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古代庶女17
快穿:炮灰她努力上進不摻和劇情 作者:杏折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因為鎮西侯夫人的暗示,葉夫人並沒有把蘇宜在這件事當中的作用跟蘇靈說清楚,所以葉蘇靈心中壓根就不相信蘇宜在這件事情裏有功勞,她覺得就是葉夫人看自己不順眼,所以才把自己的功勞張冠李戴給了蘇宜。
但麵對威嚴的嫡母,蘇靈什麽也不敢說,迴去之後沒多久就硬生生的把自己給氣病了,甚至還在自己姨娘耳邊說些有的沒的。
然後王姨娘當然不幹了,她本來就是個糊塗蟲,失寵之後就把自己的一雙兒女看得如同眼珠子一般,為了自己的兒女,她可以說是沒什麽不敢做的。
於是就直接在葉父那裏告了一狀,讓葉父和葉夫人都無語了,這件事的前因後果兩人都是一清二楚的,蘇靈在這件事情當中的作用也就是個路人甲吧,也好意思把自己誇的天上有地下無的,還覺得自己有多大的功勞似的。
因為這事兒,再加上蘇靈其實也算是半個知情人,所以葉夫人最後還是把人叫了過來,給蘇靈解釋了一下蘇宜做的事情,這才讓她心服口服了。
隻是隨之而來的就是蘇靈對蘇宜的不滿了,明明都是一樣,撞到了那件醜事,可是自己卻被禁足了這麽久,而蘇宜卻能夠給鎮西侯府提了意見之後全身而退,不僅沒有被禁足在自己的院子裏,後麵還得到了鎮西侯夫人的謝禮,她憑什麽啊!
女孩子大了,細膩的心思就會讓人忍不住鑽牛角尖,蘇靈就是這樣,明明自己是姐姐,可卻壓不住蘇宜,府裏父親最看重的女兒是自己的二妹。
而鎮西侯府的這件事,受傷的也隻有自己,明明自己隻是出去透氣的時候,無意間看到了不該看的事情,蘇宜不也是跟她一樣嗎?可她就沒有被禁足,而且還得到了鎮西侯夫人的感謝。
因此從這之後,蘇靈就一直看蘇宜不太順眼,經常言語間陰陽怪氣的針對蘇宜,還拉上了蘇溪一起。
可惜蘇宜並不把她們兩人放在心上,柳大舅舅那邊的生意又擴大了不少,最近需要出京城去視察一下下麵的產業,所以京城這邊的產業就交給了她,蘇宜最近可以說是忙的腳不沾地了,才沒功夫和姐妹們玩什麽勾心鬥角的戲碼呢。
蘇靈和蘇溪針對蘇宜針對了半天,就針對了個寂寞,隨著二哥定親,就漸漸地偃旗息鼓了。
葉承定親之後一個多月就到了新年,作為今年剛剛進京的官宦人家,葉夫人需要聯絡不少葉父的同僚,而且因為是第一次,葉夫人也有些拿不準京城這邊應該怎麽送年禮。
或者說,要怎麽第一次送年禮。
所以不僅是蘇靈這個快出閣的大小姐,底下的蘇宜和蘇溪也被葉夫人一起薅過去管家了,葉夫人實在是忙的很,還是要讓女孩子大了也要學會管家,所以就直接把府裏的管家事宜一分為三,給了三個姑娘。
第一次摸到管家權,蘇靈和蘇溪激動的很,蘇宜心裏也很高興,但她到底之前就管過不少柳大舅舅的產業,所以這會兒還算穩得住。
正是因為有了經驗,所以在蘇靈和蘇溪兩人第一次管家而有些手忙腳亂的時候,蘇宜這邊很快就上了手,有條不紊的把自己分到的事務都處理好了。
得到了葉夫人的讚賞。
於是原本表麵上已經趨近於和睦的姐妹情再次破裂,但這次依舊沒有鬧起來,因為大家都忙著管家呢。
好不容易過完了一個手忙腳亂的新年,府裏的大少爺要會試了,直到春闈結束,府裏的氣氛依舊十分的凝重,不過在葉起榜上有名,即將參加殿試之後,葉府上下一片歡心。
葉夫人驚喜之餘,又要開始準備大兒子的婚禮了,都說先成家後立業,現在她的大兒子已經板上釘釘的考中了,也該考慮婚事了。
此外還有她的二兒子,葉承天賦不如他大哥,估計還得有個好幾年的苦讀才能考中,但兩人年紀相差不大,所以婚事也該考慮起來了,總不能一直沒考中就不考慮婚事,最後拖成大齡剩男吧。
自己的兩個親生兒子的婚姻大事解決了,接下來就是老三,而且在這期間還要給最大的庶女找個好人家,女孩子的花期短,可不能因為前麵三個哥哥而耽擱了。
葉夫人隻要一想到自己接下來這兩年的工作量,就覺得眼前一黑,好在忙過這兩年之後,接下來就能鬆快兩年再考慮蘇宜的事情了,後麵幾個孩子之間都有年齡差距,好歹能夠讓葉夫人鬆口氣。
不負眾望,葉起考中了,雖然不是一甲進士,但是也在二甲前列,葉府眾人好生慶祝了幾天,葉夫人才開始聯絡未來親家,準備成婚事宜了。
與此同時,蘇靈今年也15了,這個年紀確實得定親了,好在本朝男女結婚年齡普遍在十七八歲左右,15歲定親正好。
因為蘇靈今年要議親,得保持形象的原因,蘇宜這邊也算是能夠鬆一口氣了,蘇靈這段時間也不知道怎麽了,一直針對自己,蘇宜雖然不怕,但是也覺得很麻煩,現在她不找自己麻煩了正好。
不過姐妹三人上課的時候少了一人,蘇宜和蘇溪之間的關係倒是好了不少,蘇溪年紀小,之前被蘇靈這個大姐姐帶得有些不著調,現在蘇靈沒空管她了,她的姨娘也終於把自己唯一的女兒給掰正了。
蘇溪的姨娘看得清楚,在夫人那裏靠不上的時候,雖然蘇靈和蘇宜都有兄弟在,但三少爺顯而易見的是廢掉了。
而蘇宜這邊,不僅她的兩個弟弟年少聰慧,不後前途一定不小,就是蘇宜自己,也是心有成算的。
而且蘇宜外家柳大舅舅生意做的大,如果能和蘇宜關係親近些,她的女兒也能夠沾上點光。
在自己的姨娘把這些事情掰開來講給她聽之後,蘇溪雖然心裏難受於原來自己和姨娘才是府裏的弱勢群體,父親對姨娘的寵愛不過是無根之萍,姨娘沒有生下弟弟,她們母女二人的未來就沒有依靠。
但麵對威嚴的嫡母,蘇靈什麽也不敢說,迴去之後沒多久就硬生生的把自己給氣病了,甚至還在自己姨娘耳邊說些有的沒的。
然後王姨娘當然不幹了,她本來就是個糊塗蟲,失寵之後就把自己的一雙兒女看得如同眼珠子一般,為了自己的兒女,她可以說是沒什麽不敢做的。
於是就直接在葉父那裏告了一狀,讓葉父和葉夫人都無語了,這件事的前因後果兩人都是一清二楚的,蘇靈在這件事情當中的作用也就是個路人甲吧,也好意思把自己誇的天上有地下無的,還覺得自己有多大的功勞似的。
因為這事兒,再加上蘇靈其實也算是半個知情人,所以葉夫人最後還是把人叫了過來,給蘇靈解釋了一下蘇宜做的事情,這才讓她心服口服了。
隻是隨之而來的就是蘇靈對蘇宜的不滿了,明明都是一樣,撞到了那件醜事,可是自己卻被禁足了這麽久,而蘇宜卻能夠給鎮西侯府提了意見之後全身而退,不僅沒有被禁足在自己的院子裏,後麵還得到了鎮西侯夫人的謝禮,她憑什麽啊!
女孩子大了,細膩的心思就會讓人忍不住鑽牛角尖,蘇靈就是這樣,明明自己是姐姐,可卻壓不住蘇宜,府裏父親最看重的女兒是自己的二妹。
而鎮西侯府的這件事,受傷的也隻有自己,明明自己隻是出去透氣的時候,無意間看到了不該看的事情,蘇宜不也是跟她一樣嗎?可她就沒有被禁足,而且還得到了鎮西侯夫人的感謝。
因此從這之後,蘇靈就一直看蘇宜不太順眼,經常言語間陰陽怪氣的針對蘇宜,還拉上了蘇溪一起。
可惜蘇宜並不把她們兩人放在心上,柳大舅舅那邊的生意又擴大了不少,最近需要出京城去視察一下下麵的產業,所以京城這邊的產業就交給了她,蘇宜最近可以說是忙的腳不沾地了,才沒功夫和姐妹們玩什麽勾心鬥角的戲碼呢。
蘇靈和蘇溪針對蘇宜針對了半天,就針對了個寂寞,隨著二哥定親,就漸漸地偃旗息鼓了。
葉承定親之後一個多月就到了新年,作為今年剛剛進京的官宦人家,葉夫人需要聯絡不少葉父的同僚,而且因為是第一次,葉夫人也有些拿不準京城這邊應該怎麽送年禮。
或者說,要怎麽第一次送年禮。
所以不僅是蘇靈這個快出閣的大小姐,底下的蘇宜和蘇溪也被葉夫人一起薅過去管家了,葉夫人實在是忙的很,還是要讓女孩子大了也要學會管家,所以就直接把府裏的管家事宜一分為三,給了三個姑娘。
第一次摸到管家權,蘇靈和蘇溪激動的很,蘇宜心裏也很高興,但她到底之前就管過不少柳大舅舅的產業,所以這會兒還算穩得住。
正是因為有了經驗,所以在蘇靈和蘇溪兩人第一次管家而有些手忙腳亂的時候,蘇宜這邊很快就上了手,有條不紊的把自己分到的事務都處理好了。
得到了葉夫人的讚賞。
於是原本表麵上已經趨近於和睦的姐妹情再次破裂,但這次依舊沒有鬧起來,因為大家都忙著管家呢。
好不容易過完了一個手忙腳亂的新年,府裏的大少爺要會試了,直到春闈結束,府裏的氣氛依舊十分的凝重,不過在葉起榜上有名,即將參加殿試之後,葉府上下一片歡心。
葉夫人驚喜之餘,又要開始準備大兒子的婚禮了,都說先成家後立業,現在她的大兒子已經板上釘釘的考中了,也該考慮婚事了。
此外還有她的二兒子,葉承天賦不如他大哥,估計還得有個好幾年的苦讀才能考中,但兩人年紀相差不大,所以婚事也該考慮起來了,總不能一直沒考中就不考慮婚事,最後拖成大齡剩男吧。
自己的兩個親生兒子的婚姻大事解決了,接下來就是老三,而且在這期間還要給最大的庶女找個好人家,女孩子的花期短,可不能因為前麵三個哥哥而耽擱了。
葉夫人隻要一想到自己接下來這兩年的工作量,就覺得眼前一黑,好在忙過這兩年之後,接下來就能鬆快兩年再考慮蘇宜的事情了,後麵幾個孩子之間都有年齡差距,好歹能夠讓葉夫人鬆口氣。
不負眾望,葉起考中了,雖然不是一甲進士,但是也在二甲前列,葉府眾人好生慶祝了幾天,葉夫人才開始聯絡未來親家,準備成婚事宜了。
與此同時,蘇靈今年也15了,這個年紀確實得定親了,好在本朝男女結婚年齡普遍在十七八歲左右,15歲定親正好。
因為蘇靈今年要議親,得保持形象的原因,蘇宜這邊也算是能夠鬆一口氣了,蘇靈這段時間也不知道怎麽了,一直針對自己,蘇宜雖然不怕,但是也覺得很麻煩,現在她不找自己麻煩了正好。
不過姐妹三人上課的時候少了一人,蘇宜和蘇溪之間的關係倒是好了不少,蘇溪年紀小,之前被蘇靈這個大姐姐帶得有些不著調,現在蘇靈沒空管她了,她的姨娘也終於把自己唯一的女兒給掰正了。
蘇溪的姨娘看得清楚,在夫人那裏靠不上的時候,雖然蘇靈和蘇宜都有兄弟在,但三少爺顯而易見的是廢掉了。
而蘇宜這邊,不僅她的兩個弟弟年少聰慧,不後前途一定不小,就是蘇宜自己,也是心有成算的。
而且蘇宜外家柳大舅舅生意做的大,如果能和蘇宜關係親近些,她的女兒也能夠沾上點光。
在自己的姨娘把這些事情掰開來講給她聽之後,蘇溪雖然心裏難受於原來自己和姨娘才是府裏的弱勢群體,父親對姨娘的寵愛不過是無根之萍,姨娘沒有生下弟弟,她們母女二人的未來就沒有依靠。