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豫東郡
全家偷聽我心聲,流放路上贏麻了 作者:梵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十兩就十兩罷。”
王長嶺這時候也顧不上那麽多了。
他買的東西不算少,從店裏是一起來的人幫他背過來的。他一個文官,可背不了那麽多東西。
再想想,二弟死了,家裏隻有他一個男人了。
家裏那麽多婦女孩子,老的少的。指望他一個人,往下怎麽走?
這麽些東西,尤其是被褥。總不能指望他年邁的爹和府中女眷背著吧。
他可背不動。
要知道,家裏人多,再往北越走越冷。他可是咬了牙,買了四條。如今他手裏隻剩下八十兩銀子了。他捏著,真是一分錢都不敢再亂花。
畢竟離北疆還有七八百裏。一大家子還要吃要喝。
爹娘奶奶年邁,再生個病,還得看病。
到北疆,安置還得要花錢。
一想到這些,王長嶺愁得頭都要禿了。
他從來也沒有想過,他堂堂的太傅嫡子,竟然還有為吃穿發愁的一天。
“現在漲價了,十二兩,少一文都不賣。”
賣柴的漢子,麵黃饑瘦,推著一板車木柴,也沒賣出去多少。
一看這樣子,立馬眼裏閃過貪婪的光。
眼看著大家都在收拾東西往車上裝,蘇家人已經帶頭走了。
王長嶺也急了。
隻能掏出銀子,
“利用危急賺人錢財,不是君子所為也。”
“你這個先生。我看你真是窮酸糊塗了。現在可是災年,為了一口米能賣了親閨女。你還和我講什麽君子。”
賣柴的漢子接過銀子,這會倒沒再拖延,一推,就把柴卸地上了。然後麻利地給王長嶺把東西裝板車上。
順手又抽了兩塊光滑些的板子放到車上,
“看在銀子的份上,我再送你兩塊板子。你別看我這板車舊,它可實在了。用料全是我親手從山上砍下來的。我自己做的板車不比賣的那些。紮實,你推東西,還是推人。放再多的重物,都壓不壞。再使十年八年都沒事。”
王長嶺也沒閑心再和賣柴漢子多說話。
弓腰拉起板車就走。
“郡守有令,關門,四門全關。”
王長嶺拉著板車走在他們隊伍最後麵,這時,有兵卒騎馬揮旗疾駛而來。
“關門,都散開吧。”
守門兵卒一聽,立馬驅散排隊進出城的人群,要去關門。
人群立馬亂了,進城的和出城的混到了一起,大家都在吵著。
王長嶺急了,
“和我一起來的人已經出去了。就剩下我們兩人了。官爺,你行個方便。”
畢竟是做過內閣大學士的人,王長嶺立馬拉住守門兵卒,往他手裏塞了一塊銀子,情急之下,他沒法破開銀子,摸出的銀子足足有五兩之多。
兵卒一看這麽大塊銀子,都能趕上他一月月銀了。
立馬把王長嶺往前推了一下,
“趕緊滾,說不能進城了,就不能進城了。”
王長嶺趕緊給另一個同伴使個眼色,那個人沒推車,背著東西。
趕緊一手扶在王長嶺車幫上,
“官爺,我們這就滾,不進城了。”
兩人趁亂擠出了城。
一出城,兩人趕緊快幾步,趕上前麵的隊伍。
一出城,蘇米寶就看到不遠處,站著的秋冷和路大山他們。
兩路人一碰麵,趕緊往流放隊伍駐地趕。
流放隊伍裏的人也急。
他們在城外本來是等著進城隊伍迴來的。大家歇著的,吃東西的。
午時城裏出來幾輛車,上麵拉著熱粥和黑麵饃饃。說是城裏富人出來施粥的。
原本坐在城門外等待的災民,都跑去領粥。
流放隊伍裏的人意見不同,吵起來。
有人要跟著災民一起排隊領粥。畢竟這是災年,難喝一碗熱粥,誰不想。
但路讚和嶽豐不同意。
除了走時蘇米寶的交待,還有出於職業習慣,他們也感覺到一種不同尋常的異樣。
就不同意流放隊伍跟去排隊領粥。
災民隊伍排的很亂,前麵一窩峰,不分隊地擠過去,圍住大門和粥棚。後麵的難民倒是很安靜地排隊。不緊不慢。
路讚仔細,他發現後麵排隊的難民,一看神情麻木,好像不太情願領粥,又不得不領的樣子。
這些人,大多是在城門外呆了好多天的。
最前麵圍成一團,搶著領粥的,都是今天和他們一起,才來的。
這兩股人很明顯,不但精神頭不同。前麵剛來的災民隊伍裏婦人和孩子都有。
反看後麵排隊的難民,年輕婦人很少,三歲到十幾歲的孩子也很少,尤其女孩子幾乎沒看到。
這情況,路讚和嶽豐看到了。蘇王兩家人也看到了。
大家一商量,這裏的確有危險。不能在這裏等著了,怕萬一有事,他們這一百多人,還有那麽多老人孩子。不被人包圓了才怪。
趕緊走。
周複安和蘇米寶、王長嶺都不在。
路讚就來負責,讓大家集合起來,讓嶽豐領著大家先走。
他帶二十多個年輕男人,留在這裏等周複安他們。
為了怕引起別人懷疑。
嶽豐領著大家走,東西都放在原地,隻背著小包裹。別人不知道,還以為這隊流放犯,去附件挖野菜,找柴去了呢?營地就隻留下二三十個年輕男人看家。
當然,
也有今天一起來的人,裏麵有精明一些的。
還是發現了流放隊伍的異常。
他們大多都是小股難民。
有人看了一眼城門前排隊領粥,次序混亂,還有人打了起來,也沒人管的領粥人群。
三三兩兩,也跟著流放隊伍離開了。
周複安和蘇米寶他們出城的時候,施粥已經結束半個時辰了。很多人已經喝完了碗裏的粥,躺下昏沉沉地睡覺。
還有人沒舍得喝完,把粥放到鍋裏,打算去旁邊挖野菜,放到粥裏一起煮,多加些水,晚上全家能一起再吃一頓。
蘇米寶管不了這些,他們一行人與路讚一碰頭,交流了城裏和城外的情況。
立馬意識到危險。
他們馬都還留在這裏,趕緊套上車廂,眾人急速離去。
十幾輛馬車,四五十個男人,還是很引人注意的。
所有難民,都轉頭看向這邊的動靜。
但難民隻是看看而已,他們飯都吃不上,不知自己哪天就餓死了。對別人的事沒那麽上心。
看了幾眼,看到馬車很快消失在官道上,他們就依然懶洋洋躺著。
直到半個時辰後,城門大開,裏麵飛駛出一隊全副武裝的兵卒,向這邊飛駛而來,完全不顧及地上躺著的難民。
有難民躲閃不及,直接被馬踏死。
難民們先是驚訝,然後就是恐慌,大家喊叫著,亂跑……
王長嶺這時候也顧不上那麽多了。
他買的東西不算少,從店裏是一起來的人幫他背過來的。他一個文官,可背不了那麽多東西。
再想想,二弟死了,家裏隻有他一個男人了。
家裏那麽多婦女孩子,老的少的。指望他一個人,往下怎麽走?
這麽些東西,尤其是被褥。總不能指望他年邁的爹和府中女眷背著吧。
他可背不動。
要知道,家裏人多,再往北越走越冷。他可是咬了牙,買了四條。如今他手裏隻剩下八十兩銀子了。他捏著,真是一分錢都不敢再亂花。
畢竟離北疆還有七八百裏。一大家子還要吃要喝。
爹娘奶奶年邁,再生個病,還得看病。
到北疆,安置還得要花錢。
一想到這些,王長嶺愁得頭都要禿了。
他從來也沒有想過,他堂堂的太傅嫡子,竟然還有為吃穿發愁的一天。
“現在漲價了,十二兩,少一文都不賣。”
賣柴的漢子,麵黃饑瘦,推著一板車木柴,也沒賣出去多少。
一看這樣子,立馬眼裏閃過貪婪的光。
眼看著大家都在收拾東西往車上裝,蘇家人已經帶頭走了。
王長嶺也急了。
隻能掏出銀子,
“利用危急賺人錢財,不是君子所為也。”
“你這個先生。我看你真是窮酸糊塗了。現在可是災年,為了一口米能賣了親閨女。你還和我講什麽君子。”
賣柴的漢子接過銀子,這會倒沒再拖延,一推,就把柴卸地上了。然後麻利地給王長嶺把東西裝板車上。
順手又抽了兩塊光滑些的板子放到車上,
“看在銀子的份上,我再送你兩塊板子。你別看我這板車舊,它可實在了。用料全是我親手從山上砍下來的。我自己做的板車不比賣的那些。紮實,你推東西,還是推人。放再多的重物,都壓不壞。再使十年八年都沒事。”
王長嶺也沒閑心再和賣柴漢子多說話。
弓腰拉起板車就走。
“郡守有令,關門,四門全關。”
王長嶺拉著板車走在他們隊伍最後麵,這時,有兵卒騎馬揮旗疾駛而來。
“關門,都散開吧。”
守門兵卒一聽,立馬驅散排隊進出城的人群,要去關門。
人群立馬亂了,進城的和出城的混到了一起,大家都在吵著。
王長嶺急了,
“和我一起來的人已經出去了。就剩下我們兩人了。官爺,你行個方便。”
畢竟是做過內閣大學士的人,王長嶺立馬拉住守門兵卒,往他手裏塞了一塊銀子,情急之下,他沒法破開銀子,摸出的銀子足足有五兩之多。
兵卒一看這麽大塊銀子,都能趕上他一月月銀了。
立馬把王長嶺往前推了一下,
“趕緊滾,說不能進城了,就不能進城了。”
王長嶺趕緊給另一個同伴使個眼色,那個人沒推車,背著東西。
趕緊一手扶在王長嶺車幫上,
“官爺,我們這就滾,不進城了。”
兩人趁亂擠出了城。
一出城,兩人趕緊快幾步,趕上前麵的隊伍。
一出城,蘇米寶就看到不遠處,站著的秋冷和路大山他們。
兩路人一碰麵,趕緊往流放隊伍駐地趕。
流放隊伍裏的人也急。
他們在城外本來是等著進城隊伍迴來的。大家歇著的,吃東西的。
午時城裏出來幾輛車,上麵拉著熱粥和黑麵饃饃。說是城裏富人出來施粥的。
原本坐在城門外等待的災民,都跑去領粥。
流放隊伍裏的人意見不同,吵起來。
有人要跟著災民一起排隊領粥。畢竟這是災年,難喝一碗熱粥,誰不想。
但路讚和嶽豐不同意。
除了走時蘇米寶的交待,還有出於職業習慣,他們也感覺到一種不同尋常的異樣。
就不同意流放隊伍跟去排隊領粥。
災民隊伍排的很亂,前麵一窩峰,不分隊地擠過去,圍住大門和粥棚。後麵的難民倒是很安靜地排隊。不緊不慢。
路讚仔細,他發現後麵排隊的難民,一看神情麻木,好像不太情願領粥,又不得不領的樣子。
這些人,大多是在城門外呆了好多天的。
最前麵圍成一團,搶著領粥的,都是今天和他們一起,才來的。
這兩股人很明顯,不但精神頭不同。前麵剛來的災民隊伍裏婦人和孩子都有。
反看後麵排隊的難民,年輕婦人很少,三歲到十幾歲的孩子也很少,尤其女孩子幾乎沒看到。
這情況,路讚和嶽豐看到了。蘇王兩家人也看到了。
大家一商量,這裏的確有危險。不能在這裏等著了,怕萬一有事,他們這一百多人,還有那麽多老人孩子。不被人包圓了才怪。
趕緊走。
周複安和蘇米寶、王長嶺都不在。
路讚就來負責,讓大家集合起來,讓嶽豐領著大家先走。
他帶二十多個年輕男人,留在這裏等周複安他們。
為了怕引起別人懷疑。
嶽豐領著大家走,東西都放在原地,隻背著小包裹。別人不知道,還以為這隊流放犯,去附件挖野菜,找柴去了呢?營地就隻留下二三十個年輕男人看家。
當然,
也有今天一起來的人,裏麵有精明一些的。
還是發現了流放隊伍的異常。
他們大多都是小股難民。
有人看了一眼城門前排隊領粥,次序混亂,還有人打了起來,也沒人管的領粥人群。
三三兩兩,也跟著流放隊伍離開了。
周複安和蘇米寶他們出城的時候,施粥已經結束半個時辰了。很多人已經喝完了碗裏的粥,躺下昏沉沉地睡覺。
還有人沒舍得喝完,把粥放到鍋裏,打算去旁邊挖野菜,放到粥裏一起煮,多加些水,晚上全家能一起再吃一頓。
蘇米寶管不了這些,他們一行人與路讚一碰頭,交流了城裏和城外的情況。
立馬意識到危險。
他們馬都還留在這裏,趕緊套上車廂,眾人急速離去。
十幾輛馬車,四五十個男人,還是很引人注意的。
所有難民,都轉頭看向這邊的動靜。
但難民隻是看看而已,他們飯都吃不上,不知自己哪天就餓死了。對別人的事沒那麽上心。
看了幾眼,看到馬車很快消失在官道上,他們就依然懶洋洋躺著。
直到半個時辰後,城門大開,裏麵飛駛出一隊全副武裝的兵卒,向這邊飛駛而來,完全不顧及地上躺著的難民。
有難民躲閃不及,直接被馬踏死。
難民們先是驚訝,然後就是恐慌,大家喊叫著,亂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