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瑛一言不發的坐在城牆上,靜靜看著遠處光明區的燈光次第亮起。


    那片由餘家軍掌控的小鎮,建成的這一個多月以來引來無數商販入駐。


    有時候羅瑛去光明區裏逛,看到街道兩側琳琅滿目的商店,聽著賬房那裏銀元碰撞與算盤珠子撥動的聲音,都有種想帶兵將光明區搶一把的衝動。


    直到她看到駐紮在光明區的餘家軍訓練打靶,那種換彈快、射程遠、打得準的火銃,讓羅瑛衝動的心頓時冷靜下來。


    有如此犀利的火銃,餘家軍竟然甘心蟄伏於區區荊州,實在令羅瑛想不通。


    那幾乎是羅瑛夢寐以求的武器,隻要有一支裝備那種火銃的軍隊,不需要太多,哪怕隻有兩三千人,羅瑛也有把握殺穿闖軍的隊伍,將李自成斬於馬下。


    為此羅瑛不止一次的聯係荊州,想要購買餘家軍的火銃,卻無一例外的沒有迴應。


    光明區建成開業的時候,羅瑛還滿心期盼能見到餘誠,當麵談論此事。


    可惜來的隻有崔應朝,餘誠卻不見蹤影。


    其實是餘誠當時遠在京城,否則也不會錯過這場盛會。


    身後腳步聲響起,羅瑛迴頭,看到是手下將領韓邦華。


    韓邦華的臉色不怎麽好看,向羅瑛匯報說:“小姐,巡邏隊又抓住些想要逃往江北的百姓。”


    “有多少?”


    “四戶人家,一共二十六人。”


    羅瑛忍不住歎氣,“荊州就那麽好嗎?一個個爭著搶著往那邊跑。”


    “他們的田地不要了嗎?”


    韓邦華道:“跑得都是大多是佃農,聽說荊州那邊容易討生活,隨便進個工廠,一個月也能養活住一家老小。”


    “如果家裏再有人能進農場,或者置辦兩三畝田地,就能過得更寬鬆了。荊州那邊允許每戶留三畝口糧田,這三畝地不收稅的。”


    “三畝地,在荊州一年能收七八百斤糧,一家子確實餓不死。”羅瑛道:“也難怪他們都削尖了腦袋往荊州跑。”


    韓邦華問:“小姐,這些人怎麽處罰?”


    “全砍了!”


    “啊?”韓邦華頓時愣住了。


    羅瑛一陣冷笑:“讓你殺,你會動手嗎?”


    “餘家軍的規矩,那些手頭沾著百姓血的人是不收的。”


    不止是這邊的百姓想去荊州,就連羅瑛手下士兵、甚至是將領,都一門心思的想投靠餘家軍。隻是礙於當初結盟時的約定,所以餘家軍一直沒有接受曹營將士轉換門戶。


    當然,這是明麵上的。背地裏手下有沒有誰投靠餘家軍,那又有誰知道呢?


    韓邦華哪裏不知道羅瑛的意思,趕忙表忠心道:“屬下對小姐忠心耿耿,天日可鑒!”


    羅瑛不說話,就那麽靜靜看著韓邦華。


    韓邦華咬咬牙,道:“屬下這就去砍了那幾戶逃民。”


    “行了!”羅瑛突然覺得索然無味:“把他們放了吧。以後治下百姓,想去荊州的一律放行。”


    “我倒想看看,他姓餘的到底能養活多少人!”


    “小姐,小姐!”


    羅瑛的侍女揮舞著一卷報紙跑過來,羅瑛有些奇怪:“新一期報紙不是才發沒兩天嗎?怎麽又出新報紙了?”


    侍女氣喘籲籲道:“是加刊的特別版,餘家軍在宣揚攻打襄陽勝利的消息。”


    羅瑛搶過報紙,眼都不眨的看過去。


    報紙的頭條是餘家軍攻陷襄陽的消息,這篇文章還配了兩張圖,一張是餘家軍將士酣睡在襄陽街頭的照片,另一張則是襄陽百姓喜迎王師的一幕。


    雖然羅瑛昨日已經收到餘家軍攻陷襄陽的情報,但直到看到報紙,她才能了解到這場戰事的細節。


    報紙上還有餘家軍工作組到達襄陽,即將開展新政,給襄陽以新麵貌的消息。消息中透露原荊州知府張德厚調任襄陽知府,文章不起眼處還有一句,原闖軍樊城守將馮雄,任職襄陽警察廳廳長。


    第二版是公審大會,以王體中、何青、王得仁為首的亂軍共七十三人,被依法審判,判處絞刑。


    羅瑛啐了一口:“呸,賣主求榮之輩,死不足惜!”


    當初闖軍與曹營聯合時,羅瑛是見過白旺的,印象還不錯,沒想到竟然會被屬下埋伏殺害。


    同時在報紙上刊登的,還有餘家軍在承天府的進展。任光榮野戰失利後退守鍾祥,一邊死守一邊向李自成求援。


    李河沒有強攻鍾祥,隻派了一個營監視鍾祥縣城,然後指揮其餘部隊分兵進攻,一日奪三城,威聲赫赫。


    羅瑛歎息一聲,仿佛在問韓邦華,又仿佛是在自言自語:“這麽下去,什麽時候才能殺了李自成,替我爹報仇?”


    尤其餘家軍盤踞荊州,橫亙在曹營與李自成之間,除非羅瑛能率部飛過去,否則連李自成的麵都見不到。


    想來想去,羅瑛終於下定決心,對韓邦華道:“你去一趟荊州,求見餘誠。”


    說到此處,羅瑛抬頭望天,長出一口氣,繼續說:“就說,我羅瑛願率曹營將士,並鬆滋等七縣之地投靠餘家軍。”


    韓邦華震驚不已,“小姐,你…”


    羅瑛無力的揮揮手,自嘲道:“去吧,既然無力爭鋒,那就趁早把自己賣個好價錢!”


    ……


    黃河北岸。


    李岩、紅娘子兩人風塵仆仆的駐馬岸邊,看著渾濁的河水卷起陣陣浪花,一刻不停的東流而去。


    心心念念的故鄉就在河對岸,但李岩已沒有了麵對李自成時侃侃而談的雄心壯誌。


    被昔日的戰友不停追殺,一路上戰死的、走散的、逃亡的,到此處時僅餘不到百人。


    以後該何去何從,此時更讓這支殘軍六神無主。


    “去投餘家軍!”


    紅娘子咬牙切齒道:“李自成不是給你定的罪名是勾結餘家軍嗎?那我們偏就去投靠給他看看!”


    “可是,我在大順時,多次主張對餘家軍動武,隻恐餘誠不能相容。”


    “這次能逃過一劫,多虧了李河將軍寫的那封信。我聽聞李河是追隨餘誠最早的元老,若是有他舉薦,餘誠定然接納。”


    “何況…”紅娘子看著李岩道:“以夫君之才華,餘誠若有問鼎天下之誌,又怎麽會將你拒之門外。”


    這時李侔策馬而來,高興道:“哥,找到船了!”


    “好,我們先過河!”


    李侔找到的隻有艘小船,一次能接走十一人。隊伍中還有馬匹,好在此處河水不寬,日落前就能全部擺渡過去。


    李岩給船夫兩錠銀子作為答謝,原本緊張的船夫頓時極為開心。


    言談中船夫得知李岩身份,大為驚訝,連忙要將銀子退迴,道:“原來竟是李公子。當年大旱,家中斷糧三天了,若非得李公子開倉放糧,我一家老小早就死了。”


    李岩執意不收,道:“錢財如今於我不過身外之物。你辛苦一天,若無收獲,家人豈不是又要挨餓?”


    船夫放聲大笑:“前段時間接了一支軍隊過河,那支軍隊出手十分大方,一趟掙的頂我忙活好幾個月,家裏不怕斷頓。”


    紅娘子好奇問:“哪支軍隊,竟然這麽守規矩?”


    船夫笑著說:“好似是叫什麽餘家軍。我也第一次見,那幫當兵的說話很和氣,一點不像官兵。不對,他們是比官兵還像官兵!”


    李岩問清時間,估計正是李河所率的北上支隊。


    李岩終於下定決心,道:“好,咱們就去投餘家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的現代化改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鵲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鵲喜並收藏明朝的現代化改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