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宜根據現代的規章製度並且結合當下的真實情況,製定了不少新的法律條文,然後創辦了報紙,作為官方發聲的喉舌,將新的法律條文以及新頒布的各項政策都通過報紙宣布出來,讓普通百姓能夠迅速的得知官方的政策。


    之後也有其他民辦報紙崛起,比如專營小說故事的故事會,以及深耕八卦的八卦奇談等等。


    總之,民間的各行各業正是百花齊放之時,因此各種人才都十分稀缺,蘇宜也順勢開放了百藝院以及啟蒙學院。


    啟蒙學院就是專門啟蒙的,定位相當於現代的小學和初中,意在讓人脫離文盲以及生活不能自理的行列。


    上學的學費由財政部撥款予以減免,就算是貧困家庭,也能夠供得起,如果實在交不起學費的話,可以上報核實之後直接免除學費。


    蘇宜本來是想讓啟蒙學院直接推行義務教育的,但是國力不允許,隻能先算了,但是她也強製規定了所有到了年齡的孩子,不分男女都必須上啟蒙學院,並且順利的拿到啟蒙學院的畢業證。


    從啟蒙學院畢業之後,就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未來的目標,考取百藝院的不同學科了。


    百藝院包含了士農工商,三教九流的各行各業,想考公務員的就要考入百藝院的仕院,想研究農業的就要考農院,想經商的就考經濟學院,想考法律的話就考法院。


    一開始,對於蘇宜將儒學與其他奇淫巧計相提並論,朝堂大臣們是反應最大的,但是當時的蘇宜已經執掌大權七八年了,登基的時間也有了三四年,早就有所準備的她直接拿出了自己私底下培養好的專業人才,然後取代了那些提出異議的官員的官位,讓他們迴去吃自己去了。


    一段時間後,大家也終於明白了,專業的事情讓專業的人員去做,是一項多麽能夠提升效率的決策。


    那些隻會死讀書的官員們並不一定都適合自己如今所處的職位。


    為此,蘇宜又覺得,想要當官的人直接考仕院不太合適了,應該先學會了專業知識,然後再根據自己所學的專業考入仕院,進行統一的公務員素質培養,然後再各司其職,


    蘇宜知錯能改,迅速的改了學製,另外還特別增加了科學院,作為百藝院的另一個上級院校,讓想要終生鑽研某一行業的人,才能夠在科學院中專心深造。


    不過不管是仕院還是科學院,想要成功考進去都是很困難的事情,前者是因為大家對於官員的向往,後者則是對個人的天賦要求很高。


    隨著學院的推廣,民間的工廠公司也慢慢的對自家工人員工的學曆有了要求,從一開始的啟蒙學院畢業證到百藝院的畢業證,要求越來越高了。


    蘇宜考慮到有些年紀大了的匠人,讓他們重新迴去啟蒙,然後考到啟蒙學院畢業證還是挺困難的,所以開放了考取百藝證書的特別通道。


    從事某行業三年之後,就算沒有啟蒙學院的畢業證或者百藝院的學生身份,也能夠考取該行業的初級證書。


    至於之後的中級證書以及高級證書,甚至是大師級證書,要求就沒有那麽高了,隻有一個前提,就是考取初級證書的人才能報考。


    這樣一來,蘇宜也算是基本上把各方各麵的事情都考慮到位了,忙碌了這麽久,她終於可以暫時性的解放了,剩下的事情就交由百姓們自己發展了,她都已經把往上爬的通天路都鋪好了,總不能還要讓她一個一個的親自把人背上去吧。


    但是一直勤勤懇懇的工作了這麽多年,一朝閑下來之後,蘇宜卻反而有點不習慣了,好在她很快就找到了新的事情去做。


    培養自己的太子,蘇宜前幾年一直忙著改革,改善民生,改善朝政,根本沒多少時間跟孩子們親昵,閑下來之後才發現他的太子今年居然都已經四歲了,她的父親都已經開始給她啟蒙了。


    但是蘇宜對皇後給太子的啟蒙內容不是很滿意,被皇後啟蒙教養長大的太子,絕對不會是她心目中合適的太子人選。


    “我知道你有私心,但別忘了,夏國是我的夏國,不是你的,太子是我的太子,不是你家的,我也並不是沒有其他選擇,如果太子被你教的真的不合我的心意的話,我不介意換個人,要是小嬋也不合適的話,我還能再生,或者幹脆從宗室選拔合格的繼承人,你知道的,作為皇帝,朕有的是辦法!”


    蘇宜很少自稱朕,一般都是直接稱我的,所以她這麽自稱之後,皇後終於意識到了這件事的嚴重性。


    說到底,如今大部分人的觀念還是男尊女卑,所以皇後才不覺得他教導的內容有什麽不對。


    可是他忘了,他要教導是未來的皇帝,而皇帝是姓葉的,並不是姓他的王,她是葉家的皇帝,而不是他們王家的人。


    蘇宜接過了太子的教導任務,好在太子剛剛啟蒙沒多久,被皇後灌輸的那些觀念還沒有被深刻的印在腦海當中,蘇宜很快就把人給掰扯正了。


    有著後世的經驗,蘇宜治國有方,短短十幾年的時間就將夏國發展到了巔峰,並且還對外擴展了不少疆土,甚至有不少疆土是本土人主動向夏國投降的,就是想要獲得和夏國民眾一樣的優厚待遇。


    “母皇已經是千古一帝了!”太子的眼裏充滿了對母親的崇拜。


    “所以作為千古一帝的後繼者,你也要更加努力,才能夠不被我的光芒徹底掩蓋住啊!”蘇宜微笑著說道。


    然後她就教導出了一個武德十分充沛的繼承人。


    “文治武功,向來都是評判皇帝一生功績的標準,在治國方麵,我是不可能超過母皇的了,所以隻能開疆擴土了,好在母皇給我留下了深厚的根基,讓我能夠沒有後顧之憂的對外開戰。”


    ——這是武帝親口所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快穿:炮灰她努力上進不摻和劇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杏折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杏折晚並收藏快穿:炮灰她努力上進不摻和劇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