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周末到來的時候,梁博文迴到了農村的家裏。鄭紅秀提到好久沒有迴娘家了,於是梁博文和她一起去看鄭仲德和陳桂芝——梁博文的外公和外婆。


    梁博文居住的村莊距離鄭仲德居住的村莊不遠,公共汽車每天都會定時定點的通過每個村口,最多十幾分鍾的車輛來往時間交錯,給山城相連的農村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近幾年,由於砂石公路經過了擴寬修築,灰塵也越來越少了,即使偶爾風大也隻是飛揚一陣,就會立馬消失了。梁博文想到好久沒走這條公路了,因此也打算借著這個機會,陪鄭紅秀走走。


    她踩在已經不再有沙粒感的公路上,走著,偶爾會看到桑樹墩上長出的成蓬地老桑葉,也可以看到把老桑樹墩夾在中間的荊條樹,它們成排地生長在公路旁,茂盛地荊條長得成簇成簇的。這些荊條樹的葉片和槐葉一樣大小,與普通的槐樹的槐葉相比,葉片的顏色略淺,好像蒙了一層磨砂的白色。或許山村的道路再難免沒有灰塵,也使得荊條樹靠近馬路的這側的樹葉都多多少少蒙上了些灰塵。但是看起來,更相似了艾草的顏色,卻也有了一種晚秋月影下的葉片的模樣。梁博文看著,想起了過去的事,話音輕慢地問著:“媽媽,路旁的荊條年年都會割到根部,怎麽年年還都長得這麽好呢?”自從發現了這種樹木的用途和生長過程,就總覺得這種樹條長得太快。鄭紅秀看了看荊條樹,又看了看梁博文,微笑著說:“你想呀,村裏的人每年都揀大的荊條割,那小的荊條長得還不快呀!一年下來,小的荊條長大了,就都成大荊條了。”想想梁博文最近幾年很少走這段路,還有話想說,也沒再說下去。梁博文又看了看沒有了荊條的荊條樹,尋思著說:“媽媽,不管怎麽說,我都覺得沒有小時候看到的荊條長得茂盛。”想到那時的荊條樹都籠在一起,好像一個大雪球。鄭紅秀說:“以前人們都是把枝條割下來,編成筐。時間久了,家家都有筐了。家家都有筐了,誰還買筐放家裏呢!這些年,大條小條都割了,當柴火了吧!”仍就用和梁博文小時說話的語氣說著話,迴答著梁博文不知道問過多少次的這個問題。


    其實,梁博文再問這個問題的時候,也是好久沒有走這條路了。不過,她還是並非出於本意的,去詢問了這個問題。或許這個問題本來也了然於心了,因為在農田分到戶的那年,梁博文都開始記事了。她想到村裏的大喇叭播報結束以後,跟著鄭紅秀來到了村裏存糧的場院裏,看著村長把社裏的農具都分到了各家各戶。從那時起,她才看到了新筐,揚麥子的木鍁,稱量糧食的木鬥……也感到認識到了農家生活用的日常用品,有了頻繁地出現。


    鄭紅秀聽到梁博文這樣問,迴過了話以後,又對梁博文說:“我們不像你們這個年代的孩子,也沒你們這些孩子有福氣。那時,我們能認識幾個字,能上過三年級,也就不錯了。”想想能讀起書,或者能讀到高中,就是他們年輕時接受的最好的教育了。梁博文聽著,想著:“媽媽能這樣和我說說話,應該是最好的一件事情了。”因為她不在家,鄭紅秀一個人忙裏忙外的,每天還都像上足了弦的鍾表。梁博文每次迴到家裏,鄰居的感言總會在她耳旁源源不絕。她的心裏總在想:“或許不是一樣的生活,所以他們有的生活方式和方法,就會有些參差不齊的差別吧!”某些事情由著話語的出現,也牽引著她,讓她想到了很多與之有關的事情。她隻要有這樣的事情出現在眼前了,也隻能默默地淺笑著,並沒有言語可以去應對,而且腦裏還會變得空蕩蕩的。但是,當這些可以觸動她身心的事情有了一時過後,似乎立馬會忘記的那部分事情,卻又一切清楚地出現在了心裏。


    梁博文想著過往的事情,在又開始聽鄭紅秀說話的時候,心情也如同鍋裏炒的豆子。大家或許都知道,當鍋的熱度到達了一定溫度的時候,眾多地豆子就會蹦來蹦去。有的豆子,還會蹦到不應該出的範圍。她的記憶開始泛濫成災一般,就像是蹦出了鍋外的豆子。即使很多事情獨自地出現,也會抽出很多開端,也還是會覺得像是顆顆豆子,而且是早跳出鍋的,已經滾得滿處都是的部分。她把好多事情想來想去,最後覺得鍋裏的和蹦出鍋的,也還都是炒鍋裏的豆子。她淺笑著看著路旁的田地,幽幽地歎著:“鍋裏是一個地方,腦袋是一個地方,可是腦袋也像鍋,不得不裝載應該裝載的這些經過呀!”她走著,看到路旁已經收割完的玉米田,正有綠色地小麥苗從地裏長出來。


    此時,割剩在邊角田裏的玉米秸根還像道道攏席,辛勤地農民們正在清理那些凸出在了田地上的玉米秸根。他們無法直接從田裏拔起它們,還都借助著钁頭和鐵鋤,不僅為了清除殘留的玉米秸根,還得把挖出了根的凹的田地挖鬆,再整平。梁博文看著,想到來年的暑假到了的時候,不管大田小田裏都能看到長勢很好的金黃的沉甸甸地麥穗。


    此時,遠處的山已是一片枯槁,除了枯槁地顏色,仍然是枯槁地顏色。或許正是這份枯槁,還是讓梁博文想到了山腰和山頂的柿子樹,而且想得異常地心動。其實,這裏的山上還有很多其它的東西,還是一片豐收的跡象。雖然沒有綠綠的果實,但是綠的山楂是紅的了,綠的小柿子也是紅的了……她想到了夏天,那些她喜歡的株株酸棗樹上成串盛開的黃綠色的小花朵落了,結出了成串的綠色的酸棗,如今也都變成了紅色了,還飄逸著一種酸甜的熟過了頭的味道。


    她往近處了望著,看到了路旁不遠處的石岩上,還有一進山就能看到的酸棗樹。這時,雖然沒了黃黃地細碎的花朵,也沒有那麽多的葉片了,可是蒙了灰塵的酸棗在陽光的照耀下,隨風吹動時也加快了揮發的香氛,飄來的還是很膩的酸甜的滋味。當然,在她一低頭看到的路旁的田地邊,還是有很多的野菜,與在路旁長得野草野花一般,都有了為這個季節謝幕的跡象。不過,她還是感到蒲公英的花杆還托著黃黃地,和稚菊一樣的花朵,苦菜花開出了更小也更嫩黃的花朵,還有其他的很多紫色的像喇叭一樣的花朵。梁博文覺得都是季尾的植物了,再過不久,也都會葉落歸根她看著,除了熟悉的野菜和花草,還有很多叫不出名的花草。即使記下了不少的名稱,若是說出來,或許也沒幾個人知道這花到底應該叫什麽名字。她想著,還有哪些植物是自己很熟悉,卻是實在叫不上名的。但是想著想著,她還隻能是又不迭地讚歎大自然造物的神奇。


    她們往前走,當經過了一個路口以後,才在路口的另一側看到了高大的樹木。梁博文看到幾隻大山羊由繩子牽著,栓在樹杆上。很多小山羊吃著草,吃吃停停的還撂著蹄子,身體左搖右擺地企圖往更遠處跑。可是大山羊“咩咩”地叫了幾聲,調皮地往遠處跑的小山羊還是停住了腳步,轉身凝望著大山羊,響起了稚嫩地“咩咩”地叫聲。而後,小山羊甩開蹄子撒著歡兒,相互抵著角,嬉鬧著,爭先恐後地又往老山羊跟前跑。梁博文看著它們,嘟囔著:“老山羊的叫聲,和集合的哨令一樣呢!”一直走出了很遠了,還是忍不住地不去想。


    此情此景,還是深深地印在了她的心裏。鄭紅秀和她說話,她隻顧想事,沒聽清楚,隻在話音後慌不迭地應承著。不過,小時候的很多場景,卻在腦裏不停地打著轉。她的記憶在這條路上,如同荊條割了一季,成為了一個完整地過去,再割一次,又收了了一個季節的尾聲。她們走在公路上,上過了一段上坡路,又走過了一個下坡路。梁博文抬頭往遠處看,看到了座落在公路旁的一個小山村。梁博文的臉上有了滑過臉頰的汗珠,但是她好希望這樣不斷地走下去,走在這樣的陽光下,心境裏和天空中都是一片明朗。


    這時,她抬頭看著天空萬裏無雲,山風絲絲縷縷地從這片山山相牽,樹樹相連的夾路與夾縫吹過。路旁的樹木隨風響動,如同偶爾經過的認識鄭紅秀的路人,他們相互點頭微笑。梁博文仰著頭看著遠處,感到耳旁唱起了一首熟悉地兒歌:“沿著校園熟悉的小路,清晨來到樹下讀書。初升的太陽照著我們,也照著身旁這些小樹。啊,親愛的朋友,親愛的小樹,讓我們共享這花香雨露……”歌曲甜美,好像還有矮地指甲桃和高地蜀葵花的香氛,奔在走在的這條有了童年迴憶的路上。而且,首首充滿天真純淨地歌謠,和孩子們朗朗地讀書聲聲,都讓梁博文深感不絕於耳了。


    梁博文沉默不語地走著路,也和鄭紅秀走進了鄭仲德所住的村莊。他們走在路上,開始不時地遇到鄉裏鄉親,也有了村鄰和鄭紅秀不斷地說話聲。她們走著,鄭紅秀還會停下腳步,客客氣氣地和路過的街坊交談幾句。梁博文走走停停地在一旁聽著,偶爾也會對認識的和熟悉的人喊幾聲特定地稱唿,等候他們說過話,再一起往前走。梁博文喜歡農村人,感到作為農村人都具有樸實無華的生活本色,而且也有熱情好客地人文習俗。


    臨近鄭仲徳的家的時候,住在附近的鄰居看到了鄭紅秀,大著嗓門問著:“紅秀啊,走娘家了!哎……這是你家的孩子呀?看吧,幾年不見,妮妮都長這麽大了。”一個鄰居的話聲剛落,接著從另一個門樓裏傳來了說話聲:“嗨,紅秀,迴來了!這是咱們家閨女吧?你記得麽,你小時候還經常到我們家裏玩呢!”上下打量著梁博文,嘟噥著:“大了也得喊孩子的大名了。哎,她嬸子,你瞧瞧我這記性,這就是紅秀家博文呢!”和街坊鄰居還沒忘了打著招唿,還又說著:“你們家那小子,現在也常年難得來一趟。以前,他和我家孩子一起上學的時候,每逢禮拜天還能來我家玩玩呢!”才微笑著看向了梁博文。鄭紅秀淺笑著說:“嫂子,以後有時間了,博清抽空迴來了,我告訴博清,讓他來您家看看您。”鄭紅秀又往前走去。迎麵走來的扛著钁頭的村民看到她,老遠地就笑語著:“紅秀啊,這是你家閨女吧?瞧這孩子長得多出息呀!你姥姥知道你們要來吧?她要是知道你來,這時肯定早等在門外了。”滿臉微笑著,聽鄭紅秀說:“哦!大娘,這是我們家小博文。您這是去地裏撬玉米楂子呢!”還目送著她們走出了一大段路。梁博文微笑著聽著他們說的話,再看著他們又都忙各自的事情去了,才和鄭紅秀順著一條青石坡路,往上走去。


    這條路都是石頭鋪砌成的,鋪路的青石隨著時光飛逝,也被風雨剝蝕得很是光滑了。明明一條山村裏的小路,在這種情況下,倒多了潮流與雅致的氣息。梁博文尋思著:“走上斜坡路,再下了一個小坡路,就會距離外婆的家不遠了。”梁博文正打算加快腳步往前走的時候,卻聽到背後傳來了一陣吆喝聲。有鄰居牽著用來犁地用的小毛驢,和不多見的騾子,經過了她們的身旁,往前走去。


    鄭紅秀依然和坐在路旁的幾位老年人打著招唿,梁博文看著聽著心裏不由得一陣靜,也輕聲地問著:“媽媽,您說您都出門那麽多年了,怎麽還有這麽多人認得您呢?媽媽,您隻顧和他們說話,他們也隻顧迴著您的話。您說,到底能有幾個人認識您吧?我看,真能認識您的,還就隻有進村遇到的那幾位。她們看起來,和您的年齡也差不多大。”一臉微笑地往趕著牲口的老人看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真愛一條河係列VS人間煙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黎向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黎向陽並收藏真愛一條河係列VS人間煙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