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人群紛亂,扶老攜幼或尋城內高處,或冒險出城。餘誠和朱呈祥帶著十幾個護衛向北門出發,此時大水已經入城,往北門的這條路水已淹至腳踝。
北門因為直麵黃河,所以跑到這裏的百姓不多。餘誠看著渾濁的河水從城門流入,不禁皺眉道:“我看這水流也不急,要是在城門與甕城建起兩道圍堰,應該能把河水擋在城外吧?”
朱呈祥搖頭道:“堵不住,堵住了城門,還有水門在。洪水會通過水門流入城內河道的。”
餘誠搖搖頭,沿馬道走上城牆。此時在城牆上也聚攏了數百百姓,看到餘誠一夥手提刀槍上了城牆,頓時嚇得四散躲避。
餘誠沒有理會他們,隻顧往城外看去,隻見從城牆下到視野盡頭,全被洪水覆蓋隻有幾處較高的土堆暴露在外,如同一個個孤島。
劉二牛建議道:“東家,咱們也趁著水勢還小,趕緊出城吧。”
朱呈祥製止道:“不可,現在正是發水的時候,誰也不知水會從哪裏過來,要是亂走遇上洪峰就糟了。等過個兩三日,水勢穩定下來,到時再尋一條穩妥的道路出城最好。”
餘誠也不準備現在出城,倒不是擔心朱呈祥所說的洪峰,就算真遇上洪峰他也有足夠的手段保護自身。他不走,一方麵是開封城內的利益還沒有榨幹淨,另一方也是想再多救幾個人。
餘誠看了看在城中奔走唿號的百姓,問朱呈祥道:“大哥,你說這城內現在還有多少百姓?”
“開封原有人口三十餘萬,圍城期間因缺糧餓死少說有一兩萬人,闖軍入城後圍城解除,大多數百姓都出城找活路去了。再除過一些被闖軍裹挾走的,我估計城內現在頂多還有十萬人。”
“十萬人呐!”
餘誠道:“大哥,你把城破後逃散的官兵都組織起來,再多招募一些青壯,維持城內秩序。”
“招募好後,將之分作五隊,四隊分別駐守四門,另外一隊巡弋城中,若有趁亂劫掠的,就地斬殺!”
“二牛,你招募五百人作運輸隊,在東南西北四門設粥棚,賑濟災民,同時統計城內人口。”
劉二牛心裏打鼓:“東家,運糧開粥棚這些我還行,這統計城內人口,我沒做過啊。”
餘誠也知道這一點,即使放後世人口統計也沒那麽容易,何況是基層組織完全崩潰的現在。餘誠叫來徐望,命令道:“還留在城內的讀書人,不管是舉人、秀才還是童生,全部抓過來,讓他們協助統計。”
“這些讀書人眼高於頂,怕是不肯吧?”
餘誠眼睛一瞪:“不肯?你手裏的刀是吃素的嗎?”
殺氣騰騰的話語背後隱藏著的是深深地無奈,餘誠現在手底下能打能殺的人挺多,能幫他處理政務的卻沒幾個,數一數也就親手調教了大半年的李河算半個,如今卻遠在張家寨。
簡單來說,餘誠現在缺的不是雙花紅棍,而是白紙扇。
想起李光壂還被自己關著,這人處理雜務很有一套,當初將義勇大社掌管的井井有條。餘誠本來是想慢慢感化他,好為自己所用的,現在看來隻能用強了。
這時一個騎兵直奔城樓而來,在混亂的人群中極為顯眼。那騎兵來到城門下甩鞍下馬,身手極為矯健。
那騎兵上到城樓,大大咧咧拿出一張紙,問道:“誰是餘誠?闖王有任命。”
餘誠看著這騎兵腰間懸著的寶劍,眼睛微微眯起:“我就是。”
“你就是餘誠?闖王有令,任你為開封留守,據守開封!”
開封留守?
餘誠心裏已經罵起來:留你媽守你妹,闖軍一走,官軍就會來順理成章的“收複”開封,自己手下就這麽點人,怎麽個留守法?
當初李自成攻破洛陽,也是挑了個姓邵的書吏留守。結果李自成前腳剛走,後腳官軍就殺到洛陽,留守的幾百烏合之眾一哄而散,姓邵的屁股都沒坐熱就被官軍抓去砍了。
“怎麽,你還不領命?”
“領領領,”餘誠笑著將委任狀接過,“將軍這把劍不錯呀!”
這騎兵得意洋洋的炫耀:“這可是難得的寶劍,我從…”
話未說完,餘誠暴起一刀,斬向信使脖頸。這人也是沙場老手,匆忙將小臂舉起,用環臂甲擋下這一刀,另一手就要拔劍反擊。
雖然不曉得餘誠為何動手,但朱呈祥反應迅速,一腳踹在這名信使腿彎,踢的信使一個趔趄。餘誠趁機一手抓住信使擋刀的手臂,複又一刀劃過他的脖子,噴濺而出的鮮血將餘誠半邊身子染紅。
“賢弟你這是做什麽?”剛剛出手相助的朱呈祥此時緊張萬分:“這可是闖軍信使,若是被闖軍知道…”
餘誠用委任狀擦拭著刀上殘餘的血跡,口中說道:“這兵荒馬亂的,走失一個信使不是很正常的事嗎?”
收刀入鞘後,餘誠彎腰解下信使腰間寶劍,當初送給朱若薇的這把“青鳥”又飛迴到自己手中。
從北門返迴途中,正經過張家大宅。作為開封大族,張家是難得沒有被闖軍劫掠的一戶。張民表作為開封名士,聽說李自成曾派人征辟,被張民表以年老力衰推辭。沒等李自成再使手段,就遭遇河決,張家才算躲過一劫。
餘誠看到張家男丁帶著僅剩的幾個奴仆將藏書裝箱搬上板車,年邁的張民表坐在椅子上滿臉的心疼。
張民表科舉屢次失利,後來放棄科舉,專心研究書畫。他尤愛藏書,張家號稱藏書萬卷,其中不乏珍稀絕版,這一波洪水過後,這萬卷書不知該能剩幾本。
餘誠停下腳步,指揮手下全去幫忙搬書。
對於這個出賣開封放闖軍入城的叛徒,張民表十分痛恨,想開口拒絕對方的幫助,又十分心疼家中的藏書,隻能糾結的看著。
板車不夠,餘誠還命令劉二牛又調來十幾輛車,才將張家藏書全裝上。
此時城中水位已經將小腿淹沒一半,張民表壓下心中厭惡,正要開口感謝,卻見餘誠一揮手:“多謝張老爺捐贈圖書,快,全拉迴周王府去!”
“嗝!”張民表被氣得背過氣去。
北門因為直麵黃河,所以跑到這裏的百姓不多。餘誠看著渾濁的河水從城門流入,不禁皺眉道:“我看這水流也不急,要是在城門與甕城建起兩道圍堰,應該能把河水擋在城外吧?”
朱呈祥搖頭道:“堵不住,堵住了城門,還有水門在。洪水會通過水門流入城內河道的。”
餘誠搖搖頭,沿馬道走上城牆。此時在城牆上也聚攏了數百百姓,看到餘誠一夥手提刀槍上了城牆,頓時嚇得四散躲避。
餘誠沒有理會他們,隻顧往城外看去,隻見從城牆下到視野盡頭,全被洪水覆蓋隻有幾處較高的土堆暴露在外,如同一個個孤島。
劉二牛建議道:“東家,咱們也趁著水勢還小,趕緊出城吧。”
朱呈祥製止道:“不可,現在正是發水的時候,誰也不知水會從哪裏過來,要是亂走遇上洪峰就糟了。等過個兩三日,水勢穩定下來,到時再尋一條穩妥的道路出城最好。”
餘誠也不準備現在出城,倒不是擔心朱呈祥所說的洪峰,就算真遇上洪峰他也有足夠的手段保護自身。他不走,一方麵是開封城內的利益還沒有榨幹淨,另一方也是想再多救幾個人。
餘誠看了看在城中奔走唿號的百姓,問朱呈祥道:“大哥,你說這城內現在還有多少百姓?”
“開封原有人口三十餘萬,圍城期間因缺糧餓死少說有一兩萬人,闖軍入城後圍城解除,大多數百姓都出城找活路去了。再除過一些被闖軍裹挾走的,我估計城內現在頂多還有十萬人。”
“十萬人呐!”
餘誠道:“大哥,你把城破後逃散的官兵都組織起來,再多招募一些青壯,維持城內秩序。”
“招募好後,將之分作五隊,四隊分別駐守四門,另外一隊巡弋城中,若有趁亂劫掠的,就地斬殺!”
“二牛,你招募五百人作運輸隊,在東南西北四門設粥棚,賑濟災民,同時統計城內人口。”
劉二牛心裏打鼓:“東家,運糧開粥棚這些我還行,這統計城內人口,我沒做過啊。”
餘誠也知道這一點,即使放後世人口統計也沒那麽容易,何況是基層組織完全崩潰的現在。餘誠叫來徐望,命令道:“還留在城內的讀書人,不管是舉人、秀才還是童生,全部抓過來,讓他們協助統計。”
“這些讀書人眼高於頂,怕是不肯吧?”
餘誠眼睛一瞪:“不肯?你手裏的刀是吃素的嗎?”
殺氣騰騰的話語背後隱藏著的是深深地無奈,餘誠現在手底下能打能殺的人挺多,能幫他處理政務的卻沒幾個,數一數也就親手調教了大半年的李河算半個,如今卻遠在張家寨。
簡單來說,餘誠現在缺的不是雙花紅棍,而是白紙扇。
想起李光壂還被自己關著,這人處理雜務很有一套,當初將義勇大社掌管的井井有條。餘誠本來是想慢慢感化他,好為自己所用的,現在看來隻能用強了。
這時一個騎兵直奔城樓而來,在混亂的人群中極為顯眼。那騎兵來到城門下甩鞍下馬,身手極為矯健。
那騎兵上到城樓,大大咧咧拿出一張紙,問道:“誰是餘誠?闖王有任命。”
餘誠看著這騎兵腰間懸著的寶劍,眼睛微微眯起:“我就是。”
“你就是餘誠?闖王有令,任你為開封留守,據守開封!”
開封留守?
餘誠心裏已經罵起來:留你媽守你妹,闖軍一走,官軍就會來順理成章的“收複”開封,自己手下就這麽點人,怎麽個留守法?
當初李自成攻破洛陽,也是挑了個姓邵的書吏留守。結果李自成前腳剛走,後腳官軍就殺到洛陽,留守的幾百烏合之眾一哄而散,姓邵的屁股都沒坐熱就被官軍抓去砍了。
“怎麽,你還不領命?”
“領領領,”餘誠笑著將委任狀接過,“將軍這把劍不錯呀!”
這騎兵得意洋洋的炫耀:“這可是難得的寶劍,我從…”
話未說完,餘誠暴起一刀,斬向信使脖頸。這人也是沙場老手,匆忙將小臂舉起,用環臂甲擋下這一刀,另一手就要拔劍反擊。
雖然不曉得餘誠為何動手,但朱呈祥反應迅速,一腳踹在這名信使腿彎,踢的信使一個趔趄。餘誠趁機一手抓住信使擋刀的手臂,複又一刀劃過他的脖子,噴濺而出的鮮血將餘誠半邊身子染紅。
“賢弟你這是做什麽?”剛剛出手相助的朱呈祥此時緊張萬分:“這可是闖軍信使,若是被闖軍知道…”
餘誠用委任狀擦拭著刀上殘餘的血跡,口中說道:“這兵荒馬亂的,走失一個信使不是很正常的事嗎?”
收刀入鞘後,餘誠彎腰解下信使腰間寶劍,當初送給朱若薇的這把“青鳥”又飛迴到自己手中。
從北門返迴途中,正經過張家大宅。作為開封大族,張家是難得沒有被闖軍劫掠的一戶。張民表作為開封名士,聽說李自成曾派人征辟,被張民表以年老力衰推辭。沒等李自成再使手段,就遭遇河決,張家才算躲過一劫。
餘誠看到張家男丁帶著僅剩的幾個奴仆將藏書裝箱搬上板車,年邁的張民表坐在椅子上滿臉的心疼。
張民表科舉屢次失利,後來放棄科舉,專心研究書畫。他尤愛藏書,張家號稱藏書萬卷,其中不乏珍稀絕版,這一波洪水過後,這萬卷書不知該能剩幾本。
餘誠停下腳步,指揮手下全去幫忙搬書。
對於這個出賣開封放闖軍入城的叛徒,張民表十分痛恨,想開口拒絕對方的幫助,又十分心疼家中的藏書,隻能糾結的看著。
板車不夠,餘誠還命令劉二牛又調來十幾輛車,才將張家藏書全裝上。
此時城中水位已經將小腿淹沒一半,張民表壓下心中厭惡,正要開口感謝,卻見餘誠一揮手:“多謝張老爺捐贈圖書,快,全拉迴周王府去!”
“嗝!”張民表被氣得背過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