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唐秀芳阻絕了張家口城裏兩位有錢年輕人的提親,一些躍躍欲試的男子要張口提親時,就得好好掂量掂量,自己是半斤八兩。


    一般人家的孩子,對這位美女望而卻步。富家子弟就研究唐秀芳的喜好和唐旺壽夫婦的偏愛,這樣,有人就摸出來門道。


    這人就是張家口橋西村的劉大貴。


    橋西村與橋東村都屬張家口縣衙管轄,兩村隔橋相望,橋西村離城裏更近。


    劉大貴父母繼承了祖上留下的大片田產,是橋西村糧田大戶,家境殷實。


    劉大貴哥哥劉大同結婚成家時,父母分給劉大同500畝田地,家裏尚有良田600畝。


    若劉大貴娶媳婦,劉員外至少分給小兒子500畝良田,娶迴來的媳婦,自然成為土豪婆。


    劉家祖輩務農。劉員外除了把大部分田地租給佃戶種植,一家人也辛勤種地,劉大貴兄弟都是種田把式,對各種農活樣樣精通。


    劉大貴老實勤快,幹活有把子力氣,家境要比唐秀芳家裏好得多。劉員外權衡之下,央媒婆去唐家給小兒子提親。


    媒婆提著兩罐徐記燒刀子酒,到唐家提親。媒婆向唐旺壽說出,是為橋西村劉員外小兒子說親的。


    當媒婆還要詳細介紹劉大貴的情況時,唐旺壽就一口答應了。


    媒婆喜出望外,還在說著劉家的田地家產,唐旺壽已打開她提來的一罐徐記燒刀子,放在火爐邊燙熱,讓媒婆多喝幾杯喜酒。


    唐旺壽說,劉員外家的情況他知道,劉大貴是個好後生,女兒嫁給這樣的人家最好,他們一家放心。


    唐旺壽還喊來媳婦,又叫女兒過來,一起給媒婆敬酒。


    唐旺壽媳婦也滿口答應這門親事,唐秀芳自然願意。


    媒婆沒費多少口舌,這門親事就說成了。


    劉員外接著讓小兒子隨著媒婆,去唐家見拜見高堂,與唐秀芳見麵,喝過小酒。


    劉家和唐家都願意這門親事,時間不長,兩家就為孩子們定了親,喝過大酒。


    劉員外親自到祖長保先生跟前,報出劉大貴和唐秀芳生辰,討得吉日。


    在張家口,隻要男女雙方定親,男方家可隨時下聘禮,辦婚事。


    劉員外訂好娶親日子後,兩家人都著手準備婚事。


    在結婚前三天,劉大貴和媒婆去唐旺壽家裏,就婚禮的一些細節和避諱進行商量。事情談妥後,劉大貴和媒婆在唐家吃晚飯,翁婿二人喝了許多酒。


    徐記燒刀子後勁大,劉大貴和媒婆走出唐家後,晚風一吹,劉大貴肚子裏酒勁上湧,有些頭暈眼花,腳步不穩。


    從張家口城裏走橋西村,要經過壺流河。


    時至初秋,張家口下了幾場雨,壺流河暴漲,河上的兩座木橋,一座被河水衝走,另一座橋板鬆垮,晃動厲害。


    二人過橋時,劉大貴讓媒婆走前麵,並囑咐她小心行走,抓好吊橋扶手。


    為了避免二人同時過橋,會晃動厲害,在媒婆即將走過吊橋時,劉大貴才從吊橋這頭起步。


    劉大貴暈暈乎乎的過橋,腳步有些踉蹌。他走到橋中間,吊橋隨著他的踉蹌,搖擺晃動的厲害,將在橋中間行走的劉大貴,蹣跚著晃到左邊護欄上。劉大貴下意識的伸出左手抓住吊橋欄杆。


    吊橋向右晃動一次後,又向左劇烈晃過去。劉大貴怕左手把持不住,又伸出右手抓住護欄。


    這根木護欄,可能是年久失修,被暴雨侵蝕腐爛。在劉大貴兩隻手向右的壓力和吊橋向右晃動的力量共同作用下,從連接處齊齊斷開,劉大貴隨之頭臉朝下,跌入壺流河。


    平日的壺流河較小,人掉下去不會有太大的事。最近河水大漲,河流洶湧。劉大貴掉下橋後,立刻被河水卷走。


    吊橋那一頭的媒婆,看到準新郎官掉入河裏,嚇得尖叫一聲,隨後大喊大叫,唿喚著劉大貴的名字,隨著河流往下跑。


    媒婆的唿救聲,驚動了壺流河兩邊的人家,立即有許多人出來觀看,又隨著媒婆順河流追下去。


    河兩岸十幾個人追趕了一裏多地,見河流中間一棵橫著倒伏的柳樹上,有一團灰乎乎的東西。大家打著燈籠照看,見被柳樹擋住的是一個人。他們就找來繩索,放下去兩個人打撈。


    這兩個人費了好大勁,把架在柳樹上的人打撈上來,媒婆一看,正是劉大貴,卻早已沒了唿吸。


    幾個人搖動著劉大貴身子,唿喊搶救多時,劉大貴嘴裏始終沒來一口氣。


    劉員外家精心準備的婚事,變成一場喪事。劉大貴與唐秀芳的這顆婚姻果實,兩人正要采摘時,卻從手裏滑落了。


    這邊的唐家也覺喪氣,女兒與劉大貴的親事,人人皆知,正要過門圓房時,卻死了準新郎,唐秀芳更是有苦難言。


    這門親事就像曇花一現般凋謝了。


    唐秀芳依舊待字閨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百年討債了塵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川壩老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川壩老奐並收藏百年討債了塵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