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儉電話打過來的時候,餘誠與沈葶激戰正酣。


    這種時候接什麽電話呀,餘誠隻看了眼來電顯示後就把手機扔到一邊,繼續奮力耕耘。


    可章儉見沒打通後又鍥而不舍的撥打了三次,餘誠心裏不由犯嘀咕,這家夥沒出什麽意外吧?


    在古代被人綁架,不會來到現代後又被人綁架了吧?


    餘誠草草結束戰鬥,下床去撿丟在地毯上的手機,沈葶氣唿唿一腳蹬在餘誠屁股上,然後被子一蒙開始生悶氣。


    “喂,老章,什麽事?”


    “餘總,你在鍛煉嗎?怎麽氣喘籲籲的?”


    聽這聲音就知道章儉好端端的,餘誠滿腹幽怨,罵道:“有話說有屁放!”


    “那個…餘總,我現在在外邊,你能不能來接一下我?”


    “你休假不在家裏待著,瞎折騰什麽?”


    章儉一陣沉默過後說:“我現在在外邊,身上也沒帶錢…”


    餘誠十分無語,最後說:“我沒給你發工資啊?”


    “等著,我給你發個紅包,你自己解決!”


    餘誠掛了電話後給章儉發了個兩百塊錢的紅包,本來不想管這事,可左思右想還是覺得不放心,於是訕訕對沈葶說:“那個…我出去一趟啊。”


    沈葶氣得一個枕頭砸過來:“趕緊滾!”


    餘誠來到章儉家小區門口,看到章儉的第一眼不禁笑出了聲,大半夜與沈葶正親熱時被喊起來的怒火都消散了少許。


    隻見章儉一臉狼狽的蹲在小區大門的角落裏,身上隻穿著一件睡衣。他的眼窩子青了一個,看樣子不知道被誰給搗了一拳,臉頰上還帶著幾道抓痕。


    來來往往的行人看到章儉後,都忍不住偷笑。


    章儉半遮著臉,小偷一般的躥上了餘誠的車。


    “怎麽迴事?這要不是在你家門口,我都懷疑你是不是被人給捉奸在床了。”


    章儉悶聲悶氣的說:“倒也差不多。”


    “今晚和家裏一群親戚聚會,喝多了點,然後迴家以後不小心說漏了嘴。”


    餘誠一腳急刹,說話間已經帶上了殺氣:“你把穿越的事情說出去了?”


    “沒有,這種事情怎麽能說出去?”


    許是怕餘誠不信,章儉補充道:“是我睡懵了口渴,喊了句窈娘,給我倒杯水。”


    窈娘是章儉在明朝討的小妾,都說酒後吐真言,章儉媳婦怎麽能不懷疑?


    “我媳婦一巴掌下來,我的酒一下就醒了。她問我是不是在工地上找了個小老婆,這我哪裏肯承認?”


    “然後她就把我給攆出來了!”


    餘誠給出結論:“真是活該!”


    餘誠這會兒也是同病相憐,沈葶那裏肯定是迴不去了。他問章儉:“現在送你去哪?”


    章儉說:“送我迴明朝吧,我先躲幾天清淨。”


    “那我可提醒你,你的假期不累計,現在迴明朝,這次的休假可就作廢了。”


    章儉猶豫片刻:“那就作廢吧。”


    “不過你過兩天讓公司給我媳婦說一聲,就說我迴去工作了,可別讓她擔心。”


    嘿,要不是知道你在明朝養著個小的,我還真以為你是什麽正人君子呢。


    迴到明朝,讓章儉迴家中見他的窈娘去。餘誠自己來到辦公室,對著自己寫的組織機構草稿陷入深思。


    目前餘家軍的管理結構還十分混亂,從業務方麵主要可以分做四個方麵。


    首先是民政,這方麵是兩級垂直管理,由崔應朝坐鎮中樞,按照餘誠的意思起草政令後交由各州縣施行。


    其次是軍政,由李光壂統籌訓練與物資發放,具體到各團就由團長主持具體事宜。


    情報方麵雖然分了內外兩部分,但還是以徐望作為機要局一把手掌控,隻不過對他的權利做出了限製而已。


    最後是工業與建設,這方麵就比較雜了。既有幾個穿越眾抓工廠生產,也有劉二牛等明朝土著搞基建。


    在餘家軍的基本盤還小的時候,這種管理模式還能湊合著使用。但是隨著餘家軍對荊州掌控的越發深入,現在的管理機構就有些趕不上趟了。


    還有那幾個穿越眾,他們的政治訴求還沒有實現,這就是一個隱患,指不定哪天就會爆出來。


    所以餘誠一直在思考新的管理結構,在他麵前的這張紙上,寫著諸如民政部、財政部、工業部、建設部、商業部、宣傳部等等幾十個分支機構。


    這是餘家軍走向正規化的重要一步,但餘誠一直壓在手裏,就是在等一個合適的時機。


    就像李闖襄陽建製、張獻忠武昌稱王,都是政治意味很濃厚的舉動。


    如今大順軍正在如火如荼的準備東征事宜,餘誠不想在此刻將大順軍的矛頭吸引過來。


    不過是時候給餘家軍的核心成員先吹個風了,免得他們心裏一直胡思亂想。


    這麽重要的事情一個人思考總有不周到的地方,餘誠讓護衛通知崔應朝過來一起參詳。


    明朝這會正是白天,崔應朝就值守在王宮內部,沒用多久就匆匆趕了過來。


    餘誠將自己打好的底稿給崔應朝看,崔應朝隻看了一眼,就激動的問:“司令已經準備好稱王了嗎?”


    到底是文官第一人,政治嗅覺十分敏銳。


    餘誠的這司令名號總是讓崔應朝覺得十分不妥,唯有稱王,才能讓餘家軍上下覺得有奔頭。


    餘誠卻搖了搖頭:“才巴掌大點地方,有什麽稱王的必要。還是以司令府為名號,統領各部門。敬軒你看看這些部門,是否還有什麽缺漏?”


    崔應朝有些失望,不過這次聽自家司令話裏話外的意思,對稱王也並不抵觸,隻是覺得時機還沒到。


    這也可以理解,亂世之中稱王過早也不是什麽好事,說不定就是為王前驅。一般都是一眾僭越稱王的勢力打生打死,最後被別人摘了桃子,無論是漢、唐、明,皆是如此。


    至少自家這主公,戰略定力還是相當不錯的。


    崔應朝繼續往下看組織機構的內容,與傳承了上千年的三省六部相比變化不可謂不大。其中許多部門都是從六部中單獨分了出來。


    比如戶部就被細分了民政部、財務部等,工業部、建設部都可以算在工部等等。


    好處是如此一來,空缺出來的職位就相當多了,以後各個部門再統籌集合,向上的通道也就打開了。


    有了崔應朝的協助,進度立刻就快了許多。餘誠不禁感慨,難怪一幫造反頭子有了讀書人當謀主,立刻就有脫胎換骨的變化,這狗頭軍師就是好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的現代化改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鵲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鵲喜並收藏明朝的現代化改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