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九福晉董鄂氏17
綜穿之靠生子係統寵冠六宮 作者:永恆一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滿月宴過後沒多久五福晉也生產了,生了個嫡子,康熙給其賜名弘曈。
十福晉也生產了,康熙為其賜名為弘暄,對於沒能生出個小格格,十福晉是失望的,不過胤?倒是十分高興,他也是有嫡子的人了。
胤禩夫婦的臉色十分難看,胤禟有了嫡子嫡女,胤祺也有了嫡子就算了,現在連胤?也有了嫡子。
而他別說嫡子了,連個庶子都沒有,不對,應該說他院中連個有孕的都沒有。
八福晉一臉怨恨的看著慕思梨幾人,在她看來,焦點應該是她才對,但自從慕思梨生了龍鳳胎後,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她吸引了。
“說來八弟妹也成親一年多了,怎的還沒聽見好消息?”
“誰知道呢,說不得八弟妹是覺得懷孕辛苦,想晚一點有孕呢。
不過這子嗣是講緣分的,不是說想要就能有的,瞧瞧五弟妹就知道了。
成親幾年都不曾懷上,說實在的嫂子都有些擔心她在府裏站不住腳呢。
好在九弟妹進門後給她也帶來了福氣,讓她一舉奪男,也拿迴了府中中饋。
你說咱們都是嫡福晉,先前就她一個人被個側福晉壓製得喘不過氣來,嫂子都覺得她不爭氣了呢。”
“誰說不是,不過弟妹瞧著九弟妹就是有福氣,自打她嫁給九弟啊,這喜事是一樁接一樁,就沒斷過。
聽聞三嫂家的弘晴前兩年就不大好了,也是因為有九弟妹的幫助才恢複的,難不成九弟妹是什麽仙人轉世不成?”
“還有這說法?”
“三嫂,你和九弟妹是堂姊妹,你在家時九弟妹就這般有福氣的嗎?”
“阿梨一向有福氣,你們好好對她,到時候就知道是不是真的了。”
一行人說說笑笑,無人關注八福晉。
八福晉尷尬的站在原地,剛才不還在說她嗎,怎麽好端端的又提起慕思梨了?
時間一晃便是三年已過。
“阿瑪,今日兒子要入宮給皇瑪法請安,皇瑪法說要給兒子開蒙了呢。”
“是嗎?那阿瑪送你入宮?不過宮裏可不像家中這般太平,你可想好了?”
“自然想好了,兒子大了,不能總是依靠您與額娘,得自己努力才能得到想要的東西。”
“是嗎?原來咱們弘晏這般有誌氣啊,那額娘可就等著享福了啊。”
“好,額娘放心,兒子會讓您過好日子的。”
“福晉,今日身子可舒適些了?”
“還好,沒那麽累了,沒想到妾身時隔三年再孕,這腹中懷的依然是雙胎,還真是讓人驚喜。”
“雙胎?府醫已經診過脈了?怎麽沒人跟爺說一聲!福晉快坐,莫要累著了。”
“妾身知道的。”
“額娘,額娘,女兒迴來了!”
“阿瑪也在,給阿瑪請安。”
“阿瑪的乖女兒們迴來了啊,這是去哪裏玩了,怎麽身上這般髒亂?
“來人,帶兩位格格去洗漱一番,換身幹淨衣裳再出來用膳。”
“是。”
“弘宴,宮裏不比家中,你的堂兄弟們基本都在上書房,而你年齡尚小,皇阿瑪是不會讓你去上書房的,所以你在乾清宮的時間會更多。
若是感覺無聊,就去翊坤宮找瑪姆,萬不能亂跑,知道嗎?”
“兒子知道,阿瑪不必擔憂。”
“明日妾身送弘晏進宮吧,正好帶妮楚娥和愛蘭珠去看看額娘。
也不知最近怎麽了,額娘常做噩夢,爺身為兒子,也該多去看看額娘的。”
“爺知道了,那明日中午咱們在翊坤宮陪額娘用膳,宮門下鑰前再出宮就是。”
“好。”
次日,當慕思梨帶著三個孩子進宮後,宜妃簡直高興得合不攏嘴。
“額娘一早起床就聽見喜鵲在叫,原來是你們幾個來了,額娘這心裏是真高興啊。”
“兒媳聽聞額娘近日總做噩夢,可是遇上什麽事了?”
“沒事兒,就是不知怎麽的,突然想起了你們十一弟,若是他還在,也該娶妻生子了。”
“額娘節哀,十一弟這會兒可是在長生天看著您呢,您這般傷心,十一弟該覺得自己不孝了。”
“額娘知道,但他自出生起就身子不好,原以為大了會好一些,沒曾想他還是沒熬過去,額娘這心是真痛啊!”
慕思梨沒法,隻能讓妮楚娥和愛蘭珠去哄她了。
還是孫女好使,宜妃立刻就好了。
“其實十一走了也好,每日看他那般受罪,額娘心中也不好受。”
“額娘寬心就好,對了額娘,今日兒媳入宮是要告訴你個好消息的,兒媳有喜了。”
“什麽,多久了,怎麽沒人進宮跟額娘說一聲啊?”
宜妃實在高興,剛才的悲傷心情直接一掃而光,她現在滿心滿眼都在慕思梨的肚子上。
“快兩個月了,府醫半月前就查出兒媳有孕了,隻是他不確定兒媳懷的是否是雙胎,所以又等了半個月。
這不昨日剛確定兒媳懷了雙胎,今日兒媳就進宮來跟您報喜了嗎?額娘,咱們的日子會越過越好,爺這般爭氣,您放心就是。”
“好好好,額娘也不想那些個不開心的了,既然你有孕在身,那妮楚娥和愛蘭珠就放宮裏吧,額娘給你帶些日子,你也輕鬆輕鬆。”
“那可真是太好了,有勞額娘了。”
“一家人莫說兩家話。”
乾清宮內,康熙正在對三歲出頭的弘晏進行學前測試。
雖說是啟蒙,但皇家的孩子三歲時基本都會背三字經和百家姓了,他要看看弘晏除了這些還會什麽。
“朕瞧著三字經與百家姓挺簡單的,不如朕考你個難的?”
“皇瑪法怪看得起孫兒的,弘晳哥哥他們也是這般長大的嗎?”
“那是,弘晳是皇長孫,這些都是他每日必學的東西。”
“果然,額娘讓兒子趁著還年幼多玩玩是有道理的,這不,報應來得太快了。
皇瑪法,如果孫兒告訴你孫兒除了三字經和百家姓,其餘的一竅不通,您會生氣嗎?”
“應該不會吧,畢竟你還小。”
“那孫兒就放心了,畢竟孫兒是真不會。”
十福晉也生產了,康熙為其賜名為弘暄,對於沒能生出個小格格,十福晉是失望的,不過胤?倒是十分高興,他也是有嫡子的人了。
胤禩夫婦的臉色十分難看,胤禟有了嫡子嫡女,胤祺也有了嫡子就算了,現在連胤?也有了嫡子。
而他別說嫡子了,連個庶子都沒有,不對,應該說他院中連個有孕的都沒有。
八福晉一臉怨恨的看著慕思梨幾人,在她看來,焦點應該是她才對,但自從慕思梨生了龍鳳胎後,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她吸引了。
“說來八弟妹也成親一年多了,怎的還沒聽見好消息?”
“誰知道呢,說不得八弟妹是覺得懷孕辛苦,想晚一點有孕呢。
不過這子嗣是講緣分的,不是說想要就能有的,瞧瞧五弟妹就知道了。
成親幾年都不曾懷上,說實在的嫂子都有些擔心她在府裏站不住腳呢。
好在九弟妹進門後給她也帶來了福氣,讓她一舉奪男,也拿迴了府中中饋。
你說咱們都是嫡福晉,先前就她一個人被個側福晉壓製得喘不過氣來,嫂子都覺得她不爭氣了呢。”
“誰說不是,不過弟妹瞧著九弟妹就是有福氣,自打她嫁給九弟啊,這喜事是一樁接一樁,就沒斷過。
聽聞三嫂家的弘晴前兩年就不大好了,也是因為有九弟妹的幫助才恢複的,難不成九弟妹是什麽仙人轉世不成?”
“還有這說法?”
“三嫂,你和九弟妹是堂姊妹,你在家時九弟妹就這般有福氣的嗎?”
“阿梨一向有福氣,你們好好對她,到時候就知道是不是真的了。”
一行人說說笑笑,無人關注八福晉。
八福晉尷尬的站在原地,剛才不還在說她嗎,怎麽好端端的又提起慕思梨了?
時間一晃便是三年已過。
“阿瑪,今日兒子要入宮給皇瑪法請安,皇瑪法說要給兒子開蒙了呢。”
“是嗎?那阿瑪送你入宮?不過宮裏可不像家中這般太平,你可想好了?”
“自然想好了,兒子大了,不能總是依靠您與額娘,得自己努力才能得到想要的東西。”
“是嗎?原來咱們弘晏這般有誌氣啊,那額娘可就等著享福了啊。”
“好,額娘放心,兒子會讓您過好日子的。”
“福晉,今日身子可舒適些了?”
“還好,沒那麽累了,沒想到妾身時隔三年再孕,這腹中懷的依然是雙胎,還真是讓人驚喜。”
“雙胎?府醫已經診過脈了?怎麽沒人跟爺說一聲!福晉快坐,莫要累著了。”
“妾身知道的。”
“額娘,額娘,女兒迴來了!”
“阿瑪也在,給阿瑪請安。”
“阿瑪的乖女兒們迴來了啊,這是去哪裏玩了,怎麽身上這般髒亂?
“來人,帶兩位格格去洗漱一番,換身幹淨衣裳再出來用膳。”
“是。”
“弘宴,宮裏不比家中,你的堂兄弟們基本都在上書房,而你年齡尚小,皇阿瑪是不會讓你去上書房的,所以你在乾清宮的時間會更多。
若是感覺無聊,就去翊坤宮找瑪姆,萬不能亂跑,知道嗎?”
“兒子知道,阿瑪不必擔憂。”
“明日妾身送弘晏進宮吧,正好帶妮楚娥和愛蘭珠去看看額娘。
也不知最近怎麽了,額娘常做噩夢,爺身為兒子,也該多去看看額娘的。”
“爺知道了,那明日中午咱們在翊坤宮陪額娘用膳,宮門下鑰前再出宮就是。”
“好。”
次日,當慕思梨帶著三個孩子進宮後,宜妃簡直高興得合不攏嘴。
“額娘一早起床就聽見喜鵲在叫,原來是你們幾個來了,額娘這心裏是真高興啊。”
“兒媳聽聞額娘近日總做噩夢,可是遇上什麽事了?”
“沒事兒,就是不知怎麽的,突然想起了你們十一弟,若是他還在,也該娶妻生子了。”
“額娘節哀,十一弟這會兒可是在長生天看著您呢,您這般傷心,十一弟該覺得自己不孝了。”
“額娘知道,但他自出生起就身子不好,原以為大了會好一些,沒曾想他還是沒熬過去,額娘這心是真痛啊!”
慕思梨沒法,隻能讓妮楚娥和愛蘭珠去哄她了。
還是孫女好使,宜妃立刻就好了。
“其實十一走了也好,每日看他那般受罪,額娘心中也不好受。”
“額娘寬心就好,對了額娘,今日兒媳入宮是要告訴你個好消息的,兒媳有喜了。”
“什麽,多久了,怎麽沒人進宮跟額娘說一聲啊?”
宜妃實在高興,剛才的悲傷心情直接一掃而光,她現在滿心滿眼都在慕思梨的肚子上。
“快兩個月了,府醫半月前就查出兒媳有孕了,隻是他不確定兒媳懷的是否是雙胎,所以又等了半個月。
這不昨日剛確定兒媳懷了雙胎,今日兒媳就進宮來跟您報喜了嗎?額娘,咱們的日子會越過越好,爺這般爭氣,您放心就是。”
“好好好,額娘也不想那些個不開心的了,既然你有孕在身,那妮楚娥和愛蘭珠就放宮裏吧,額娘給你帶些日子,你也輕鬆輕鬆。”
“那可真是太好了,有勞額娘了。”
“一家人莫說兩家話。”
乾清宮內,康熙正在對三歲出頭的弘晏進行學前測試。
雖說是啟蒙,但皇家的孩子三歲時基本都會背三字經和百家姓了,他要看看弘晏除了這些還會什麽。
“朕瞧著三字經與百家姓挺簡單的,不如朕考你個難的?”
“皇瑪法怪看得起孫兒的,弘晳哥哥他們也是這般長大的嗎?”
“那是,弘晳是皇長孫,這些都是他每日必學的東西。”
“果然,額娘讓兒子趁著還年幼多玩玩是有道理的,這不,報應來得太快了。
皇瑪法,如果孫兒告訴你孫兒除了三字經和百家姓,其餘的一竅不通,您會生氣嗎?”
“應該不會吧,畢竟你還小。”
“那孫兒就放心了,畢竟孫兒是真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