惠貴妃為太後。
宜德榮成四妃被尊為貴太妃,德妃本來隻是個太妃的,是慕思梨說她後麵對胤禛也算過得去,也就讓她一起晉位了。
其餘的太嬪太貴人等人依規矩往上晉一級,惠妃成了太後,當日就搬進了慈寧宮,其餘人見狀也紛紛將宮殿騰出來,而後搬進慈寧宮後殿。
胤祉、胤禛、胤祺、胤佑、胤禩封親王,胤禟、胤?及不常出現在人前的胤祹封郡王,胤祥、胤禵封貝勒。
其餘人年紀太小,均封為貝子。
接下來是弘昊等人,弘昊直接被立為太子,胤禔還跟他講讓他盡快熟悉流程,早日接班,整得弘昊十分無語。
阿瑪才剛登基,怎麽就想著卸任了?難不成這皇位下麵有針,太紮屁股?
蘇策麗身為唯一的公主,被封為固倫懷瑾公主,弘昱、弘晗和最小的弘晏全部封郡王。
用胤禔的話來說就是他們還小,封親王這事不著急,可以等著弘昊登基後慢慢晉封,不然等弘昊登基後,沒有封賞不好看。
胤禔繼位期間,外敵若是來犯已經不需要他親自出手了,胤?與胤禵帶隊出征,屢戰屢勝,已經成了大清的新一代戰神。
胤祉擅文學,便被胤禔派去修書,胤禛冷麵無私,很有威懾力,自從將他派到戶部,戶部的銀子都多了不少。
胤祺、胤佑和胤禩負責外交,胤禩本以為他之前覬覦太子之位,胤禔會忌憚他,不會給他高位的,沒想到胤禔直接給他封了親王。
“是,額娘放心,兒子知道的,弟弟們這般乖巧,想來進宮後不會惹事的。”
“那就好,來人,送阿哥格格們進宮。”
“是。”
四人剛走,胤禔等人就到了。
胤禟一進來就和慕思梨說了胤禔被立為太子的事,慕思梨麵上驚訝心中卻很淡定,胤禔被立為太子不是早晚的事嗎?不必驚訝!
“爺,這是怎麽迴事?”
胤禔簡單的解釋了一下事情的經過,慕思梨了然的點了點頭後去為他們安排酒席了。
延禧宮內,惠妃看著四個孫子孫女喜上眉梢,今日真是個好日子,兒子成了太子,兒媳婦又怕她孤單,將孫子孫女送進宮陪她。
“想不到本宮的老大竟然這般出息,真的坐上了太子之位,本宮日後就算板上釘釘的太後了,這感覺怎麽這般不真實?”
“娘娘是太過歡喜了,所以才覺得不真實的。”
“也是,老大福晉有喜,老大又被立為太子,看來她腹中這一胎是個有福氣的,本宮之前給她準備了不少東西,給她送過去吧。”
“是。”
自胤禔被封為太子後,朝堂確實穩定了不少,胤禩也沉寂了下來。
宗人府內,廢太子絕望的看著窗外,他還以為這幾年康熙不立太子,他還有機會出去,沒想到他會突然立下太子,真是好笑。
想來這會兒胤禔一定很得意吧,可惜了,他是不會給胤禔機會嘲笑他的。
看了看這困著他的四方小院,也該做個了斷了。
康熙一直心神不寧,他不知道發生了何事,結果就看到胤禔一臉沉重的走了進來。
“兒臣給皇阿瑪請安。”
“發生了何事?”
“皇阿瑪,老二...老二他在宗人府自戕了。”
胤禔的眼圈有些微紅,到底是一起長大的兄弟,就算有齷蹉,他也沒想讓他現在就死。
起碼要等自己登上大位再死吧,不然到時候他跟誰去顯擺自己登基了?
康熙隻覺得腦袋嗡嗡作響,那個孽子怎敢自戕?他當初果然是瞎了眼才將他立為太子的,一點擔當都沒有。
“到底是朕的兒子,又是嫡子,雖做錯了事,但人死債消,便按貝子規格將他下葬吧。
朕記得他有七個女兒,你收養一兩個,以後留著和親用,蘇策麗是龍鳳胎之一,朕希望你不要將她送去和親。
算了,還是朕為她相看個額駙吧,你的眼光不怎麽樣,朕不是很相信你。”
廢太子的喪事沒有大辦,隻簡單的舉辦了一場法事就算完了。
又過了幾個月,慕思梨生產了,這次生的依然是個小阿哥,看得其他人眼熱無比。
他們或多或少都隻有一兩個嫡子,但胤禔不一樣,他的全是嫡子女,真是讓人羨慕。
康熙同樣高興,想著胤禔已經是太子了,惠妃的位置也該動一動了,便在小阿哥的滿月宴上晉惠妃為貴妃了,並為小阿哥賜名為弘晏。
大概是廢太子突然自戕給了康熙一些打擊,之後的七年時間內他的身體每況愈下,直到起不來床時他才將眾人喚到乾清宮吩咐後事。
“朕八歲登基,到現在已經五十年了,朕本想將大清發揚光大,卻沒想到隻做到了中規中矩。
朕把太多的時間浪費在安定朝堂,穩固朝綱上了,就連外敵來犯都是老大帶人去處理的。
想當年朕也有過鴻鵠之誌,可惜朕老了,再也沒機會上戰場一展雄風。
好在朕的兒孫都不是等閑之輩,日後老大繼位,定要將他們放到合適的位置,讓他們為大清發揚光大。”
雖然知道胤禔不是那種小心眼的人,但他還是怕他走後,胤禔會忌憚兄弟,到時候上演兄弟鬩牆之事。
一想到廢太子當初就是因為忌憚兄弟才做出那些事的,他就害怕胤禔會學了去。
“皇阿瑪放心,兒臣的弟弟們個個都是人中龍鳳,且各有所長,咱們兄弟齊心,定能將大清發展成盛世,您不必憂心。”
胤禔的眼裏滿是認真,他說的是真的,說來除了太子,其他人跟他其實沒多少齷齪事的,他也願意重用他們。
畢竟他一個人的能力有限,既然有人用,為什麽不用呢?
康熙知道胤禔說的是認真的,心中滿意,直接下旨將皇位傳給胤禛三日後,於乾清宮駕崩了。
胤禔是在將康熙送入皇陵後才登基的,登基的第一件事便是將慕思梨立為皇後,尊惠貴妃為太後。
宜德榮成四妃被尊為貴太妃,德妃本來隻是個太妃的,是慕思梨說她後麵對胤禛也算過得去,也就讓她一起晉位了。
其餘的太嬪太貴人等人依規矩往上晉一級,惠妃成了太後,當日就搬進了慈寧宮,其餘人見狀也紛紛將宮殿騰出來,而後搬進慈寧宮後殿。
胤祉、胤禛、胤祺、胤佑、胤禩封親王,胤禟、胤?及不常出現在人前的胤祹封郡王,胤祥、胤禵封貝勒。
其餘人年紀太小,均封為貝子。
接下來是弘昊等人,弘昊直接被立為太子,胤禔還跟他講讓他盡快熟悉流程,早日接班,整得弘昊十分無語。
阿瑪才剛登基,怎麽就想著卸任了?難不成這皇位下麵有針,太紮屁股?
蘇策麗身為唯一的公主,被封為固倫懷瑾公主,弘昱、弘晗和最小的弘晏全部封郡王。
用胤禔的話來說就是他們還小,封親王這事不著急,可以等著弘昊登基後慢慢晉封,不然等弘昊登基後,沒有封賞不好看。
胤禔繼位期間,外敵若是來犯已經不需要他親自出手了,胤?與胤禵帶隊出征,屢戰屢勝,已經成了大清的新一代戰神。
胤祉擅文學,便被胤禔派去修書,胤禛冷麵無私,很有威懾力,自從將他派到戶部,戶部的銀子都多了不少。
胤祺、胤佑和胤禩負責外交,胤禩本以為他之前覬覦太子之位,胤禔會忌憚他,不會給他高位的,沒想到胤禔直接給他封了親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