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托喜歡本書的朋友收藏,推薦,這關係到本書的生死存亡,萬分感激各位支持本書的讀者,謝謝。】
看完電報的希特勒十分的激動,不停地在自己的辦公室踱步“好,好,我的小蘿卜頭果然深得我的戰術思想精髓,並且把這種戰術思想發揮的如此完美,感謝萬能的上帝,你賜給我一個戰爭天才。”
希特勒對於張俊的召集令再一次從柏林發出,當張俊第二次接到元首的召集令時,他本人就立即讓所有的德國教官集中,自己親自前往南京,覲見蔣中正,第一是向蔣中正辭行,第二請求蔣中正讓自己去看看四川的工業建設。
要知道現在的德國已經和蔣中正簽訂了軍火換礦產的協議,如果四川的工礦企業沒有跟上進度,那對對中國和德國的合作將是十分沉重的打擊,中國迫切需要德國的軍火,而德國同樣是迫切地希望得到中國的各種稀有金屬,那些稀有金屬又是十分重要的戰略物資,那是一點都不能缺少的,所以張俊在迴國前,是一定要去看看猶太人在四川搞的一些工礦企業。
張俊在蔣中正官邸正式會麵,陪同的有當時無數的高官,張俊的爽直作風,讓蔣中正很是高興和欣賞,裝甲七十四軍完整地交迴到了蔣中正的手裏,當蔣中正從張俊手裏接過七十四軍的相關資料時,激動的手直哆嗦,自己夢寐以求的裝甲軍終於完完整整地得到手,如此強悍的戰力,就算是第一流的列強國家,他們的軍隊也不可能比七十四軍先進,更沒有七十四軍輝煌的戰績,七十四軍被蔣中正當時就確定為南京衛戍部隊,和曆史一樣七十四軍成為蔣中正的禦林軍。
張俊想去四川看看的想法,蔣中正沒有考慮就同意了,後續的軍火交易的數量還很大,作為合作的另外一方,去考察下哪裏的工廠建設,也是十分合理的要求。
本來張俊打算直接就乘飛機走,但是蔣中正說什麽也不肯讓這個為抗戰出力的將軍就這樣默默無聞地離開,堅持要為張俊和所有的德國教官開慶功宴,為所有的德國教官頒發勳章。
其實張俊還不知道,蔣中正已經為他們這些德國教官專門用純金製作了一批“青天白日勳章”,重量達到了驚人的五百克,對於資金十分窘迫的中國來說,可以說是一份非常大的厚禮,因為中國人自古以來,就秉承著“朋友來了迎接他的有美酒,若是豺狼來了迎接他的有獵槍”,對於這些為中國抗戰出力的德國人,用一個五百克的黃金勳章來感謝他們,完全是中國人發自內心的行動。
蔣中正把慶功宴的地方安排在廬山,時間為1938年1月12日,參加的人員眾多,不光有國民政府的高官,同時還有各民主黨派參加,周en來同誌也在出席之列。蔣中正在廬山的慶功宴上發表了著名的抗戰宣言,這份宣言比曆史上要晚上幾個月。
“國正在外求和平,內求統一的時候,突然發生了盧溝橋事變,不但我舉國民眾悲憤不置,世界輿論也都異常震驚。此事發展結果,不僅是中國存亡的問題,而將是世界人類禍福之所係。諸位關心國難,對此事件,當然是特別關切,茲將關於此事件之幾點要義,為諸君坦白說明之。
第一,中國民族本是酷愛和平,國民政府的外交政策,向來主張對內求自存,對外求共存。
……
總之,政府對於盧溝橋事件,已確定始終一貫的方針和立場,且必以全力固守這個立場,我們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準備應戰,而決不求戰。我們知道全國應戰以後之局勢,就隻有犧牲到底,無絲毫僥幸求免之理。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所以政府必特別謹慎,以臨此大事,全國國民必須嚴肅沉著,準備自衛。在此安危絕續之交,唯賴舉國一致,服從紀律,嚴守秩序。希望各位迴到各地,將此意轉於社會,俾鹹能明了局勢,效忠國家,這是兄弟所懇切期望的。
同時中國人民永遠感激那些為了中華民族獨立自由而無私奉獻的國際友人,比如說正義的德國派遣的軍事教官,他們為中華民族所做的貢獻,將永遠銘記於中華民族的曆史。”
作為淞滬會戰關鍵的指揮員,中方最後能反敗為勝,完全是張俊帶著德械部隊取得的,當然其他部隊的犧牲也同樣重要,但張俊的作用的確是至關重要的,第二個被請上主席台演講的人當然是張俊上校了。
“各位先生,各位女士,大家好:
中國是我的第一故鄉,我對這片生我養我的土地,有無比深厚的情感,而現在,日本帝國主義卻依仗自己強大的武力,來侵略我的第一故鄉,這是我絕不能夠容忍的,我必須為自己的第一故鄉盡自己的一份力,現在我做到了,我們在淞滬會戰的第三階段,全殲日寇的二十萬精銳把部隊,這樣輝煌的勝利,他屬於那些勇於犧牲的將士,他們為了祖國和民族的獨立和自由而血戰沙場,我個人的貢獻與他們比起來,就顯得有點微不足道了……”
張俊的發言不是很長,在咱們自己人麵前表功,張俊覺得實在沒有必要,重要的是實實在在為自己的祖國做點貢獻,而不是喊口號,小日本不是口號就可以打垮的,必須要實力。
周en來作為zcd的代表發表了著名的<為動員一切力量爭取抗戰勝利而鬥爭》
“(甲)七月七日盧溝橋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大舉進攻中國本部的開始。盧溝橋中國軍隊的抗戰,是中國全國性抗戰的開始。由於日寇無底止的進攻,全國人民的堅決鬥爭,民族資產階級的傾向抗日,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努力提倡、堅決實行和取得全國的讚助,使得“九一八”以來中國開始轉變到實行抗戰的政策,使得一二九運動以來中國革命發展的形勢,由停止內戰準備抗戰的階段,過渡到了實行抗戰的階段。蔣中正先生山關於抗日的談話,和他在國防上的許多措施,是值得讚許的。所有前線的軍隊,不論陸軍、空軍和地方部隊,都進行了英勇的抗戰,表示了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中國共產黨謹以無上的熱忱,向所有全國的愛國軍隊愛國同胞致民族革命的敬禮。
(乙)日本帝國主義在奪取平津之後,依靠其野蠻的武力,利用英帝國主義的動搖,毫無疑義將繼續堅持其大規模進攻的方針,實行第二步、第三步的預定的作戰計劃,向著整個華北及其他各地作猛烈的進攻。察哈爾上海等地的烽火已經燃燒起來了。為了挽救祖國的危亡,抵禦強寇的進攻,保衛華北和沿海,收複平津和東北,全國人民和國民黨當局必須深切地認識東北平津喪失的教訓,認識阿比西尼亞亡國的覆轍,堅固地團結起來,為保衛祖國而作戰到底。今後的任務是“動員一切力量爭取抗戰勝利”,這裏的關鍵是國民黨政策的全部的和徹底的轉變。
國民黨在抗戰問題上的進步是值得讚揚的,這是中國共產黨和全國人民所多年企望的,我們歡迎這種進步。然而國民黨政策在發動民眾和改革政治等問題上依然沒有什麽轉變,對人民抗日運動基本上依然不肯開放,對政府機構依然不願作原則的改變,對人民生活依然沒有改良的方針,對共產黨關係也沒有進到真誠合作的程度。在如此的亡國滅種的緊急關頭,國民黨如果還因循上述的政策不願迅速改變,將使抗日戰爭蒙受絕大的不利。有些國民黨人說:待抗戰勝利後再實行政治改革吧。
他們以為單純的政府抗戰便可以戰勝日寇,這是錯誤的。單純的政府抗戰隻能取得某些個別的勝利,要徹底地戰勝日寇是不可能的。隻有全麵的民族抗戰才能徹底地戰勝日寇。然而要實現全麵的民族抗戰,必須國民黨政策有全部的和徹底的轉變,必須全國上下共同實行一個徹底抗日的綱領,這就是根據第一次國共合作時孫中山先生所手訂的革命的三民主義和三大政策的精神而提出的救國綱領。
(丙)中國共產黨以滿腔的熱忱向中國國民黨、全國人民、全國各黨各派各界各軍提出徹底戰勝日寇的十大救國綱領。中國共產黨堅決相信,隻有完全地、誠意地和堅決地執行這個綱領,才能達到保衛祖國戰勝日寇之目的。否則,因循坐誤,責有攸歸;全國喪亡,嗟悔無及。十大救國綱領如下:
一、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對日絕交,驅逐日本官吏,逮捕日本偵探,沒收日本在華財產,否認對日債務,廢除與日本簽訂的條約,收迴一切日本租界。
為保衛華北和沿海各地而血戰到底。
為收複平津和東北而血戰到底。
驅逐日本帝國主義出中國。
反對任何的動搖妥協。
二、全國軍事的總動員:
動員全國陸海空軍,實行全國抗戰。
反對單純防禦的消極的作戰方針,采取獨立自主的積極的作戰方針。
設立經常的國防會議,討論和決定國防計劃和作戰方針。
武裝人民,發展抗日的遊擊戰爭,配合主力軍作戰。
改革軍隊的政治工作,使指揮員和戰鬥員團結一致。
軍隊和人民團結一致,發揚軍隊的積極性。
援助東北抗日聯軍,破壞敵人的後方。
實現一切抗戰軍隊的平等待遇。
建立全國各地軍區,動員全民族參戰,以便逐步從雇傭兵役製轉變為義務兵役製。
三、全國人民的總動員:
全國人民除漢奸外,都有抗日救國的言論、出版、集會、結社和武裝抗敵的自由。
廢除一切束縛人民愛國運動的舊法令,頒布革命的新法令。
釋放一切愛國的革命的政治犯,開放黨禁。
全中國人民動員起來,武裝起來,參加抗戰,實行有力出力,有錢出錢,有槍出槍,有知識出知識。
動員蒙民、**及其他少數民族,在民族自決和自治的原則下,共同抗日。
四、改革政治機構:
召集真正人民代表的國民大會,通過真正的民主憲法,決定抗日救國方針,選舉國防政府。
國防政府必須吸收各黨各派和人民團體中的革命分子,驅逐親日分子。
國防政府采取民主集中製,它是民主的,又是集中的。
國防政府執行抗日救國的革命政策。
實行地方自治,鏟除貪官汙吏,建立廉潔政府。
五、抗日的外交政策:
在不喪失領土主權的範圍內,和一切反對日本侵略主義的國家訂立反侵略的同盟及抗日的軍事互助協定。
擁護國際和平陣線,反對德日意侵略陣線。
聯合朝鮮和日本國內的工農人民反對日本帝國主義。
六、戰時的財政經濟政策:
財政政策以有錢出錢和沒收漢奸財產作抗日經費為原則。經濟政策是:整頓和擴大國防生產,發展農村經濟,保證戰時生產品的自給。提倡國貨,改良土產。禁絕日貨,取締奸商,反對投機操縱。
七、改良人民生活:
改良工人、職員、教員和抗日軍人的待遇。
優待抗日軍人的家屬。
廢除苛娟雜稅。
減租減息。
救濟失業。
調節糧食。
賑濟災荒。
八、抗日的教育政策:
改變教育的舊製度、舊課程,實行以抗日救國為目標的新製度、新課程。
九、肅清漢奸賣國賊親日派,鞏固後方。
十、抗日的民族團結:
在國共兩黨合作的基礎上,建立全國各黨各派各界各軍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領導抗日戰爭,精誠團結,共赴國難。
(丁)必須拋棄單純政府抗戰的方針,實現全麵的民族抗戰的方針。政府必須和人民團結起來,恢複孫中山先生的全部革命精神,實行上述的十大綱領,爭取抗日戰爭的徹底勝利。中國共產黨及其所領導的民眾和武裝力量,決本上述綱領,站在抗日的最前線,為保衛祖國流最後一滴血。中國共產黨在自己一貫的方針下願意和中國國民黨及全國其他黨派,站在一條戰線上,手攜手地團結起來,組成民族統一戰線的堅固長城,戰勝萬惡的日寇,為獨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國而鬥爭。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應該堅決反對那種投降妥協的漢奸理論,同時也應該堅決反對那種以為無法戰勝日寇的民族失敗主義。中國共產黨堅決相信,在實現上述十大綱領的條件下,戰勝日寇的目的是一定能達到的。隻要四億五千萬同胞一齊努力,最後的勝利是屬於中華民族的!
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民族革命戰爭萬歲!
獨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國萬歲!”(為紀念偉大的總理,所以全文轉載總理這篇演講,這是總理1937年在武漢大學所做的演講,這篇文稿是當然zcd的抗戰宣傳稿)
周en來的演講激情而富有動感,十分的感染人,就連蔣中正也是十分熱烈地鼓掌,蔣中正與周en來可是在黃埔的時候就是同事,一個是校長,一個是政治部主任,私人關係不錯,但是政治信仰卻不同,然而蔣中正本人對周en來的欣賞和佩服那是由衷的。
【本書正式進入第二卷戰爭前奏,主角返迴德國,開始自己的拯救行動,一是為了拯救偉大元首希特勒,同時也在拯救主角自己,不然紐倫堡的絞刑架就在等著主角……來吧,各位書友加油,努力狂頂本書。】
看完電報的希特勒十分的激動,不停地在自己的辦公室踱步“好,好,我的小蘿卜頭果然深得我的戰術思想精髓,並且把這種戰術思想發揮的如此完美,感謝萬能的上帝,你賜給我一個戰爭天才。”
希特勒對於張俊的召集令再一次從柏林發出,當張俊第二次接到元首的召集令時,他本人就立即讓所有的德國教官集中,自己親自前往南京,覲見蔣中正,第一是向蔣中正辭行,第二請求蔣中正讓自己去看看四川的工業建設。
要知道現在的德國已經和蔣中正簽訂了軍火換礦產的協議,如果四川的工礦企業沒有跟上進度,那對對中國和德國的合作將是十分沉重的打擊,中國迫切需要德國的軍火,而德國同樣是迫切地希望得到中國的各種稀有金屬,那些稀有金屬又是十分重要的戰略物資,那是一點都不能缺少的,所以張俊在迴國前,是一定要去看看猶太人在四川搞的一些工礦企業。
張俊在蔣中正官邸正式會麵,陪同的有當時無數的高官,張俊的爽直作風,讓蔣中正很是高興和欣賞,裝甲七十四軍完整地交迴到了蔣中正的手裏,當蔣中正從張俊手裏接過七十四軍的相關資料時,激動的手直哆嗦,自己夢寐以求的裝甲軍終於完完整整地得到手,如此強悍的戰力,就算是第一流的列強國家,他們的軍隊也不可能比七十四軍先進,更沒有七十四軍輝煌的戰績,七十四軍被蔣中正當時就確定為南京衛戍部隊,和曆史一樣七十四軍成為蔣中正的禦林軍。
張俊想去四川看看的想法,蔣中正沒有考慮就同意了,後續的軍火交易的數量還很大,作為合作的另外一方,去考察下哪裏的工廠建設,也是十分合理的要求。
本來張俊打算直接就乘飛機走,但是蔣中正說什麽也不肯讓這個為抗戰出力的將軍就這樣默默無聞地離開,堅持要為張俊和所有的德國教官開慶功宴,為所有的德國教官頒發勳章。
其實張俊還不知道,蔣中正已經為他們這些德國教官專門用純金製作了一批“青天白日勳章”,重量達到了驚人的五百克,對於資金十分窘迫的中國來說,可以說是一份非常大的厚禮,因為中國人自古以來,就秉承著“朋友來了迎接他的有美酒,若是豺狼來了迎接他的有獵槍”,對於這些為中國抗戰出力的德國人,用一個五百克的黃金勳章來感謝他們,完全是中國人發自內心的行動。
蔣中正把慶功宴的地方安排在廬山,時間為1938年1月12日,參加的人員眾多,不光有國民政府的高官,同時還有各民主黨派參加,周en來同誌也在出席之列。蔣中正在廬山的慶功宴上發表了著名的抗戰宣言,這份宣言比曆史上要晚上幾個月。
“國正在外求和平,內求統一的時候,突然發生了盧溝橋事變,不但我舉國民眾悲憤不置,世界輿論也都異常震驚。此事發展結果,不僅是中國存亡的問題,而將是世界人類禍福之所係。諸位關心國難,對此事件,當然是特別關切,茲將關於此事件之幾點要義,為諸君坦白說明之。
第一,中國民族本是酷愛和平,國民政府的外交政策,向來主張對內求自存,對外求共存。
……
總之,政府對於盧溝橋事件,已確定始終一貫的方針和立場,且必以全力固守這個立場,我們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準備應戰,而決不求戰。我們知道全國應戰以後之局勢,就隻有犧牲到底,無絲毫僥幸求免之理。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所以政府必特別謹慎,以臨此大事,全國國民必須嚴肅沉著,準備自衛。在此安危絕續之交,唯賴舉國一致,服從紀律,嚴守秩序。希望各位迴到各地,將此意轉於社會,俾鹹能明了局勢,效忠國家,這是兄弟所懇切期望的。
同時中國人民永遠感激那些為了中華民族獨立自由而無私奉獻的國際友人,比如說正義的德國派遣的軍事教官,他們為中華民族所做的貢獻,將永遠銘記於中華民族的曆史。”
作為淞滬會戰關鍵的指揮員,中方最後能反敗為勝,完全是張俊帶著德械部隊取得的,當然其他部隊的犧牲也同樣重要,但張俊的作用的確是至關重要的,第二個被請上主席台演講的人當然是張俊上校了。
“各位先生,各位女士,大家好:
中國是我的第一故鄉,我對這片生我養我的土地,有無比深厚的情感,而現在,日本帝國主義卻依仗自己強大的武力,來侵略我的第一故鄉,這是我絕不能夠容忍的,我必須為自己的第一故鄉盡自己的一份力,現在我做到了,我們在淞滬會戰的第三階段,全殲日寇的二十萬精銳把部隊,這樣輝煌的勝利,他屬於那些勇於犧牲的將士,他們為了祖國和民族的獨立和自由而血戰沙場,我個人的貢獻與他們比起來,就顯得有點微不足道了……”
張俊的發言不是很長,在咱們自己人麵前表功,張俊覺得實在沒有必要,重要的是實實在在為自己的祖國做點貢獻,而不是喊口號,小日本不是口號就可以打垮的,必須要實力。
周en來作為zcd的代表發表了著名的<為動員一切力量爭取抗戰勝利而鬥爭》
“(甲)七月七日盧溝橋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大舉進攻中國本部的開始。盧溝橋中國軍隊的抗戰,是中國全國性抗戰的開始。由於日寇無底止的進攻,全國人民的堅決鬥爭,民族資產階級的傾向抗日,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努力提倡、堅決實行和取得全國的讚助,使得“九一八”以來中國開始轉變到實行抗戰的政策,使得一二九運動以來中國革命發展的形勢,由停止內戰準備抗戰的階段,過渡到了實行抗戰的階段。蔣中正先生山關於抗日的談話,和他在國防上的許多措施,是值得讚許的。所有前線的軍隊,不論陸軍、空軍和地方部隊,都進行了英勇的抗戰,表示了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中國共產黨謹以無上的熱忱,向所有全國的愛國軍隊愛國同胞致民族革命的敬禮。
(乙)日本帝國主義在奪取平津之後,依靠其野蠻的武力,利用英帝國主義的動搖,毫無疑義將繼續堅持其大規模進攻的方針,實行第二步、第三步的預定的作戰計劃,向著整個華北及其他各地作猛烈的進攻。察哈爾上海等地的烽火已經燃燒起來了。為了挽救祖國的危亡,抵禦強寇的進攻,保衛華北和沿海,收複平津和東北,全國人民和國民黨當局必須深切地認識東北平津喪失的教訓,認識阿比西尼亞亡國的覆轍,堅固地團結起來,為保衛祖國而作戰到底。今後的任務是“動員一切力量爭取抗戰勝利”,這裏的關鍵是國民黨政策的全部的和徹底的轉變。
國民黨在抗戰問題上的進步是值得讚揚的,這是中國共產黨和全國人民所多年企望的,我們歡迎這種進步。然而國民黨政策在發動民眾和改革政治等問題上依然沒有什麽轉變,對人民抗日運動基本上依然不肯開放,對政府機構依然不願作原則的改變,對人民生活依然沒有改良的方針,對共產黨關係也沒有進到真誠合作的程度。在如此的亡國滅種的緊急關頭,國民黨如果還因循上述的政策不願迅速改變,將使抗日戰爭蒙受絕大的不利。有些國民黨人說:待抗戰勝利後再實行政治改革吧。
他們以為單純的政府抗戰便可以戰勝日寇,這是錯誤的。單純的政府抗戰隻能取得某些個別的勝利,要徹底地戰勝日寇是不可能的。隻有全麵的民族抗戰才能徹底地戰勝日寇。然而要實現全麵的民族抗戰,必須國民黨政策有全部的和徹底的轉變,必須全國上下共同實行一個徹底抗日的綱領,這就是根據第一次國共合作時孫中山先生所手訂的革命的三民主義和三大政策的精神而提出的救國綱領。
(丙)中國共產黨以滿腔的熱忱向中國國民黨、全國人民、全國各黨各派各界各軍提出徹底戰勝日寇的十大救國綱領。中國共產黨堅決相信,隻有完全地、誠意地和堅決地執行這個綱領,才能達到保衛祖國戰勝日寇之目的。否則,因循坐誤,責有攸歸;全國喪亡,嗟悔無及。十大救國綱領如下:
一、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對日絕交,驅逐日本官吏,逮捕日本偵探,沒收日本在華財產,否認對日債務,廢除與日本簽訂的條約,收迴一切日本租界。
為保衛華北和沿海各地而血戰到底。
為收複平津和東北而血戰到底。
驅逐日本帝國主義出中國。
反對任何的動搖妥協。
二、全國軍事的總動員:
動員全國陸海空軍,實行全國抗戰。
反對單純防禦的消極的作戰方針,采取獨立自主的積極的作戰方針。
設立經常的國防會議,討論和決定國防計劃和作戰方針。
武裝人民,發展抗日的遊擊戰爭,配合主力軍作戰。
改革軍隊的政治工作,使指揮員和戰鬥員團結一致。
軍隊和人民團結一致,發揚軍隊的積極性。
援助東北抗日聯軍,破壞敵人的後方。
實現一切抗戰軍隊的平等待遇。
建立全國各地軍區,動員全民族參戰,以便逐步從雇傭兵役製轉變為義務兵役製。
三、全國人民的總動員:
全國人民除漢奸外,都有抗日救國的言論、出版、集會、結社和武裝抗敵的自由。
廢除一切束縛人民愛國運動的舊法令,頒布革命的新法令。
釋放一切愛國的革命的政治犯,開放黨禁。
全中國人民動員起來,武裝起來,參加抗戰,實行有力出力,有錢出錢,有槍出槍,有知識出知識。
動員蒙民、**及其他少數民族,在民族自決和自治的原則下,共同抗日。
四、改革政治機構:
召集真正人民代表的國民大會,通過真正的民主憲法,決定抗日救國方針,選舉國防政府。
國防政府必須吸收各黨各派和人民團體中的革命分子,驅逐親日分子。
國防政府采取民主集中製,它是民主的,又是集中的。
國防政府執行抗日救國的革命政策。
實行地方自治,鏟除貪官汙吏,建立廉潔政府。
五、抗日的外交政策:
在不喪失領土主權的範圍內,和一切反對日本侵略主義的國家訂立反侵略的同盟及抗日的軍事互助協定。
擁護國際和平陣線,反對德日意侵略陣線。
聯合朝鮮和日本國內的工農人民反對日本帝國主義。
六、戰時的財政經濟政策:
財政政策以有錢出錢和沒收漢奸財產作抗日經費為原則。經濟政策是:整頓和擴大國防生產,發展農村經濟,保證戰時生產品的自給。提倡國貨,改良土產。禁絕日貨,取締奸商,反對投機操縱。
七、改良人民生活:
改良工人、職員、教員和抗日軍人的待遇。
優待抗日軍人的家屬。
廢除苛娟雜稅。
減租減息。
救濟失業。
調節糧食。
賑濟災荒。
八、抗日的教育政策:
改變教育的舊製度、舊課程,實行以抗日救國為目標的新製度、新課程。
九、肅清漢奸賣國賊親日派,鞏固後方。
十、抗日的民族團結:
在國共兩黨合作的基礎上,建立全國各黨各派各界各軍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領導抗日戰爭,精誠團結,共赴國難。
(丁)必須拋棄單純政府抗戰的方針,實現全麵的民族抗戰的方針。政府必須和人民團結起來,恢複孫中山先生的全部革命精神,實行上述的十大綱領,爭取抗日戰爭的徹底勝利。中國共產黨及其所領導的民眾和武裝力量,決本上述綱領,站在抗日的最前線,為保衛祖國流最後一滴血。中國共產黨在自己一貫的方針下願意和中國國民黨及全國其他黨派,站在一條戰線上,手攜手地團結起來,組成民族統一戰線的堅固長城,戰勝萬惡的日寇,為獨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國而鬥爭。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應該堅決反對那種投降妥協的漢奸理論,同時也應該堅決反對那種以為無法戰勝日寇的民族失敗主義。中國共產黨堅決相信,在實現上述十大綱領的條件下,戰勝日寇的目的是一定能達到的。隻要四億五千萬同胞一齊努力,最後的勝利是屬於中華民族的!
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民族革命戰爭萬歲!
獨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國萬歲!”(為紀念偉大的總理,所以全文轉載總理這篇演講,這是總理1937年在武漢大學所做的演講,這篇文稿是當然zcd的抗戰宣傳稿)
周en來的演講激情而富有動感,十分的感染人,就連蔣中正也是十分熱烈地鼓掌,蔣中正與周en來可是在黃埔的時候就是同事,一個是校長,一個是政治部主任,私人關係不錯,但是政治信仰卻不同,然而蔣中正本人對周en來的欣賞和佩服那是由衷的。
【本書正式進入第二卷戰爭前奏,主角返迴德國,開始自己的拯救行動,一是為了拯救偉大元首希特勒,同時也在拯救主角自己,不然紐倫堡的絞刑架就在等著主角……來吧,各位書友加油,努力狂頂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